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者按



  随着以算力、算法、大数据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新基建的“底座”,数字经济正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当前,以智能经济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尚处于初创期,我国亟须大力发展智能经济,以智能经济发展为契机全面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期中国经济时报理论周刊,邀请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共同探讨智能经济以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智能制造。


——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桂林旅游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欧阳日辉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智能经济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中国经济时报:智能经济是怎样的经济形态?人工智能、新基建与智能经济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欧阳日辉:
智能经济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人工智能应用到经济中的形态,是在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与消费互联网匹配的经济形态是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与产业互联网相适应的是工业互联网、智能经济。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至此,国家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升级为“智能+”“智能经济”发展战略。阿里、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平台也对智能经济进行了表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布局相关产业。
  
  智能经济是在信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迭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结合的产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智能经济与电子商务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金融、数字贸易等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版图,是数字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
  
  智能经济可以界定为:以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为支撑,构建“数据+算力+算法”的核心技术体系,研发出智能装备、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和服务,推动三次产业实现“智能+”,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如果将数字智能经济看成一座房子,新型基础设施是房子的地基,人工智能既是地基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造房子的核心技术。所谓智能,就是通过算力和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新基建既支撑智能经济运行,又为智能经济发展提供了海量数据。人工智能根据各种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主地进行判断、预测和决策,并向相应的人和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在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运行层面实现智能化。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经济将带来显著改变


  中国经济时报:在新基建大背景下,您认为,智能经济将在哪些层面带来显著改变?
  
  欧阳日辉:
新基建助推之下,“数据+算力+算法”提供智能服务,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物种和应用场景,比如,无人工厂、无人汽车、无人货架商场。从宏观层面而言,人工智能将从人机交互、基础设施、行业应用三个层面,在完成数据采集之后,通过描述、诊断、预测和决策四个阶段实现人与机器协同互动,优化资源配置,重塑人类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对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G通过各种全新沉浸式和交互式新技术提升体验。智能手机是当前体验比较多的最典型的人机交互智能商品,人机交互的产品还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数控机床等。视频、游戏、音乐等泛娱乐将被重构,新的内容与交互方式蕴含着新的商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AR和VR市场。智能化正在从辅助驾驶向最终的无人驾驶方向演进,网联化进程不断加速,逐步替代驾驶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无人驾驶将成为人工智能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智能工厂中机器人成为人的高级助手,人和机器在生产中友好合作。工业互联网将打通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的数据,人和机器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及时共享信息,消费者通过5G可以跨地区参与产品设计,工业机器人结合云计算的超级计算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精准判断,监测运行、及时决策和调整生产。
  
  智慧城市的“城市大脑”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统筹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应用,在交通治理、城管、医疗等领域,通过物联网感知终端描述城市运行状态,构建真实城市的虚拟镜像,支撑监测、预测和假设分析,实现全天候智能管理和调控。
  
  人工智能将掀起金融业大变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结合,金融机构减少人工干预,规避传统风控基于人工经验的盲区,将提升金融风控的效率,最终达到自动防范风险的理想状态。金融监管机构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知识图谱挖掘,及时掌握宏观金融风险趋势。
  

中国在智能化产业转型中具备有利条件和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抓住智能化产业转型的机遇,有哪些有利条件?
  
  欧阳日辉:一是智能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已有的人工智能规划、大数据规划等的基础上,“智能+”战略、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上云用数赋智等政策,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将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我国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在智能经济的应用场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蚂蚁集团在甄别虚假交易行为中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支付宝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审核证件,中国银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核查反洗钱,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错误率已经降至2.24%。
  
  三是我国智能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半年度研究报告(2019H2)》报告显示,到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27.5亿美金,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39.0%,远远超过全球市场20%的复合年增长率。
  
  四是我国智能经济产业链趋于完善。从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地方政府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园。目前,我国智能经济企业达170万家,其中上市公司1580家。未来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空间巨大。
  
  五是数字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智能经济发展迎来加速期。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增长带逐步形成,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农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扎实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智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六是我国智能经济在世界大变局中有较大的机遇。总结疫情中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非接触经济的经验,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抓住国际经济变局的机遇,推动我国智能经济“走出去”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推动我国智能经济加快发展您有哪些政策建议?
  
