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见证300年潮州海防史的莱芜炮台
【编者按】 2018年3月,《方舆》网刊第41期曾出过一期“两广炮台”的专题文章,当年发布了汉疆唐土先生所著《两广沿海古炮台》电子书。方舆论坛公众号今年发布了炮台(海防)方面的一些文章,受到部分读者关注。自本期起,炮台升格为专栏,作为公众号的重要特色内容,为研究海防史,保护海防文物,传播海防文化发挥本号绵薄之力。
《两广沿海古炮台》封面
国家级重点文保中的炮台目录
莱芜岛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南海中,全岛面积1.42平方公里,现在已与陆地相连。此地地理位置险要,西北沿韩江可上溯潮州府,西南可沿海岸直下惠广,东与南澳岛长山尾炮台隔海相望,控闽粤沿海航运要道,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中后期,中国东南海疆不安,海盗、倭寇作乱潮汕沿海。嘉靖年间,莱芜岛即有明军筑堡戍守。据《澄海县志》载:明隆庆三年(1569年)6月,俞大猷指挥明军大破海盗曾一本集团于莱芜澳。当时总兵郭成赶来配合战斗,以莱芜火炮攻海寇船只,迫曾一本投水死亡,海盗被斩700余人。
明崇祯四年(1631年),福建海寇李之奇驾舟10艘,聚众由莱芜入南港犯澄海县城,莱芜营汛与内地官兵联合围剿李之奇、歼灭贼寇。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底,郑成功在南澳岛起兵,宣誓抗清复明,也曾驻军在莱芜岛。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廷在莱芜岛山顶建大莱芜炮台。据记载:大莱芜炮台以贝灰沙夯筑城墙,周长四十二丈,高一丈五尺,台门建在炮台南部。有营房27间,配置火炮八门(2000斤、1380斤、800斤、600斤各1门,1000斤、500斤各2门),设置守台官员1名,士兵四十二名,战马一匹,坐骑三匹,舰船二艘,炮台隶属澄海协左营管辖。该炮台的建成,有效发挥了缉私防盗的作用。对于清代潮州府的海防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嘉庆十四年(1809年)五月,福建海盗朱渥带领50多艘海盗船串扰潮汕的莱芜洋面,莱芜炮台的守军发炮轰击,配合碣石镇总兵黄飞鹏的水师船队击退海盗。
鸦片战争前夕,守台官兵增加到102名,但是这种古老的炮台在近代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面前,防御作用有限。
光绪末年,由于广东绿营兵的裁撤,炮台废。
日寇炮击大莱芜炮台城墙留下的弹坑
抗战期间,大莱芜炮台曾遭日寇军舰炮轰,在炮台南墙上留下了两个明显的弹坑。
1989年,大莱芜炮台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内而外看大莱芜炮台的台门
大莱芜炮台的台门
大莱芜炮台的台阶、城墙
大莱芜炮台的城墙轮廓
大莱芜炮台的炮位
大莱芜炮台的炮位
大莱芜炮台东面的海上船舶
2013年国庆节实地行走,这座有近300年历史的炮台整体保存还算完整,只是炮台城墙上的垛墙、台内的营房只剩下遗迹,东北角有一方台,与炮台城墙连接,成正方形,边长12米,墙厚1.7米,中间填土,与围墙平齐,原设有瞭望哨和炮座。一道石台阶沿着炮台内的东墙壁,拾级可登上方台和城墙。古炮已无存,现在的是仿品。在炮台的南墙上,那两个明显的弹坑还在,这也是日寇侵华的罪证。
站在台上举目远眺,可见海上的商船来往,如果是清晨登台,还可以欣赏莱芜八景之一的“莱芜旭日”。现在,这里依旧是汕头市一处绝佳的观海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