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嘉合并前奏,发布《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
中 共 酒 泉 市 委
关于建设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意见
(2022年8月26日)
酒泉市、嘉峪关市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绘制)
酒泉市、嘉峪关市政区表(方舆论坛 无形编制)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
1.奋力担当时代新使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建设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是牵引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酒泉“区域中心城市”定位,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和辐射功能,是赋予酒泉的时代新使命。从古代作为战略要地保障国家安全,到现代布局“国之重器”支撑国家发展,酒泉始终在全国、全省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机遇叠加,酒泉在全国、全省战略布局中作为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文化高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地位愈发凸显,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期,酒泉责无旁贷,必须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奋勇争先。
2.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充分发挥酒泉作为国家重要交通、能源及物流战略通道、“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会址等区位优势,坚持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坚持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并重,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通道经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在酒泉汇聚涌流。对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与东中部地区互动合作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进技术人才交流;对外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主动参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对外影响力。
3.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坚持“1246”总体思路,立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坚持“两极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肃州为主体的区域中心经济增长极和以敦煌为主体的文化旅游经济增长极,将“酒嘉双城经济圈”作为以肃州为主体的区域中心经济增长极建设重要内容,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作为以敦煌为主体的文化旅游经济增长极建设重要内容;围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乡村振兴“四大战略”;立足酒泉发展所需、所能、所向,全力推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丝路节点物流枢纽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准确把握目标定位
4.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中心。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和动力布局,突出肃州、敦煌“两极联动”,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位势能级,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推动全市经济规模、城市化进程、产业协同、体制机制创新等实现全省率先发展,全面增强城市聚集力、竞争力、影响力,加快形成覆盖市域县城、引领河西走廊、带动周边省区城市的“辐射源”,切实提高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高起点提升肃州中心城区能级,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健全完善新城区主体功能,以肃州区为重点全力打造区域商贸消费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及教育、医疗、金融服务中心。高标准提升敦煌对外开放古郡形象,全面展示敦煌人文历史,整体提升城市文化艺术氛围,加快建设文化之城、艺术之城,打造会展之都、文创之都,以敦煌市为重点全力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5.建设河西走廊经济带龙头。全面落实省委“建设河西走廊经济带”战略部署,加快提升酒嘉双城经济圈、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水平,以新能源、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矿业加工、文化旅游、戈壁生态农业、现代种业、现代物流等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优扶强,全面增强酒泉在河西走廊城市群中的经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主动加强与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等河西走廊经济带各城市及周边省区城市的协同联动,积极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区域内设施联通、政策相通、市场互通、产业融通、数据协同,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充分发挥“引领者”作用,打造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6.打造甘肃向西开放门户。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通道、枢纽、产业、文化等优势,更好担负起甘肃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使命。坚持东联、西进、南向、北拓,加快构建陆路大交通格局,高水平推动敦煌、嘉峪关国际空港建设,打造综合交通枢纽,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开放型经济重要支撑。加快建设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充分发挥通道引领、枢纽支撑、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集散地”功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推动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质性、多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敦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作用,用好用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示交流平台,全力打造甘肃对外开放的国际会客厅和文化展示厅。
7.织牢西北繁荣稳定纽带。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动服务保障国家大战略,深度对接国家所需、酒泉所能,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筑牢生态屏障等各个方面,切实发挥好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纽带作用。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做好创建“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的酒泉文章,积极构筑促进甘肃及周边省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坚决扛牢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强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全力保障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核安全。
