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疆唐土
屿仔尾炮台,位于福建省厦门湾的南岸,处在漳州市石坑村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巅。炮台所在地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坐西南,向东北,控扼漳州九龙江与厦门湾的出海口,雄视闽南海疆,拱卫着中国东南沿海门户,素有“天南锁钥”之称。屿仔尾炮台与地处厦门湾北岸的厦门岛上的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习惯上也称南炮台。明代,漳州月港对外贸易兴盛。屿仔尾正处于商船从月港经九龙江出海航道的咽喉之地,海防重要性开始显现。明朝中期,东南海防废弛,倭患猖獗。嘉靖39年(公元1560年))农历3、4月间,盘踞浯屿(今漳州浯屿岛)的倭寇,在海贼林三显、谢万贵引导下,窜入屿仔尾、海沧、月港、镇海(今均属漳州龙海市)等地,烧杀抢掠。明末清初,因郑成功在闽南沿海坚持抗清复明,屿仔尾周边的海防战事频发。清代中期,屿仔尾周边海盗频频出没,海防形势依旧严峻。1787年,乾隆皇帝在痛斥前任闽浙总督雅德、福建巡抚富纲的诏书中就称:“屿仔尾地方,仅距厦门十余里,盗贼竟敢纵横无忌,行劫兵船,可见该省政务废弛,已非一日……贻误地方,至于此极!”屿仔尾炮台始建于1840年,原称屿仔尾炮墩,由当时的闽浙总督邓廷桢修筑。其最初的位置在现在的屿仔尾炮台以北约30米处的镜台山腰处。1840年7月2日,英国重型护卫舰「布朗迪」号(Blonde),在舰长胞诅上校(Bourchier)指挥下,于当天中午从青屿一带驶入厦门港外,停泊在屿仔尾海面。英舰放出舢板,追逐厦门湾海面的中国商船,屿仔尾炮墩的清军曾开炮轰敌。1840年8月22、23、24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英军战舰经青屿海面进入厦门港外,先后三次与屿仔尾炮墩、白石头炮墩等交火。在确认了红夷火炮与阿姆斯特朗火炮的技术差距后,英舰主动撤走。1840年9月,颜伯涛接替邓廷桢,出任闽浙总督,他把屿仔尾炮墩改建为屿仔尾炮台,配备国产前镗火炮(红夷炮)41门。1841年8月,侵略中国的第三批英国远征军抵达厦门。这支军队由英国海军上将威廉·巴加(W. Parker,Rear Admiral)、陆军少将卧乌古(Hugh Gough,Major-General)率领,总计37艘船只、至少拥有344门火炮,人数约2700余人。8月26日下午,英军进攻厦门。由于在火炮制造、舰船制造、士兵武器配备、军官指挥作战等方面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屿仔尾炮台被英军轻易摧毁。此后30年,厦门湾南岸无海防炮台。1876年,屿仔尾炮台重建,其位置南移到了镜台山顶上。以三合土夯筑台墙,依旧配备国产前镗火炮(红夷炮)。1884年,屿仔尾炮台添建,构筑新炮台。据《福建海防史》记载:添建“350磅瓦瓦斯前镗火炮一门、英式前镗火炮(阿姆斯特朗炮)三门。”英式火炮替代国产火炮,提升了屿子尾炮台保卫海疆的能力。此时,屿仔尾炮台与厦门岛上的白石炮台均配备西式火炮,火炮射程远,在厦门湾出海口初步形成南北火力交叉网,可有效抵御海上来犯之敌。屿仔尾炮台的历史资料,萨承钰著的《南北洋炮台图说》有详细记载:“厦门南岸鱼子尾各炮台,坐西南,向东北,后倚凤宫山,内距鼓浪屿水程十三里许,外距青屿水程二十二里餘。该处明台一座,围墙周围长三十七丈,台基至坪顶,高一丈二尺,坪面宽一十三丈,深三丈五尺,后墙宽一十一丈。又天星炮台一座,台基高一丈六尺,台墙周围长三十二丈,台后子药洞一所,宽八尺,深两丈,高一丈四尺,四围用三合土坚筑,顶盖石条。明台右边,接建暗炮台一座,台墙周围长二十五丈,开炮洞三个。后向新筑外墙一道,长二十四丈,中开台门,上盖望楼。台内官厅一座,通连五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后向厨房一间。官厅外兵房九间,又后向兵房七间,左右兵房一十九间,宽深一丈二尺至一丈四尺不等,均高一丈四尺六寸。”
