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沽口海防要塞的历史

汉疆唐土 方舆论坛 2023-03-16

天津大沽口炮台的遗址

大沽口,位于天津市东南45公里,海河出海口的两岸,地理坐标:北纬38°58′38″-38°59′26″,东经117°42′10″-117°42′55″。该地处在九河通衢的海河出海口,向为京津门户。大沽口以海路联接辽东、胶东,以水陆直达津京,扼守渤海湾通往津京的水陆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异常重要。

自宋辽时代起,这里即为军事、商贸重地。澶渊之盟后,海河成为宋辽两国的界河。海上商船自渤海湾向西驶入界河后,北入辽域,南入宋境,辽国的盐船曾通过界河销售大量海盐入宋。

公元1153年,金朝迁都中都(今北京),大沽口所在地成了京畿重地、中都的出海门户,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公元1161年八月,金帝完颜亮南侵宋朝,海河口就是金军水师600余艘战船的启航地。

金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为抵御蒙古入侵,金宣宗完颜珣派梁佐、李咬住率军驻守三岔河口,称直沽寨,此为天津建城之始。

蒙古灭金时,由于蒙军肆意屠戮,造成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土地荒芜,粮食不能自给。蒙元定都大都(北京)后,为了缓解粮食危机,元朝政府在1282年命令朱清、张瑄开辟了南粮北运的海上航线。粮船自长江口沿海岸向北,在大沽口卸存,再走北运河(白河)运粮到大都。据《元.海运志》记载:粮船自“莱州大洋入界河”,“舟将抵直沽,即分都漕运官出接运,中书省复遣才干重臣,从至海濡交卸,石以数百万计。”此处的“界河”即今海河,界河口即今大沽口。“海濡交卸”指的就是在大沽口卸粮,“直沽”即为三岔河口的直沽寨。“石以数百万计”充分说明大沽口卸粮数量之大、水运之兴旺。天津遂成南北货物集散地。“大沽口”作为地名出现,最早记载是在元末。

明朝建立后,因倭寇袭扰中国东部沿海,南粮北运路线由海路改走内陆的京杭大运河,大沽口海运出现一定程度的衰落。

公元1404年,明廷设天津三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卫),御倭防寇。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大沽口再度成为河海要冲、京畿门户。该地一旦失守,京师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敌眼前。倭寇攻掠渤海湾的威海、旅顺等地,使得大沽口的海防战略地位日渐凸显。

嘉靖年间,明廷在大沽口修筑炮台,构筑堡垒,驻军御倭。据《钦定明史》卷九十一述:嘉靖年间“备倭之都指挥于蓟辽,则大沽海口宿重兵,领以副总兵。”此“大沽海口”即为现在的大沽口。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大沽口是明朝军队抗倭援朝的集结出发港口之一。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为护卫京畿安全,明廷设天津巡抚。

明末,建州女真崛起,明军在辽东战场上屡屡失利。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廷增设户部侍郎一名,驻扎天津,专门负责辽饷事宜。自此,每年数以百万石的米、豆、饲草及数百万两的饷银均通过大沽口走海路运往辽东,直至明亡。

1644年五月,满清入关,定都北京。大沽口依旧为京畿门户。

1652年,清廷将天津三卫合并,统称天津卫。同期,设大沽口游击营,设游击一员。

雍正三年(1725年),天津卫改天津州,同年底,升直隶州。

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在大沽建立满洲八旗水师营,设水师都统一员,协领六员,驻扎在大沽海口的卢家嘴,辖有官兵2000余人。

雍正九年(1731年),天津州升天津府。尽管满清的闭关锁国之策导致中国沿海经济的停滞乃至倒退,但是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仍然使它在乾嘉时期以后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商船从天津城附近的三岔河码头沿海河经大沽口出行渤海湾的水路仍旧是北方的黄金水道。大沽口作为京师海防门户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乾隆八年(1743年),大沽口水师营增设副都统一员。

乾隆九年(1744年),大沽口增兵1000名,共有赶繒船24艘、仔船8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只因海上久无战事,大沽口满洲八旗水师营被裁撤,天津海防空虚。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7月底,英国特使马格尔尼访华。他带领一支约700人的庞大使团先在天津大沽口登陆、赴京;后赴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但西方工业强国想与东方农业帝国扩大贸易合作的意愿却因“礼仪之争”被拒绝。

嘉庆七年(1802年),清廷设大沽协,驻副将一员,辖左营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三员。

