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是疏通经络,为什么艾灸人人皆宜,但刮痧拔罐却只青睐“壮汉”?

2017-11-12 真艾灸祛百病

经络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系统,只有经络畅通、经气充足,人体的五脏六腑、肢体官窍、皮肉筋骨才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养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疏通经络的过程。


经络不通,你就“摊上事儿”了!

经络不通,虚不受补

俗话说,“经络不通 药食无功”。经络不通,补什么都不好使,因为经络不通意味着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意味着脏腑不和,五脏六腑都不调和了,药性和营养还怎么吸收得了呢。经络好比马路,试想一下,要是马路堵塞,就是开着布加迪威龙也没有用呀。因此,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都必须先疏通经络,否则就会虚不受补。


经络不通,短寿促命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八九十岁的老人,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话时舌根发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舌体表面有瘀斑、瘀点,舌底静脉曲张变粗、变暗,这其实就是因为经络堵塞导致气血瘀滞,再发展下去就会对生命造成危害。可见,经络堵塞与人体的衰老死亡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络不通,淤积的毒素就会越来越多,气血精津液就无法畅达全身,五脏六腑就得不到充足补给,久之,人体运行就会出现故障,疾病随之而来,寿命自然就短。


经络不通的几种常见症状

酸痒

酸和痒属于经络不通的临界状态,若继续发展下去就会经络不通。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痒说明体内湿气重,阳气在把湿气往外顶,由于经络不是特别畅通,在顶的过程中遇到一定阻力,因此会痒。


冷热

人的体温由气血输送决定,只有气血通畅,体温才能正常,哪里冷就说明哪里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同理,经络不通会导致体内多余的热气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身体某些地方就会出现低热、干燥或局部异常出汗等症状。


疼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疼痛是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气血流通不畅,肌肉的柔韧性就低,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增加。


肿胀

经络不通相当于管道受阻,就会气滞血瘀,由血瘀引起的经络不通就是肿;由气滞引起的经络不通就是胀。


麻木

麻木是经络不通最严重的状态。麻说明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木说明经络瘀堵得极为严重,气和血都难以通过。


同样是疏通经络,它们大不相同!

艾灸、刮痧、拔罐,都能疏通经络,但却大不相同,从适用对象来说,区别就在于:艾灸人人皆宜,而刮痧、拔罐只适合身体强壮(气血充盈)的人。为什么呢?


刮    痧


 

刮痧的实质是泻掉实邪之气,因此必须刮在经脉瘀堵的地方,若刮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气血充盈的人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虚亏的人(如老人、儿童、身体虚弱者)刮痧就会伤及气血,而且根本出不了痧。

拔    罐


拔罐的实质在于引气引血,引气的目的是“补”,就是用很少的罐,将气引至一处;引血的目的是“泻”,就是满后背拔罐,将瘀堵的气血引入膀胱经。后者对于气血虚亏的人极为不利,而且根本拔不住。


艾    灸 

艾灸跟刮痧、拔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艾灸本身就可以补益气血!就是这一点决定了艾灸的不可替代性。艾灸除了将艾火的热力注入人体,以祛除寒湿、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外,还能将艾叶的药性传经透骨,以培补元气、补益气血、补肾固阳,这是刮痧、拔罐所不具备的。大家留心就能发现,明明艾灸过程已经结束了,但晚上睡觉时或灸后一段时期内,还能感受到“灸感”,这就说明体内经络还在吸收、传导艾叶的药性。


灸通经络,得注意先后顺序哟!

第一步:膀胱经(身体后侧)

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因此膀胱经相当于人体的下水道,疏通它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养生先排毒,尤其对慢性病患者而言,疏通膀胱经,可以让各种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第二步:肾经、肝经、脾经、胆经(腿内侧, 腿外侧)

肾经:肾为先天之本,相当于人体的太阳,要是它陨灭了,寿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同时,肝不好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因此,第二步首先应当疏通肾经,将它疏通之后,再疏通其他经络。


肝经:肝被形象地比喻为人体能量的“大总管”。它不仅是人体的解毒中心,还是全身运输系统(循环系统)的维护者,是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物流配送中心。人离开能量便不能存活,加之中医认为当“肝肾同补”,因此肾经疏通后,紧接着应当疏通肝经。


 

脾经:脾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木过旺就会克脾土,因此肝经疏通后,紧接着应当疏通脾经。加之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这三条经络一起疏通更为方便、合理。


胆经:有一句老话叫“胆经堵,全身堵”,胆经是一条很长的经络,从足部延伸到头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广泛,因此胆经是极为重要的一条经络。肝胆互为表里,胆经是肝火的排泄口,一旦胆经堵塞,就无法排除肝火,就会伤肝。


第三步:心包经(手臂内侧)

将心包经放到第三步,并不是说它不重要,恰恰相反,正因为它极为重要才将之放在最后“压轴登场”。心包经为心之宫城,有“代心受邪”的功能,病邪只有先攻克心包这个护卫心脏的“忠诚卫士”,才能入侵心脏。就是说,只要心包这座“宫城”固若金汤,人就能免除心脏病的侵害。因此,如果患有心脏病,或者经常有心跳过频或过缓、心口痛、胸闷等症状,请勤疏勤通心包经。


第四步:其他

人体共有十四条经络(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任、督二脉),它们遍布全身,每一条对于人体都不可或缺,因此在具体疏通经络时,不宜绝对、僵化,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因病而异。比如,胃酸胃胀胃痛,就多疏通胃经;咳嗽痰多哮喘,就多疏通肺经;同理,其他经络也是。

推荐阅读
  1. 经络疏通的重要性

  2. 人体最全穴道图:有空经常捏捏,五脏都畅通了!

  3. 穴位按摩祛病大全集,应该背下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