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做了哪些事儿?

2017-03-22 千人梦工厂

  海归被公众期待的,是他们独特经历形成的国际化视野,尤其体现在他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嗅觉。而“千人计划”专家作为海归队伍中的佼佼者,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中坚力量。今天,我们带您一起回眸过去一年“千人计划”专家们都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2016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能源、资源与环境

王中林

课题组

发现飞梭技术织造未来型能源衣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课题组与重庆大学副教授范兴课题组,受到飞梭织布技术的启发,突破了电极微纳界面应力控制的技术难关,将新型高分子纤维基太阳能电池与纤维摩擦纳米发电机共同编织,形成了一种单层、轻质、透气、廉价的新型全固态智能可穿戴织物。该织物不仅可以采集太阳光能,还可以将人体运动导致的织物内部纤维机械摩擦转化成电能,驱动随身电子设备不间断地工作。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能源》。

毛河光

团队

在揭示地球氧循环过程方面取得突破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毛河光院士领导的团队,发现在地球1800公里之下的深处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能造成含氧极高的过氧化铁FeO2。地面上司空见惯的沼铁矿FeOOH(也就是铁锈),到了深部就会变成过氧化铁,并产生氢。过氧化铁富集在地幔和地核的边界,能解释核幔边界观察到的一些地震波异常现象。其含氧的突然释放,也可能造成大氧化事件。这一研究成果以“FeO2 and FeOOH under deep lower-mantle conditions and Earth’s oxygen–hydrogen cycles”为题发表在6月9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Nature 534, 241)。

韩礼元

团队

在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韩礼元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在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制备方法,其相关研究成果“Soft-cover deposition of scaling-up uniform perovskite thin films for high cost-performance solar cells”(DOI: 10.1039/C6EE01411A)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于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25.427)。

程寒松

参与研发的全球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氢能汽车“泰歌号”面世

  全球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氢能汽车工程样车“泰歌号”,17日在武汉扬子江汽车厂区奔跑起来!这标志着我国在“常温常压储氢技术”上取得突破。氢能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理论上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动力设备,但难以常温常压储存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程寒松教授带领的团队,突破了氢能在常温常压下难以贮存和释放的技术瓶颈,成功攻克了氢能在常温常压下储运这一世界性难题。

许崇育

当选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

  2月25日,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千人计划”专家许崇育教授当选为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是挪威学术界的最高学术团体。许崇育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亚裔院士。许崇育教授是国际著名水文学家,长期从事全球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响应,不同气候区域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水文模拟研究。现任挪威奥斯陆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及国内数个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兼职教授。

谢尚平

当选2016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士

  7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与大气学院“千人计划”谢尚平教授当选为2016年度AGU Fellow。谢尚平教授多年来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包括提出风-蒸发-海表温度反馈(WES)机制;发现了夏威夷岛链的尾迹效应;揭示了热带印度洋电容器效应;构建了全球变暖下热带降水变化“warmer-getter-wetter”的理论框架;对最近15年全球变暖停滞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此次获得AGU会士荣誉,是学界再次对他在海洋、大气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多年努力与贡献的肯定。

栗世芳

团队

荣获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金翼奖

  栗世芳的企业——汉诺威工业装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团队项目“太阳能多能互补三联供系统”荣获新能源及环保产业总决赛“金翼奖”。项目的大规模应用将有效解决PM2.5、高污染、高排放等现实问题,促进传统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变革,同时为我国的绿色、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解决之道。

信息科学与技术

黄晓庆

获IEEE CQR主席大奖

  “因为卓越的领导能力,让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网络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还因为他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将多项移动技术整合成一套统一的全球标准;更因为他出色的执行力,激励着众多优秀工程师努力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当选2016年度IEEE CQR主席大奖,成为IEEE CQR设立该奖项以来,首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CEO。

李学龙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学龙研究员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获奖项目排名第二)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新波等(排名第一)共同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们合作完成的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理论方法研究,建立了图像结构的表示模型,构建了视觉表观的精确重构;并基于视觉系统通道选择和掩蔽机理,建立了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该方法对于图像检测、识别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何祖源

