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红的生命周期只有2年?不,这三个方法让你永不过气!

2017-06-23 中视网红商学院

今年流行三大经济

共享经济、社群经济和网红经济

尤其是网红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

成了家喻户晓的话题

其蹿红的速度就跟当年的『互联网思维』一样

做互联网的不懂网红

都不好意思出门打招呼


霍金注册了微博

迅速引来百万粉丝

成为科学新网红

给网红经济添了把柴火



网红”一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互联网营销渠道。但是,网红就犹如一场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那些轰动一时的网红们

你们还记得吗?


林更新的网红女友


王思聪的网红女友


罗志祥的网红女友


言承旭的网红(前)女友


单纯网红的生命周期只有2年——很多人提到过这个观点。但是咱们苦心经营的网红营销,可不是为了短暂的两年生命周期的。

 

网红过气被遗忘对于网红来说是一个很沉重却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不断更换刺激源

网红升级


长期相处的夫妻缺乏“激情”(刺激适应了),但往往换了新的衣服(比如女仆装),或者换了居住地点(比如突然住进了远途旅游的酒店),就容易产生新的刺激感。


同样,网红也经常用到这样的方法:罗辑思维并不是单纯固守每天的60秒语音和自己的视频节目,还不断地通过各种跨界合作让用户感到新意。卖月饼、甲方闭嘴、投资papi酱等,让罗辑思维几乎每月都有新玩法,不断提供新的刺激。



即使没有升级的新形象、新活动出现,仅仅原有的形象变换场景,都有可能重新激活一个网红(就像跑去陌生远方住宿的夫妻一样)。早就被审美疲劳的段子手,把同样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可以火一把,把视频内容搬上大银幕又可以火一把,等这个刺激适应了,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原来审美疲劳的电影,转制成3D又可以再来一波。甚至,将来VR技术成熟,3D经典转VR也可以再风靡一次(我们称之为“IP的重复利用”)。


实际上,“刺激适应”在没有网红之前就在营销界普遍存在了,在企业营销方面,更多称之为“品牌老化”——很多曾经火爆的品牌概念,因为消费者逐渐适应了刺激,导致越来越让人“无感”。


所以,一些品牌总是通过各种活动,在保留核心品牌价值的基础上,重新激活品牌。有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不断换包装、换概念,今天歌词瓶,明天台词瓶,后天又星球大战瓶、世界杯瓶等,让人产生新的刺激感。当年诺基亚的“科技以换壳为本”,也是通过不断地刻意制造新刺激,来重新激活用户的期待。


如果你要推出全新产品,最好想办法制造熟悉感,以方便用户接受(所以当年乔布斯说第一代iPhone是全屏iPod+手机+浏览器);而如果是旧产品或过气网红,用户对你已经产生审美疲劳,自然就要想办法制造新鲜感。


不依赖自身感官刺激

内容工具化


为了减缓审美疲劳,网红需要不断地提供新刺激,但迟早有一天,招式会用尽。而且,一旦变化不当,还有扭曲定位的危险,甚至会损失掉过去的经典形象。怎么办呢?其实这种问题,过去的产品界早就解决过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产生过这种疑问:为什么用户会对我这个做内容的网红产生审美疲劳,但不对办公室的打印机和电脑产生审美疲劳?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它们一样?


因为打印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感官体验”(摸起来爽、看起来顺眼等),而是为了帮你完成另一个任务(打印办公室文件)。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工具价值,并不依赖感官上的“刺激感”。


感官易消逝,工具永留存。网红如果想持续存在,就需要具备工具价值,能够帮用户完成某个生活中本来就需要被完成的任务,而不仅仅是“提供直接的感官体验”。


那么,对于一个网红来说,怎么做才算已经被“工具化”,而不再是仅仅提供“感官体验”呢?最简单的标准:你的用户是单纯因为你而想起你,还是因为另外一件事而想起你?



对于网红来说,如果想要延长生命周期,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给用户提供感官体验这样的外部刺激,还应该让自己具备工具属性,能够帮用户解决另一个本来就需要做的任务。而这一切,就需要依赖某个“外部触发器”或者“外部来源”。


提供内部刺激

网红游戏化


网红延长生命周期的第三种方法就是把自身的外部刺激,逐步转化成内部刺激。任何外部刺激(比如金钱、性、美食、愉悦感)等都会被适应,但有一种刺激带来的正面体验却几乎不会被适应,这种刺激就是“内部刺激”,比如通过不断努力获得了自信,幸福感的提升是这样的:


如果说外部刺激是用户得到的东西(比如金钱、搞笑感、图片的性感体验等),那么内部刺激就是用户自己付出的东西(比如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而内部刺激,则不容易产生“刺激适应”。


当一个人主动为某件事付出了努力并得到积极反馈的时候,他往往就不会产生所谓的审美疲劳,而会长时间继续做这件事。有研究发现,大学布置作业越多的教授,获得的学生评分越高(虽然大家都讨厌作业)。这是因为,学生已经为这门课主动投入了大量的努力,这些努力本身反过来强化了他们的兴趣。


实际上,多年的夫妻之所以没有因为审美疲劳而离婚,不是因为妻子或丈夫总是提供新鲜刺激,而是因为他们共同努力维系家庭的过程(这是内部刺激)。

 

所以,作为网红,如果你仅仅给用户提供某种外部刺激,他们很容易审美疲劳,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做一些事并且获得反馈,就好多了。比如大量网红做过的优选用户评论上头条、让用户帮忙提供选题、开弹幕提供参与、组织学习会等,都是让用户主动参与行为。


网红不光要给用户施加刺激(不论是愉悦感还是搞笑),最好还要引导你的用户主动做出努力,以得到“内部刺激”(比如经常被使用的抽奖换积分升级等)。你要做的,并不是给用户提供产品,而是刺激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认为拼命制造优质内容就可以维持成功,往往是因为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经常犯的典型错误:忘记了当初自己是为什么成功的。

 

很多网红最初的内容,简直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不专业的剪辑、低质量配音甚至画面都不是高清的,根本不可能跟大牌正规军相比。但这没有阻挡他们的成功,因为“精良制作”往往不是最初成功的必要条件——他们当时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为勇敢创新所提供的独特视角,转化成了用户的“新鲜刺激感”。

 

网红并不神秘,它随时随地驻扎在你的周遭,甚至你本身就是某个群体的网红,只是碍于网红意识的薄弱,你并未发现,或者由于现在处于『网灰期』,你的势能尚未触发用户内心的追随机制。但无妨,每颗向上生长的种子,都注定是未来世界的一朵奇葩,你只有摆正价值观导向、横下一条心,不断地向下扎根、汲取营养,终会破土而出,并迎来属于自己的网红时代。



性感美女主播大秀韩国女团经典舞蹈,摄像师:受不了了!

某网红街头袭胸后,网友报警,拳馆悬赏十万“捉拿”

高考状元去做游戏主播怎么了,你们凭什么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