查看原文
其他

湿从哪来?又从何走?老中医为你解答!

2017-07-28 真艾灸祛百病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由于现代人不良生活习惯,如运动量少、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大鱼大肉等,易使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下面我们自测体内湿气过重的?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8.皮肤上长扁平疣

湿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


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按摩五大穴位祛湿



通过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了解艾灸产品(芷薇真艾灸)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