萨承钰在1889—1890年奉命勘察中国沿海的海防炮台,他到漳州屿仔尾炮台的时间约在1890年。那时的屿仔尾炮台上,红夷炮台陈旧,阿姆斯特朗炮台、天星炮台(瓦瓦斯炮台)已建好,克虏伯炮台尚未建成.1891年,屿仔尾炮台再度添建,建成露天式的克虏伯炮台。据《龙海县志》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年)南炮台扩建,炮台(围墙)呈椭圆形,以三合土及条石混合夯筑,周长约240米,墙高6米,厚1.5米,建有墙、垛口、枪眼,内为兵舍、壕沟、弹药库、练兵场,安装德国制造的克虏伯主炮1门,副炮3门。”此次炮台改造,《漳州市志》记载:“漳州南炮台有石构主炮座和副炮,主炮座基为三合土覆盖下的环形条石,直径12米,座距8米。” |
屿仔尾炮台的克虏伯炮位遗址(现在炮台上的火炮是仿品) |
|
|
1891年的炮台添建,使屿仔尾炮台的火炮射程大大增加,又一次提升了屿仔尾炮台保卫海疆的能力。这也使得同在厦门湾南岸、只装备旧式火炮的龙角尾炮台被逐渐废弃。换装克虏伯火炮的屿仔尾炮台,与位于厦门湾北岸、同期改建的白石头炮台、磐石炮台,还有在1896年最终建成的胡里山炮台一起,形成了火力更加威猛、炮火打击范围更加广阔的厦门湾防御网。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向日本割让台澎,中日两国以台湾海峡为界,屿仔尾炮台作为厦门湾海防要塞的军事重要性日益显著。自1895年——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之前,闽南的厦漳泉三地能有四十多年的相对和平时光发展经济文化,这些炮台功不可没。抗战爆发前,屿仔尾炮台驻守国军炮兵24名,炮台台长是何荣观。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军舰屡屡驶入厦门湾,炮击我国渔船、海港,屿仔尾炮台守军与胡里山炮台、白石炮台、磐石炮台密切配合,以克虏伯火炮打击日舰。1937年9月3日凌晨4时,日军出动“羽风号”、“若竹号”等多艘舰艇,驶进大担岛灯塔前的海面上进行挑衅。屿仔尾炮台的守军在台长何荣观的指挥下,炮轰日舰,厦门岛上的白石炮台亦开炮响应。日舰凭借其武器精良,也开炮向我反扑,炮台阵地上硝烟弥漫。炮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日舰“若竹号”腰部冒起黑烟,渐呈下沉之势,侧边的两艘日舰夹持着该舰向台湾方向溃逃。至1938年5月厦门沦陷前,屿仔尾炮台与胡里山炮台、磐石炮台、白石炮台一样,是打击日寇、保卫厦门海疆安全的屏障。1938年5月10日,日军出动海军陆战队约一个联队的兵力,在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20艘军舰、2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分三路登陆厦门。10日、11日、12日,屿仔尾炮台的守军与厦门岛诸炮台守军协同作战,炮击日寇。炮台也多处遭日舰、日机摧毁,门楼被炸飞。