三、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8.突出核心功能承载区建设。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力、辐射力、聚集力,关键在于核心承载区。立足酒泉地域广阔、城镇布局分散以及历史文化、基础条件等实际情况,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坚持“两极联动”思路不动摇,突出肃州区和敦煌市两个核心承载区建设,依据各自功能定位,统筹做好设施改造、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空间预留、项目谋划、环境营造等工作,提高总体规划水平,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精细管理水平,增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积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绿色、宜居、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9.提升肃州区核心承载能力。立足彰显肃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坚持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并重,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提升人口聚集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领河西走廊城市群发展。注重老城区历史文脉传承和古城风貌保护,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强化“拆迁增绿”“拆违增服务”,高品质建设公共开敞空间,打造酒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展示区和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新城区要立足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系统思维,高品质开发、高标准建设,突出绿色低碳引领区、航天科技展示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功能定位,健全完善二期功能,基本完成三期主体功能区建设,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承载融合,加快企业总部、酒店、研发机构、商业商务功能落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群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深度挖掘“玉”“酒”“泉”三大文化资源,紧紧围绕航天主题公园建设,积极构建地方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的大景区发展格局,大力开发节会、赛事、演艺等文化产品,积极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加快肃州区第一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塑造肃州旅游发展新优势。
10.提升敦煌城市建设水平。突出敦煌对外开放古郡形象,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加强与国际国内城市交流合作,全面展示敦煌人文历史,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再现古郡繁荣辉煌。建设文化之城、艺术之城,将敦煌文化元素、敦煌艺术元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城市肌理、建筑风貌,高水平打造城市标志和城市品牌,整体提升城市文化艺术氛围。打造会展文创之都,打响敦煌会展品牌,力促更多知名展会落户敦煌,构建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打造敦煌文创IP,促进文创产品国际化、时尚化。更大力度招引文旅项目,打造城乡建设与文化地位相匹配,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质与甘肃国际会客厅要求相一致,会议展览影响力与会展之都定位相符的敦煌城市文化名片,多角度、多形式展现敦煌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
11.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按照规模适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融合,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培育带动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城镇体系,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80万左右,推动城镇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促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农房改造为牵引,一揽子完善提升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做好农村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到2030年全面完成全市4.6万户土坯房改造任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12.打造区域商贸消费中心。以肃州区为重点,充分利用已形成的老城区鼓楼商圈、富康商圈、新城区万达商圈集聚优势,在新城区三期规划建设集商业商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商圈,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洼地,建设重要商贸流通中心。着力打造优质商业载体,加大商贸项目招商力度,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商业地标,积极引进建设商业综合体,持续改造提升大明步行街、汉唐美食街、肃州巷子等特色商业街区,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对全市消费稳定增长和提升提质的支撑力。着力培育地方特色消费,推进“酒泉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申报“甘味”农产品品牌,振兴夜光杯、汉武御酒业、祁连山药业、酒泉饭店、敦煌饭店等酒泉老字号品牌,引进具有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总部型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采购商在酒设立区域性总部和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提升消费市场开发、管理和运营水平,推动消费提档升级。探索创新消费形式,顺应消费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创新发展节会消费,积极引导健康消费,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在电子商务在线服务和消费上形成新的增长点,积极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13.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着眼打造以肃州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承载地,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以强化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到2025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5%以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眼发挥河西走廊新能源大基地优势,支持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更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或研究分支机构,推动成立双碳研究院、氢能发展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院,打造新能源装备研发高地、新技术新产品实验平台和发布基地;抢抓中核产业园、北山实验室、龙和处置场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建设重大机遇,依托敦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微子天文望远镜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科技创新高地。大力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行动,依托玉门油田、酒钢公司、中核四〇四、敦煌研究院等中央和省属驻酒单位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坚,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文物保护领域省部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中核四〇四联合培育核技术国家创新平台、敦煌种业牵头建设甘肃玉米种业研究院,打造省域内除“兰白创新试验区”之外的第二个科技创新实验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对接畅通,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基地培养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依托玉门油田在油田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打造产学研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坚决打好招才引智攻坚战,坚持扩大存量和提升质量结合,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高精尖缺”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切实把懂项目、善管理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来。
14.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着力扩大职业教育品牌影响力,发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全省、全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优势,以打造“技能甘肃”为契机,推进“双高计划”落实落地,以产教融合为牵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技能+N”素质结合,全力推动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创建,构建河西走廊职教群,培育一批国家及省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把酒泉建设成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着力提升高中教育区域竞争力,紧扣让更多孩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目标,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以酒泉中学为代表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水平,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高中发展新格局,在今年二本以上上线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逐年巩固提升,力争通过未来5-10年的努力,全市普通高中本科升学率达到90%以上。着力增强义务教育吸引带动力,立足肃州区人口聚集度高、学校布局多、学生体量大的实际,积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集团化办学,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5%以上。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优化幼儿园布局规划,持续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5%,确保学前教育普惠率走在全省前列。