嘉庆十八年,清廷增设大沽协中军都司一员,海口营守备一员。

嘉庆二十年(1815年),为扩大对华贸易,英国特使阿美士德访华。他自大沽口登陆进京,再次因“礼仪之争”无功而返。为防英国人寻衅,清廷开始加强大沽口的海防力量。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皇帝上谕内阁;“天津为畿辅左腋,大沽等海口,直达外洋。从前曾设水师驻防,后遭裁撤。该处拱卫神京,东接陪都,形势紧要,自因参考旧制复设水师营汛,以重巡防。”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大沽口海防炮台重建,在南北两岸各以青砖构建圆形炮台一座,配以国产前膛火炮。

正常的贸易不能扩大,英国人就将鸦片卖给中国。鸦片战争前,天津是英国在中国北方的鸦片销售中心,大量的鸦片从大沽口进入天津,再分销北方各地,毒害我国国民。

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销毁西方各国的鸦片约237万觔,英国人决定武力侵华。

当时的天津,海防松懈、武器陈旧,官兵作战素质低下。守卫天津海防的清军的总兵力只有800余人,其中具有作战能力的人有600人,而守卫在大沽口炮台的只有200余人。

1840年8月,8艘英国军舰【威里士里(Wellesley),配火炮74门;布郎底(Blonde),配火炮42门;窝拉疑,配28门火炮;卑拉底士(Pylades),配火炮18门;摩底士底(Modeste),配火炮18门;马达加斯加,汽船;依那阿(运输船);马尔哥(运输船)】北上渤海湾,冲过大沽口,进入白河。英国政府的副全权代表义律向清政府官员递交了《帕默斯顿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赔款的无理要求,史称“白河投书”。这是大沽口第一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清政府惊慌失措,派出直隶总督琦善与英方谈判。琦善答应英国人,只要撤军,清廷就惩治林则徐,英国军舰遂撤出大沽口南返广东。清廷后将林则徐撤职,但是清军在粤闽浙苏四省沿海战败,还是导致中国向英国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五口通商的结局。

1840年10月,直隶总督那尔经额奏准在大沽口南北两岸重建大炮台。其中南岸两座,北岸一座,皆是下用条石,上用砖砌。炮台高5.3米,宽40米,进深26米,呈长方形,台前加筑土坝,以御风潮。同时,又将北岸的一座旧炮台修复加固。1841年7月,工程完工。那儿经额奏准铸造5000斤、7000斤铜炮各10门。第二年,又铸造10000斤、8000斤铜炮共8门。此外,还从京师、直隶各地调集铜铁炮安放于炮台、土坝等处。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又对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了重修。分别建成了大炮台5座(其中威、镇、海三座位于南岸,门、高两座位于北岸),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大沽口炮台要塞群初步成型。

1850年,那儿经额上奏给咸丰皇帝的奏折称:“大沽口南北炮台俱甚坚固,台前拦潮坝、炮台土垒、壕沟俱逐一整修”。炮台拥有2000斤至10000斤铜铁炮51门,400斤至1600斤91门,共计火炮142门。驻军的编制也由大沽营上升为大沽协,分为左右两营,守军共1600人。尽管那儿经额认为炮台防御坚固,足以抵御外来入侵。但实际上清军的火炮铸造工艺早已落伍;火炮射程短,炮弹命中率差,实心炮弹威力小;且炮身笨重,不易转移。再有清军修筑得这种砖石结构、长墙高台式的炮台,守军、火炮、火药库均处于露天状态,守军没有防护掩体;火药库很容易被击中发生爆炸;炮台一旦被击中,砖石飞溅,反而增大了攻方炮弹的杀伤力。所以这种炮台在西方列强的眼中早已不堪一击,曾经攻打过广东虎门炮台的英军军官就有评论:“清朝军队的炮台设施类似畜栏,水师战船象棺材”,可谓一针见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1860年,大沽口炮台共经历了三次激烈的战斗,每一次战斗的结果都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非凡。现在分别介绍:

