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典过后,公共交通多久恢复正常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公交都市 Author 黔川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走进《公共交通资讯》,及时掌握公交领域的行业政策、管理理论、科技信息、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 ...


必读!公共交通防疫指南

国务院印发《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


截止2020年2月2日,国内已有武汉、温州等5个城市暂停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多个城市暂停了城市常规公交的运营或实施有限度服务模式运营。其中武汉第一个宣布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新冠肺炎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产生了巨大影响,多个省市将2020年复工日期定在2月10日,随着各地复工日期的逐渐临近,各座城市职工即将陆续上班,各地公共交通运营企业也将采取更为严格的消毒措施。

值此时机,笔者通过查阅当年资料,尝试回顾一下当年非典对公共交通的影响,以及各地公共交通是如何从影响中逐渐恢复的。

防疫阶段

2003年4月-5月初是“非典”大规模防疫阶段,期间并未出现全员停工的政策。4月23日,北京市宣布全市的中小学从24日起停课两周。4月30日,小汤山医院建成投用。为避免大范围人员流动,2003年原本的五一黄金周刻意断开,假期调整为1、2日放假、3日上班,4、5日放假。5月份起疫情逐步得到控制。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2003年6月24日,世卫组织将中国大陆从疫区中除名。

2003年五一假期安排,刻意打断了黄金周假期

防疫阶段由于市民担忧和个体出行量的显著增加(私家车、出租车、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客流已经出现了暴跌。公共交通领域主要采取了加强通风和消毒的措施来应对疫情防控。


轨道交通方面,2003年5月时,中国大陆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和长春(1984年开通的天津地铁于2001年停运,2006年重启运营)。其中大连快轨3号线和长春轻轨3号线均为2002年城市新开通的唯一轨道交通线路,途经区域尚在开发中,客流还处于培育期。而北京(1971年开通)、上海(1993年开通)和广州(1997年开通)的客流则具有代表性。其中上海与北京、广州相比,并非“非典”疫情集中爆发区域。但上海在2003年4月23日发布防控疫情公告之后,地铁客流还是受到了较大影响。上海地铁的日均客流量由原本的115-125万左右一下子降到了52万左右。

北京地铁为了消除乘客恐惧,实施了配套的“每日已消毒”的公示制度,每天消毒后更新日期。该传统一直持续至今,时至今日甚至成为了一些乘客打卡记录日期的标志。


常规公交方面,客流量下降比较严重,2003年4月底开始上海公交预计日均客流量降幅在20%左右,北京公交客流量下降约70%。

从2003年4月初开始,北京公交系统就建立了预防“非典”四级工作体系,配有专职消毒员,“9”字头和长途车首末站设立留验室,一旦发现异常,即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公交场所公共电汽车都坚持天天消毒,途经重点医院的运营车辆做到趟趟消毒。消毒清洁不合格车辆超过10%的企业,将被停业整顿。北京公交的数万名司售人员每天必须经常洗手、常开窗户、下班脱掉工服回家。2003年4月19日起,北京各类出租车、公交车在正常天气情况下,运行中车窗必须开启一半以上,以保证车内足够的通风。

2003年,上海公交将1500辆中巴车退出内环线以内营运,换上了空调车。为了促使车厢内的空气流通,部分侧窗全封闭的空调车开启侧窗改装‘模式’,在后门前两侧各开一扇移动侧窗,使每辆空调车的车窗达到6扇以上。

非典一度让处于疫区的许多北京人放弃了公交,转而购买私家车。在北京,2003年4月份新增机动车34571辆,同比上升23.8%。私人小型、微型客车净增2838辆,同比上升66.1%。在全市196.4万辆机动车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4.8万辆。除此之外,很多人还选择了骑行上下班,一些人选择带动自行车商家的销量。而另一些人则蹲在楼道前,用抹布擦拭刚从车棚里翻出来已经多年没骑的自行车。

“五一”节日的五天内,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出租汽车和旅游客车共运送乘客1812.22万人次,不足平日一天半的客运量。

恢复阶段

从运营上来说,为了保障乘客正常出行以及满载率控制,2003年的北京公交集团并没有过分削减公交运营班次,整体班次保持在正常80%左右。而且由于常规公交相比轨道交通通气性更好,疫情期间公交比地铁更有优势。与公交相比,非典期间北京地铁乘客人数下降得更为明显。低谷时期,整个地铁系统一天的车票销售额仅相当于正常时期西直门地铁站的一天销售额。

