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语讹政区名探析——从灵壁县到灵璧县
摘要:灵壁县为宋代立县名称,金代变为灵璧,元代复为灵壁,明代又复为灵璧。明人将县名与磬石相联系,并认为宋代立县即为灵璧。灵璧县名在清代安徽省内的方志中最为流行,即使有学者认识到县名古为灵壁,与磬石无关,仍坚持称为灵璧。清代中央政府编撰的一些文献明确提出县名为灵壁,但不能阻止灵璧县名在官方和民间中的日益流行。民国和1949年后也将灵璧定为正式名称。
一、问题的由来
中国的地名有多种多样的来历。历代的地名学家对历史地名也有一定的梳理、解释。明代的郭子章撰有《郡县释名》①,近人吕式斌撰有《今县释名》②,对历代地名的来源予以较为详尽的解释。华林甫在《中国地名学史考论》中,对古代地名渊源的解释予以归类,指出《水经注》的地名渊源可分24类③,《元和郡县志》的地名渊源可分24类④,其中一类称之为语讹地名。语讹地名是因音近或某些错误认识无意识地改动地名,造成对原有地名的讹误。因语讹而导致的地名变化历史上并不少,特别是聚落名称较多,县级政区名变化在《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志》中也有多处记载。但随着政区名称的规范化,后代的语讹政区名越来越少。清代《一统志》、《清史稿》甚至没有关于清代政区因语讹更名的记载。实际上,清代仍有语讹政区名存在,本文拟讨论历史上的灵壁县是如何因语讹而演变为今天的安徽省灵璧县的。
灵壁作为地名出现非常早。《史记》载:“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⑤。《汉书》也载此句,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故小县,在彭城南”⑥。陆萍、陈立柱就以孟康和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认为灵壁是秦汉时期的一个小县⑦。灵璧县民政局也认为:“项羽定都彭城(今徐州),分泗水郡而置彭城郡,‘灵壁故小县为项羽在徐州之南睢水附近为军事需要所设”⑧。根据目前学术界的研究,项羽王九郡,并未有彭城郡⑨。实际上秦代至汉初并无彭城郡,只是在西汉宣帝时期,楚国曾短暂改名为彭城郡,“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⑩,楚国的首县为彭城县。后晓荣认为秦置彭城县,属泗水郡{11}。这说明楚汉之际灵壁应属于彭城县而不是彭城郡,是重要聚落名而不是县名。《晋书》载:“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拒越于萧县之灵壁。”{12} 指出灵壁在西晋属于萧县。《宋书》载谢灵运的《撰征赋》有“眺灵壁之曾峰,投吕县之迅梁”{13},提到灵壁,与吕县并举,似乎是县名,但并不是确证。有关南北朝时期的几部正史都没有记载灵壁地名,更没有灵壁县。《水经注》:“睢水又东迳彭城郡之灵壁东,南流。《汉书》项羽败汉王于灵壁东,即此处也。”{14} 从文中来看似乎灵壁在郦道元时期属于彭城郡。北魏时期有彭城郡,治彭城县,但萧县属于沛郡,两郡中都没有灵壁县{15}。如果在北魏时期灵壁仍是属于萧县,则郦道元此处有误。也有可能是郦道元知道灵壁已经不属于萧县,但又不能确指属于哪个县,估计是在彭城郡,故使用“彭城郡之灵壁”的写法。
目前学界在探讨今灵璧县的沿革时,大多忽视了其本来名称灵壁,甚至将文献中的“灵壁”径改为“灵璧”,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沿革梳理。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在梳理宋代灵壁立县以来的名称变化基础上,重点探讨清代对其名称的认识。
二、宋代的灵壁县