1858年,由于广东“亚罗号”事件和广西“马神甫”事件,英法两国组成远征军,北犯大沽口。1858年5月20日上午10时,英法联军1200余人,分乘26艘舰船进攻大沽口炮台。这时的大沽口炮台,清军防守的总兵力有8000余人,其中在大沽口前线的兵力约6000人。英法联军分头进攻大沽口南北炮台,攻击南岸炮台的部队人数为721人,其中英军371人,法军350人;攻击北岸炮台的部队人数为457人,其中英军289人,法军168人。战斗到中午11点15分,北岸炮台被英法联军的炮火摧毁,守台的清军指挥官游击沙春元阵亡,清军放弃北岸炮台撤走。12时,大沽南岸炮台也失守,守台的清军指挥官游击陈毅阵亡。直隶总督谭廷襄带领官员逃往天津。这次战斗只持续了两个小时,清军阵亡297名,负伤170名,其余皆溃散逃走。英法联军中,英军死亡5人,受伤17人;法军4名军官被击毙,40人受伤,8——10人失踪。1200余人的英法联军,经两个小时的作战就攻陷了8000余清军驻防的大沽口,大沽口第一次保卫战以清军的速败告终。

英法联军随后兵临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廷那时正与太平军打得焦头烂额,根本无力抵御外辱,只得乞求美俄代表自己与英法两国进行外交协调。最终在6月26、27日,清廷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并约定第二年进京换约。(尤为强调一点,清廷与法国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明确规定“法国兵船有在中国沿海口岸行驶停泊的权利。”仅此一条,就为26年后法国远东舰队在马江海战中全歼清朝福建水师埋下了伏笔。)

美国以调停国的身份,要求清政府给予利益均沾。

最龌龊的是沙俄,它自己也是刚刚在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打得一败涂地,但是却从清政府的失败中找到了趁火打劫的机会。1858年5月,沙俄先通过武力威胁清廷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并把黑龙江(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规定为中俄共管;6月13日(农历五月初三),沙俄又以协调者的身份强迫清廷先与它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

清廷与英法美俄四国签署了天津条约后,英法联军南撤。清政府随即派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重建大沽口炮台,僧格林沁除了以夯土结构重建已遭摧毁的5座炮台外,还在北岸新建石头缝炮台。这样大沽口南北两岸就有6座大炮台,威字、镇字、海字三座炮台在南岸,门字、高字、石头缝炮台在北岸。威字炮台高15米,配置12000斤、10000斤、5000斤铜炮各1门;镇字炮台高12米,配置12000斤、10000斤、5000斤铜炮各1门;海字炮台高9米,配置5000斤铜炮1门。大沽口北岸的门字炮台,高15米,配置重炮3门;高字炮台,高9米,配置重炮3门;石头缝炮台,高9米,配置重炮3门。在大沽口南北岸6大炮台附近,还配置数量不等的小炮,护卫营房和台墙。同时,僧格林沁将大沽口的驻军人数由1600人增加到3000人,每营500人专职守卫一座炮台。僧格林沁还从蒙古察哈尔盟调兵1000名,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各调兵500名,从京师旗营调兵2000名,开赴大沽口,这样大沽的防守兵力就增加到了7000余人。同时,清军在大沽口设置拦江铁链,以阻止英法战船快速驶入海河河道。僧格林沁还加紧训练官兵,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这样大沽口的防御实力要比之前提高不少。

1859年6月17日,英国驻华海军司令河伯带领英法战舰22艘抵达大沽口外。20日,英法公使团抵达,要求从大沽口进京换约。清廷不准,要求公使团从北塘进京并由清军护送,被英法拒绝。6月25日下午3时,英法联军第二次攻打大沽口,战争再度爆发。由于对大沽口炮台的变化一无所知,英法联军被清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战,直隶提督史荣椿及大沽协副将龙汝元督部奋起抗击,击伤击沉英法军舰10艘。入夜,英法海军陆战队乘舢板抢滩,复遭清军炮火打击,死伤枕籍,毫无进展,英军司令河伯也被击伤,只得在中立的美舰掩护下撤走。此战清军参战人员4454名,阵亡32人,其中就有史荣椿和龙汝元。英军参战炮艇11艘,参战人员1000余人,阵亡89人,负伤345人。法军参战炮艇一艘,参战人数60人,阵亡4人,负伤10人。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国取得了一次难得的胜利。

英法不甘心失败, 1859年11月,两国分别任命陆军中将格兰特和孟托班为英法远征军总司令,重建英法联军,其中英军1.8万人,法军7000人。

1860年3月22日,英法战舰侵入舟山;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8日,法军占领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的北岸炮台1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的北岸炮台2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3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4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5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第三次攻打大沽口炮台。英法联军集中兵力18277人,军舰30多艘。这次,英法首先避开大沽口炮台正面,出动军队5000余人从大沽口北面攻占北塘炮台;8月12日,占领新河,清军2000余人大部被歼灭。8月14日,英法联军攻打塘沽,清军3000人抵抗2小时后溃退。8月21日晨5时,英法联军开始了从背后包抄大沽口炮台。此时驻守大沽口南北岸炮台的清军有10300余人,他们与英法联军展开激战。9时,石头缝炮台失守,直隶提督乐善殉国,大沽口北岸炮台失陷。随后,南岸的炮台也相继失守,僧格林沁率部西逃。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以清军惨败告终。

