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的23项世灌遗产,你去过几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截止到2020年,中国共有23项世灌工程遗产进入名录。
评选世灌工程遗产,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自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就修建了许多水利和灌溉工程。灌溉工程具备山水风光,往往也是文保单位和旅游景区,那么这23项世灌工程遗产,您去过几处?
表: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陕西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农耕历史悠久,非常发达,有3项世灌工程遗产。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战国末年,公元前246年由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秦国水利工程,约十年后完工。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秦国由此而强大,实现统一中国。郑国渠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始建于汉武帝时期,距今 2100多年历史。首创井渠法,因地制宜,促进了农业发展。龙首渠是当地农耕文明高度发展、区域经济繁荣昌盛的见证,如今它灌溉的农田达到74.3万亩。修建龙首渠之始,就提出引高含沙量的洛河水来灌溉盐碱地,这种盐碱地的治理方式对改善土壤、提高粮食产量有良好作用,是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汉中三堰,即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
山河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西汉初期开创,是中国古代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是汉中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
五门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始建于王莽居摄年间(公元6—7年),堰首与坝体均以条石堆砌,并列五洞以分流,建有“九洞八湃”及“三十六处水口”。自建堰后,灌区1万多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填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始建于西汉初年,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义作较大整修改造,故名杨填堰。灌溉洋县、城固两县农田5000亩。
福建拥有3项世灌工程遗产。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自宋至今近千年,经过无数次洪潮冲击,现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作用,可灌农田25万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鞠灌溉工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重修,改称“祥符陂”。元符元年(1098年)再度重修,熔铜汁固其基,又改称“元符陂”。天宝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拒咸水蓄淡水工程, 拒咸蓄淡的建设思想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它的修建使当地大片农田旱涝保收,灌溉面积1.36万亩。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各有一项世灌工程遗产。
长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约建于春秋中期,公元前596年,楚国孙叔敖得此封地,建渠。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领兵进攻楚皇城时,曾以此渠引水而攻之,有"白起渠"之称,该渠西至南漳县武镇的谢家台,东南流至宜城市的郭海村,全长48公里,号称百里长渠。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周边的梯田达8万亩以上,为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园围,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1101—公元1125年),历代陆续筑建,民国初期才加高并联成围。属河口三角洲的基围或围田灌排工程,包括堤防、灌排渠道、水闸等。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1500公顷,因有很多桑树园而得名。桑园围工程体系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对防洪挡潮、灌溉、排涝等水环境矛盾的统筹协调,实现了对围区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的改变、优化和维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