15.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中心。抢抓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机遇,依托酒泉市人民医院老牌三甲医院基础优势,以迁建为契机,全方位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技术攻关计划,柔性引进国内知名医院顶尖医学人才,培育全省领先、区域一流的特色专科和医师团队,提升急危重患者救治水平及能力,打造辐射酒泉周边甘新青蒙毗邻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的优势,适应地域分布广、服务半径大的实际,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功能,积极打造以肃州区、敦煌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及毗邻地区的两个“一小时就医圈、应急圈”,着力建设医疗服务规模、任务、功能和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中心。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形势,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依托酒泉市中医院、敦煌市中医院,建设一批中医特色骨干医院和重点科室,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提高中西医结合服务水平,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顺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新需求,创新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加大医疗机构老年人医疗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建立医疗养护综合养老机构,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打造吸引带动力强、服务范围广、专业化人性化的“智慧养老”服务高地。
16.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依托全市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信贷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先发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探索设立碳减排交易中心,积极开展先期试点,争取创建服务全省、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碳减排交易中心,以平台优势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酒泉,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依托新能源、现代化工、矿产品加工、核工业等重点产业,积极对接外部金融资本,创设若干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培养池”,通过政府引投转投、创投风投跟投的方式,构建政府、企业、创投风投三位一体的高效联动体系,吸引国内外创投风投及股权投资机构加速集聚,打造区域性创投风投资本高地。着眼提升重点龙头企业融资能力,按照“重点储备、梯次培育、加速推动”的工作思路,深挖和招引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强化经投、交投集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支持农发、文旅集团拓展投融资业务,振兴敦煌种业,助推奥凯种机、敦煌文旅、酒泉蔬菜种业集团等上市,构建优质上市后备资源库,力争创建“全省上市公司孵化集聚区”。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7.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敦煌文化独特影响力,突出敦煌文化传承弘扬,支持敦煌研究院拓宽敦煌学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扩大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发挥“一节一会”平台作用,策划举办常设性论坛,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打造永不落幕的敦煌文博会。充分发挥敦煌旅游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以敦煌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增长极,高标准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重点实施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敦煌国际艺术研修中心、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悬泉置遗址保护开发等项目,打造与世界文化圣殿相匹配的敦煌名片;突出河西航空线路打造,加强空中航线对接,增进与青海、新疆旅游联系,加强与省内各市州及丝路沿线城市的合作,打造以敦煌为中心的甘蒙青新旅游核心节点,带动引领甘青、甘新、甘蒙旅游大环线,推动形成多圈层联动大旅游格局。充分发挥特色旅游品牌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莫高窟、玉门关、阳关、锁阳城等地理标志,持续扩大“敦煌飞天”“酒泉航天”“金塔胡杨”“戈壁户外运动”等品牌影响力,创建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星级酒店、精品酒店、主题公园及大型文旅项目建设,抓好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五、建设现代产业强市
18.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着眼提升在河西走廊经济带中的经济首位度,紧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目标,确保经济总量在迈过千亿元大关基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河西走廊的经济首位度逐年提升,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坚持产业带动、工业主导、一二三产融合,持续挖潜力、扩投资、强规模,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目标,在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基础上,未来五年再规划建设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个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带动区域投资快速扩张,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千方百计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经济发展活力和城市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提升民生福祉,城乡居民、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19.深入推进工业强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打造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现代化工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核及核关联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构建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链,现代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核及核关联产业三个百亿元级产业链,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形成主导产业引擎作用持续发力、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动能持续增强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
建强新能源大基地,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扩大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持续提升电力外送、储能、调峰、消纳能力,全力培育壮大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引更多龙头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落地,打造辐射西北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和能源装备全产业链发展高地,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设西北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运维中心、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和全国重要的能源保障中心。