此役,英法联军死伤200余人;清军死伤超过2000余人,其余溃逃。英法联军随即北上占领天津,兵临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1860年10月24日、25日,清廷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其中主要内容有承认《天津条约》的有效性;增开天津为商埠;对英法的战争赔款各自增加到八百万两白银;允许英法来华招募华工出国(俗称卖猪仔);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等。

10月26日,沙俄接着趁火打劫,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外满洲4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使中国丧失了在日本海的漫长海岸线及出海港口。

国家主权的日益受损,使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征日益显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英法美三国在天津城以南的海河沿岸各自划地建租界,享有治外法权。英法的军舰可从渤海湾经大沽口沿海河驶入租界停靠。天津的主要航运停泊区也分为了两部分,一为大沽口,另一为租界内的紫竹林码头。

1870年6月21日,“天津教案”发生。法国望海楼教堂内的修女、牧师、侨民、教徒共约50人被冲进教堂的中国人杀死。6月24日,法、英、美、德、意、俄六国军舰云集大沽口外海面,要求清政府惩办凶手、道歉、赔偿,否则就要进攻天津。此次事件以直隶总督曾国藩斩首凶犯20名;发配25人;向各国道歉,赔偿白银约49万两结束;但作为京畿门户的大沽口炮台的重建也再度提上日程。

1870年8月,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同年11月,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大沽口海防炮台开始了清代第三次重建。

1871年5月,李鸿章视察大沽口炮台后,急令大沽协副将罗荣光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修复加固。同时淘汰炮台残留的粤造土炮,购进德制克虏伯火炮、还有江宁制造局仿制的西式火炮,建造西式炮台。

1874年7月,大沽口南岸共有(威、镇、海)3座大炮台,小炮台40座,配备各种口径的克虏伯火炮77门;大沽口北岸炮台共有(门、高)大炮台2座,平炮台6座,共配备各种口径克虏伯100门。同时,李鸿章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将北洋水师的镇中、镇东、镇北、镇南共四艘炮舰部署在大沽口外围海域,与炮台互为依托,增加防御力量。这一时期的大沽口炮台设立了水雷营,配备了天津机器局生产的水雷。

从1875年起,李鸿章将主要财力花在北洋水师的建设上,炮台的火炮没有再更新换代,不过其它的设施建设并没有停滞不前。

1879年,大沽口炮台至天津的电报开通。

1888年10月,大沽口炮台到天津的铁路修筑完毕。

1890年9月15日,萨承钰受清政府委托考察大沽口海防炮台。他的《南北洋炮台图说》有如下记载:“大沽口宽一百五十丈,内河共长二百七十里,由沽至津,港口狭隘,水道迂折,两号轮船难於对驶,若大号兵船前进,必须乘潮出入,常时不能自由,此天设之险也。”对于大沽口南岸的威、镇、海三座炮台,萨承钰的记载最为详细:

“威字炮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护墙高1丈2尺,周长27丈3尺2寸;中层护墙高3丈4尺,台顶周长36丈3尺5寸,台底周长47丈;下层护墙高1丈4尺,台顶周长54丈,台底周长60丈;三层共高6丈。

镇字炮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炮棚前墙高9尺,周长10丈6尺6寸;中层护墙高2丈8尺9寸,台顶周长35丈,台底周长47丈;下层护墙高1丈5尺5寸,台顶周长51丈,台底周长57丈;三层共高5丈3尺4寸。

海字炮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炮棚前墙高9尺5寸,周长8丈1尺5寸;中层护墙高1丈4尺4寸,台顶周长35丈1尺,台底周长40丈;下层护墙高1丈4尺,台顶周长44丈,台底周长50丈;三层共高3丈7尺9寸。