研发国内首根100G有源光缆样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何祖源带领团队,于上海千人计划创业园里研发出40G、56G有源光缆和国内首根100G有源光缆样品。其中,40G、56G有源光缆通过IBTA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厂商标准。

陈宇

出品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

  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27日在广州宣布成功研发问世,这一技术将电子纸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石墨烯的产业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标志着我国在石墨烯应用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石墨烯电子纸比传统电子纸更薄更柔,强度更大,显示亮度更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出版、穿戴式电子设备、物联网等领域。据悉,奥翼电子预计在一年内可实现石墨烯电子纸的量产。

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

朱健康

课题组


揭示miRNA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作用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揭示了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miR165/166在植物干旱、低温胁迫以及ABA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miRNA如何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应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遗传学》杂志。

邓兴旺

团队

发现光调控植物形态建成的重要分子机制

  邓兴旺教授实验室发现了一个参与COP1-HY5核心调控模块的关键因子BBX21。BBX21含有两个保守的B-box蛋白结构域,具有转录活性。在黑暗下,COP1直接作用于BBX21进行泛素化,并促进其通过26S蛋白酶降解系统进行水解;在见光以后,由于COP1活性受到抑制,使得BBX21蛋白迅速积累。积累的BBX21直接结合到HY5启动子上的T/G-box顺式作用原件,并激活HY5的基因表达而提高HY5蛋白的丰度。适度积累的HY5调控着下游将近3000多个基因的表达,以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正确响应。该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光调控植物幼苗形态建成的重要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理解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工作于2016年6月20日以“BBX21, an Arabidopsis B-box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s HY5 and is targeted by COP1 for 26S proteasome-mediated degrad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PNAS)。

施一公

团队

《科学》发文 报道酵母剪接体三维结构

  12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在即将开始第二步剪接反应前的工作状态下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在第一步剪接反应完成后通过构象变化起始第二步反应的激活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前体信使RNA剪接反应(pre-mRNA splicing)的分子机理。

谢晓亮

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10月18日,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谢晓亮,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在基因表达动力学和单细胞基因组学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前者让科学家们能在活体细胞内将基因的表达定量化,并且在分子水平揭示基因表达的机制;后者则让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精确地寻找点突变成为了可能。

John Speakman

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美国时间2016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研究员John Speakman入选2016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Speakman于2011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项目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工作,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能量平衡这一主题,对于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例如肥胖、糖尿病和衰老等具有广泛意义,此外对于了解动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非常重要。  

谭蔚泓

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1月14日,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成功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率领的团队在生物分子识别的医学应用上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已筛选到不同疾病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包括白血病、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等癌细胞以及一些传染病的DNA核酸适配体,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开发。他建立的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方法,先后被国际上50多个实验室采用,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可。

丁列明

企业贝达药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11月7日,贝达药业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意味着,这家成功研发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贝达药业成功上市,距离其推出凯美纳仅过了五年时间。据悉,凯美纳是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抗癌药,打破了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的垄断,标志着中国药物创新有了质的突破。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全文发表凯美纳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评价它“代表了肿瘤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谢东

团队

自主研发抗艾新药有望获批

  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谢东博士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的新一代抗艾滋病药物——HIV融合抑制剂“艾博卫泰”,是全球第一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长效抗艾新药,它的新分子作用机制使其对主要流行HIV-1病毒以及耐药病毒有效。已通过了国家食药监总局与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立的“创新药品审评审批绿色通道”,获得优先审批、加快审评的待遇,一旦获批,即可大规模投入临床应用。

薛定

研究组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报道父本线粒体清除研究新成果

  2016年9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薛定教授研究组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学术论文“Kinetics and specificity of paternal mitochondrial elimina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通过父本线粒体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构照明显微技术(SIM)以及电子显微成像技术,首次揭示了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线粒体动态(mitochondrial dynamics)在调控父本线粒体清除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为父本线粒体是如何被特异性地识别并清除和母本线粒体如何被保存下来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Kendrick

团队

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神经科学版块上,以直接投稿的方式发表题为“神经肽催产素的作用:使男女搭配又让男女有别”的论文。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Keith M. Kendrick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该论文是电子科技大学在神经科学这一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康裕建

