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井陉为邢国之境考


导语

井陉是一个历史地名。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广武君李左车说“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病死沙丘宫,胡亥、赵高、李斯绕道北行,“遂从井陉抵九原”,即走此道。《淮南子》地形训说:“何谓九塞?曰太汾、渑厄、荆阮、方城、肴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井陉列为“九塞之第六塞”,素有“太行八陉第五陉,天下九塞第六塞”之称。井陉之名来历如何解释?下面就此并结合出土资料进行新解。



井陉之井邢国之邢

为什么叫井陉?历史上有过解释。民国版《井陉县志料》疆域说,“井陉自古称险要之地,以地形得名。”“井”为地理,“陉”为地貌。宋代地理志书《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燕赵谓山脊曰陉,下视如井,故为井陉。”此为井陉地名一种解释。

根据研究,井陉地名应作历史解释,陉,从文字释义上讲是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又说为灶的边缘为陉。井陉之“井”当为国名,即西周时期的邢国。两者合为地名,即井陉为古邢国西北的边“陉”。

理由一,井通“邢”在邢国出土的青铜器中,“邢”写作“井”,甲骨文中亦然。为此说井即邢历史久矣。

理由二,1978年代,在石家庄元氏县西张村出土的“臣谏簋”,其铭文,为邢国之属国“軝”国,当时邢国军队驻守此地,以固西山之“戎”与“泜”水之境。元氏西距井陉已近。

理由三,周穆王是西周史上的了不起的君王,在《山海经》《列子》《穆天子传》等先秦文献中有记载,虽然说我们目前还不能证实其历史的真伪,但从一些考古资料看,其中的记述有历史的事实有共同之处。

雍正版《井陉县志》记载,井陉有“猎台”,当地也有关于穆天子狩猎传说,《穆天子传》“……公元前964年周穆王游历陉山”是迄今“陉”的最早记载。

理由四,赞皇有“坛山”。《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说:“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高百余丈,相传周穆王尝驻此”。

《赞皇县志》说“万花山条,在东坛山村东北2公里,山体南北走向4公里,海拔332.5米,因多野花而得名(古称坛山,以其状似坛而称之)旧志称:周穆王曾驻跸于此,并镌“吉日癸巳”四字于石壁,山上有避暑岩,景色幽奇。东侧为元氏界”。

《穆天子传》云:穆天子登赞皇置坛此山,遂以为名。癸巳志其日也。图经所载如此。而且记载说:“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待,留之也。”

如果此说成立,我们可以借助《穆天子传》中的记载,来还原穆天子北征在河北的行径。


《穆天子传》北征与井陉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为西晋咸宁五年(279)在今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简,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详细记载了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

周穆王西游在《春秋左氏传》、《竹书纪年》、《史记》中也有记载。虽然《穆天子传》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张,有些神话传说的内容杂入,与金文、清华简等出土资料相印证,其中的历史史实基本是应该肯定的。

《穆天子传》不仅反映了一个历史,还对研究古代地理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研究西周时期的河北区域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在穆天子传中有关于北巡河北一带的记录,有“漳水”“钘山”

《穆天子传》卷一:

饮天子蠲(音涓)山之上。

戊寅,天子北征,乃绝漳水。

庚辰,至于□觞天子于盘石之上,天子乃奏广乐载立不舍,至于钘常之下。

癸未,雨雪,天子猎于钘山之西阿。于是得绝钘山之队。

其意是在戊寅日,天子北征,乃绝漳水。绝,即为横渡的意思,《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用现代的话是讲,在戊寅日周天子北征,渡过了漳水。漳水,即今天的漳河,源在山西境内。

庚辰,至于□觞天子于盘石之上。戊寅日至庚辰日,中间用了近十三天,北征来到了盘石关。盘石关在山西平定县,《平定州志•关梁志》记载:“盘石关在州东北七十里,一名石门口,通正定府平山县界。”自盘山进入钘地,到癸未这一天,天气有雨雪,天子狩猎于钘山之西阿,于是得绝钘山之队;钘山,郭璞注:“即井钘山也。”顾实疏:“井銒即井陉山,在今直隶正定府井陉县。”

庚辰至癸未,中间又用了近近十八天在钘山一带狩猎,第二天,也就是癸巳日,登上了赞皇县的坛山,举行了祭祀之礼,挥剑在坛山上刻下了“吉日癸巳”


赞皇之“坛”与井陉之“钘”

