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炮台】扼守乍浦城的天妃宫炮台

汉疆唐土 方舆论坛 2023-03-16

乍浦的天妃宫炮台地理位置图

天妃宫炮台的地理位置图 

乍浦,位于浙西沿海的杭州湾北岸,是一座千年古镇。该地依山傍海,历来浙西北沿海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素有“浙西咽喉”、“东南雄镇”之称。

天妃宫,位于乍浦城南关外的海塘边,滨海而建,邻港而居。天妃宫的始建年代,当为元代。因为直接面对海上来船,扼守海舟登陆通往乍浦的海陆通道,所以天妃宫在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争故事发生。

自明代起,中国东南海疆持续受到倭寇的袭扰。因地处江浙海防的咽喉地带,乍浦遭受倭患甚重。倭患最严重的嘉靖年间,乍浦一度为倭寇占据,沦为贼巢。

据《乍浦志》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二十一日,倭寇转到乍浦,驻扎天妃宫,与百余新到倭寇汇合,驻乍浦备倭把总王应麟率兵将这股倭寇团团围住,倭寇眼看陷入险境,立即在乍浦抢掠船只突破重围出逃。这股倭寇在乍浦天妃宫吃亏突围后的第三天,在海上纠集数百倭寇驾驶七艘海船再次登陆乍浦,四处劫掠。”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十二日,倭寇又有10余艘海船停泊天妃宫。乍浦参将卢镗、汤克宽立即率领官兵分几路在观山等处围歼倭寇,这一战役,消灭倭寇40余名,但官军也有损失,松阳叶千户、嘉兴沈队长战死。

直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胡宗宪总督浙直剿倭。当时的乍浦已沦为贼巢,胡宗宪先施离间计,诱使海寇头目徐海擒拿陈东、麻叶,交于官军;随后又在乍浦沿海一带全歼徐海等倭寇余党,一举收复乍浦。

之后,浙江沿海的倭患才渐渐平息。

清朝建立后,因为乍浦的海防军事重要性,在其境内沿九龙山的九座山峰,自西向东依次修筑8座炮台,依次是:惹山炮台、天妃宫炮台、葫芦城炮台、南湾炮台(唐家湾炮台)、金家湾炮台、西山嘴炮台、陈山嘴炮台、独山寨炮台。

天妃宫是这八座炮台之一,现在详细介绍。

天妃宫炮台,位于乍浦镇南门外的海塘边,北靠九龙山,南临杭州湾。炮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巡视沿海事宜题请增筑。据光绪十二年版《平湖县志》记载,炮台上有操练官厅三间,配置火炮四门。其后炮台历经多次战火,屡毁屡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台风大作,炮台被海潮冲毁。

1840年6月20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东海面爆发,英国侵略军随即进攻我粤闽浙沿海。当年8月13日,英舰在乍浦洋面骚扰,向陆上发炮,伤我军民14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浙江巡抚刘韵珂复建天妃宫炮台并添设大炮。

1842年5月7日,英军为控制长江,封锁京杭大运河,彻底截断清政府的南北经济动脉,以迫使清廷屈从,遂由宁波、定海、镇海三地挥兵北犯江浙两省的海防重镇乍浦。英军就是想通过乍浦,寻找进入长江的便捷水路,并企图掠夺乍浦的财富和军需。

5月17日,大批英舰驶入乍浦玉盘洋。进犯乍浦的英军共有2300余人,有战舰7艘、武装汽船4艘及其它战船、舢舨共24艘,装载大炮100多门。天妃宫炮台,因为处在乍浦城南关外的海边,所以是英军的一个重要打击目标。

5月18日上午8时许,英军先以康华丽号(Cornwallis)、布朗底号(Blonde)、摩底士底号(Modesto)、阿吉林号(Algerians)和西索斯梯斯号(Sesser’s)向乍浦前沿猛发炮火,攻打设置在乍浦沿海各山寨阵地的炮台。接着,英国侵略军分左中右三路先后登陆乍浦沿海各地,其中的左路英军,由中校马利斯(Morris)率领爱尔兰联队第十八团、四十九团以及工兵等1000余人,就是在天妃宫炮台一带登陆的。

