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偷得浮生三日闲,会书会友会自己
2018初拾迎春校长越读会
寒假伊始年未至,恰是花山读书时。
2018年2月7-9日,由苏州半书房、蒲公英书房联合主办的初拾迎春校长越读会在姑苏城外“不隆重、非严肃、小规模、很闲适”地举行了。来自全国9个省市近80位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其他书友共赴苏州花山和玖树森林,一起度过了三天“有意义”而又“有意思”的阅读生活。
【Day 1】
开营仪式
2月7日上午,太湖畔,玖树竹房里,2018初拾迎春校长越读会在此拉开了序幕。在越读会开营仪式上,几位“爱读书”的特邀嘉宾为书友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和阅读分享。
李斌:阅读,放大教育格局
第一位分享人是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星教师》杂志出品人李斌先生,他分享的主题是:阅读,放大教育格局。
李斌先生认为,当下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以校长、局长为主要群体的教育管理者,首当其冲的职责,是如何踩准时代,把握方向,发现可能。因此,全方位、结构性改革不能轻启,也不能不启。要成功启动体制内外学校的结构性改革,领导者与参与者的内心,最好提前准备一个全方位、立体、多元、跨时间、跨空间、跨文化的教育格局。而阅读,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视野里,重新思考学校与教育。
本次越读会共读的10本书,即由蒲公英教育智库在数千本出版物中精选而出,指向的是全球社会发展与教育风向。
一丘(邱华国):教育需要新“工”人
苏州半书房、初拾校长越读会发起人一丘先生以“会书·会友·会自己”为题,和书友们分享了初拾校长越读会旨要。一丘坚信,校长应是学校首席读书人。校长的“阅度”,就是这所学校的高度。
随后,一丘先生对凯文·凯利的《必然》进行了阅读分享。他从书中的“第七生物体”谈起,聊到科技新物种不断变迁的12条道路(“必然”),如形成、知化、屏读、共享、重混等。而联系到教育领域,一丘提出了两个追问:阅读的“必然”是什么?教育的“必然”是什么?
一丘认为,从阅读形态的变化趋势来看,越读会2.0应该是一群人“书化”的生态,而不仅仅是一群人“读书”的组织。而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或许不是“T”字型人才,也不是倒“T”字型人才,而是兼具宽度、深度和共享度的“工”字型人才,引起书友们的强烈共鸣。
陆维东:进化型组织的启示
弗雷德里克·莱卢的《重塑组织》被誉为“10年才可能出现的管理经典”。本次越读会,我们特邀本书的审校、正念领导力培训师陆维东先生亲临越读会现场,和书友分享“进化型组织的启示”。
现场,陆维东先生分享了德国的一所进化型学校——ESBZ。这是一所由政府资助的学校,在校长Margert Rasfeld的主持下成立于2007年。
ESBZ因其创新的课程与组织模式备受国际赞誉,比如自主学习、每周与导师一对一谈话、每周三校外两个小时的“责任”课程、“挑战”课程、重新设计课程、迷你学校、自主管理的家长、学生带领的工作坊、周五的赞美会议等,这些课程实践或许将为我国中小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
冰川(张宁):时代的“快”与教育的“慢”
资深互联网教育人,北京阅伴教育创始人冰川为书友带来主题演讲——时代的“快”与教育的“慢”。
冰川分析认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做好准备,迎接还没有创造出来的工作,使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技术,解决我们尚一无所知的社会问题。
“我们正从传统知识在价值上快速衰微的旧世界,转向深度素养在能量上不断增长的新世界。”教育成功不再是对内容知识的复制,而是将我们的所学外化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因此我们的学校也需要跟着转向。
吴亚滨:开启学习科学时代
“如何科学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育人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北京东方燕园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亚滨先生为书友深度分析和解读了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
吴亚滨先生总结了《如何学习》带给自己的三点启示:1.从关注知识转为关注学习,尤其是认知神经学、认知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2.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要学会“提问”和“分享”。提问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分享是推进理解的利器;3.成为优秀的施教者需要有“四个了解”:了解记忆的规律;了解认知目标分类;了解问题解决与创新;了解潜意识、运动和睡眠的价值。
邓涛:中国,慧学——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关于如何学习,“全维学商”课程研发人,重庆拾加拾教育负责人邓涛老师则立足学校实践,为书友带来了主题分享:“中国,慧学——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邓涛老师从一个困惑开始谈起:“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同样的试卷、同样的作业,学生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如果不去考虑学生的先天智力差异,是否“会”学习,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世界教育的大趋势来看:关于学习的重心,正向“会学”的方向偏移。问题在于,如何“会学”?邓涛老师以自己研发的全维学商课程为例,结合学生实际操作案例,和书友分享了如何为学生做个性化学习策略和方法等指导。
陶红:2017,我的阅读生活
校长的“阅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高度。苏州第三十中学校长,苏州半书房资深书友陶红校长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读书人。现场,陶校长和书友分享了自己在苏州半书房参加过的历次越读会活动及学习收获,随后又聊起了自己2017年读过的书籍。
陶红校长过去一年都读了哪些书?是否有您中意的好书?让我们来瞧瞧她的书单:
陶红校长2017年度书单
1.《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 凌宗伟著
2.《孩子没问题,大人有问题》 五味太郎著
3.《学习之道》 芭芭拉·奥克利著
4.《谁是教育的敌人》 郑杰、徐红著
5.《如何调动和激励教师》 托德·威特克尔著
6.《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戴维·珀金斯著
7.《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 约翰·哈蒂著
8.《学校变革关键词》 邱华国著
9.《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 乔纳森·海特著
10.《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著
11.《让学校重生》 肯·罗宾逊等著
12.《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帕克·帕尔默著
13.《四个维度的教育》 查尔斯·菲德尔等著
14.《教育心理学》 罗伯特·斯莱文著
15.《明亮的对话》 徐贲著
.......
