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山顶营、蛇头湾炮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访古游记 Author 访古游记
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山顶营、蛇头湾炮台均位于东莞市虎门镇威远岛威远炮台后的武山山腰、山顶上,与威远炮台共同组成了虎门炮台第二道防线的珠江东岸炮台群。武山上的炮台群连成一片,规模庞大、位置险要、保存较好,是虎门炮台中具有代表性的炮台建筑群。1982年作为虎门炮台旧址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远炮台营门
山顶营旧址
镇远炮台
从威远炮台后的台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斑驳、厚重的炮台围墙,是防御地面进攻的重要防线。围墙以水泥砌筑,厚度可达一米,至今坚固。山腰处围墙开一门洞,可通向一座露天炮位,有暗道通往炮池内,炮池呈半圆形,火炮轨道已拆毁,原装有西式后膛火炮一门。
围墙门洞
露天炮位暗道入口
露天炮位炮池
靖远炮台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的炮台,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奏准筹建,为虎门炮台第二重防御体系,整个占地面积约1560平方米。1841年2月26日凌晨,侵华英军攻打珠江中的上横档炮台,上午炮台失守,英军集中陆海军火炮猛攻靖远、威远、镇远三座炮台;英军同时派出部队在威远岛东边后山登陆,清军腹背受敌。傍晚炮台沦陷,提督关天培和游击将军麦廷章殉国。靖远炮台被英军摧毁。
靖远炮台内门楼
靖远炮台门楼内营房
1843年靖远炮台修复,配炮68门。1856年11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又被英军破坏;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在靖远炮台的旧址上新建了西式炮台群。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设的虎门大桥破坏了部分炮位及清兵营房,1996年至1997年对靖远炮台露天炮位、暗道等进行大规模维修。炮台旧址现今仅存三个露天炮位,暗道、兵房三处及炮台后围墙。
靖远炮台炮位
修建虎门大桥留存下来的营房遗址
从靖远炮台旁的通道穿过虎门大桥,一路爬山到达南山顶即是山顶营旧址。山顶营西、南临珠江,西北遥对蛇头湾炮台,西侧为镇远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虎门炮台大修时重建。
俯瞰山顶营
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全长123米,中宽30米,四周建有三合土围墙,围墙上布满内大外小的枪眼,围成一个炮城的形制,中设兵房和练兵场,占地面积约5490平方米。
山顶营围墙
围墙上枪眼
兵房遗址
围墙西南面开口处有德国产克虏伯大炮炮管一根及中抵柱一个,是清政府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购买的后膛装线膛钢质海岸炮的部件,1891年制造。炮管长8.45米,膛径240毫米,有56条膛线,重21吨,射程10公里,每分钟可发射1至2发炮弹。据记载,此炮为虎门炮台群中口径最大、威力最猛、射程最远的一门。
克虏伯大炮炮管
克虏伯大炮中抵柱
沿山路下山顶营旧址,一路西行,途中有房屋遗址,可能为炮台的营房或仓库设施。镇远炮台旧址位于路边山梁上,沿山梁一字排开,从规模和保存上来看,是武山上现存炮台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炮台。
山中的房屋遗址
镇远炮台俯瞰
镇远炮台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1841年2月26日鸦片战争“虎门保卫战”失败,被英军破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复,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军破坏;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镇远炮台,占地面积约2140平方米,由分布于武山西侧山腰的七个圆形或半圆形的露天炮位组成,有暗道连接各个炮位,炮位背后有青砖砌筑的两栋兵房和一间火药局。1997年10月曾修复塌陷的营房与暗道暗室。
镇远炮台暗道入口
镇远炮台暗道
镇远炮台炮位
镇远炮台清兵营房旧址
镇远炮台清兵营房旧址位于山脊背面,以山体为遮蔽物,避免海面炮火的攻击。营房青砖砌筑,面阔五间,全长21.9米,每间进深4.3米。
镇远炮台火药局旧址位于山体背后,避免来自海上敌舰火炮的攻击。建筑为弹药储存库,青砖砌筑,拱顶为红砖,面阔3.75米,进深3米。
蛇头湾炮台旧址俯瞰
从镇远炮台沿西北向山路直行,路的尽头是蛇头湾炮台旧址。炮台位于蛇头湾山顶地势平坦处,炮台也得名于此。蛇头湾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当时建的是三合土炮台,并削平前面山土为敌台,面铺石板,台内设炮位十七个,神堂一间,兵房八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破坏。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建。
蛇头湾炮台炮位
现存炮台为清光绪时期样式,坐东北向西南,整座炮台由三合土围墙环护,平面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约2520平方米;东面开大门;围墙内有两个露天炮位,一左一右,两炮位中间有暗道相连,暗道现已坍塌。
炮台三合土围墙
武山脚下建有海战博物馆,详细讲述了虎门炮台经历的历次战争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始末。博物馆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