由于近200年的闭关锁国,使得清军的火药、火炮、火枪、战舰的制造技术,军官的指挥作战、士兵的军事素质、后勤支援都远远落后于英军,可以说清军战斗力与英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不过乍浦守军英勇抗击侵略者,也使英军付出了代价。

当时,驻防在天妃宫炮台的乍浦海防同知韦逢甲率300余军士在海塘边迎战。他指挥炮台守军发炮轰敌,击中英舰一艘,舰上一名英军上尉军官当场毙命。(事后据英舰长宾汉(Bingham,J.E.)在日记中写道:“我军一艘战舰,被天妃宫炮台击中,上尉军官Campbell(康培尔)颈部被弹射穿而送命。”)但是不久,韦逢甲就在激战时中弹,弹片穿透肋骨,部属将其抬至六渡庵包扎,终因流血不止而死。炮台也很快失陷,守台清军溃散。

三路英军,在当天中午击败了乍浦沿海的各部清军抵抗后,会合攻打乍浦城。当天下午攻入乍浦城内,进而大肆杀戮洗劫。战后,朱翔清著的《埋忧集》称:“英夷破乍浦,杀掠至惨,积尸塞路,或弃之河中,水为之不流,城内外除满营被焚外,南门吊桥至税关及万安桥一带商肆房舍2000余间被付之一炬。” 又据沈筠的《壬寅乍浦殉难录》记载:“将弁死者有韦逢甲、长喜以下17人。旗兵阵亡者为279人,汉兵阵亡者400人,共计679人。民众殉难者约1500余人。”

乍浦之役,据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记载:“清军共击毙英军官兵9名,击伤英军官兵55名。”

1842年5月28日,英国侵略军撤离乍浦。临撤走时,英军将乍浦各炮台、子弹库、修理厂一切军事设施彻底破坏,还再次纵火焚镇,沿海塘、天妃宫延烧数里,关帝庙、潮阳庙、军功庙、葫芦城及普照禅院尽化灰烬,乍浦精华之区全被毁灭,百年未能恢复。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天妃宫炮台重建。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乍浦,炮台再次被毁。

同治十三年(1874年),浙江巡抚杨昌浚题请再次重修天妃宫炮台,始配备西式火炮。

1890年,萨承钰考察此炮台,他在《南北洋炮台图说》中记载:“乍浦南门外天后宫,建暗炮台一座,坐西北、向东南,前临海塘,照洋式用三合土筑成,有炮洞三间,每间宽1丈4尺,高1丈6尺,上架木为梁,三合土作顶,厚7尺,三合土前墙最厚处达1丈4尺,后围墙用铁板门两扇,炮口门圈见方六尺,用熟铁板门两扇,厚一寸五分。内安配钢炮1尊,铁炮2尊,药子合配。

炮台外左右,石砌四方式高台两座,上安铁炮两尊,药子合配。台后官厅三间,兵房三间,厨房两间,药方两间。后向筑围墙环绕,左右各开一间,以便出入。守台官一员,守兵二十二名。

又石砌高炮台一座,上安铁炮三尊,药子合配。台后官厅三间,兵房三间,厨房药房各一间,守台官一员,守兵五十名。”

光绪年间,天妃宫西式炮台的建立,有效增强了江浙沿海门户—乍浦的海防力量,成为了乍浦的坚实海防屏障。

至民国抗战前夕,世界军事科技已飞速进步,面对拥有航空母舰和飞机的日本军队,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乍浦炮台已经陈旧不堪,其火炮和炮台都已成了古董,无法再起到保卫乍浦的海防作用。即便如此,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天妃宫炮台依然遭日军飞机轰炸,两间炮室的台顶塌陷,损毁极为严重。

1989年,天妃宫炮台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天妃宫炮台升级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实地行走乍浦沿海的古炮台遗址。清代乍浦境内的古炮台只剩下天妃宫炮台、南湾炮台(唐家湾炮台)尚有遗存,其余皆毁。

