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知】汕尾市乌坎海防史
乌坎的地理位置
乌坎(kan、读第四声),位于陆丰市东南5公里,南临碣石海湾,北靠海陆丰平原,东面是金厢港,西面是烟港。碣石湾自南向北呈扇形凸入海陆丰平原,中心的凸点就是乌坎;东西两翼分别向南楔入南海,东为田尾山半岛,西为遮浪半岛,二者北护海陆丰,南扼闽粤沿海航运要道,向为军事要地。历史上的乌坎港,曾有一个自西南向东北深入内陆的海湾,是个港阔水深的优良海港,乌坎河、螺河、东溪河在这里汇合后再注入南海。渡头山挺拔屹立,扼守乌坎港的出海口,形势险要。
宋代,这里只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粤闽浙一带来此捕鱼的渔民常在此避风,久而久之管这里叫“坞坎”,意指“泊坞避险”之地。“坞”与“乌”同音,写成“乌坎”沿用至今。
明代,中国东南海疆盗寇作乱。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廷就在碣石湾东部建碣石卫城,统辖的军队达5600人;在西部建捷胜所城,驻军1120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碣石镇总兵俞大猷率军在乌坎西南的大德港聚歼倭寇2000余人。
明末清初,为对付抗清复明的郑成功,清廷颁布迁界令禁海,乌坎居民被迫内迁。
1683年,施琅率清军攻克台湾,明郑亡。
1684年,清朝的迁界令取消,允许粤、闽、浙、江四省开关,发展海外贸易。粤海关在广东省内分设七个海关总口,其中惠州府的海关总口就设在乌坎(其它几个分别是省城大关总口、澳门总口、琼州的海口总口、雷州的海安总口、高州的梅菉总口、潮州的庵埠总口)。乌坎总口由两栋四合院组成,前边一栋是关员生活区,后边一栋是办公区。乌坎总口的海关监督多由惠州府同知(从五品)担任,这个级别比当时的陆丰知县高出不少。
乌坎海关总口遗址2
乌坎总口还下辖有神泉(惠来县)、甲子(陆丰市),汕尾(汕尾市)、平海(惠东县)、靖海(惠来县)五个正税口和碣石(陆丰市)、湖东(陆丰市)、墩头(惠东县)三个挂号口以及长沙(汕尾市)、鮜门(海丰县)、稔山(惠东县)三个稽查口。乌坎总口的任务是稽查惠州府沿海各港口的商船货物进出口,按章征税等事宜。
清廷把惠州海关总口建在乌坎,原因无非是二个:一是这里有优良的天然海港—乌坎港,可供商船避风停泊,装卸货物;二是有海陆丰第一大河—螺河,船舶从螺河出海口沿河北上可直达海陆丰腹地,当地乃至粤北山区的特产可以及时以船运出;海陆丰内地需要的外埠商品又能及时以船输入。于是,在乌坎的港口,黄白糖、蛋、生猪、虾干、螺干、咸鱼等特产出海;米、面、豆、木材、纸张、烟叶等海货进陆。持续的商品交易必然刺激乌坎的经济发展,此后陆续建起成规模的码头,货栈,酒肆,茶楼,米店,旅店等,久而久之,乌坎就由沿海一个小渔村发展成海陆丰的一个经济中心和著名的商港。
自康熙二十四年设置,至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的150多年间,乌坎总口一直处于上升繁荣时期,进出口贸易额大增,年关税收入达白银一万四千余两,配置的吏役最多时达170余人。乌坎总口的崛起,也有力地推动了陆丰各行各业的发展。 雍正九年(1731年),陆丰历史上第二次从海丰析出建县,县治没有选在老城址环珠寨,而是建在东海镇,与它南临乌坎有着直接的关系。
乾隆十年(1745年)的《陆丰县志》记载:“坎为海口,巨舰舴艋大小咸集。“乌坎归帆”成为古陆丰八景之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廷为严格口岸管理,改多口通商为一口通商,对外贸易只限于广州一口通行。乌坎总口只进闽、粤两省货物,但这并不妨碍港口贸易的发展。
清代中期是乌坎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产生巨额财富的海港必然要有相应的海防措施来配套。所以从嘉庆九年到十一年(1804-1806年),由当地的绅士出资捐建乌坎港、乌坎西、乌坎东三座炮台,由清政府配置火炮,派兵驻守,缉私防盗。