灵壁作为县级政区名,确切地出现是在北宋。一些学者认为宋代置灵璧县,其后一直是灵璧县{16}。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宋史》等记载。《宋史》载:“元祐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壁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17}。此书全部采用灵壁县名。乐史《太平寰宇记》反映太平兴国后期政区:“灵壁城,在县西北八十里。……楚击汉,军彭城,项羽以精兵三万出胡陵,至徐州萧县,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睢水为之不流”{18},指出宋初符离县有灵壁城。《文献通考》认为:“灵壁,本虹县之灵壁镇。元祐元年升为县”{19}。笔者认为,马端临指出灵壁县来自虹县之灵壁镇,与《太平寰宇记》所载灵壁镇是吻合的,也可以与《史记》所载的灵壁衔接。考虑到《宋史》记载灵壁县的沿革较为复杂,由零壁镇升为零壁县,再改为灵壁县,应该是有确切依据的,那么说明至迟在元初已经对灵壁縣的沿革有不同的认识,但县名为灵壁是确切的。
北宋欧阳忞的《舆地广记》点校本载为灵璧{20},《四库全书》本也为灵璧,但据曝书亭藏宋刻初本为灵壁。南宋时人王明清的《玉照新志》据学津讨原本载:“政和七年十二月壬午诏以宿州零壁为灵壁县”{21},《四库全书》本则作零璧、灵璧。徐松辑录的《宋会要辑稿》载:“灵璧县,元祐元年以镇升为县,七月废为镇,七年二月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为灵”,“元祐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户部言:‘宿州零璧镇在符离、蕲、虹三县之中,盗贼转徙,艰于迹捕,良民不得安业。欲乞将三县近零璧镇乡管割隶本镇,仍以本镇为县。从之。”{22} 又载:“宿州灵壁镇,元祐元年改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复为县。‘灵旧为‘零,政和七年改‘零为‘灵”{23}。灵壁、灵璧混用,可能是传抄之误,刘琳等校点本即将灵璧、零璧点校为灵(璧)﹝壁﹞、零(璧)﹝壁﹞{24},认为是明显的、无需说明的文字讹、脱、衍、倒,故不出校记。结合《史记》、《汉书》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宋史》、《文献通考》记为灵壁更为可信,不排除宋代已经有误写为灵璧的可能。
三、金元明时期的灵壁(灵璧)县
据中华书局本《金史》,县名为灵璧:“灵璧,宋元祐元年置”{25}。此书记载灵壁有3条,而灵璧有12条。百衲本《金史》采用元至正刊本影印,阙卷以涵芬楼藏元覆本配补,《地理志》也为灵璧。中华再造善本《金史》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至正五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影印,也为灵璧{26}。但明嘉靖八年南监刊本,在《地理志》中则是为灵壁{27},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灵璧的。因为《金史》、《宋史》都是在元代至正时期修撰,采用不同的写法,应该是符合当时的称呼。极可能灵壁在金代已经改为或误写为灵璧了,但原因未知。
《元史》载:“元初隶归德府,领临涣、蕲、灵壁、符离四县并司候司。至元二年,以四县一司并入州。四年,以灵壁入泗州,十七年复来属”{28}。此书全部采用灵壁县名,这也可能是元代恢复了宋代灵壁名称。《元朝名臣事略》载金末蒙初时严武事:“灵壁一县,当废者五万人,公悉救之”{29},也是采用灵壁。
明代编撰的地理文献则多为灵璧。明代景泰五年政区建制为断限的官修地理总志《寰宇通志》载:“唐立灵璧镇。宋因置灵璧县。元及国朝皆因之”{30}。之后的《明一统志》也为灵璧县:“本隋虹州地,唐为虹县之灵璧县镇。宋元祐初置零璧县,政和中改曰灵璧,属宿州。元省入泗州,后复置属宿州。本朝因之”{31}。万历元年顾充《皇明一统纪要》第二卷有南直隶凤阳府宿州灵璧县。明《皇舆考》也是宿州灵璧县{32}。
从地方志来看,也是采用灵璧。嘉靖《宿州志》载为灵璧县,并对此进行解释:“灵璧县,地产磬石,故名。唐为零璧镇。宋升为县,改零为灵”{33}。这种地名渊源解释也得到之后的著名地名学家郭子章的认同。郭子章在《郡县释名》中也采用灵璧,并对其来历进行详细解释:“本隋虹州地。唐为虹县之零璧镇。宋元祐初置零璧县,政和中改灵璧县。有磬石山在县北七十里。山出磬石,取置编磬以供郊庙朝廷之用。《书》云:泗滨浮磬,是也”{34},也认为灵璧得名与磬石有关。这两种解释都无视《宋史》记载的是零壁、灵壁而不是灵璧。