  欧阳日辉:
智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才、数据、智能设备与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车联网和政联网,从人工智能向人机混合智能、“人工+智能”向“自主智能系统”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普惠性“智能社会”。各国纷纷布局智能经济,为了促进我国在这个新经济形态中保持竞争力,建议如下。
  
  第一,强化智能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既要加强智能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加强智能经济的定义、范围、规模和价值创造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智能经济发展规律和范式变革。
  
  第二,加强智能经济核心技术研发。从我国智能经济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突破,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算法研究和算力建设,推动制造、金融、物流等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第三,完善智能经济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坚持长线培养和短期培训相结合,鼓励高校、政府和企业合作,探索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开展智能经济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
  
  第四,构建数据融合和治理体系。加快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利用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和融合,探索政府、行业协会、平台和社会数据的采集和整合路径,构建安全有序的数据交易体系,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复杂场景下的规则体系。
  
  第五,构筑安全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在新基建布局中,高度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应用,建设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能力。
  
  第六,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拓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定制经济应用领域,引领培育智能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网络互联和数据跨境流动,推进企业之间开展交流和联合研发。



智能制造:工业转型升级主旋律






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赵敏



  今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重申了智能制造的定位,也强调了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是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活动的大主题,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建设内容。
  

重塑人机关系


  对于智能制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市场上使用的定义有很多种。大多数的智能制造定义,往往是高大上的词汇组合,缺乏通俗的解读,让受众群体听起来云里雾里,干起来不明就里。
  
  对智能制造的理解,涉及到人机关系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机器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用于改造世界的劳动工具。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对人的躯干、肢体和生物能量的模仿与延伸。在前两次工业革命时代,从蒸汽机、热机到电机,替代了人的生物能量,用卡钳、老虎钳等专用卡具,替代了人的双手,用机架、箱体、塔吊等,替代了人的躯体等。机器有力量,机器不疲劳,机器很精密,机器可以干人类能干的事情,但更多是干人类所不能干的事情。
  
  从工业革命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两百多年来,如果非要用智能不智能这样的词汇来评价机器的话,那么机器一直是不智能的,甚至就是愚蠢的。愚蠢机器的最明显特征是,它不“认识”人,没有视、听、嗅、尝、触这“五觉”感官能力,更没有一个类人的“大脑”去理解人的意图。因此,在过去两百多年中,愚蠢机器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以为具有某种“智能”的工业机器人,它们的工作场所仍然必须用围栏或铁丝网隔离开,防止人误入机械臂的工作范围,避免人被打伤。
  
  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机器带来了技术功能优化的契机。自从1969年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诞生之后,已经可以用类似计算机编程的方式来控制机器的工作时序、动作以及动作的幅度。因此,德国人将PLC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端。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当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诸如传感器、网络、芯片、软件等)不断融入到工业领域,几十年前还处于愚蠢状态的机器,开始逐渐变得聪明(Smart)起来,成为了“智能机器(SmartMachine)”。德国、美国的技术专家用“Smartmanufacturing”来定义智能制造。
  

智能基本原理


  今天,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技术应用成本和门槛越来越低,人与机器的关系逐渐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过去要完全依赖人来操作、监控的机器,现在逐渐减少了人工的介入。
  
  当给机器加上各种传感器来模拟人的感官,感知机器工作场景中的各种关键物理信息,并将其转换成为电脑可以处理的数据;给机器加上芯片和软件来模拟人的大脑,让软件可以根据人类赋予的模型、算法和最佳经验数据来进行思考和推理,机器就逐渐演变成为越来越聪明的智能机器,产品逐渐演变成为智能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制造业逐渐演变成为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并不是一个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术语。通俗地说,智能制造就是一个“人智变机智”的过程与相关活动——即把人的智能(简称“人智”)从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提炼成为显性知识,经过格式化、模型化、算法化处理,再把模型化(机理模型、数据分析模型等)的知识写入软件,软件嵌入芯片,芯片嵌入某个数字装置/模块,再把该数字装置/模块嵌入到物理设备中,由此而赋予机器一定的自主能力,让机器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简称“机智”),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赋能”。而这个过程就是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要素的相互融合,其融合结果就是在字面上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赛博物理系统(CPS)”。
  