成功将3D打印血管植入动物体内

  12月11日,猴体实验的负责人,蓝光英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康裕建将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体内实验宣告取得成功,引发轰动。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困扰临床半个世纪的人工血管内皮化问题成功找到解决办法,为全球超过17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截至2016年12月1日,已对30只恒河猴进行3D生物打印血管体内植入实验,实验动物术后存活率为100%。康裕建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只有简单的三句评价。“这次实验的成功,开创了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纪元。”康裕建说,人工血管已经出现了半个多世纪,但人工血管再堵塞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吴哲

团队

研发全国首个智能手持超声仪

  几百斤的常规医疗超声影像设备“大块头”,无法腾挪,不便携带,遭遇突发应急急救,即时医疗超声影像传送成为行业“痛点”。而随着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优途科技创始人吴哲和他团队历时两年研发的全国首个临床标准智能手持超声仪——掌上超声产品“掌声·mSonics MU1”正式亮相,我国医疗超声影像设备将完成从“PC级”向手持“手机级”的大跳级。

刘青松

课题组

新型B细胞肿瘤抑制剂研发成功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专家刘青松课题组研发出一种针对B细胞肿瘤的新型抑制剂PI3Kδ/V-IN-01。它是针对激酶PI3Kδ和Vps34的双重抑制剂,能够更强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该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学术期刊《癌症靶点》上。

叶丽林

团队

在根治HIV等慢性病毒感染上取得突破

  国际知名科学周刊《自然》(Nature)近日发表由第三军医大学叶丽林教授主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群新的CD8+T细胞亚类,阐明了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关键环节,为根治HIV、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这项研究2013年年初启动,在中组部千人计划、科技部“973”计划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下,历经近4年时间取得重大突破。

冯友军

在微生物学刊物mBio再次发表研究论文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冯友军教授在细菌多粘菌素耐药MCR-1的分子进化与载体播散方面取得进展。4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mBio》在线刊登了冯友军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的该项研究成果,题为“Diversified mcr-1-harbouring plasmid reservoirs confer resistance to colistin in human gut microbiota”。这是该课题组继2015年6月在《mBio》杂志发表“The atypical occurrence of two biotin protein ligases in Francisella novicida is due to distinct roles in virulence and biotin metabolism”后在该核心刊物发表的又一研究结果。该研究工作得到浙江大学科研启动经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 (LR15H19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570027) 以及“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的联合资助。

杨海涛

团队

成功解析寨卡病毒解旋酶结构

  美洲多国发生“寨卡”疫情,该病毒可能引发胎儿头部畸小等严重先天缺陷,尚无有效抑制手段。近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海涛教授及团队成功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晶体结构,该成果将为药物研发提供一个精确的模型,为开发出治疗寨卡病毒的特效药物提供可能。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Protein & Cell(《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

田梅

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田梅入选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这是2012年田梅教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以来又一次获奖。她率领团队创新建立了系列新型分子影像技术和方法,重点开展了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的脑疾病和脑功能临床与基础研究、脑机融合、恶性肿瘤的分子影像精准诊治,为重大疾病的预警预防、早诊早治、准确评估提供了重要支撑。

陈柱成

研究组

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染色质重塑因子ISWI的结构与调控机理

  2016年12月6日,清华大学陈柱成研究组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题为“染色质重塑因子ISWI的结构与调控”(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of the chromatin remodeller ISWI)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的研究手段,解析了嗜热酵母的ISWI蛋白以及ISWI蛋白与组蛋白H4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结合相应的生化实验,揭示了ISWI蛋白的自抑制、被底物识别和激活以及感知接头DNA长度,发挥染色质组装功能的分子机理。

周大旺

邓贤明

团队

研制出受损肝脏肠道皮肤等器官修复再生药物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周大旺教授课题组、邓贤明教授课题组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云彩红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能促进受损的肝脏、肠道及皮肤等器官修复与再生的重要小分子药物,并在小鼠实验中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只需通过服药,便可实现受损肝脏、肠道和皮肤的修复与再生。这被认为为再生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8月18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转化医学》。