明代其他文献也有使用灵璧的。《皇明会试录》载建文二年会试中式举人第二十五名王郁籍贯是直隶凤阳府灵璧县{35}。
明代文献也有使用灵壁,但数量远少于灵璧。《明太祖实录》载,吴元年三月:“沂州流民千余家还灵壁、虹县复业,王信追至宿迁杀之”{36}。洪武十年三月:“是月灵壁县民袁亮、蒋开山聚众作乱官军捕斩之,境内悉定”{37}。到洪武二十四年才出现灵璧,四月:“辛酉,灵璧县丞周荣以事逮系刑部,父老赴阙举荣善政”{38}。其他各朝实录,灵壁、灵璧也有混用情形,甚至《崇祯实录长编》四条县名记录全部采用灵壁。嘉靖《邓州志》载:内乡县洪武四年例貢别整为灵壁主簿{39}。结合《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应该是采用灵壁,但逐渐通行为灵璧。
清初编撰的《明史》仅一处采用灵壁{40},其他部分特别是《地理志》都采用灵璧。王鸿绪编著的《明史稿》也是采用灵璧{41}。但万斯同的《明史》是少有的以灵壁为名者:“灵壁,宋置零壁县,寻曰灵壁”{42},还灵壁得名本原。《读史方舆纪要》有载明代南直隶凤阳府宿州辖灵璧县{43},但在文中其他部分又多作“灵壁”,特别是小字有“在今灵壁县”{44}。同书卷二十一《南直三》中全部采用灵壁县,叙述其沿革为:“本虹县零壁镇,宋元祐初升为县,旋复为镇。七年又升为县,政和七年改曰灵壁,属宿州。金因之。元省入泗州,寻复置,仍属宿州。明因之。”{45} 这说明顾祖禹倾向于为灵壁,甚至认为明代也是灵壁。
以上可以看出,明代多以灵璧为县名,认为县名来源于当地的磬石,并未认识到与宋代的灵壁县有不同。
四、清代的灵壁(灵璧)县
与宋、金、元、明各代相比,清代文献中灵壁、灵璧都有大量记载,在同一种文献中混用更加明显。
《清实录》对于灵璧、灵壁一直混用。最早出现的是灵璧,顺治二年五月记有灵璧侯汤国祚{46}。灵壁则是到雍正十一年才出现{47}。从数量来看,灵璧使用的数量多于灵壁。
从地方志来看灵壁(灵璧)的记载,有不同的特点。
灵璧县在明清时期共纂修过五次县志,目前留下的仅有康熙和乾隆两部{48}。吴嵩等纂修的康熙《灵璧县志》成书于康熙十三年,将县名定为灵璧,编者系奉命修志,以“部颁《河南通志》为式,令州县依式编辑”{49}。此书《艺文志》所引元明时期的碑记、序文等文献,皆为灵璧。贡震纂修的《灵璧县志略》成书于乾隆二十三年,也将县名定为灵璧。但其书所附节录的康熙六十年于志藁序则写为灵壁{50}。贡震另纂修有《灵璧河渠原委》{51},也定县名为灵璧。《灵璧县志略》引用《宋史·地理志》为:“元祐元年以虹之零璧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璧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璧为灵璧”{52},将《宋史》原文零壁、灵壁改为零璧、灵璧;又指出:“命名之义自来未有所据。旧志云因县有山产磬石神之故,改零为灵。此因《宋史》而传会其说也。夫磬,乐器;璧,礼器,既不可混而为一,且《金史·地理志》犹言下邳有石磬山,则灵璧设县之时,此山尚属下邳明矣。下邳有是山而不以名县,灵璧以名县而乃无是山,此岂有说乎?古者军垒称壁。《汉书·高祖功臣侯表》祁谷侯缯贺战彭城,争恶绝延壁,师古曰:争恶谓争恶地,延壁,壁垒之名也。然则灵壁亦或是当时壁垒之名。史迁举此以为睢水之志,今县西北七十里有霸王城。《通志》谓是项羽屯军处,土人亦相传云尔。其地正在萧、宿群山之阳、睢水之浒。所谓灵壁者,疑是其处。其字从《史记》、《汉书》作灵壁为是。传写之误以灵为零,以壁为璧。政和中改零字未改璧字,后人之传会从此起矣”{53}。这段话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仍误以为《宋史》为灵璧;二是指出灵璧县与出产磬石不相涉,其名未有所据;三是进一步指出,古应为灵壁,后传写误为零壁、零璧、灵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灵璧县志略》非常清楚灵壁是正名,但认为北宋政和中误写为灵璧,并坚持使用讹误的灵璧。这种坚持讹误的写法并非独有,光绪《重修安徽通志》也是此种做法:“灵璧县,按璧本作壁,今承用作璧。”{54}
