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小钢:改变驶向未来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可及性

陈小钢 公共交通资讯 2023-11-10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走进《公共交通资讯》,及时掌握公交领域的行业政策、管理理论、科技信息、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 ...


谢先海:南昌公交在多元发展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安全】公交驾驶员如何避免和非机动车发生事故

改变驶向未来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可及性中国网10月12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2012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公共交通客运量明显下降。除了外在因素,城市公共交通还应当重新审视自身,寻求突破变革之道。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和单位及时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各地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可及性则是城市公共交通最具代表性的属性。可及性是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应当以可以承担的价格,提供安全的、适当的、方便的、可接受的出行服务。这些特点是公交保持持续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条件。当前,一些城市公共交通可及性受重视程度不够,城市公共汽电车“远、长、慢、差”(车站距离远、等候时间长、行驶速度慢、候乘环境差)现象仍然存在。由于部分城市缺乏对城市承载能力的全面分析,规划不尽合理,脱离管理实际,背离了城市交通的客观发展规律和要求。例如,随着城市道路改造,很多干线支线变成了内街小巷,但公交线网设计仍然按传统的算法,在不增加线网和运力资源的情况下,公交资源越摊越薄;有的城市公交站设置不合理,距离住宅小区越来越远;有的城市没有科学分析出行需求盲目开线,造成运力的浪费;一些城市创新脱离了市民的实际需要,使得公交服务与百姓渐行渐远;有的城市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迫于舆论压力,首先调整公交的线路和站点,为个体化出行让出路权,使得本应贴近群众生活的城市公共交通逐渐被群众放弃。《意见》在“保障公交优先通行”(第四条)、“合理引导公众出行(第五条)”、“改善设施条件”(第七条)和“促进公交服务提质增效”(第八条)重点对提升公交可及性提出了意见:通过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包括促进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强化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等措施逐步解决公交行驶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合理引导公众出行,包括加强绿色出行和公交出行宣传,鼓励各地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建立绿色出行奖励和错峰出行制度等措施,优化公交发展环境;通过严格落实城市公共汽电车场站配置标准,灵活设置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等停靠站点,提高港湾式公交站点设置比例等措施,逐步解决车站距离远和候车环境差等问题;通过持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促进城市公共汽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在线网、站点及运营层面的衔接融合,按照“密线网、高频率、小型化、网格型、进社区”的发展思路,鼓励发展微循环公交服务,推广应用小型化公交车辆,开通通勤、通学、就医等定制公交线路,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公共交通的可及性,重构新形势下高质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于人民,属于人民。诚然,我们的国家很大,每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出行结构、设施基础条件都有不同的特点,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的万用灵药,但是改变,尤其是对公共交通的可及性作出改变是大趋势。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坚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认真贯彻落实好《意见》,对当下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使我们的公共交通在不断改变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作者:陈小钢 交通运输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专家组组长

来源:中国网

END

更多阅读

【学习】驾驶员应急处置原则及操作要领

【学习】乘客干扰驾驶员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自燃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湿滑路面行驶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爆胎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紧急躲避障碍物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驶视线不良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突遇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乘人员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碰撞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侧翻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起火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落水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