在今天的赞皇县槐泉寺院保存有一块古碑,上面的“吉日癸巳”四古字,有说是西周周穆王北征犬戎时获胜,为纪其功、志其日,因刻于赞皇县檀山世称《檀山刻石》。

北宋时有一个宋祁的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此人还是一个著名的收藏家,现在留存一些法贴有许多钤有“子京”印记图章。在天圣年间,宋祁得中进士,后任翰林侍读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

宋祁祖系赵广平望族,故后人称其广平宋公。曾任定州路都部署、兼安抚使兼知定州。在赵州期间,他多次寻访“吉日癸巳”刻石,这件事记录在李中祐《吉日癸巳之记》碑中。

李中祐,是北宋宁州防禦使李允则之子。庆历七年(1047),为内殿崇班,并作为“生辰国信使副使”出使辽国。他对“吉日癸巳”刻石早有耳闻。到赵郡任郡守后,目睹该刻石后恐其损坏或丢失,皇祐五年(1053),李中祐将“吉日癸巳”四字刻于另石,作《吉日癸巳之记》,记述了“吉日癸巳”刻石被从檀山发现、发掘、凿取、移置的全过程,并立碑以誌之。

《吉日癸巳之记》高1.10米,宽0.80米。“吉日癸巳”四字,在石左侧的上中位置。字径0.15—0.20米。上有横排“吉日癸巳之记”的题额。李中祐写了一篇记文说:“赞皇县檀山上,有周穆王刻石四字,曰:‘吉日癸巳’。筆力遒劲,有剑拔弩张之状。地荒且僻,历数千年,鲜有知其奇古而往寓目者。雨激风射,日销月铄几何,其不遂堙灭。广平宋公,皇祐四年秋九月,自亳社之镇。镇阳,赵其属郡也。过赵日,嘗访此字於士大夫间尔。后,郡守王君使县人寻访得之崖石之上。令刘庄者,因督工凿取辇置归。我□时,人始惊□,观者日盈集,又从而摹写者亦何可支哉。噫!在寒山绝壁,昧昧然人不知识,埋没数千年。因宋公一言,今遂出幽晦取爱重。于时,石虽不能言,其亦感公之知□□之德矣。中祐昔闻其妙,近幸权守于此而覩其真,且惧経历久远,一旦圮剝,或坠于地,□前古妙绝之迹,迺俾辟石糊灰,括以坚木劖厅事右壁,而陷置之,覆盖固护庶永存而无他。时五年孟夏二十一日。权郡事李中祐记并题额。匠人任和刻字。”

北宋嘉祐乙亥年(1059),因为赞皇县撤县为镇,划归鄗邑,为了保护便将该石移至鄗邑。志文曰:“嘉祐已亥岁秋七月下未望日,移石于鄗邑之厅壁,令赵庠誌□吴东书”。而此鄗邑非今天的柏乡故城鄗邑,实指是今日的高邑。

后来欧阳修以“周穆王刻石”收入《集古录》。王安石看到此石后,写下了篇诗文:“唯知造文字,人惑鬼愁慑。秦愚既改皐,新眊乃易叠。六书遂失指,隶草矜敏捷。谁珍檀山刻,共赏兰亭帖。”


井利与邢国

《穆天子传》中周穆王北征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井利,此人是穆王时期的三公之一,这三公即为祭公、毕公、井利、毛班公。详细考证见杜勇先生《清华简《祭公》与西周三公之制》一文,(《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他指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富辰云:“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段话说到周初大分封,清华简中三公家族的封国尽在其中,其姓氏可由此寻绎。”

邢,即邢国,其封地在今之邢台。青铜器邢侯簋中所见邢侯为第一代邢侯。井通邢,其甲骨文、金文中的邢通作“井”。

井利即邢利,杜勇说“清华简中“井利”之“井”即“邢”,亦为周公之后。西周早期邢侯簋说井侯“作周公彝”(《集成》4241),白狺父鬲称“白狺父作井姬、季姜尊鬲”(《集成》615),是邢为姬姓之证。”

有学者研究说,在西周金文中,除有井侯外,还有井伯、井叔、井季等人。他们以井为氏,应为井侯支裔。

徐中舒先生研究说:“邢侯大宗出坯就封于邢,其次子当仍留居王朝,食采于畿内的井邑。”