常兴

研究组

发现DNA碱基编辑的新方法

  10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常兴研究组题为Targeted AID -mediated mutagenesis (TAM) enablesefficient genomic diversific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脱氨酶在体内实现高效率和高通量的DNA碱基编辑的新方法。

杜嘉木

研究组

发现调控植物开花的表观遗传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何跃辉研究组与杜嘉木研究组合作,利用模式开花植物拟南芥发现了一个冷记忆顺式DNA元件与一个表观遗传标记识别蛋白,通过整合发育与温度信号,调控开花时间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为理解植物如何适时开花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应用靶点。11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刘颖

研究组

揭示细胞非自主性的线粒体应激新机制

  2016年10月21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刘颖研究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Neuropeptide signals cell non-autonomous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的研究成果,并于2016年11月8日以封面文章见刊。课题组首次发现线虫中四种神经元内的线粒体损伤可以传递信号至远端肠道组织并引起肠道组织内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神经肽FLP-2在该过程中起到信号传递功能。

林辰涛

团队

在光受体蛋白研究取得新突破

  10月21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科学》在线发表福建农林大学林辰涛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拟南芥蓝光受体蛋白——隐花色素2的光激活与失活机制”,标志着我国在光受体蛋白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研究成果首次解析了生物最古老的光受体蛋白的作用原理,可为未来提高农林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精准调控农林作物花期等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周界文

揭开最大离子通道 “面纱”

  5月3日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周界文研究组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核磁技术结合电镜技术,首次揭示了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MCU跨膜核心区域的三维结构,这是迄今为止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出的最大的离子通道结构。

数学物理

潘建伟

团队

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再获重大突破,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季向东

团队

公布世界最大暗物质实验“熊猫计划”项目首个结果

  7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熊猫计划)实验负责人季向东博士公布我国PandaX(熊猫计划)二期500公斤级液氙暗物质探测器运行的第一个物理结果:在3.3万公斤·天的曝光量下,未发现暗物质粒子踪迹,对可能的暗物质候选对象得出了最新的限制。这一探测的灵敏度处于当前世界最高水平。

陈宇翱

获国际物理大奖

  7月28日,启东籍科学家、中国科大陈宇翱教授荣获201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奖。在这个两年一度的国际原子物理大会上,评选委员会主席T·Azuma教授为陈宇翱颁发奖章,以奖励他在量子信息与量子模拟领域的杰出贡献。陈宇翱还受邀在此次会议上做了玻色费米双超流的涡旋观测(Observation of double-species vortex lattices of a mess-imbalanced Bose and Fermi super-fluid mixture)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实验室的最新进展。

陆朝阳

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近日,美国光学学会(OSA)产生了新一届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成功当选。陆朝阳,现任中国科大教授。2011年从剑桥大学回国,致力于发展固态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已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1篇),Nature(3篇),Nature Physics(3篇),Nature Photonics(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2篇),PNAS(3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16篇)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引用2000余次。研究成果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年度突破榜首、三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

尤金•格列戈良茨

在高压氢研究实现新突破

  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千人计划专家尤金•格列戈良茨领导的研究团队提供了最新的实验证据,推测出了这种新的原子态的存在。相关结果于1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并以“压力点”为标题被选做封面。

Brent 

E. Little

首次在集成光子芯片上产生偏振纠缠光子对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外专千人计划Brent E. Little与加拿大魁北克国立科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非线性微环谐振腔中TE和TM模式间的自发四波混频效应,结合微环谐振腔的滤波选模作用,首次在集成光子芯片上产生了偏振纠缠光子对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亚历山大·冈察洛夫

《自然》揭秘地球磁场稳定存在的原因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亚历山大·冈察洛夫(Alexandre F. Gontcharov)研究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并结合脉冲激光加热技术,直观呈现了地球内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铁的热力学行为,从而解释了地球磁场稳定存在的原因。该成果6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彭影杰

获欧洲天文学会奖

  4月13日,2016年欧洲天文学会奖揭晓,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影杰成为了获此奖项的第一名中国人。彭影杰的博士论文为观测宇宙学,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其利用高质量的大样本巡天观测数据,提出了一套全新利用连续性方法,来研究星系族群从宇宙形成早期到邻近宇宙长达100亿年的演化过程。

