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场站融入城市生活,交通枢纽综合开发感受一下
导 读
提起公交场站,你想到了什么?是路边孤零零的站牌,还是早高峰期间,一拥而上的可怕场面?事实上,公交场站能够拥有的功能远不止于此,本期交通动态就和大家聊聊,公交场站综合利用那些事儿。
交通不仅仅是一种通勤方式,还可以与各种不同的城市功能相结合,达到1+1>2的效果。
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可以为宜居城市、活力城市、生态城市增色不少。从实践来看,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主要模式是与其他交通方式及商业等相结合,形成多功能开发,同时也可以与单一功能结合进行开发。
公交场站与多功能结合的综合开发
01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形成包含公交站、长途巴士总站、铁路车站、机场航站楼于一体的超级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共有两处大型公交场站,位于东交广场和西交广场,分别配有公交专用的停车场。
两座广场之间为虹桥枢纽交通中心。两座场站不直接连通,需要通过交通中心2层和-1层的步行通道相通。同时,在2号航站楼1层也可以乘坐公交。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剖面图
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公交停靠区
其他交通方式在不同层级与公交场站相连,可通过1层、2层和-1层相互换乘:
✔ 地铁站设于交通中心和东交广场的-1层;
✔ 磁浮站和火车站设于交通中心的1层;
✔ 出租车可停靠在2号航站楼1层;
✔ 东交、西交广场的地上各层和地下均设有社会车辆停车场;
✔ 2号航站楼的2、3层为机场航班的出发、到达层和办票层。
同时,结合换乘层面的步行系统,在人行换乘通道之间还设置了大型步行商业区等,形成了以办公、会议、宾馆及大型商场等为主的商务产业空间。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于2010年建成启用,是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了上海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名片。
02
香港旺角(朗豪坊)站
将公共交通置于地下,融合商住、购物和社区服务功能
旺角(朗豪坊)站是香港旺角地区的巴士总站。它位于朗豪坊酒店的正下方,采用平行式单排车站月台设计,主要供来往荃湾区和葵青区的红色小巴线路使用。
小巴总站在朗豪坊的位置
旺角(朗豪坊)站站台
朗豪坊空间结构图(巴士总站位于地下3层)
在这座小巴总站之上,是一座“三合一”大型发展项目朗豪坊,分别由商场、写字楼、酒店组成。
朗豪坊这三个项目互惠互补:大型商场设有大量商店、食肆及娱乐设施,而高级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则分别为商场带来高消费力的上班族及旅客,形成了稳定的消费链。
朗豪坊“三合一”建筑群
朗豪坊地面商场入口
朗豪坊地面商场内部
同时,朗豪坊内还设有社区中心、幼儿园、青年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熟食拍档、社区公园等各类设施。
巴士总站通过地下通道与朗豪坊的三座大楼相连,同时也连接了社区公园和街道,充分利用了巴士交通的通勤人流,方便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
俯瞰朗豪坊的社区公园,与地下小巴总站联通
公交场站与单一功能结合
01
日本六本木公交站
公交场站与城市开放空间相融合
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公交场站别具特色。该场站将交通与城市开放空间进行立体融合,让整个区域的景观耳目一新。
在这里,如果单独看某一个公交站牌,与别处似乎没有什么两样。
六本木公交站一角
实际上,该公交站采用了架空楼层的方式,为市民留出了宝贵的地面空间,贡献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构筑了绿色城市轴线。
六本木站开放的空间结构
在实际中的体验是这样的:
六本木站城市开放空间景观
如此绿色、开放、人性化的规划,使得六本木新城受到居民和旅游者的青睐,已经成为东京新的地标建筑之一。
02
厦门BRT前埔枢纽站
公交场站与保障性住房相融合
厦门作为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示范性城市,成功将保障性住房与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建设相结合。目前已经建成多个集公交场站及保障性住房于一体的项目。
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前埔枢纽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它位于莲前东路与前埔南路交叉口东侧,于2010年建成。
前埔枢纽站入口和站台
乍看起来,公交场站的外观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但事实上,它的全景是这样的:
前埔枢纽站保障性住房全景
该项目集停车、公交场站、配套服务用房及保障性住房于一体,共25层:
✔ 地下1层主要为人防设施、社会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停车位304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50个,配建停车泊位154个)
✔ 1层为公交汽车站场和部分配套服务用房
✔ 2层为车站站厅结合配套服务用房
✔ 3层为BRT停车场(停车位40个),同时设有联络线落客区、服务管理用房及两车位的检修台位
✔ 4层以上为社会保障性住房(共352套)
前埔枢纽站夜景
通过将公交场站与保障性住房相结合,厦门市较好地解决了全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周围人群的日常交通需求,使城市土地得到了集约利用。
资料来源:谷歌图片、维基百科、厦门市政、森大厦株式会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院)、香港巴士大典、AREP
本内容由综合交通工程管理处提供
来源:北京规划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