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乌苏里江东的黑土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区划沿革
吉林思 北京城下北京约,吉林海上吉林缺, 展卷肺腑忽掷笔,知道绸缪终仇雪。 |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俄语:Приморский край 英语:Primorsky Krai),归俄联邦远东区管辖,行政驻地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本区在清朝为吉林省东部,符拉迪沃斯托克,元称永明城(俄语:юн мин чэн),清称海参崴(俄语:хайшэньвай)。包括滨海边疆区在内的东北地区,自舜帝公元前2225年[1]以来,始终与中原文化互相交流。归属上或为中华藩属,或为中华直属,我国诸多典籍均有记载,俄人典籍也是承认的。明朝永乐七年闰四月初七[2](公元1409年5月21日)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区域包括今滨海边疆区。
17世纪中叶,沙俄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任沙皇米哈伊尔于1636年[3](一说1638年[4]或1639年[5])派莫斯科维京入侵我东北地区,1689年清朝与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保了外兴安岭以内东北领土,但沙俄对侵略东北的贪欲却在加深,一直伺机而动,终于在一百多年内,沙俄侵占我国几乎整个外东北。
咸丰十年十月初二(公元1860年11月14日),清朝钦派内大臣全权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与沙俄驻华公使、钦差内大臣尼果赖.帕夫洛维奇·伊格那季耶夫在北京正式签订了《中俄照依前换和约拟定条约》,或称《中俄续增条约》[6],俄称《Дополните- льный договор между Россией иКитаем》,沙俄正式吞并包括吉林东部在内的广大东北和西北地区。
1856年11月14日,沙俄成立滨海州(Примор- ская область)。《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滨海州管理范围扩至条约割让地。滨海州位于北纬40°-70°,东经100°-160°之间,面积1562400平方俄里。
1884年时面积1629424平方俄里(кв. вёрст),其中湖泊7729平方俄里。当时辖9区:
1. 鄂霍茨克区
2. 吉日加区
3. 彼得洛巴夫洛夫斯克区(勘察加半岛)
4. 科曼多尔群岛区
5. 阿纳德尔区(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沿岸)
6. 乌第区
7. 哈巴罗夫斯克区
8. 乌苏里哥萨克区
9. 南乌苏里区
俄有宁弃莫斯科不弃海参崴之说[7],该语说明了俄国对海参崴的重视,这点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区划沿革上也足以证明。
1871年2月10日,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控制东方)政府成立。1875年滨海州萨哈林区(округ)(库页岛)成立。
1880年4月28日,由穆拉维约夫阿穆尔半岛成立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省(военное губернаторс-тво)政府。
1888年6月9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省政府撤销,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再次成为滨海州的首府。1888年7月9日,从吉日金斯克县分离出阿纳德尔区(округа),驻新马里因斯科村。
1889年6月26日,滨海州乌苏里哥萨克(округ Уссурийскогоказачьего войска)区分四区(станичными округами):
1. 卡扎克维切夫斯基姆区
2. 科兹洛夫斯基区
3. 柏拉图亚历山德罗夫区
4. 波尔塔瓦区
1896年索菲娅区(округа)划入哈巴罗夫斯克市,设为菲娅县(уезды)。
截至1909年,滨海州辖9个二级行政区划,即4区(округа)5县(уезды):