2003年5月初,北京全市公交客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左右。北京市公交总公司仍坚持正常运行,日发车车次只比平时减少三成。车次减少的幅度远远低于客流减少的幅度。这正是为了使车厢内更加宽松,降低车厢内乘客的密度,防止乘客近距离接触。并且在乘客相对集中的1路、4路、300路等20多条重点公交线路上增加车次,降低满载率,方便市民安全乘车。

随着北京“非典”疫情的逐步缓解和公交车消毒措施的到位,自5月6日以来,乘客人数逐步上升。5月中旬,全市公交乘客人数比5月6日前增长了三成。公交部门立即决定增加车次,日发车达到8万次(2002年同期约为98000次),方便乘客出行。

上海地铁在5月底开始出现一定的客流回升,6月份地铁三线的客流达到了88万人次,而5月份日均客流只有60多万。出租车生意也跟着出现好转迹象。据了解,上海新客站出租车站点出站车次6月1日至3日分别为1486、1588、1910车次,而5月每天不到1000车次。

从上海地铁2003年全年的日客流来看,两个多月之后客流已经完全恢复到“非典”之前的客流水平,在十一期间甚至还创新高。

2003年全年上海地铁客流

而北京地铁13号线也在2003年4月-6月进入断暂低谷后,紧接着到来的是不断刷新着地铁的客流记录。地铁13号线从开通初期的远低于预测客流一步步到后来远高于预测客流。

北京地铁13号线2002年9月-2005年5月日均客流变化

后续

2003年7月1日,随着气温上升,北京市公交空调车的空调已全部开放,全市公交发车车次已达到了非典前的90%。2003年8月4日,北京市交管局宣布机动车总量突破200万辆,这比预期整整提前了7年。2003年10月10日下午,一场不算大的雨几乎让京城的交通瘫痪。“首都成了首堵”的报道开始见诸媒体。

2003年北京巴士出现亏损,北京的财政专项补贴也开始不断投入到巴士公司中。2006年6月,北京政府对北京巴士进行了资产置换,北京巴士公司将所拥有的城市客运业务划归北京市公交集团公司运营,其他相关负债与所拥有的郊区客运、驾驶培训、旅游和汽车租赁业务划入上市公司。

2003年“十一”期间,北京地铁售票量和客运量均创历史新高。2003年10月1日客运量最高纪录达270.1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5.23%。

非典结束之后交通事故明显增多。2003年6月至7月中旬北京市发生的交通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增加51起、46人,分别上升27.1%和22.2%。新手司机多,习惯了非典期间车辆较少的路况等原因综合导致了事故多发现象。

上海市2003年5月至7月对市公交车辆暂免征收养路费和贷款道路通行费、对长途客运暂免征收客票附加费。

各地轨道交通开始大规模建设和投入运营,中国大陆已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从2003年的5个增加到如今的38个。

除了地铁车辆上的“今日已消毒”,似乎已经看不到太多当年的痕迹。

从17年前的经历中,能够给现在仍在抗击疫情的各地公共交通部门以启发:

1、保障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和通风是防疫的关键。据官方发布,北京未出现在公交和地铁上感染“非典”的现象。而目前北京地铁车站公共区域每日全面消毒5次,地铁列车全日全面消毒2次,地铁每天按最大通风量保持通风,公共空间保持每天22小时通风,售检票机的清洁消毒频率更加密集,市内公交车辆每日发车前都将消毒,枢纽场站每日消毒3次,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天消毒2次,共享单车也要保证每天消毒2次。

2、即将复工且未进行出行管控的城市应保障市民基本出行需求。保障公共交通运营班次能够有效降低满载率,优先保障主干道干线和交通枢纽线路。目前除武汉、黄冈、温州等城市采取了停工和出行管控外,其他城市即将面临复工之后带来的大量出行需求。建议在加强公共交通工具、枢纽站场通风和消毒时,通过保障班次,降低车内满载率,能够大大降低传播风险。

3、在网上公布疫情期间公共交通班次发车间隔,降低公交车站、地铁站聚集风险。因目前多个城市采取了延迟复工的政策,公共交通采取有限度运营方式。部分线路停运或拉大间隔,需要及时通过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公布给还未出门的市民,避免市民到达公交站点后候车时间过长,从而引发传染风险。

4、疫情结束后严控交通事故风险。根据2003年的经验,在疫情结束后城市交通事故增幅会显著提高,建议防患于未然,提前发布相关警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