康熙《凤阳府志》载:灵璧县“旧为灵璧镇。宋元祐七年升为县,属宿州。后金宋交争,居民流散,城郭为墟。元至元复立县,初属泗州,十七年复属宿州,隶河南归德府。明属宿州,改隶凤阳府。皇清因之”{55}。光绪《凤阳府志》也为灵璧县{56}。
清末《宿州志》则载:“国朝顺治二年,平定江南,改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十八年,为左、右布政使,宿州属凤阳,隶左布政使,仍辖灵壁一县。康熙六年,分置安徽承宣布政使司,以灵壁入凤阳。”{57} 文中使用灵壁。
《江南通志》定县名为灵璧。康熙二十三年的《江南通志》载:“汉以前本虹县地。唐零璧镇。宋元祐初置零璧县,后改零为灵,隶宿州。元省县,随复。明属凤阳府。皇清因之”{58}。乾隆元年的《江南通志》也继承了灵璧:“《宋史》志元祐元年以虹之零璧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璧为灵璧。按《汉书》注孟康曰:灵璧{59}故小县,在彭城南。《史记正义》曰:灵bi在符离县西北九十里。则灵璧汉本以前旧县,久废而复置也。”{60} 此处,将《史记》、《汉书》中的灵壁改为灵璧,也就是灵璧,更将《宋史》的灵壁、零壁改为灵璧、零璧。光绪时期的《皖志便览》定为灵璧,偶尔也使用灵壁{61}。
清代安徽省外的方志在叙述灵壁的相关内容时,不像安徽省内的县志、府州志和通志多为灵璧,而是灵壁、灵璧皆有,没有规律。顺治《汾阳县志》载:王斗宿“灵壁吏员,(万历)四十五年任”{62},马某“灵壁吏员,(崇祯)二年任”{63},采用灵壁。康熙《杭州府志》载:“刘继文,灵璧人,四年任”{64},则是采用灵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清代地理总志多使用灵壁。康熙时,宋荦等编的《御批资治通鉴纲目》载:“《一统志》云:灵壁,汉之县名,属沛郡。晋属雕州。隋升为虹州。唐初改虹县,后废为零壁镇。宋元祐初改镇为县,政和中,改零壁曰灵壁,属宿州。元省入泗州,后复置灵壁县,属宿州。本朝因之,改属凤阳府”{65}。此《一统志》应该是康熙年间撰修但尚未定稿的《一统志》,而不是上文提到的《明一统志》。
乾隆八年最终完成的《大清一统志》仍定为灵壁县:“宋元祐元年置灵壁县,二年废,属虹县,政和七年又改置灵壁县,属宿州。元至元四年改属泗州,十七年还属宿州。明属凤阳府宿州。本朝以县属凤阳府”{66}。
乾隆四十九年完成的《大清一统志》灵璧县条:“宋元祐元年置灵壁县,二年废,属虹县,政和七年又置灵■县,属宿州。金因之。元至元四年改属泗州,十七年还属宿州。明属凤阳府宿州。本朝以县属凤阳府”{67}。此书采用“璧”的异体字写法,可能是对于灵壁还是灵璧的记载颇为矛盾,故采用了既像“壁”又像“璧”的写法。這个字并不是清代首创。笔者在明代《大明舆地图》的南直隶舆图中也发现使用灵璧{68}。
嘉庆《重修一统志》确定为灵壁,并对灵壁还是灵璧作了考辨:“宋元祐元年置零壁县,旋废,属虹县。七年复置。政和七年改为零壁县,属宿州。金因之。元至元四年改属泗州,十七年还属宿州。明属凤阳府宿州。本朝以县属凤阳府。按:零壁,宋金元三史《地理志》,俱作壁,惟《明史》志作璧。考灵壁名县,本《史记》、《汉书》‘项羽追汉军灵壁东睢水上,当作壁”{69}。无独有偶,清末编纂的《皇朝地理志》有总裁徐崑贴条“灵璧不从玉覆徐遵改谨覆”{70},也认定为灵壁。
清代编有五朝会典,对各类制度予以详载,记载的政区名可算是国家认可的正式名称。各朝《会典》记载灵壁(灵璧)县名也有变化。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朝《会典》在《户部》卷里都记为灵璧县{71},但《光绪会典》则记为灵壁县{72}。从《大清五朝会典》的出版说明中可以得知,五朝会典中,康熙朝采用康熙二十九年的内府刻本,雍正朝采用雍正十年的武英殿刻本,乾隆朝采用乾隆四十三年的《四库全书荟要》本,嘉庆朝采用嘉庆二十三年的武英殿刻本,光绪朝采用光绪二十五年的石印本。类似的光绪《清会典事例》也作灵壁{73}。清末席裕福等纂《皇朝政典类纂》也作灵壁县{74}。《光绪会典》没有循例写为灵璧,而是改为灵壁,这个改变有可能是受以嘉庆二十五年为断限的《重修一统志》的影响。
