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大角山炮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访古游记 Author 访古游记
大角山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大角山上,南沙天后宫内四周的山梁上,是虎门炮台的组成部分。大角山炮台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安放着16门前膛炮,是虎门三重门户中的第一重。后因其距主航道过远改为号令台。1841年1月7日,英军大举进攻大角山炮台和沙角炮台,并将其摧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咸丰六年(1856年10月23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角炮台再次陷落。现存的炮台重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西洋式后膛炮台,抗日战争中被日军轰炸并占领,部分损坏。大角山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82年2月,大角山炮台作为虎门炮台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角山炮台(振定台门楼)
国保碑
大角山炮台雄踞虎门西岸,与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扼守虎门水道入口,构成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1840 年 6 月下旬,英侵华远征军舰船 48 艘,陆海军 15000 余人抵达广东海面,并宣布从 28 日起封锁广州江面和海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同年 6 月 30 日,英军主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舰抵天津大沽口,直逼北京,道光皇帝慑于英舰炮火威胁,将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延祯二人革职,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方谈判求和。1841 年 1 月7日双方正谈判时,英军同时进攻大角山炮台、沙角炮台,左路英军共四舰 1400 多人, 110 门火炮,向大角山炮台猛烈轰击,并派小船抢占滩头,大角山炮台千总黎志安率 200 多名官兵英勇抗击,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伤亡,大角炮台沦陷被毁。1856 年 10 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大角山炮台于同月 23 日再度被陷。
大角山炮台(振威台泡池,炮为仿制品)
大角山现存炮台都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仿西洋式所建,遍布在整个大角山南北两个山梁,占地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共有振威、振定、振阳、安平、安定、安威、安盛(流星)、安胜8台,各炮台都有完整的炮池、坑道、门楼,部分还有独立的火药局及军事设施。大角山炮台配置从德国、英国购买的海岸炮,海防能力已达到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平,初时由统领湘军振字等营前署湖南提督王永章率领六营湘军在各台驻防。
安平台门楼
安平台建于光绪十一年,位于大角山南山梁。仿西洋炮台形式,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成。安置可旋转36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建台之初由湘军驻防,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过作用。炮池为清代原作,门楼为1997年重建,炮已损毁无存。
安平台巷道
安平台泡池
安平台内的仿制西式大炮
今天的振定、振威、安定、安胜台是清时的原貌;安平、安威、安盛(流星)台门楼是1997年复建,振阳台已毁。所有炮台里原配置的西洋大炮今已踪迹全无(安平台、振定台、振威台是复制的大炮)。1937年9月14日,日舰夕张号轻巡洋舰等五艘军舰向虎门进攻。遭到虎门炮台守军的迎头痛击。后日舰多次来犯,均未得逞。1938年10月由于日军从大亚湾登陆攻占了广州,中国军队才被迫放弃了虎门炮台。
安平台子药库
安平台子药库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南山梁,安平台东侧,是安平台附属的军事设施,设计规范、布局合理。用水泥、砖石等建成,主要给安平台提供炮弹。
安平台兵房遗址
安平台兵房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南山梁、安平台东侧。兵房用灰沙、水泥、砖石等建成,是安平台的附属军事设施,是士兵住宿之地。
振定台门楼
振定台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南面山梁。仿西洋炮台形式,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成。安置可旋转18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建台之初由湘军驻防,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炮池、门楼为清代原作,炮为复制品。
振定台门楼门额
门额上款:钦差太子少保督办广东防务兵部尚书等敕车部尉彭、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部堂张、兵部侍郎广东巡抚部院倪、调任湖南布政使广东布政使龚易图、统领湘军振字等营前署湖南提督王永章建立。下款:光绪乙酉夏月谷旦。
振定台炮池
振定台炮池俯瞰
安定台
安定台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西面山梁。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成。安置可旋转36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建台之初由湘军驻防,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过作用。炮池、门楼为清代原作,炮已损毁无存。
安定台门楼
安定台炮池
安定台暗道台阶上的排水槽
安威台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南山梁。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成。安置可旋转36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炮池为清代原作,门楼为1997年重建,炮已损毁无存。
安威台炮池
流星台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原名安盛台,位于大角山偏西北的山梁。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设。安置可旋转36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在抗日战争中曾被日军轰炸,炮池边尚存爆炸的痕迹。炮池为清代原作,门楼为1997年重建,炮已损毁无存。
流星台暗道
流星台炮池
安胜台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东面山梁,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成。安置可旋转36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在抗日战争中曾被日军轰炸,炮池边尚存爆炸的痕迹。炮池、门楼为清代原作,炮已损毁无存。
安胜台门楼门额
安胜台炮池
振威台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北山梁,仿西洋炮台形式,以进口红毛泥、钢材等建成。安置可旋转18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弹龛。炮池、门楼为清代原作,炮为复制品。
振威台门楼门额
门额上款:钦差太子少保督办广东防务兵部尚书等敕车部尉彭、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部堂张、兵部侍郎广东巡抚部院倪、统领湘军振字营前署湖南提督王永章、管带振字左营记名总兵樊本德监修。下款:光绪十一月乙酉春月。门楼两侧还有对联,上联:倒衔山海穷千变;下联:驱策云雷竦百灵。
振威台门楼浮雕
振威台炮池
振威台暗道入口
火药局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位于大角山南北两山之间,是大角山炮台的主要军火储藏地,设计规范、布局合理,在储藏弹药库房四周有隔离通道,以防备敌方轰炸和雨水。用红毛泥、砖石等建成,原屋顶已毁,仅余四壁,1997年修复。
火药局门额
火药局屋顶的通风塔
2001年安葬鸦片战争英烈的大冢在大角山炮台附近被发现,2009年广州南沙区政府修建了鸦片战争英烈墓永作缅怀,以期告慰英魂,勉励后人。英烈墓铭刻了在鸦片战争虎门海战中大角山炮台和沙角炮台牺牲的将士名录:
水师营阵亡兵丁七十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