嘉宾们的分享精彩纷呈,让人感受到思想的无限魅力。一位书友感叹道,“这半天分享的信息量太大,需要花几天时间来好好消化。”
止语静读
下午的玖树森林渐渐安静下来,泡一杯清茶,携一本好书,约三两好友,书友们开始了半日的“止语静读”......
端坐着读、斜躺着读、捂着脑袋读、捏着腮帮读,怎么舒服怎么读......
浮生可偷半日闲
分组品读
晚上的玖树森林依然精彩不断。
卢志文:校长最优雅的姿态是读书
著名教育管理专家,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校长以“作为校长的阅读”为题,和书友们分享了他的心得体悟。现场气氛热烈,互动不断。
卢志文校长爱好读书。他曾说:“我喜欢读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这个爱好是幸运的。”现场,他风趣地说:“现在很多校长书卷气淡,烟酒味却很浓。”
卢志文校长认为,校长最优雅的姿态是读书。校长读书可以获得三个“度”:高度、精读与厚度。所谓高度,即在理论上有所提升,理论可以扩展视距;所谓精度,即在专业上有所进步,专业滋养底气;所谓厚度,即在文化上有所积淀,文化点燃灵性。
随后,书友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书走班”,分别来到玖树竹房、初见书房和森林物语,开始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分组品读活动......
《设计思维》阅读分享
设计思维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设计思维的热潮?如何成为一名设计领导者,让教育创新发生?
玖树竹房里,书友们在知名儿童课程规划设计师徐莉老师的组织下,围绕《设计思维》一书进行了激烈的思维碰撞。现场,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潘望洁副局长结合自己在新加坡的教育考察经历阐述了对设计思维的独特看法,引发了书友们的积极讨论。
《人工智能》阅读分享
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写道:“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几乎无处不在。”那么,AI时代如何学习?AI时代最该学什么?AI时代的教育要关注什么?有了AI,人生还有意义吗?
初见书房内,兴化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2016年度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何伟俊老师组织书友探讨了相关话题。
《教育公平》阅读分享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诸多教育不公,我们该如何应对?兰德尔·林赛在《教育公平》一书中提出的教育公平的认识视角与处理策略、方法,对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公平,民族教育公平,性别教育公平等问题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在“森林物语”,无锡市育红小学校长,北师大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李燕校长组织书友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晚上九点,夜色渐深,分组品读活动终于落下帷幕。满载一天的收获,书友们登上了回酒店的大巴,一路上大家依然热切地交流着,“热度”不减......
【Day 2】
2月7日上午,书友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花山。花山脚下,白雪尚未融尽;花山隐居,古朴宁静优雅;了心书吧,书香茶香悠悠。
大家无不赞叹:姑苏城外,竟有如此美好的读书环境!
止语静读
新的一天,从止语静读开始......
关机止语,自有一“套”
在了心书吧,伴随着让人放松的轻音乐,书友们关闭手机,与书对话。会书,也是会自己......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人文行走
花山,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地。下午,书友们三五成群,登山游览。微信群里,大家时不时分享着各自拍摄的美图、趣图,童心依旧。
我们率先登顶啦!
阅读分享
夜晚的花山在沉沉暮色中睡去,了心书吧却依旧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张安仁: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漫游
国内少儿哲学课程资深教师张安仁老师将本次越读会的10本共读书籍串联起来,从哲学的视角,和大家分享了他的阅读心得。
安仁老师在分享过程中提到的“意底牢结”概念让人印象深刻。所谓“意底牢结”,即教条潜藏在我们的意志之中,与我们的思想机密结合,牢不可破。正如《重塑组织》中的一句话:“你所看见的,不是事物的原貌,而是透过了你自身的镜头。”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逃脱意底牢结呢?安仁老师认为,逃脱意底牢结首先要具有多元视角,其次要学会追问本质。安仁老师的精彩分享引得众人凝神细听,讨论不绝。
或坐、或站、或躺,无拘无束
“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ay 3】
经过两天的相处,书友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2月8日,活动临近尾声,大家格外珍惜最后的相聚时光。上午的“止语静读”逐渐自发地演变成“自由沙龙”,大家三三两两,促膝交谈,关于读书、关于教育、关于生活、关于人生......似乎有聊不尽的话题。
活动最后是越读会的“自组织”交流。大家相围而坐,自由发言。有的书友分享自己的“越”读心得,有的书友对消夏“越”读会提出了改进建议,有的书友基于共读书籍和个人经验“预见”教育......原来,“自组织”交流,也可以如此精彩!
你我都是点灯人,自己就是领读者。
一位爱读书的校长,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教师。一位爱读书的教师,可以影响一个班级的学生。星星之火可燎原,愿读书的种子如蒲公英般,“随风撒种,落地生根”。
2018初拾迎春越读会虽已画上句号,但我们的“越读”永不停止。
感恩“新春”遇见,期待“消夏”再见!
“读了,再说”——初拾校长越读会核心理念
文案 编辑 | 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