1. 安纳德尔斯基区(驻新马里因斯科村)
2. 吉日金斯基区(驻吉日金斯克市)
3. 乌德斯基区(驻尼古拉耶夫斯克市)
4. 哈巴罗夫斯克区(驻哈巴罗夫斯克市,即伯力)
5. 科曼多尔斯基县(驻乌耶兹德诺戈市)
6. 鄂霍茨基县(驻鄂霍茨克)
7. 佩特罗帕夫洛夫斯基县(驻佩特罗帕夫洛夫斯克市)
8. 乌苏里斯基县(驻卡缅雷博洛夫镇,清朝时称红土崖子)
9. 南乌苏里斯基县(驻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市,即双城子)
1909年南乌苏里县裂三县:
1. 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县
2. 伊曼斯基县
3. 奥莉金斯基县(渤海时期称安州)
1912年滨海边疆区辖5县:伊曼县、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县、奥莉金斯基县、哈巴罗夫斯克县、乌第县。
1917年滨海边疆区分县:伊曼县(驻伊曼村镇)、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县(驻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市)、奥莉金斯基县(驻弗拉基罗-亚历山德罗夫斯科耶村);乌苏里哥萨克区(驻符拉迪沃斯托克,由六个村区构成)、哈巴罗夫斯克斯基县(驻哈巴罗夫斯克市)。
1920年4月6日归属于刚成立的远东共和国。1920年11月22日,由滨海州的伊曼县、萨哈林县、乌第县及哈巴罗夫斯克县成立远东海洋州,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市。
1922年11月15日,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划为普通行政单位,驻地为赤塔市(我国清朝称齐洛台),1923年12月驻地设在哈巴罗夫斯克市。滨海州改为滨海省(Приморскую губернию)。1923年8月海洋省并入滨海省。
1926年1月4日,成立远东边疆区,下辖9区(Округ)76小区(районов),后并为4区(округа):
1. 符拉迪沃斯托克区
2. 尼科拉耶夫区(与哈巴罗夫斯克区形成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3. 萨哈林区(形成库页岛州)
4. 哈巴罗夫斯克区(与尼科拉耶夫区形成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符拉迪沃斯托克区,中心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除捷尔涅伊乡镇(волости)北部外,其范围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县、南乌苏里县以及什马科夫乡镇、斯帕斯克乡镇、雅科夫斯科耶乡镇、丘古耶夫卡乡镇、斯帕斯克县。区划情况(Районы):
1. 哥罗德科夫区(驻哥罗德科沃村)
2. 伊万诺夫区(驻伊万诺夫卡村)
3. 米哈伊洛夫斯克区(驻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4. 奥莉金区(驻奥莉金斯基镇)
5. 波克罗夫区(驻波克罗夫卡村)
6. 波谢耶特区(我国称摩阔崴,驻斯拉夫扬卡村,在清朝的土拉子附近)
7. 斯帕斯科区(驻斯帕斯科市)
8. 绥芬区(驻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市)
9. 苏昌区(清朝称苏城,驻苏昌斯基鲁德尼克镇)
10. 汉卡区(驻卡缅雷博洛夫镇)
11. 什科托夫区(驻什科托沃村)
12. 什马科夫区(驻乌斯片卡村)
13. 切尔尼戈夫区(驻切尔尼戈夫村)
14. 雅科夫列夫(驻雅科夫列夫村)
15. 野猪河区[8]。
1930年12月13日,绥芬区撤销,并入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市。1932年4月19日,成立捷尔涅伊区中心莫罗佐夫村,1938年驻地迁移到捷尔涅伊镇。
1932年10月20日,重新设立滨海州,驻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下设17个区2个市:
1. 格罗德科夫区(驻格罗德科沃村)
2. 伊万诺夫区(驻伊万诺夫村)
3. 伊曼区(驻伊曼市)
4. 米哈伊洛夫区(驻米哈伊洛夫村)
5. 奥莉加区(驻奥莉加村镇)