做大现代化工产业规模,坚持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方向,支持玉门油田石化产业扩容升级,推动炼量扩容、高端油品改造,谋划建设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库、大型天然气储备中心等项目,与玉门油田公司联合打造西部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发展基地。依托玉门东镇、玉门老市区、金塔北河湾、瓜州柳沟四个化工园区,加快发展基础化工产业、高端化学品产业和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煤化工产业,全力推动陕煤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落地,打造西部重要现代化工产业基地,确保化工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提升矿产品加工水平,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促进战略性资源与下游产业配套,加快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支撑河西走廊重化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鼓励传统工矿企业补链、延链、强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甘肃绿色矿业发展基地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打造核产业聚集区,抢抓国内高、中、低放乏燃料处置场布局酒泉重大机遇,推动核能开发、燃料循环利用、核技术应用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核电小堆,积极争取国家布局启动内陆核电厂。大力发展核技术关联产业,发展涉核装备制造、同位素生产等配套产业,不断延伸核环保产业链,培育壮大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创建国家核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金塔核产业小镇,助推甘肃酒泉核技术产业园快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20.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在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基础上加快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撑,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眼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关键核心,体现绿色生态特色和提升融合发展水平两个基本要求,突出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三个发力方向,积极推动统一生产、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四个工作路径的“1234”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兴业与富民有机统一。大力培育壮大家庭农场,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力推动现代种业、优质蔬菜、绿色畜牧、特色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集群式发展。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功能,多向提升乡村价值,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协同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坚持“扩基地、强品牌、保质量、优服务”思路,突出蔬菜、花卉优势品种,稳定发展玉米、牧草制种,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种业品牌培育六项行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加速构建良种繁育、生产精选、检测认证、种业机械、市场交易全产业链,建设全国一流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玉米种业基地和世界级蔬菜花卉种业基地,着力打响“酒泉种子”品牌,加快推进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大力发展戈壁节水生态农业,合理利用戈壁滩、盐碱地,加大高标准日光温室、钢架拱棚建设力度,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升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依托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协同攻关,促进设施结构、专用品种、智能装备、绿色防控、农机农艺等集成配套,建立健全戈壁节水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丰富拓展戈壁生态农业内涵和外延,把除粮食作物外的整个绿洲农业纳入戈壁生态农业范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戈壁生态农业总量,积极推动打造全国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
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更多承载城市功能和丰富三产业态的空间及载体。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重视文化产业内涵建设,加强文创产品开发利用,培育敦煌飞天、现代航天、丝路手信、酒泉印象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提高文创产品附加值。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强驻场演艺推陈出新,引进培育高端文化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立足新能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建设西部新能源服务中心,加快布局新能源现代化综合服务网络,全力引进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构建以肃州区和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敦煌、瓜州、玉门、金塔为重点的新能源产品研发、认证、检测检验等生产性服务圈。推动核燃料贮存、乏燃料运输、运输容器维修维护、低放废物焚烧及减容处理,化工行业运输、废气处理、代理出口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分离内部服务结构成立专业服务企业,做大专业化服务供给体量。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加快推动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共享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充分激发经济动力、消费活力,确保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促进数据协同运用,建设河西走廊数字经济骨干节点,打造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大数据产业高地。
21.加快推动产业平台建设。坚持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加快创建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丝路节点物流枢纽示范区,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成群建链新优势。
坚持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错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适度超前完善基础设施,着力优化管理运行体制,持续向园区放权赋能,支持优先开展各类试点示范,建立激励有效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各类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园区、智慧园区建设,切实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安全运营管理水平。全力抓好现有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中核产业园、省级化工产业园、马鬃山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设,规划布局金塔航天航空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力争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末重返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坚持系统谋划、集成布局,采取政府主导开发、主体企业引导、综合运作等多种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绿电产业示范园区、肃州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等产业平台,推动建设物流、商贸、科教、文创、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土地、资本、人才、技术、服务、企业等各类要素聚集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22.打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汇聚资源要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在更宽领域推行“不来即享”“最多跑一次”和“异地通办”,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建立企业问题、政府服务“两张清单”,持续推动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等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把酒泉建成河西走廊乃至全省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环境最好的投资兴业高地。
