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青县,因宋徽宗的彩虹屁得名的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你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 Author 北郭骚
黄河在古代是北方农业生产的命脉,每当出现黄河中下游水清现象时,史官都会郑重记录朝,朝中自然也少不了“海晏河清”的称颂声。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8月,黄河下游的乾宁军一带出现了持续七昼夜的八百里河清现象,让地方官大为惊骇。此时在位的宋徽宗赵佶还把位于今天沧州地域的乾宁军升为清州以示纪念。
此时的朝中文武不忘山呼万岁,夸赞陛下治国有方云云。宋徽宗赵佶也非常会接话茬,赶紧下诏自我吹捧一番,说:国家承百五十三年,三有河清之应,而乾宁军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上天眷佑,岂不钦承,其以乾宁军为清州。
细品这段诏书,沉浸在群臣赞叹声中的宋徽宗已经迷失了自我。诏书前一段说,此次黄河水清超八百里,时间持续长达七昼夜,实在是本朝立朝以来所罕见,这话其实在暗戳戳地夸耀自己的仁德和治国功绩已然超过了前代皇帝。接着,他说“上天眷佑,岂不钦承”,意思是这是上天眷顾宋王朝啊,我不敢不承受。
影视剧中的宋徽宗
这话恐怕让今天的凡尔赛语录爱好者们惭愧,不得不摆手说一句:您厉害,俺们比不了。
北宋王朝时,黄河水清的具体记录有12次,其中前六次发生在宋太宗、宋真宗执政时期,其余六次发生在宋徽宗在位期间,这其中大观年间的黄河水清次数有三次,分别发生在大观元年、二年和三年。
大观通宝
如此频密的黄河水清事件确实是不多见,加上乾宁军地处北宋和辽国的边境地带,这样的河清事件又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此时北宋和北部政权的关系紧张,恰好在边境地域出现黄河八百里水清的罕见现象,那不意味着国运改变,朝局就要大振吗?
所以,就在大观二年,皇帝下诏改乾宁军为清州,以纪念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那么,在大观元年的黄河水清事件,到底是咋回事呢?我们不妨进行下分析。
《宋史》书影
其实,黄河水清只是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且,黄河水清最大的原因是干旱,这样的灾害对于华北的农业生产打击是致命性的。这次黄河水清的原因,我们也可以从《宋史》中找到两条证据。
第一是在《宋史·徽宗本纪(二)》中的一句话“是岁,秦凤旱,京东水”,这件事也发生在大观元年。“秦凤”说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秦凤路,这里干旱就证明黄河上游的水量减少。另外,京东水灾,这就意味着到了近海口时的流域水量大为减少,难怪下游会出现八百里黄河水清的奇特现象了。
北宋的秦凤路
而且,同样在《宋史·徽宗本纪(二)》中描述说大观二年春正月“河东、北盗起”。因为下游水灾对下游的农业生产打击极大,导致百姓没有饭吃,他们只好在来年春天口粮吃尽后选择铤而走险。
这很明显说明了当时的地方官府没有进行有效的救灾和抚恤灾民活动。大概他们这个时候在忙着给皇帝上贺表、狂吹彩虹屁吧?
河北青县的大致轮廓
从这些细节进行分析,很可能在大观元年、二年时,黄河上游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中游则发生了水灾。上游的输水量减少和中游的决堤,自然让下游河水比一般时候要清澈。这绝对不是皇帝圣德感动上天的表现,而是哀鸿遍野、百姓食不果腹的直接原因。
不过,宋徽宗的迷梦没有持续几年就破灭了。到了1127年,金王朝南下攻破汴京,宋徽宗宋钦宗都成了俘虏。此时的清州地界都成了“沦陷区”。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朝廷降清州为县。不久后,黄河决堤,大概是为了讨口彩,朱元璋再改清县为青县,这才有了今天的河北青县。
朱元璋画像
地处九河下梢的青县,历史上和黄河改道、海河流域治理有着密切关联。在古代饱受水患之害的青县百姓,也终于在近代经过海河的大规模治理后尝到了风调雨顺的喜悦。
本文相关参考及引用资料:《宋史·徽宗本纪(二)》《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黄河河水变清年表(公元前1035年-公元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