炮台外周围营墙长760丈3 尺5寸,墙上环列炮位,营墙下开暗炮洞,以为护卫。营内设总兵、游击、都司、守备公所共四座,火药库三座,水雷库两座,大小兵房271间。

大沽口北岸与南岸相距1百余丈,复设炮台两座,与南岸互成犄角之势。

门字炮台,高3丈4尺,底部周长49丈,中部周长38丈,台顶周长29丈。台后设弹药库一所。

高字炮台,高4丈1尺5寸,底部周长44丈,中部周长36丈,台顶周长30丈6尺。台后设弹药库一所。

围绕北岸两座炮台的营墙长295丈1尺5寸,营墙上环列炮位,营墙下暗开炮洞,以为护卫。有营门一座,通往石头缝驻营”。

甲午海战前,为防日本军队攻打京师,大沽口炮台到天津的电话开通,炮台的防御也得到增强。但是日军未至,《马关条约》已签。

1898年八月初六(西历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为避清廷追杀,梁启超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从北京逃到天津,登上日本军舰“大岛号”,从大沽口出海,流亡日本。在船上,梁启超写下了《去国行》

“君恩友仇两未报

死于贼手

吾乃非英雄

忍慈割泪出国门

掉头不顾吾其东”

1898年10月,山东爆发义和团运动,随即蔓延到京师、直隶。义和团盲目排外,他们在各地烧教堂、杀牧师、杀教徒的野蛮行为迎合了清廷中的守旧派,却导致了西方国家集体对华动武。不向文明看齐,却与野蛮为伍,清廷的愚昧决策,再度给中国带来沉重的灾难。

1900年四月,英、法、美、俄等国的军舰云集大沽口外的海面,要求清政府在两个月之内惩办义和团,否则代为剿灭。清廷态度模棱两可。

5月28日,英、法、美、俄、德、意、日、奥匈八国驻华公使做出决议,派兵入京,保护使馆人员安全。清廷被迫同意。

5月31日,八国派出一支约400人的海军陆战队在大沽口登陆,从天津乘火车抵达北京,进驻东郊民巷。

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平静了四十年的大沽口再次燃起战争的硝烟,那时大沽口炮台装备的克虏伯火炮均为1874年前进口的,火力尚可,但是每3—5分钟才能打出一发炮弹;1900年八国联军的军舰上装备的舰炮是速射炮,每分钟可打出7—8发炮弹;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当时驻守在大沽口炮台的是天津镇总兵罗荣光的淮军6个营及一个水雷营共约3000余人;淮军配备的步枪和火炮并不落伍,但他们的训练和作战能力显然达不到近代国家正规军队的水平。当时在大沽口外还有北洋水师的海容、海龙、海犀、海华、海靑共5艘军舰。

1900年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在北京被杀。同日,大沽口外海面上的西方各国将领做出决议,派遣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军2000余人登陆,从天津乘火车赶往北京,以解救被围困的东郊民巷使馆人员及教民,这支军队后被清军及义和团阻击在廊坊。

6月15日,八国联军数千人乘军舰抵达渤海湾,先占塘沽火车站,再占军粮城火车站;6月17日凌晨零点五十分,联军中的七国军舰20多艘云集大沽口外海面,炮轰大沽口炮台,同时派出陆军趁夜色登陆,从侧后包抄炮台。八国联军的军舰上装备的速射炮对上大沽口炮台配备的旧式克虏伯火炮,胜负已分。就是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和大沽协副将韩照琦率军英勇抵抗,击伤敌舰“基里亚克号”、“朝鲜人号”、“海龙号”、“伊尔的斯号”、“里昂号”、“阿尔及林号”共6艘。只是炮台的火药库被击中起火爆炸,守军弹药缺乏,炮台腹背受敌。6时许,大沽口北岸炮台失陷;9时,大沽口南岸炮台失陷。原本在炮台外海面支援的北洋水师提督叶祖珪率舰队临阵逃跑(另一说被八国联军俘虏),罗荣光被迫放弃炮台撤退至新城,激愤之下的罗荣光拔剑自刎。第四次大沽口保卫战,清军死伤800余人,打死打伤联军士兵130多人。

 


1900年,失陷的大沽口炮台1

 

1900年,失陷的大沽口炮台2

6月21日,慈禧向西方国家集体宣战。

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追杀天津周边的义和团。

8月14日,八国联军进抵北京城下;15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装备西式枪炮的十六万清军战败溃逃;本就是乌合之众的义和团也一哄而散;慈禧、光绪西逃。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西方11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中国向西方各国赔款白银达4.5亿两,从北京到山海关的十二处战略要点由列强驻军。由于大沽口炮台在抗击海上来犯之敌时起到的重要作用,《辛丑条约》中明确要求拆除大沽口炮台。据大沽口炮台博物馆提供的数据,当时拆除大沽口7座炮台的费用预算达银元63355元,从此国门不存。

