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7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大腿粗,说明胆经堵,彻底疏通胆经,唯有艾灸可行!

身体侧面:胆经的地盘


要解决小欣的疑惑,就得从胆经讲起——大腿外侧正是胆经的“一亩三分地”,大腿粗,说明这段胆经堵了,唯有把里面的瘀堵给灸散,大腿才能瘦下来。



胆经从外眼角的瞳子髎穴开始,沿着头部侧面、脖子侧面、上身侧面、大腿小腿侧面,一直走到脚侧面,在第四脚趾上的足窍阴穴结束。


其中,头部有被胆经包裹起来的、绕耳一周的三焦经,脚外侧边缘和脚踝附近有膀胱经。也就是说,身体其他的侧面部位,几乎都被胆经占据着。


▲黄色实线为胆经,耳周黄色虚线为三焦经


▲右下经络为膀胱经


中医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关于胆经的治疗范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身体侧面的问题,都必须调理胆经。


▲舌两边为肝胆区


在舌诊中,肝胆的反射区是舌头两边,正好对应身体的两侧。俗语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也说明了胆与边相对应,就是说:从空间方位上来讲,胆气的方位在于边侧。


很多人发现自己侧卧时更易于入睡,其实,从中医角度看,这种情况就属于胆气异常,才必须通过侧卧来达到按压胆经的目的。正常人应该仰卧侧卧都能很快入睡。


胆经:牵一经而动全身


与肝经、脾经、肾经等“大腕儿”相比,胆经总是常常被我们忽视。事实上,胆经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牵一经而动全身”。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其中,少阳居三阳经表里之间,内可通阳明之里,以助阳明之阖;外可连太阳之表,以助太阳之开。


也就是说,少阳为三阳运行通畅的枢机,是阳交于阴的重要门户,如果胆经和三焦经(同属少阳)出现瘀堵,全身的气机都会不畅。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中医认为,人身之气机,从子时生发,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胆经当令。


故而,胆是阳气升发的关口,此时必须进入睡眠状态(最好是深睡眠状态)——虽然一天24小时胆汁都在代谢,但唯有这两个小时胆汁的排泄堪比泄洪,人体排毒效率最高。


胆经与胆直接相通相连,对胆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故而,胆经的疏通与否极为重要。胆经通,胆才能健康,全身气机才能活泼。从这个角度来看,说胆经“牵一经而动全身”毫不夸张。


疑病多郁,就找胆经


临床常见很多奇怪的病,症状繁杂多变,但多无实质性病变,或虽有实质性病变,但不能定性、定位、确诊,西医往往对此束手无策。这些病症,被称为“疑病”。


中医认为,疑病多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当以郁为思考的切入点。郁有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之分,在疑难杂症中,以气郁最为常见,它是其他五郁的基础。


正值春季,我们三天两头劝大家疏肝,防止肝郁,肝气郁结在哪里呢?其实就在胆经,因为肝胆互为表里,而且胆经本就是少血多气的经络。


胆经一旦堵塞,肝气郁结就会加剧,进而出现各种症状——


横溢犯脾:就会腹痛、腹胀、腹泻;


上冲于心,就会心烦悸动;


反侮于肺,就会呛咳不已;


下夺于肾,就会耳鸣。


此外,气郁还易化火、动风,表现为眩、晕、麻、痉、颤、类中风,尤其春季风气当令,一旦肝郁,反应就会更加明显。气郁时间长了,还会气不行津,聚液成痰,而“百病多由痰作祟”,就什么问题都来了。


所以,当身体出现怪病、怎么调理都没有效果时,不妨从胆经入手,首辨气郁,兼而考虑到化火、生风、夹痰、夹瘀等症,就可在疑难杂症辨治中实现“大道至简”的目的。


疏通胆经,为何必须艾灸?


如果胆经只是轻微瘀堵,敲胆经就可以收到效果,重点捶打4个穴位所在区域——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


但是,捶打肯定不如艾灸来得直接有效,尤其在瘀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必须艾灸。原因如下:


1、以阳克阴


经络瘀堵,说明里面存在血瘀、痰浊、寒湿等阴邪,最佳调理思路自然不外乎“以阳克阴”。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力都是阳性的,可以气化掉里面的阴邪。


2、找病逐病


阳气在经络里循行,就像警察巡逻,一旦发现哪里潜伏着病邪,就会不断发起冲击,把潜藏的病邪搅动起来,冲开之后排出体外。也就是说,艾灸具有找病逐病的功能,这是捶打所不具备的。


3、温通气血


现代人大多久坐办公,血瘀比较严重。尤其那些上热下寒的人,下肢血液循环很差,胆经主要循行的大腿区域常年温度较低,此时如果敲胆经,效果就比较牵强,必须借助艾灸温通气血,让气血畅行。


4、简单方便


敲胆经需要力度到位、长期坚持、忍受疼痛,难以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效果大打折扣。相形之下,艾灸就简单多了,适合长期使用。


疏通胆经,必灸6穴!


1、肩井


穴位中的“扫地僧”,人体“生命之水”的井口,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调节胆经气血。灸之,则胆经的清阳之气如泉涌,郁滞的气血悉数涤荡开来,全身都得以疏泄顺畅。


2、带脉


调理痛经、带下、月经不调、疝气、腰胁痛等。


3、风市


调节腰肢,运化水湿,预防风病、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等,治疗风湿类疾病时,常用此穴。


4、阳陵泉

胆经的合穴,“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六腑出了问题,通常会找合穴来解决。


此外,筋会阳陵泉,故而,阳陵泉还有舒筋、壮筋的作用,可以调治一切筋的病变。


5、悬钟


调理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耳鸣等。 


6、足临泣


调理目眩、目泪、头痛、乳肿痛、胆病等。治偏头痛,可以针灸足临泣,一针下去疼痛立减。


此外,足临泣是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能调理很多女性问题。比如《针灸大成》上有:乳肿痛,足临泣。还有,配合三阴交,可调治月经不调等。


注:有些人刚刚艾灸胆经的时候,可能有头痛头晕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胆经浊气外排通道不顺,上逆冲头所致。这种情况下,建议多多按摩头部+推腹+灸阳陵泉,就能很好地疏导,解决浊气上扰的问题。


胆经堵的最可怕后果就是引起“链式反应”,全身也堵了,疑病也来了,总之,啥病都出来了。从疏通胆经的方式来看,敲胆经一来难出效果,二来难以坚持,相比之下,艾灸无痛、安全、有效、方便,建议尝试!

推荐阅读

1.人生四个时期各具特点,艾灸这些穴位保健康

2.艾灸治病到底多久能好?|时间是关键 ,这次全说清楚!

3.艾灸上火了?这是好事!学会这些方法,降火不愁!

4.春必灸气海,快速激发身体阳气!

5.你体内这么寒,不胖才怪!!!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忍冬(微信号:w13714009507)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面诊手诊舌诊脉诊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凡看病,望为先;精气神,很重要;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知健康!


如何养生?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