6. 波克罗夫区(驻波克罗夫卡村)
7. 波谢耶特区(驻斯拉夫扬卡村)
8. 锡霍特区(驻阿林)
9. 索韦茨科-奥罗奇区(驻乌斯季奥罗奇)
10. 斯帕斯克区(驻斯帕斯克达里尼市)
11. 苏昌区(驻苏昌德尼克村镇)
12. 捷尔涅伊区(驻捷尔涅伊-莫罗佐夫人斯科耶村)
13. 汉卡区(驻卡缅雷博洛夫镇)
14. 切尔尼戈夫区(驻切尔尼戈夫卡村)
15. 什科托夫区(驻什科托夫村)
16. 什马科夫区(驻乌斯片卡村)
17. 雅科夫列夫区(驻雅科夫列夫卡村)
18.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19. 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基市
1932年11月17日,成立比金区(район),驻比金村镇(посёлок)。
1934年7月22日,设立乌苏里州,驻乌苏里斯克市,次年更名为伏罗希洛夫市。辖9个区(районы):
1. 哥罗德科夫区
2. 伊万诺夫区
3. 米哈伊洛区
4. 波克罗夫区
5. 斯帕斯克区
6. 什马科夫区
7. 汉卡区
8. 切尔涅戈夫区
9. 雅科夫列夫区
1935年2月苏昌改名为弗拉季米尔-亚历山大区。1935年4月弗拉季米尔-亚历山大区改名为布焦诺夫斯基区。
1935年3月23日,远东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执行1935年1月2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乌苏里州,设置辖区如下:
1. 阿努琴诺区(伊万诺夫区析出)
2. 乌什片克区(驻乌什片克村,1939年更名为基洛夫村,由什马科夫区析出)
3. 霍罗利区(驻地霍罗利村从米哈伊洛夫斯区、汉卡区、切尔涅戈夫区析出)
4. 丘古耶夫卡区(从雅克夫列夫析出)
5. 阿努琴诺区[9]
1935年4月17日,乌什片克区更名为基洛夫区。同年波克罗夫斯区更名为莫洛托夫地区。
1937年4月9日,远东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决定成立纳杰日金斯科耶区,驻地纳杰日金斯科耶村。1937年4月,成立伏罗西罗夫市,绥芬区更名为沃罗希洛夫斯基区。1937年5月3日,纳杰日金斯科耶区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区。
1938年10月20日成立滨海边疆区。下设滨海州,乌苏里斯克州[10]。
1939年6月5日取消滨海州。1939年波谢耶特区更名为哈桑区。1939年9月14日,从加里宁区选区设立波扎尔区,驻吉洪诺夫卡村,同年更名为波扎尔斯卡亚村。1939年11月1日成立契卡洛夫斯科耶区,驻地契卡洛夫斯科耶村。
1940年2月26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区迁至维利村,纳杰日金斯科耶区迁至塔夫里昌卡村。
1941年3月4日,缩编捷尔涅伊区和奥莉金斯基区,组建:索科洛夫区,驻索科洛夫卡村(село),辖12村:巴秋科夫斯科戈、边涅夫斯科戈、瓦连京诺夫斯科戈、巴特万戈夫斯科戈、丹尼利琴斯科戈、基耶夫斯科戈、基申尼奥夫斯科戈、拉特维斯科戈、斯沃博德年斯科戈、索科洛夫斯科戈、索科利钦斯科戈、切尔诺鲁琴斯科戈。野猪河区驻野猪河镇7个村委会:博戈波利斯科戈、卡瓦列罗夫斯科戈、利多夫斯科戈、马卡罗夫斯科戈、苏沃罗夫斯科戈、吉吉茨科戈、克柳切夫斯科戈。
1943年5月8日,索科洛夫区索科洛夫村迁至苏德祖河。1943年9月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法令,解散乌苏里地区直接隶属于克赖伊斯波尔科穆(可能是滨海州)。1944年1月12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区驻塔夫里昌卡村,伏罗希洛夫区驻拉兹多利诺耶村镇。
1944年12月,布焦诺夫斯科戈区设立纳霍德卡区,下设:纳霍德卡村镇、里瓦、帕夫罗夫、波沃罗特年和塔兹戈乌兹斯克村委会。
1948年9月15日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移至到苏维埃港(有疑问,那时哈巴罗夫斯克不属于滨海边疆区)。
1949年8月26日苏德祖河区移到湾沟村(Вангоу),改名拉佐村。索科洛夫区改名拉佐区。
1953年6月1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区驻沃里诺-纳杰日金斯科耶村。
1954年6月3日野猪河区更名为卡瓦列罗沃区,中心卡瓦列罗沃村村镇。