施勇

研究组

首次发现化石星系中的一氧化碳气体

  “化石”星系诞生于宇宙极早期,随后极少演化,对这些星系的研究将帮助理解宇宙第一代恒星和星系的形成。12月9日,《自然-通讯》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高煜与南京大学教授施勇团队合作在“化石”星系中首次发现了一氧化碳气体,这提供了表明化石星系中存在分子气体的直接证据。

闫大鹏

研发出我国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装机

  “目前,我国2万瓦光纤激光器只能依赖进口。”项目负责人之一闫大鹏介绍,一台进口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市场价格为600多万元,实现国产后,售价可降低40%。此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已成功研发出1万瓦光纤激光器,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家掌握此核心技术的企业。

化学化工

斯托达特

入选诺贝尔化学奖

  10月5日,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SirJ.FraserStoddart)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斯托达特的获奖原因,是他在1991年迈出了开发分子机器的第二步,他发明了“轮烷rotaxane”。他将一个分子环穿到一个分子轴上,并且发现环能够沿着轴移动。基于轮烷他开发出了一个分子电梯,一种分子的肌肉和基于分子的计算机芯片。

曾晓成

团队

在气体水合物和冰相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曾晓成教授研究组与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教授研究组合作,通过理论研究预言了一种新的气体水合物和冰相,成果以“A new phase diagram of water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The rise of the lowest-density clathrate s-III”为题发表在二月十二日《科学进展》。

张绪穆

荣获“亚洲核心计划讲座奖”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张绪穆教授获得“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大奖。张绪穆在实用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关注,在不对称氢化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重大药物(如度罗西汀和西他列汀中间体)的绿色合成新工艺的工业化应用规模大、污染小、效益高,在不对称合成研究领域有重大贡献。

余金权

荣获2016年麦克阿瑟“天才奖”

  2016年度麦克阿瑟奖于9月22日揭晓,有机合成大牛、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华人化学家余金权(Jin-Quan Yu)教授荣获这一极具影响力的奖项。获奖原因是其在开创碳氢(C-H)键活化技术方面的巨大成就,这种技术为化学家合成医药和农业化合物以及新材料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戴庆

在分子指纹方面获得新突破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使用他们自己专门设计的石墨烯等离子体结构,在CaF2纳米膜上证明了纳米级分子指纹。该结构不仅避免了等离子-光子的杂化,而且提供了覆盖整个分子指纹区的原位电可调石墨烯等离子体,这在以往是无法实现的。此外,未受干扰和高限制石墨烯等离子体,提供了面内与面外振动模式的同步检测,而检测敏感性由超高降低到亚单层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当前远场中红外光谱的检测限制。

丛欢

团队

在大规模精确制备碳基纳米材料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光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合成手段,在精确构建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该研究原创性地利用蒽光二聚体的刚性弯折结构作为中心合成单元,借助过渡金属促进的偶联反应等方法高效合成具有数字8形状的高度扭曲芳香族双环分子;进而利用蒽二聚反应的可逆性在加热条件下实现扩环,完成非平面芳香环系的构建并精确合成碳纳米环分子。

刘开辉

团队

把石墨烯单晶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50倍

  刘开辉研究员团队利用CVD方法在1000oC左右热解甲烷气体,把多晶铜衬底上石墨烯单晶的生长速度提高了150倍,达到60μm/s。这项重大突破的核心是把多晶铜片放置于氧化物衬底上(两者之间的间隙~15μm)。理论模拟计算证明,氧化物衬底能够为铜片表面提供连续的活性氧,显著降低了甲烷分解的势垒(从1.57eV降低到0.62eV),从而能够高效催化铜表面上的反应,提高石墨烯的生长速度。利用这种技术,他们能够在5秒钟内生长出300μm的石墨烯大单晶。该研究结果对于可控、高速生长出大尺寸石墨烯大单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因而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技术价值。该研究成果于2016年8月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黄小青

课题组

在二维铂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氧还原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黄小青课题组在二维铂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氧还原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模型催化中电化学界面的瓶颈问题。黄小青课题组与国内外多个团队合作,制备了高质量且单分散的PtPb纳米片。

