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汕头市猎屿炮台
猎屿的位置图
猎屿是南澳岛的一个离岛,位于南澳岛深澳镇北面近海,离南澳岛岸最近距离400米。猎屿最高点海拔105.8米,面积0.318平方公里。其形状像一条牛腿,原名称“牛腿屿”。又因南澳岛深澳镇附近的金山形似虎,此岛坐落于虎口处,有猎虎之势,故名猎屿。
猎屿之名,见于史书者,最早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九月,戚继光率军追剿南澳海盗吴平,曾在猎屿驻军,封锁南澳岛。
明末,荷兰人屡屡闯入中国闽粤沿海,要求与中国建立正式的贸易关系,不被明政府允许则频频以武力袭扰、掠夺中国东南沿海。
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南澳镇副总兵黎国炳在猎屿以石块垒筑铳城上、下台及瞭望台,铳城上台筑在猎屿东部山腰,原高1丈2尺,周长18丈2尺,有5个铳门。铳城下台筑在猎屿北麓海滨,原高8尺,围长16丈,有10个铳门;两台相距约两百米。嘹望台在铳城上台之西偏南的山顶,相距铳城上台约80米。原高3丈、围6丈,外环以墙,墙高8尺,长12丈,驻兵20名日夜轮守。
铳城下台后侧现竖有通高2米、阔0.8米的碑刻“猎屿铳城碑记”。碑文首句“猎屿铳城之筑,备红夷也”,说明建造铳城主要目的是防御荷兰殖民者的侵略,对敌人起着威慑作用。
铳城筑好的当年,荷兰人凭借着料罗湾(金门)、古雷(漳州市古雷半岛)海战之胜,以三艘军舰进逼猎屿,因看到铳城的明军严阵以待,遂撤走。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荷兰战船20艘突然夹攻南澳,猎屿铳城开炮轰击来犯之敌,明军还巧施计谋,以5艘火船烧其3船,使荷兰人损失惨重,狼狈逃遁。
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十二月,在南澳招兵的郑成功会文武群臣于猎屿,宣誓抗清复明,继续奉隆武为正朔(尽管隆武帝已于当年九月被满清俘杀),军声颇盛。此后直到1664年,猎屿岛一直是明郑军队的重要军事要塞。
公元1664年,明郑政权的南澳总兵陈辉降清。
公元1683年明郑政权灭亡。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廷在南澳设立总兵。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清廷重建猎屿铳城上台、下台,以青石砌基,夯土筑墙。铳城上台改为方形炮台。城墙长54.5米、宽17米、城垣厚1.7米、最高处5.5米,筑西门,台内营房18间,设置炮位23个。铳城下台改建成圆形炮台,贝灰沙夯筑台墙,外径17米、高2.5米,配置炮位12个,城垣上筑有雉堞。同时改猎屿山顶的瞭望台为烟墩,用于观察敌情,燃烟报警。上下台共驻守台官员2名,守兵100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海防危机日益严重,原有的国产前膛火炮在火炮射程、射击精度、炮弹爆炸威力、转移灵活度,还有炮台的防御建筑水准等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为有效增强猎屿的海防力量,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时的潮州总兵方耀在猎屿北部海滨,督建猎屿平水炮台,又称水面旋转炮台。炮台位于猎屿北部海滩上,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部靠近铳城下台,以块石环砌炮台地基,上部夯筑贝灰沙,呈圆环形。台墙外高1丈4尺,内高1丈1尺;下厚9尺,上厚5尺;台墙外周长74丈,内周长33丈。台内挖水池一口,台后筑青石路一条,通往猎屿。此炮台原计划配置西式火炮,可360度旋转射击,能显著提升猎屿、南澳岛的海防实力,并有效保护潮州东部沿海的安全。但因资金不足,猎屿平水炮台一直闲置未曾配备西式火炮。
抗战期间,南澳岛及猎屿被日军占领。
2013年,本人乘船从南澳岛探访猎屿,猎屿岛上林木苍茫,树荫下随处可见灵芝,个头都不大。三座炮台虽已残破不堪,但海防雄风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