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秘“闽中屋脊” 领略戴云山生态之美

福建林业
2024-11-26

金秋十月,“关注森林·探秘戴云”生态科考活动在福建德化举行。1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联合考察,考察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以及森林康养,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戴云山常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中国东南沿海有一个“三山并行”的奇观,台湾山脉在东,武夷山脉位西,而戴云山脉则居中。戴云山脉是中国东南大陆最大的山脉,主峰小戴云海拔1856米,是闽中最高山峰,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绵延的戴云山脉,是天造地设的生态安全屏障,成就了东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着我国大陆最南端、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性黄山松群落,是闽江一级支流大樟溪的重要发源地,这里被誉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成为科考的乐园。 


戴云山针阔混交林景观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3472.4公顷。保护区内的九仙山,位于德化西北,相传古代有九位道士在山上修炼而得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独特,被誉为“中土蓬莱第一山”。 


科考人员深入密林


10月18日,秋高气爽,碧空如洗,阳光灿烂。联合考察一行来到风光旖旎的九仙山,重点考察保护区九仙山两条线路:一是实验区金斑喙凤蝶监测路线,二是黄山松群落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区域。 


李振基教授(左一)带领学生考察戴云山苦草群落
专家学者考察戴云山黄山松群落
专家学者在森林中安装红外线相机,监测野生动物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李振基教授对九仙山情有独钟,20年前就来戴云山科考森林植被和栖息在其中的动植物,此后进入深山老林科考30多次。2023年又承接了戴云山生物资源考察的任务,从去年6月以来,他的团队发现了300多种新记录。最让他兴奋的是,去年他的团队在这里发现了以木莲为建群种的原始森林。木莲属于木兰科植物。木兰科作为古老孑遗植物的群体,是树中的活化石,发现以其为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意味着这片森林已经演替到了顶极状态,标志着该地区在几百年甚至数千年来没有遭遇大的人为破坏。 

而在实验区(保护区内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区域)的湿地,他们发现了苦草群落、黄花狸藻群落和小蜡群落,其中苦草群落是学生所发现。之前他的一位学生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东方水韭,成为保护区的明星物种。 

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30多年野外科考,风吹日晒,李教授一副老农模样,能记住5000多种植物名,被同行称为“植物活字典”。 

“九仙山处处都是宝。”李教授站在九仙山天池尽头的小桥上,指着水中的黄花狸藻、石头上的金钱蒲、水边的虎杖和蕺菜、岸边的小蜡、水面上快速漂动的水黾等动植物,生动地解释了这些动植物如何形成互生共长的生态系统,让大家对大自然的精妙之处惊叹不已。 


九仙山上,山峰背景惊现云彩幻化的几座连绵“山峰”(李振基 摄)


“黄山松立在九仙山顶欢迎您!”护林员说道。一登上九仙山顶,大伙就见到路上“憨态可掬”的黄山松。“九仙山上黄山松不比黄山的黄山松逊色!”李教授说,九仙山间的风向和风力把一些黄山松塑形成了“迎客松”。当大伙眺望前方山峰上的黄山松时,李教授突然喊道“云峰!”说时迟,那时快,他举起手机拍照。众人也纷纷举起相机,可云彩已随风飘走了。李教授拍的照片很神奇:远方山峰背景惊现出云彩幻化的几座连绵“山峰”,如同海市蜃楼。“这抓拍功夫真了得!”大伙纷纷赞叹。他笑着说:“长期科考需要高度警觉心和观察力,因为飞禽走兽常常一闪而过。” 


九仙山孕育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自然条件优越的九仙山,孕育了“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在金斑喙凤蝶监测路线上,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李文周介绍“一群戴云山追蝶人”的感人事迹,不久前,他们通过影像完整记录了金斑喙凤蝶短暂而又绚烂的一生,此举是国内首次,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一路跟随,认真倾听。在科考回程路上,李文周请教专家学者,如何进一步发展森林康养和研学教育。 

李振基教授说,台湾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探索经验,值得学习。自2009年以来,闽台双方交流频繁,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台湾林学会等开展隔年互访活动,进行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交流研讨。金斑喙凤蝶的研究也是两岸常态化交流的成果之一。 

“领悟大自然奥妙,激发热爱之心,是重中之重!”福建农林大学董建文教授展示着他拍到的岩柃花,激动地说道:在深秋之际,岩柃开花,给蜜蜂提供食物,间接为人类提供了蜜源。人类深入森林更能体验森林的好处。刚才我们坐在小蜡群落小憩,顿感神清气爽。青少年多亲近自然,身心更健康。


九仙山天池,一个天然的高山湿地


长期研究乡村旅游与休闲康养的闽江学院教授潘辉说,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森林康养成为新消费。九仙山已建成功能齐全的旅游路径、康养步道。今后还需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优质的森林环境、健康的森林食品、浓郁的森林文化等资源,进一步开发“绿色宝库”,积极探索“森林康养+”新思路,满足多元化需求,从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来源:福建日报、福建省林业局办公室(宣传办)

作者:黄雪梅 施辰静 姜克红 黄海 文/图

一审:姚   斌

二审:刘建波

三审:傅凯峰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内容原网址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往期推荐


坚决守护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第三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侧记

海纳集成 | 欧盟森林培育与管理——前瞻

福建省首次建立彩虹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林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建林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