除《重修一统志》和《光绪会典》等中央政府撰修文献写为灵壁外,清代后期的一些官员在涉及灵壁县时多处采用灵壁。高廷瑶在嘉庆年间曾在凤阳任通判等职,其《宦游纪略》中叙述凤阳县一案,语及灵壁县事{75}。清末张应昌编辑的《国朝诗铎》,记载嘉庆时陶誉相的《灵壁查灾》诗,也采用灵壁{76}。光绪末年的《清诰授中宪大夫安徽灵壁县知县杨君(同福)墓志铭》{77} 也认为是灵壁县。
从官方绘制的地图来看,《康熙皇舆全览图》、《雍正十排图》、《乾隆十三排图》皆为灵璧{78}。由安徽巡抚福润主持编绘的《江南安徽全图》{79},其配套编纂的《光绪安徽舆图表说》也是灵璧县{80}。清末《大清帝国全图》安徽图中则为灵壁县{81},但这套图应该是民间绘制,不像前述各图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主持绘制。
从档案来看,依据中华文史网数字图书馆收录的各类档案,以“灵壁”县名检索,刨除不相干的条目,共139条档案,其中一条内容实为灵璧,故仅138条。录副61条,朱批奏折27条,灾赈档16条,刑科题本25条,安徽条,户科题本6条,端方档2条。以“灵璧”县名检索,共得456条档案:朱批奏折89条,刑科题本208条,灾赈档31条,录副61条,户科题本42条,端方档25条。
上文提到的康熙《灵璧县志》最早发起者为前任知县马骕,即《绎史》的作者。《四库全书》中《绎史》题为灵壁县知县马骕撰{82}。中华书局版《绎史》附录施闰章为其所撰的墓志铭也指其为灵壁知县{83}。但《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的影印康熙时版本《施愚山先生学余文集》中则为灵璧{84}。《绎史》所附其他清人介绍马骕的传记也指出其为灵壁知县。但核校原文,并不尽然,汪沆《小眠斋读书日札》为灵璧{85}。王士祯《池北偶谈》{86}、《分甘余话》中为灵壁{87}。钱林《文献征存录》为灵壁{88}。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为灵璧{89}。唐鉴《学案小识》为灵璧{90}。疑《绎史》点校者统一改为灵壁。
从以上清代各种文献灵壁、灵璧混用的情况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规律。但细致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内的方志文献,多是使用“灵璧”,或是强调灵璧得名与磬石的关系,或是即使认为与磬石无关,仍坚持继承语讹名称;中央政府编纂的史料虽然是灵壁、灵壁皆用,但至清代晚期,特别是嘉庆《重修一统志》、《皇朝地理志》则明确认为应该使用“灵壁”。其中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受明代影响,认为灵璧与磬石有关,比灵壁更雅,故无视其原名,而中央文献编纂者是饱学之士,懂得地名渊源,更愿意使用灵壁立县时的原名。
五、结论
灵壁在宋代立县,其写法在金、明时期多为灵璧。明人认为灵璧县有磬石,没有上溯至秦汉之际的灵壁、宋代的灵壁县,而是直接认为宋代即为灵璧县,实际是对地名有雅化意味。清代从中央至地方,灵壁、灵璧作为县名并行,即使有中央和地方的学者清醒地认识到灵壁是本名,提出质疑,仍然不能阻止灵璧的使用,甚至灵璧作为县名比灵壁更为通行。这在语讹地名的变化中是不多见的。
清代灵璧县名的频繁使用影响到了民国时期。民国政区在表述上也多为灵璧。民国二年的《各省区域沿革一览表》为灵璧县{91}。民国六年《最新全国行政区划表》为灵璧县{92}。这是当时内务部职方司的表述。
民国时期杨守敬、熊会贞在《水经注疏》中则以灵壁为今县名{93}。《清史稿》多处特别是《地理志》采用灵壁,列传中有几处采用灵璧,应该说是赞同灵壁说。吕式斌《今县释名》以灵壁为县名:“本汉谷阳县,有古灵壁城,项羽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即此地,宋置今县”{94}。《中华民国省县地名三汇》也为灵壁,认为是“清之旧县,民国因之”{95}。说明当时从中央到社会对灵壁(灵璧)的认识仍不一致,学者多使用“灵壁”。经过民国时期,到1949年后,政府逐渐正式采用灵璧作为县名。当代学者在解释灵璧县由来时也经常强调与磬石有关,这其中,灵璧相比灵壁来说,地名雅化有很大影响。
灵璧县政区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