据《福建海防史》记载:“自12日晨起,在敌舰敌机极度猛攻之下,屿仔尾炮台官兵誓死固守,火药库及大炮要件,并轨道等,悉被炸毁。支持至13日下午,该台员兵始最后退出厦地。” 时任屿仔尾炮台海军文职人员的郑寄云,也曾自豪地写道:“5月13日,厦门市已陷两日,而屿仔尾(炮)台,犹屹立不动,独自肩负正面海防……死守不退。”1938年5月14日凌晨0时45分,屿仔尾炮台失守。在此次战斗中,坚守屿仔尾炮台的海军将士,阵亡6人。此后日军占领屿仔尾炮台,直至抗战结束。1949年10月4日,解放军占据了屿仔尾炮台,严重威胁着厦门国民党军队的安全。10月5日,驻守厦门的国民党军第5军166师第496团奉命反攻屿仔尾炮台。496团从厦门渡海出发,一番激战,以伤亡过半的代价攻下屿仔尾炮台,炸毁炮台设施后撤回厦门。古宁头战役后,国共在金、厦之间隔海对峙。屿仔尾炮台曾作为大陆的民兵哨所,驻扎女民兵监视海面。1953年,福建省修建厦门高(崎)集(美)海堤,屿仔尾炮台的德制17生克虏伯主炮被运去填海。2011年实地行走,屿仔尾炮台所在地已成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建成了旅游区。由三合土夯筑成的椭圆形炮台围墙基本保存完整,新修复的台门开在西南部,门上的匾额“播荡烟尘”系清代福建水师提督李新燕手书。走进炮台门,向北望去,首先在台墙内看到两座高出地面一丈有余的夯土奠基的露天炮台遗址,左边的遗址小,右边的遗址大。综合史料判断,左边遗址小的露天炮台应该是瓦瓦斯炮台,当年配置的是瓦瓦斯前镗火炮,也即是《南北洋炮台图说》中记载的天星炮台;右边的露天炮台遗址处应该是克虏伯炮台,配备的就是17生的克虏伯火炮。在瓦瓦斯炮台的北面,有一处三合土夯筑的炮台遗址,三个炮室,顶盖皆无,射孔开在台墙上,炮口指向厦门湾的东北方向,此处遗址应该是配备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炮台。在克虏伯炮台的右边,还有一处三合土夯筑的暗炮台遗址,同样也是三个炮室,顶盖皆无,炮室的高度尺寸较阿姆斯特朗炮台的要低,射孔亦开在台墙上,炮口指向厦门湾的东南方向,此处炮台安放的应该是屿仔尾炮台时间最早的红夷炮。在阿姆斯特朗炮台、红夷炮台的旁边,还分别遗存有子药库的遗址。另在炮台内的地基上,还可看到官厅、兵房、厨房、弹药库、操练场的遗迹。尤为特别的是,在台内克虏伯火炮的弹药库遗址处,还清理出了十几枚克虏伯火炮的炮弹。更为特殊的是有十几枚克虏伯炮弹的直径竟然是280MM,这是否是抗战时期胡里山炮台失陷前,那里的守军为防炮弹被日军利用,携弹渡海,埋在屿仔尾炮台处的?这个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中国沿海的古炮台,像屿仔尾炮台这样,一座炮台遗址内红夷炮位、瓦瓦斯炮位、阿姆斯特朗炮位、克虏伯炮位并存的,不多见。站在屿仔尾炮台的垛口处北望,厦门湾海面海运繁忙,海岸边的工地建设热火朝天,好一派和平繁华的景象。这时的屿仔尾炮台,已经完成了它的海防使命,走进了历史。备注:在厦门1937年的“九三海战”中,日军军舰“若竹”号并没有被中国军队击沉。据日本防卫厅所编战史记载,1944年3月30日,“若竹”号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被美军击沉于帕劳(帛琉)。
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福建唯一满族村 | 扼守闽江口的福州亭江炮台 |
打造区划地理旗舰公众号,感谢各位支持,请点个「赞」「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