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研究丨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168大数据CDO 社科大数据 2022-12-31

企研观察每天18:00准时与您见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168大数据CDO研习社,来源: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中心


日前,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单位协办的数字生态指数(2020)发布会暨数字生态协同创新平台成立仪式在京举行。会上,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重磅发布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全国数字生态指数2020
数字生态指数2020客观全面地评估了我国各地数字生态现状,为打造理想的数字生态提供了科学评估依据和实践抓手工具。

数字生态理论框架
该指数提出由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构成的数字生态理论框架,由总指数和15项分指数构成,涉及2019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重点城市,能够监测国家、地方、产业等数字化发展与转型进展。

四型联动的中国省级数字生态。图片来源数字生态指数2020

本次指数显示,我国呈现四型联动、多维关联、经济依托的省级数字生态。各个省份根据数字生态特征可划分为全面领先型、赶超壮大型、发展成长型以及蓄势突破型;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三个维度间相互关联,彼此正向促进,但数字能力是打造理想数字生态的关键;良好的数字生态与发达的经济水平正相关。

  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生态指数对比

从各个省份来看,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属于全面领先型。该组别的主要特征,一是在总指数上国内领先,二是在分指数上没有明显的弱环,已经基本实现省内小幅环的理想数字生态。其中,北京数字生态总指数得分为85分,位居全国第一,三个一级指标也居于领先地位,数字基础得分81分、数字能力得分88分、数字应用得分85分。
天津、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属于赶超壮大型。该梯队数字生态水平紧跟全面领先型,但欠缺绝对优势或者存在较为薄弱的分指数生态维度,是制约这些地区实现高效省内小循环的主要因素。例如,山东数字基础和数字能力都比较扎实,如果未来能够成功推动数字应用,将很有可能形成健全的省内数字生态。
贵州、陕西、湖南、江西、黑龙江、内蒙古、重庆、宁夏、河北属于发展成长型。该类型普遍进入了数字生态发展的成长期。是否能够迅速成长,关键在于对现有生态做精准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寻求突破。例如贵州,是最先响应和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的省份之一,已经拥有较为良好的政策和数据基础,然而数字能力仍然较为欠缺,需要提升数字人才的吸引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来推动数字生态的快速升级。
山西、辽宁、吉林、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属于蓄势待发型。虽然这些省份数字生态指数的均值在全国以下,但是往往都有表现相对突出的分指数维度。因此,根据地方的票赋结构因地制宜的设计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实现突破的关键。例如海南,政府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已有较好的积累,抓住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史机遇,发挥制度集成创新的优势,就非常可能实现理想的数字生态。
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构建了一套评价各个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评估指标涵盖产业政策与环境、产业规模与质量、头部企业情况、产业创新能力及产业投资热度5个维度。
该指数基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企业库中收录的6634家大数据企业数据和相关合作方数据,系统地评估了134个城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

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城市排名(前20强)

指数结果显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排名前五,是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南京、武汉、天津、成都、苏州、重庆和合肥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组成第二梯队;厦门、贵阳、郑州、福州等城市紧随其后,位于第三梯队。

领先城市分指数对比图

全国大数据产业形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图谱较为完善,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逐步形成。大数据产业生态圈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以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重点城市为关键节点;珠三角以深圳为核心,以广州、珠海、佛山、惠州等重点城市为关键节点;京津冀以北京为核心、以天津为重点城市、河北为辅助区域,正在构建联动发展的生态系统。
研究团队认为,未来大数据发展要优化产业链布局,形成特色大数据产业生态;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吸引高端人才,支持联合研发创新。
具体内容如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CCAD数据库




·END·



星标⭐我们不迷路!

想要文章及时到,文末“在看”少不了!


点击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吧

往期推荐


CCAD | 洞悉全量企业股东与股权投资关系,影响因子>5不在话下!

余淼杰:对美国而言,贸易逆差绝对不是坏事

学术圈丨埃里克·马斯金:疫情下的机制设计

金刻羽: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学术圈丨经济如何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互促?且看各家观点争锋与共识

学术圈丨管清友最新演讲:百年变局,要关注5个趋势

学术圈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文丨168大数据CDO研习社推荐丨杨奇明




阅读原文有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