关于“井利”,经专家研究考证为周穆王时期的三公之一。常见于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在《今本竹书纪年》亦称井公利。《穆天子传》中,记载井利与周穆王两次下六博棋,与周穆王西征出行,途中由井利代表天子接受邦之君进献的豹皮、良马等礼品;后来周穆王在河宗举行礼河之祭祀,命井利、梁固率领六师参加活动;穆王在出狩途中举行盛姬的丧礼,由井利主办所需器物财用。杜勇先生研究后,说除井利主办盛姬丧礼所需物品外,其它记载井利所承担职责与金文和《周礼·宰夫》所见宰的职掌略相吻合。


邢国与北戎

邢国的历史上始终与一个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戎”。

元氏出土的臣谏簋铭文中记载“戎大于軝”邢侯出兵搏戎,“戎”,李学勤认为即北戎。以“散居晋国境内的一种民族,多数在今山西省东部和东南部。臣谏簋所记,应即北戎东出井陉南下,以致威胁到邢国。”李学勤先生文中的一句“臣谏簋所记,应即北戎东出井陉南下,以致威胁到邢国”道破古井陉关为邢国之境,铭文邢侯抗击戎的记载,进一步说明邢国的建立本来就是为了遏制戎人,作周朝北方屏障的作用。

邢国北部的“戎”十分强悍,自西周穆王时期就多次深入中原地区。西周王室对此十分重视,以邢地为战略要地,建立邢侯国以抵御戎人的侵扰。沈长云先生说,当时的邢侯在另一件青铜器麦尊中称为“元侯”有专伐大权,“元侯”即诸侯之长,在一些文献中还称之为“方牧”“方伯”,古人在研究时注解说“元侯,大国之君......诸侯谓次国之君”。

关于西周的侯国疆土有多大范围,在古文献中是这样说的: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这样看来,当时的侯国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只是在“方百里”范围内,但作为诸侯之长“元侯”的邢国,所控制的地域就包括了“伯”“子”封地的一些范围,也就是在实际邢国的控制地域中,有许多像“軝”“邶”这样的方伯和子爵。

在《竹书纪年》中记载,在周穆王时期“王十二年北巡狩征犬戎”,并记载说“十二年,毛公班、共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冬十月北巡狩征犬戎。”这次征伐中的共公利,即为井公利。清华简《祭公之顾命》第九简中也有“井利”的记载,专家们研究说,“井利”即为邢侯,是周王室的三公之一。西周时有《利鼎》上铸有铭文,记载着“井利”受封的情景:“唯王九月丁亥。王格于般宫。邢伯入右,利立中廷,北向,王乎作命内史册命利。”邢侯“井利”随穆王征犬戎还见于《穆天子传》中:“辛丑,天子西征,至于廫人。河宗之子孙廫柏絮且逆天子于智之□,先豹皮十、良马二六。天子使井利受之。”据文献中记载,此次征伐时穆王在今天的井陉境进行了狩猎,在赞皇县建立祭坛,登坛并挥剑书写了“吉日癸巳”,后世称为《檀山刻石》。回师时迁戎于太原。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在王室东迁后,“后二年,邢侯大破北戎”。从文献记载来分析,这时的邢国力量十分强盛,在春秋初期,可以抵挡北戎的侵扰。不久,邢国国势衰退,与戎狄的冲突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左传》记载:周惠王十六年,即前661年“齐桓公二十五年,救邢,败狄人”这次助邢进行了两年,到周惠王十八年,鲁僖公元年,齐桓公不仅助邢国打退了狄人,还率诸侯军助邢筑建新城,“具邢器用而迁之”到夷仪城。


结语

从现在已发现的考古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西周时期周穆王北征犬戎和狩猎的路线,延太行山东麓山前入漳水、邢国至井陉、赞皇一带,这条线路其后形成了秦驰道。如果再联系到对臣谏簋铭文进行再研究,可以得到这样的初步认识,今天的“井陉”地名与西周邢国有密切联系,“井陉”地名的原义为邢之境,“井”与“邢”相通,“井陉”应是邢国西北太行山与晋国、戎交界的边境,井陉地名已经有近三千年历史,井陉古驿道形成于周穆王时期,也是井陉历史文化悠久的重要证据。当然,近年来在太行山东麓山前(石家庄区域)出土发现商周时期的方国,如臣谏簋中的“軝”、及商代的“曼”的研究,都对井陉为邢国之“陉”认识没有很大的影响,沈长云先生曾研究西周初封邢国为“元侯”的论点,即元侯为“百侯之长”,也就是说西周初期的邢国,其境还有许多小的侯国,这些侯国在当时均臣服于邢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