从1896年——1902年,天津的英、法、美三国租界扩大(美租界在1902年并入英租界),俄、德、奥匈、意大利、日本、比利时六国又先后强迫清廷在天津城南的海河两岸划地出租,共建成九国租界。租界内洋行、货栈、码头林立,各国商船由渤海湾经大沽口沿海河水道进出租界。海河航道经数次清淤、截弯取直后,通航能力增强。大沽口的海防作用被剥夺,商业航运价值却是越来越重要。至1920年代,2000吨的商船可由大沽口沿海河上溯租界内的紫竹林码头,天津也从一个内河贸易城市转型为外向的海港城市。

民国成立后,中国内忧外患不止,在大沽口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5年11月,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从北京逃到天津。他登上日本运煤船“山东丸号”经大沽口去到日本,后返回云南,组织护国军北伐讨袁,再造共和。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反对复辟的民国海军从上海派出“海容”、“海筹”两舰北上大沽口,意图接黎元洪南下。但是军舰在天津却被段祺瑞扣下,护法舰队由此少了两艘主力舰。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由于直系将领冯玉祥在战场上倒戈相向,直系战败。11月3日,直系首领之一的吴佩孚在军队损失殆尽后,从天津乘坐军舰经大沽口南逃上海,直系军阀从此元气大伤。

1926年初,直奉军阀联合压制皖系军阀。3月7日,与皖系军阀结盟的冯玉祥部队在大沽口炮击奉系军舰;3月9日,冯玉祥的部队在大沽口部署水雷,封锁港口,预防奉系军舰进攻。但此举被西方列强视为违反辛丑条约,他们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3月12日,日本军舰炮轰大沽口;同日,大沽口被迫开放。

1930年12月22日,中原大战中失败的阎锡山率亲信从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武昌丸”号驶往大连,开始了他八个月的隐居生涯。

1931年11月10日,满清逊帝溥仪在土肥原策动下从天津静园出逃,在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轮“淡路丸”号驶向东北,开始了他14年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生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因大沽口已无任何海防工事及中国守军,日军第5、第6、第10、第20、第108、第109师团等部二十多万人先后在大沽口无障碍登陆(日军第14、16师团在塘沽登陆),轻取平津,又攻掠晋察冀绥四省,开始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3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18000人从大沽口、塘沽登陆,进驻天津。10月6日,天津日军正式签字投降。美军解除当地日军的武装,并从塘沽、大沽口遣返华北四省两市(晋察冀绥平津)的约33万日俘、日侨回国。据杜建时著《从接收天津到垮台》的记载:“当时从天津遣返的日军俘虏约10万人。”另据天津市档案馆馆藏《天津市暨各地日侨集中遣返逐月统计表》记载:“从1945年10月至1946年8月,从塘沽、大沽遣返的日侨总数为236883人。”

1945年,美军海军陆战队进驻天津

1945年驻天津的日军将领签署投降书

1948年12月,东北解放军入关,分割包围天津与大沽、塘沽的国民党守军,平津战役打响。东北解放军2纵(39军)、7纵(44军)、9纵(46军)共15万人围攻塘沽、大沽。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同日,驻守两沽的国民党军第十七兵团侯镜如部五万余人从海上撤走。

1949年改朝换代后,大沽口炮台彻底沉寂,只剩大沽口南岸的威、镇、海字炮台残迹伫立在海河出海口南岸。

现存的大沽口威字炮台遗址

现存的大沽口海字炮台遗址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大沽口炮台整修后向公众开放。大沽口炮台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备注1:近代因大沽口炮台失守,造成天津、北京的危机乃至陷落,导致中国被迫签订的对外不平等条约。

一:《中英天津条约》

二:《中法天津条约》

三:《中俄天津条约》

四:《中俄瑷珲条约》

五:《中英北京条约》

六:《中法北京条约》

七:《中俄北京条约》

八:《辛丑条约》

备注21860年大沽口炮台陷落的图片,来自华生论坛,作者系费利斯·比托(FeliceBeato)19世纪20年代出生于意大利,后加入英国国籍。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战地摄影记者随英、法联军来到中国,在中国北方拍摄了大量的、残酷的战争场景,记录了北京皇家园林的破坏和对天津的占领。

备注3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大沽口炮台的图片,来自天涯社区和凤凰视频

备注4:美军进驻天津的图片,来自网上。

备注5: 现存的大沽口威字炮台遗址图片、海字炮台遗址图片,本人手机拍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