着力创新招商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全力以赴大抓招商引资,探索建立现代产业招商平台创新机制,深化区域产业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聚焦优势产业主攻方向,瞄准“三类500强”企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建立重点招商企业信息库,制定灵活招商引资政策,精准对接、靶向出击,提高招强引优实效。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紧盯补链、延链、强链、增链,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促现代农业、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等六大产业链扩规模、增效益。
着力激励创新创业扩大市场规模,精准施策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按照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思路,激励创新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全面依法保护,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全市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突出抓好工业企业达标升规培育,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加强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力争年均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以上。
23.夯实县域发展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按照“两极联动”空间发展格局,科学精准定位,肃州区以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主,金塔县以农业优先型和工业主导型为主,玉门市以工业主导型和城市服务型为主,瓜州县以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为主,敦煌市以文旅赋能型和城市服务型为主,肃北县以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功能型为主,阿克塞县以文旅赋能型和生态功能型为主,推动全市县域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坚持把发展县域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产业融合、区域联动,立足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政策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因势利导,重视发挥比较优势,紧扣县域发展类型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多元富民产业,走合理分工、错位互补、彰显特色的路子。以加速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拓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链为着力点,全面系统规划,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扶强龙头,加快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县域产业现代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县域竞争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力争到2025年肃州、玉门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10强,瓜州、金塔进入全省前20位,敦煌在文旅赋能型县城中保持全省前列,肃北、阿克塞在生态功能型县城中保持全省前列,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4.促进区域产业协同融合。坚持把产业融合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立足与河西走廊及周边城市在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门类、要素配套方面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快建设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主动加强与金昌在新能源电池、张掖在高效制种产业、哈密在果蔬产业,新疆、内蒙、青海在能源、旅游等产业方面的合作,加强与酒钢公司在装备制造产业、矿产品加工业、煤化工产业,金川公司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品、化工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中核四○四在核技术应用,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化传承弘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在红色旅游、航天科技展示区建设等方面的产业联动融合,共同打造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
六、构建内外联动开放格局
25.坚持全方位开放。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机遇,顺应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新趋势,更好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与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向西加强与新疆尤其是哈密市、新星市的全面合作,强化与中亚、西亚的沟通联系,深化与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共同打造向西开放新通道;向东深化与东部沿海省区的互动协作,建立东西经济协作长效机制,推动多领域务实合作,建设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向南加强与成都、重庆、广西等省区的衔接,建设覆盖青藏高原、辐射南亚国家的货物集散地,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北推进马鬃山口岸复关,探索与内蒙古开放合作新模式,拓展中蒙俄国际贸易新通道,积极参与俄罗斯、蒙古国的资源勘探开发。
26.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制度性开放,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探索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强化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多边、双边相向发展,促进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产业互补融合,打造全省区域联动发展先行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口岸经济,主动融入中巴经济走廊,加快培育外贸集聚区,尽快开通中欧班列,促进农副产品、种子、化工产品、新能源装备等优势产品外贸进出口额较快增长。积极参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充分依托敦煌机场和嘉峪关机场综合优势,推动文化旅游服务区、综合运输服务区、现代物流产业区和航空循环产业区建设。加快敦煌空港建设步伐,开辟敦煌国际机场、嘉峪关机场航路航线,提升两大空港吞吐能力。加快推进中国(甘肃)自贸试验区敦煌片区申建,开展先行先试政策复制推广。
27.建设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建设酒泉—嘉峪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构建公路、铁路、航空多式联运体系,增强区域中转集散能力,扩大对周边省区辐射范围,打造河西走廊核心枢纽节点。推进酒嘉绕城高速、酒泉至额济纳旗、阿克塞至若羌、肃北至德令哈、敦煌至哈密等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加快柳沟至红沙梁货运铁路、明酒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专用公路建设,推动兰新第二高速通道、兰新铁路第二通道建设,谋划推动建设肃州区南向青海、西藏的快速通道,加快普通国省干道待贯通路段建设,构建四通八达公路交通路网,提升与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周边省区互联互通水平。优化普通铁路功能布局,推动酒泉至哈密、敦煌至罗布泊、敦煌至红柳河、金庙沟至低窝铺等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建设园区铁路专用线,促进铁路基础设施网络不断优化。加快肃北马鬃山、敦煌雅丹、肃州百立和瓜州通用机场规划布局,打造省域航空副中心。全力推进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加快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监管仓、保税仓)等基础设施改善和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设施设备应用,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区域积聚和扩散功能。借助“疆煤东运”“蒙煤南下”畅通运煤大通道,构建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物流通道,建设河西走廊最大的现代物流和大宗产品集散中心,打造西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着力夯实域内物流基础,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优质运输物流企业,构建高效电商同城配送网络,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效率。