  如此,机器在工业软件支撑下具有了一定的人类思考能力,当软件算法越好、芯片算力越强、工业数据越多时,“机智”程度就越高。当“机智”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具备了部分或完全替代人体/人脑的功能。当人体/人脑离开了工作场景的系统回路后,机器在无人参与情况下,仍然可以像人在现场时一样自主工作,甚至还可以工作得更好,较好地优化了制造资源的配置。
  

“人智”转“机智”的过程


  人机关系的变革点,聚焦在工业软件上。
  
  工业软件是工业化的顶级产物。它如容器一般盛装了人类工业知识,给制造业带来两大巨变:第一,改变了传统的设计、工艺、生产和运维方式,产品以数字孪生体的方式,随时在赛博空间迭代优化,使制造过程敏捷精准。第二,塑造了物理产品的“五官”和“大脑”,产品在物理空间的行为随场景而自动调整,变得更加聪明。两大巨变融汇,形成智能制造这种新工业模式。
  

五个基本特征


  笔者梳理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新工业革命内涵,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无论是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都符合以下五个特征。
  
  一是“人智”转“机智”——人类知识不断进入工业软件,知识载体由以碳基知识为主转向以硅基知识为主,数字生产力激增。二是传感器低价普及——传感器为产品增添了“五官”,极大增强了产品和设备的感知能力,物理信息加速数字化。三是软件定义制造——工业软件成为设备和企业的“大脑”,算法/算力急剧增加,软件同时定义了材料/零件/工业系统在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时空表现和演变规律。四是跨时空控制机器——比特拥抱原子、IT携手OT、赛博融合物理,工业软件给出的数字指令通过各种网络,不限时空地精准操控物理机器设备。五是大范围优化配置制造资源——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大范围、精细化地优化配置制造资源。
  

智能经济兴起


  在智能制造的驱动与促进下,未来的智能工厂,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人机关系日趋和谐,人类从体力、脑力上被完全解放出来,机器生产产品,而人则重点生产知识。工作现场的工人会越来越少,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大行其道。所有的物料、机器、作业系统都按照人的意愿自动、智能、高效地工作。
  
  由于工业互联网、CPS的深入发展,过去的时空限制都被打破,未来工人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劳动自由,地点任意分布,形式轻松自由,无需集中到车间上班,可以不限时空和形式来从事生产、操控机器。
  
  由此,一个智能社会已经初步成型,很多困扰今日上班族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任意地点工作而使得上下班高峰期自动消失,房子只有居住价值而与位置无关,知识工作者自由快乐地选择工作,智能产品无处不在,智能经济蓬勃兴起……人类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小结


  笔者预测,未来的智能制造,是每一个原子都可以被软件给出的比特数据精准控制的制造。这种控制体现在机器、材料的构成上,比特数据将会恰当地安排和控制每一个原子的位置以及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会精准地控制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和属性,精准地控制各个零件所在位置,还会精准地控制这些零件之间的相互运动以及耗能等。
  
  智能乃基于软件所蕴含的人类智力成果和知识精粹,承载于比特数据;制造乃经济之源,立国之本,作用于物质原子。智能制造所产出的智能产品将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现有的经济属性。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经济,已经不是一种设想,而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逻辑。





热点链接


●各地楼市调控政策频出  房价稳中有涨


●专访丨曲维玺:“十四五”应以突破性举措破解发展环境困局


●新闻洞察丨旅游消费将迎小高峰  业态融合渐成行业趋势


●解读丨8月份经济数据出炉 三数据年内首次转正


●建言“十四五”⑥丨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激发“十四五”新发展活力


●聚焦新就业形态①丨生活服务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



监  制丨王忠宏   王  辉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