1957年11月29日,布焦诺夫斯基改帕尔季赞斯基、沃罗希洛夫斯基改名斯拉维扬斯基、莫洛托夫斯基改名十月村。
1958年7月29日,什马科夫斯基更名列索扎沃茨克区、格罗杰科夫斯基更为波格拉尼奇内区。
1963年2月1日滨海边疆区区划情况:1、阿努琴诺区并入雅科夫列夫农村区;2、符拉迪沃斯托克区并入纳杰日金斯科耶农村区;3、伊万诺夫区并入乌苏里农村区;4、卡利宁区并入伊曼农村区;5、拉佐区并入纳霍德卡农村区;6、列索扎夫区并入基洛夫农村区;7、米哈伊洛夫并入乌苏里斯克农村区;8、十月区并入乌苏里斯克农村区;9、游击队农村区;10、波格拉尼奇内区并入哈卡农村区;11、波扎尔区并入伊曼农村区;12、斯拉夫扬卡区并入乌苏里斯克农村区;13、霍罗利区并入哈卡农村区;14、切尔涅戈夫区并入斯帕斯克农村区15、契卡洛夫区。
1964年3月,裁减汉卡和乌苏里(十月区)成立波格拉尼奇内区,形成伊曼,纳德日金,纳霍德卡,并在乌苏里斯克、市伊曼、列索扎沃茨克和斯帕斯克远东地区列为提交城市的农村地区。在滨海边疆区的改革分为三产业和13个农村地区,有9个城市地区的现状。
工业区:1、卡瓦列罗夫区驻卡瓦列罗沃市镇;2、野猪河(捷丘贺)驻野猪河市镇;3、什科托夫区驻大卡缅市。
农业区:1、伊曼区驻伊曼市;2、基洛夫区驻基洛夫市镇;3、红军区驻新波克罗夫卡村;4、纳杰日金斯科耶区驻沃雷诺纳村;5、纳霍德卡区驻纳霍德卡市;6、奥莉金斯基驻奥奥莉金斯基市镇;7、斯帕斯克驻斯帕斯克达里尼市;8、捷尔涅伊驻捷尔涅伊市镇;9、乌苏里区驻乌苏里市;10、汉卡区驻卡缅雷波洛夫村;11、哈桑区驻卡拉斯基诺市镇;12、丘古耶夫区驻丘古耶夫卡村;13、雅科夫列夫区驻雅科夫列夫村
8个市:阿尔谢尼耶夫市(黄土坎子)、阿尔乔姆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列索扎沃德斯克市、纳霍德卡市、斯帕斯克达里尼市、苏城市、乌苏里斯克市。
1964年10月26日,执行委员会决定什科托夫区中心由什科托沃迁至大卡缅市。
1965年1月12日,工业和农村地区被撤销,新成立的地区是:1、阿努琴诺区;2、卡瓦列罗夫区;3、拉佐夫区;4、米哈伊洛夫区;5、野猪河区;6、切尔尼戈夫区;7、什科托夫区。
改变农村地区:1、伊曼区;2、基罗夫;3、红军区;4、纳杰日金斯科耶区;5、纳霍德区;6、奥莉金斯基区;7、波格拉尼奇内;8、斯帕斯克;9、捷尔涅伊区;10、乌苏里斯克区;11、汉卡区;12、哈桑;13、丘古耶夫卡区;14、雅科夫列夫区。
同样的法令纳霍德卡区更名为游击区。
1965年11月3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法令:成立十月区-波格拉尼奇内裁减、成立波扎尔-与沃
兹夫拉切涅姆区分界,成立霍罗利区。
1971年10月,哈桑区中心移至斯拉夫扬卡村镇。
1972年12月26日,野猪河区和城镇达利涅戈尔斯科镇。
1980年10月4日,从什科托沃区分离出秘密市季霍奥克安斯基市,1994年改名为福基诺市。
1983年,取消契卡洛夫区,成为斯帕斯基区的一部分。
1984年10月31日,成立列索扎沃茨克市委员会成立列索扎沃茨克区,中心-列索扎沃茨克市。
1989年8月3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法令,同年10月27日滨海执行委员会将大卡缅作为城市从什科托沃区分离出来。
2004年11月24日,什科托沃区以斯莫利亚尼诺夫为中心。
滨海边疆区一级行政区34个,为10个市区,2个保密市区,22个市政区;二级行政区150个,为5个市内区,29个城市住区,116个农村住区;三级行政区为29个城镇,483个大村,2个灯塔,31个铁路站,12个转运站,68个村镇,17个小村,2个农庄,1个营地。
[1]见《滨海遥远的过去》。
[2]见《黑龙江省志.大事记.明朝》。
[3]见戈卢勃佐夫《阿尔巴津(雅克萨)古城史》。
[4]见雅克夫列娃《一六八九年第一个俄中条约》。
[5]见萨多夫尼科夫《我们的新土地发现者》和别尔格的《俄国地理发现史纲》。
[6]见《中俄北京条约》,详细条文见http://hwhsyj.uueasy.com/read.php?tid=379。
[7]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俄人有宁弃本国京城不弃那吉洼斯托克(海参崴)之语也。
[8]维基百科俄语滨海边疆区沿革网站没有野猪河区,而野猪河俄语维基百科则有记载。
[9]维基百科俄语滨海边疆区沿革网站没有阿努琴诺区,而阿努琴诺区俄语维基百科则有记载。
[10]见《滨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