七、构筑安全稳定基石
28.强化风险防控治理。立足酒泉地理区位特点,筑牢环疆安全第一道防线,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以赴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保障西北地区安全稳定。立足酒泉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功能定位,保障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维护金融安全,持续巩固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基础地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酒泉、法治酒泉,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全国“长安杯”。持续巩固酒泉全国双拥模范城、“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等创建成果,进一步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等创建工作,争创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持续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29.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建设,将河西走廊打造成沟通东西的大通道、坐中联边的辐射区、多民族交往交流的交融区、多种文明的交汇区和国家稳定西北、经略周边、稳固边疆的桥头堡和战略基地。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兴边固防”行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支持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加快发展,形成各民族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强化爱国宗教团体建设,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推动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30.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南护水源、北拒风沙、中建绿洲”生态建设布局,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黑河、疏勒河、苏干湖三大水系水资源统筹调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推进重点河流修复与治理。大力实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力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稳步实施公益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沙化土地封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依托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全面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草原保护制度,促进草原资源休养生息。
推进减污降碳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强化常规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碳强度指标稳步下降。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执法监管,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的美丽酒泉。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能源替代,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提升固碳能力,整体提高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供应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实施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示范创建和粮食节约行动,不断扩大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率先建成“零碳城市”。
八、强化保障有序推进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加强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过程的领导指导,不断增强党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高点定位、高位推动,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城市基层党建“1+12”制度体系,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多网融合、五化共推”城市基础党建综合体,不断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的综合能力。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不懈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把德才兼备、适才适岗、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配备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
严格督导落实,将涉及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重大事项、重点工程,分年度逐级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及时跟踪督导落实,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强化激励引导,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把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不断激励各级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汇聚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32.规划引领协同联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指导,协同联动推进。
强化规划引领,制定酒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着力提高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与《“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酒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效衔接,坚持多规合一、融合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
强化协同推进,加强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河西走廊经济带市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常态化工作协商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涉及规划建设、重要政策、重大项目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强化政策配套,全面梳理国家和省上建设“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河西走廊经济带、实施“双碳”战略等各方面政策,着力优化财政、土地、税收、人才、金融等配套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落实要求,促进各类要素加速集聚、高效配置。
33.蓄势积能分步建设。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渐进的提升过程,必须结合酒泉实际,分阶段推进实施。
第一阶段主要是2022年,确立酒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定位、基本框架、重点任务等,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协同推进、实施保障、监测评估等各项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阶段到2025年,酒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两极联动”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六大示范区”全面建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在迈过千亿元大关基础上取得更大突破,综合发展实力稳居全省前三强并取得更好成绩,在河西走廊城市群中的经济首位度和区域带动力明显提高,“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充分发挥。
第三阶段到2030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六个中心”基本形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外影响力得到实质性提升,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在全国、全省区域发展格局和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建成功能齐全完备、引领河西走廊、辐射周边省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区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