工程与材料

任晓兵

团队

“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一个理想状态的晶体,原子按照一定次序严格处在格点上,但实际中晶格往往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被称为“晶体缺陷”。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院长任晓兵教授团队用一项历时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缺陷,能够让材料更智能。这个“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项目,刚刚摘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熊宇杰

研制出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课题组基于应用广泛的半导体硅材料,采用金属纳米结构的热电子注入方法,设计出一种可在近红外区域进行光电转换且具有力学柔性的太阳能电池。国际重要的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将这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列为“非常重要论文”在线发表。

史才军

当选为RILEM会士

  近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史才军教授当选为RILEM(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会士,成为2016年唯一当选会士。史才军教授在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测试、耐久性、智能防渗漏材料及废物的利用和处置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50余篇。2015年“建设与建造”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排名第一,2016年全球土木工程领域高被引学者。

马庆位

获CH Kim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马庆位近日被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师(ISOPE)协会授予CH Kim奖,以奖励其在浮体动力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成就和贡献。马庆位教授在其研究领域发表上百篇相关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并参与工信部数值水池重大专项等。

甘中学

团队

成功研发18轴双臂机器人

  甘中学带领团队研发完成18轴双臂灵巧协作机器人,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双臂机器人,也是全球首个十八轴双臂机器人。此款机器人由两个高精度7自由度手臂和一个4自由度的自主移动平台组成。此款机器人实现了工具末端的智能闭环控制,为实现“人机主动协同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刘生忠

团队

在钙钛矿单晶薄片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生忠教授团队首次利用流动溶液微反应系统,实现了厚度和形状可控的钙钛矿CH3NH3PbI3单晶薄片的制备。与微晶钙钛矿光电器件相比,用钙钛矿单晶薄片组装的集成电路型光探测器有更好的光响应和更高量子效率,同时有更宽的光谱响应范围。此外,该集成电路型光探测器在工作稳定性方面也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Oganov

团队

计算发现的新型TiN2催化剂获实验证实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千人计划教授Oganov团队计算发现的新型TiN2催化剂获实验证实,这一发现为富氮的钛金属化合物应用于高效能催化剂提供了新材料,并为富氮化合物的计算发现与性能表征提供了新思路。

王征飞

在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王征飞教授团队,首次发现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中的一种新型一维拓扑边界态,该成果于7月4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学术刊物《自然·材料》上。

陈涛

研发出多功能油水分离材料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分子事业部陈涛研究员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长期致力于二维高分子纳米复合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通过表面接枝高分子刷和多级组装技术,获得多种新型复合材料,可实现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和净化水质。

庞新厂

实现一维纳米晶的精准控制

  9月16日,国际顶尖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庞新厂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由庞新厂作为第一作者、并由其主要完成的对一维纳米晶体直径、长度、长径比、组份、形貌以及结构进行精准控制的合成技术,同时《科学》杂志还在线发表了专门的评论文章。论文详细介绍了庞新厂以纤维素基的瓶刷状嵌段共聚物为单分子纳米反应器,独创一种对任何类型纳米晶都能够制作的高度普适性单分子模板法。

朱嘉

课题组

在锂基负极合成制备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在对锂基负极的合成制备的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Poly(dimethylsiloxane) Thin Film as a Stable Interfacial Layer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Metal Battery Anodes)于2016年10月26日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张彦

企业激智科技 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11月15日上午,国内光电显示薄膜领域领军企业——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首发上市,激智科技董事长张彦博士是全国第一批、宁波第一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激智科技也是宁波第一家国家“千人计划”和“3315计划”上市公司。作为光学膜国产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激智科技的使命是成为光学薄膜领域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经济、金融与管理

钱颖一

获2016年中国首届经济学奖

  12月4日上午,2016年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长江商学院许成钢教授被授予首次颁发的中国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在转轨经济中作用于政府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田国强

荣膺2016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年度思想家”

  12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获颁“2016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年度思想家奖”。该奖项主要颁发给在所在领域专注于研究与创造,通过其思想的传播,对经济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商界或者非商界人士。

来源:厦门高层次人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