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伴随式”公共法律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海安市司法局持续紧盯市场主体需求,开展“企好伴•法相随”暨第二届“企暖花开法治行”专项活动,以有为服务、有效联动、有力保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提供更优法治环境。
有为服务,推动公共服务项目供给
聚焦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兴产业各阶段需求,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益律师服务团等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分析法律风险点,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提出风险防范处置意见。
“我们针对体检中发现的初创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需求,制作各类涉企电子小卡片60余幅,对企业人力资源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合同进行风险提示”,海安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桑江说,“就是要以更加便捷贴近的方式,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合法的工资、社保和合同管理等制度,规避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探索小微企业“组团”购买法律服务,通过需求调查、座谈交流、典型引导等方式,积极推行“共享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分摊小微企业承担顾问费用上的压力,提升小微企业法治获得感。
有效联动,注重整合资源系统施策
墩头镇吉庆村“法律明白人”黄蓉在获悉某科技公司20万元应收账款纠纷后,立即与村法律顾问于太军联系,听取纠纷双方意见,多次组织协调,最终纠纷得以妥善解决。这是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N家小微企业“三结对”活动的缩影。
服务企业,需要有效连接需求和供给。海安市司法局“三结对”活动,将法律顾问专业优势、法律明白人本土优势与小微企业法治需求相匹配,提升法治服务保障小微企业实效。同时,联合市律师行业,与发改委、工会等部门共同部署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律企同行·法护营商”、群“燕”搭桥·助企出海、法暖职工·燕伴我行等六大项目,整合服务资源,开展产业链法治体检等主题活动30多场次,联合开展“点单式”法治讲座12场次。
统筹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职能,将法律援助站点建设成具有特色、集成提供法律服务的“加油站”,持续深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新增3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被列入市委政法委员会2024年度政法惠民实事项目,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力保障,培优强基固本关键要素
今年以来,海安市司法局聚焦纠纷源头治理、快速化解,持续强化制度供给、平台建设,夯实服务保障的基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专题研究农业生产经营纠纷类型、法律风险,制定《海安市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工作实施方案》《海安市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工作指引》《农业生产经营合同示范文本汇编》等,推广农业产业链服务,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健康发展。
某家具材料市场A店家,因买卖纠纷将买家诉至辖区法庭。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将该案件分流至辖区洋蛮河司法所,组织共同开展诉前调解。司法所干警摆事实、讲道理、做双方思想工作,最终促成原告主动撤诉,双方当场签署诉前调解协议。
在“庭所共建”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拓展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精心培育商会调解组织18家,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擦亮“商会商事调解”特色品牌等。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各类商事纠纷60余起,积极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通司法行政在线 海安政法)
社会治理 | 启东北城区: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多元解纷新阵地
超暖一幕!街头搭把手,他推车1.2公里护送老人回家!
主播直播带货业绩下滑,积压的库存谁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