天妃宫炮台

天妃宫炮台东边炮室,配置国产前镗火炮

天妃宫炮台中间炮室,配置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仿西式后膛火炮

天妃宫炮台西边炮室,配置国产前镗火炮

天妃宫炮台的弧形三合土外墙

天妃宫炮台的弧形三合土外墙

天妃宫炮台的火炮射孔

天妃宫炮台,现存炮室三间,营房一间,占地约400平方米,炮台前墙呈弧形,,原炮已毁,现在的三门炮是后置的.中间的一门刻有”江南制造总局,光绪甲申年(1884年)造”的铭文,属于清末仿西式的后膛火炮。左右两边的火炮为旧式的前镗火炮。炮台的炮室无顶,乃抗战时期日本鬼子的“杰作。”

天妃宫炮台南面的沿海滩涂

天妃宫炮台南面的现代乍浦海港(嘉兴港)码头
天妃宫炮台西边,天妃宫的残迹,这里依然保存有妈祖信仰
 
乍浦的妈祖信仰,香火旺盛

义务保护乍浦天妃宫炮台三十余年的谢根生老前辈

图片上的这位老人家叫谢根生。在天妃宫炮台的西边,70多岁的谢老伯和老伴开了一个小卖部,他以此为生同时义务看护天妃宫炮台30多年,天妃宫炮台能够保存至今,有老人家的一份功劳。每当有游人询问附近的南湾炮台时,他总是热情的带路,不收分文,向老人家致敬。

谢老伯解说鸦片战争时期的天尊庙,尚存古井遗存

在观山的西北麓的这口井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是它是天尊庙文物的唯一遗存。天尊庙位于观山西北麓。《乍浦备志》载:“面海,西近军工厂,南近葫芦城。”“1842年5月18日,清军佐领隆福率八旗兵两百余人在此布下伏兵。英军越岭来攻;隆福指挥士兵用火器从窗口射击,英军两次猛冲,均未得逞,中校汤力逊也被击毙。英军大为震惊,随即派兵增援,以火药炸开外墙,并从唐家湾运来野战炮一门向庙里轰击,同时连续发动冲锋;守军封锁通路,浴血奋战3小时,寡不敌众。战至最后,清军八旗兵除43人突围生还外,自佐领隆福和额特赫,防御贵顺以下的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再由谢根生老前辈做向导,来到了观山(灯光山)。据当地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政府为了抵御敌侵,在观山上建保安城一座,因形似葫芦,故俗称葫芦城,周28丈,垛高3尺3寸,中建阅操官厅3间,照房3间,两侧厢房各3间,置大炮4尊。”

1842年5月18日,进攻乍浦的英军中路军400人,就是从山前的牛角尖登陆并进攻灯光山顶的葫芦城,清军协领英登布力战捐躯,副都统长喜伤重不治,葫芦城失守,清军的东西防线被切断。

1843年,保安城(葫芦城)炮台开始重修,1845年竣工。

1861年,保安城毁于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中。

1874年,中国东南海疆海防危机又起,保安城(葫芦城)再度重修。据萨承钰著《南北洋炮台图说》记载:“保安城,又名葫芦城,在南门外之南观山之麓,离(乍浦)城4里,同治十三年,于基台基址,改建一炮台。坐东北,向西南,内圆式围城,用青砖砌成,前后各开一门,外台墙用三合土筑成。炮口门一十二个,安大小洋炮一十二尊,药子全配。台内官厅五间,兵房五间。守台官一员,守兵五十名。”

观山保安城(葫芦城)遗址处的现代水泥瞭望哨

观山保安城(葫芦城)遗址处的水泥碉堡

现在的灯光山上,清代的保安城(葫芦城)炮台早已无痕迹。可以看到现代军队修筑并已废弃的瞭望哨及碉堡。

2020年,二度探访乍浦天妃宫炮台,炮台依旧在,但是谢老伯与老伴开的小卖部却不见了。向旁边的当地人打听,才知老人家去嘉兴市的儿子家了。

乍浦的天妃宫炮台是乍浦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也是目前浙西沿海地区屈指可数的几处清代抗击外敌入侵的海防军事要塞遗址,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史、海防史、海盗史、近代洋务运动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应当保存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