然而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原有发展模式,战后沿海多地对外开放也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旧有格局。乌坎西面的香港和东面的汕头,在开埠后经济迅猛发展,很快成为欣欣向荣的港口城市,在经济上辐射周边并对粤东、粤北地区产生了强大的吸附力。没有开埠、夹在二者中间的乌坎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还有,海陆丰地区东西北三面环山,这块相对封闭狭小的腹地也没能给乌坎提供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这些都使得乌坎港越来越走向衰退。
1902年9月5日,《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在上海签订,其中第16款规定惠州开埠。此后,海丰县的汕尾港逐渐兴起。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日寇轰炸、封锁、占领中国沿海各港口。1938年10月21日,广州失陷;1939年6月21日,汕头失陷;此时,国际援华抗战物资纷纷经香港从海陆丰的各个海港输入中国内地,中国的土特产品也从这里出口到国外。乌坎港再度引起了当局的关注,广东省派来了包括主任在内的十二名工作人员,到乌坎设征税站并另成立报税行,按海关的规章制度课征关税。但就港口承担的装卸运输任务而言,海丰县的汕尾港已经不逊于乌坎港。
1941年3月28日,日寇104师团一部登陆碣石湾,占领乌坎和陆丰县城,劫掠3天后离去。同年底,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香港沦陷,到乌坎港的商船已寥寥无几,乌坎的复兴昙花一现。
1943年,乌坎遭遇了由台风引发的海啸,港口和村镇被毁。
1945年1月,日寇104师团再度侵占海陆丰沿海各地,占领乌坎直到抗战结束。如此种种遭遇,终使乌坎港一蹶不振。
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又使得乌坎成了海防的前沿,发展外贸成了一种梦想。
螺河是海陆丰的母亲河,发源于陆河县西部三神凸山(海拔1131米)东坡,一路南流,其干流原本是途径陆丰县城拐向东南,经乌坎港流入南海,全长120公里。
1956年,陆丰县地方当局在乌坎港湾出海口建大坝,堵截海潮涌入,乌坎港所在的潮汐海湾变成死水微澜。恰恰也是在1956年,乌坎螺河发生水灾,洪水因为大坝的阻塞,无法及时入海,导致水灌农田、盐田,结果当地百姓气愤之下毁坝放水,并且发生了大规模的退社事件。这座大坝的兴建,严重破坏了乌坎当地的生态平衡,影响了渔业、盐业的生产。
1962年,陆丰当局把螺河河道“截弯取直”,从陆丰县城西面向南开挖新河道,使河水直接从烟港出海(同时迫使东溪河不再流到乌坎港,也从烟港出海),螺河的全长被缩短到了102公里。乌坎港失去了大量的淡水注入,也没有了海潮的涌入,导致潮汐海湾消失。当局在大坝内围海造田,乌坎海港变成河港,海陆丰第一大港顺理成章的换成了汕尾港。
1988年,当海陆丰从惠阳地区独立出来建省辖市的时候,被正式命名为汕尾市。
2011年,由于乌坎的村官背着村民违法卖地,中饱私囊,最终引发了 “乌坎事件”。
2013年实地行走,在乌坎总口旧址处,作为关员生活区的那栋四合院落早已被拆,剩下的一栋原作为海关办公的院落也被改得不伦不类,很难看出它历史上的辉煌。同属粤东沿海地区,潮州府的海关总口所在地发展成汕头市,惠州府的海关总口所在地却依旧是乌坎村,耐人寻味。
乌坎海关总口遗址3
乌坎海关总口遗址4
乌坎港1
乌坎港2
乌坎渔夫1
乌坎渔夫2
乌坎海边
乌坎炮台遗址1
乌坎炮台遗址2
在乌坎港口,当地人讲潮汕话,我如听天书。万幸遇到一位在陕西当过兵的当地黄姓老人,他能听懂普通话,经协商,他用木船把我送到渡头山下,看到了一处浸泡在海水中的三合土墙壁残迹,老人讲乌坎炮台原址在这里,现在只能看到这一点点了。从地理位置来判断,这处位于乌坎东南的渡头山下、与乌坎村隔水相望的遗址应是乌坎东炮台,但还需要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