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校密卷|2019春季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数学/道法),建议收藏打印!

中考政治 2021-08-08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上下、八上下、九上下道法、历史,精品课件,每科每册30元,学案每册20元,课课练每册20元,教案每册20元,中考历史、道法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联系因材教育W425673018或18205613175,立即发邮箱或微信。

扫码进微店拍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__,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③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④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⑥赵师秀《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这句虽是点题,却是平平带过,带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绝妙诗句。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总觉得故乡飘在岁月里,游在宇宙间,她像箭一样,你稍有shū忽,她便由古代跑到了现代。总会有一段缺失的文明,总会有一两个老人,拼命搂住fù属的苍桑。他们古板、不冷静,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固执,才保住了那些古老的建筑,如今,那些势不两立的角色,依然坚定地立于人世间,故乡知冷暖,故乡的那些古老,岂能随便遗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shū()忽   fù()属   角色()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2分)

(3)“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势不两立”的“势”的意思应该为()(2分)

A.势力  B.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  C.姿态

(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2)《骆驼祥子》是作者________自己最钟爱的作品,每当他谈到主人公________的时候,总好像不是他虚构的小说人物,而是他的一位至亲好友,实有其人似的。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4.某校七(1)班开展以“网络时代里的我们”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阅读下列图表,概括两条主要信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班孙雯同学沉迷网络游戏,为了玩网络游戏经常熬夜,给学习、生活、健康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班委会现委托你对其进行规劝,你打算如何劝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句话摘自一位同学写的《我和网络的故事》的作文,请你帮助他修改。(写出修改意见即可)(4分)

①我抱着试一试的姿态进入网站,想不到却得到意外的收获。

②网络里的文章瞬间迅速吸引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忧伤的国歌

①那天,我们先去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回来路上,弯到一家叫“金筷子”的中餐馆吃午饭。

②边吃饭边聊天。这时,女老板凑过来问了:“你们几个,什么团呀?”我们告诉她,我们是出版方面的。她“哦”了一声,她似乎对我们是搞出版的来了兴趣,话稍多了几句,淡淡地说:“我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院里长大……我的继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美编。他叫李某某。”这时,我仔细瞧了她一眼,她说不上漂亮,然而有一种气质在,有点冷,有点无奈,仿佛还有点渴求。

③“金筷子”是一个女老板,三十五六岁模样,脸不大,眼睛却特别大,那眼睛弥漫着伦敦的雾,有点迷惘,有点忧伤。她先是为我们上了茶,接着上饭上菜。

④这时,突然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我们几个全都抬起了头,先是对视一眼,接着就寻找声音发自何处。在伦敦,还能听到我们的国歌?原来,是从女老板的口袋里发出的声音——是她的手机响了。她的手机铃声设置为我们的国歌声!

⑤她到一旁接电话了。

⑥在国内,每天听这支歌,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如此特殊的震撼力。这音乐,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时间,我们几个都沉默不语了。

⑦接完电话,她过来又为我们每人加了一小碗汤。我们问,你的手机怎么会有国歌声呢?她说:“想家。特地灌进去的。”

⑧我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话说。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在心中品味着她的“想家”二字。我还品味着“金筷子”这个店名,筷子,是中国才有的,“筷子”却是“金”的!中国的筷子,在她心中有多大的分量啊!

⑨过了会儿,我问:“最近有没有回到国内看看?”她说:“去年春节回北京了。我什么人也没有找,在宾馆住了三天,这三天都打着车在街上转……”她的声音很低。听到她的声音,我被她的伤感所感染。她说了,她想家。北京,是她长大的地方,有同学,有亲人,至少,有熟人,她却谁也没有见。她有一个继父,她母亲还在吗?她与母亲说不上话?或者母亲待她不好,所以她出国了?也许,她的爱遗失在北京的某个公园,遗失在依然款款而流的水中?无家可归?还是有家不想回?她在北京转了三天,她在寻找感觉还是寻找梦?总之,我觉得她瘦弱的身躯里装了很多心事,很多理不清的情感。

⑩我们走了。女老板把我们送到门外,神情恋恋的,又把我们送到了停车场,起风了。我们要上车了,请她回去。她说:“一路上小心啊,过马路要小心啊……”她的语气,像母亲送孩子上学,像妻子送爱人远行……我们点着头,却什么也没说。我们用眼神和笑容向她告别。我们上车了。这时,她的手机又响了,她右手接着电话,左手上举着,晃动着,目送着我们远去,远去……

⑪所有的中国人都远去了,只有她留在伦敦的风中。这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那手机里发出的国歌声,有那么点儿,忧伤……

5.请你梳理文章的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6分)

吃饭时遇到女老板→____________→惊闻国歌→_________________→送别叮咛→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4分)

脸不大,眼睛却特别大,那眼睛弥漫着伦敦的雾,有点迷惘,有点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女老板“想家”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如何理解“忧伤的国歌”中“忧伤”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2分)

燕子来时

王 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9.请结合文章第②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的句子。(4分)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⑥段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简要分析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下是几位同学给文章做的批注,其中有两项并不合理,请找出来并简单说明。(6分)

A.文章第①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③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⑤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1)                                                                                                                           

(2)                                                                                                                           

[三](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3)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

(4)肃遂拜蒙母____________

(5)拳勇过人____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

请以《________留在心里》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1)①雌兔眼迷离 ②山不在高 ③决眦入归鸟 ④闻说鸡鸣见日升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闲敲棋子落灯花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疏 附 jué(2)苍桑 沧桑 (3)A(4)比喻 拟人

3.(1)地中海 大西洋 (2)老舍 祥子

4.(1)①城市中学生下载安装手机软件比例比农村中学生高。②城乡中学生均对即时通信软件的需求大。(2)孙雯,你这样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视力和日常作息,而且成绩也会出现下滑,如果再继续下去,真是“百害而无一利”啊!请你不要再沉迷网络游戏了,好吗?(3)①将“姿态”改为“心态”②删去“瞬间”或“迅速”

5.聊天中得知女老板的身世 听女老板诉乡思 感受到手机里国歌的忧伤

6.外貌、神态描写(1分);传达出女老板对祖国的思念,对思念而不得的惆怅(3分)。

7.①在手机里灌装国歌;②回国在大街上转悠;③为店取名“金筷子”;④为“我们”送行。

8.女老板因思念祖国而忧伤,也为“我们”离去回国而忧伤(2分);“我们”理解女主人的心情,从国歌声中听出了忧伤(2分)。

9.①美丽、优雅;②傍人而居,小鸟依人;③给人希望。

10.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2分)。

11.燕子越来越少,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燕子所带来的美丽、优雅的景象也许将不复存在。

12.结尾对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燕子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许将成为过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与忧虑(2分),深化了主题(1分)。

13.B 文章第③段写阳光、绿叶、花朵,突出的是大自然的美好,令作者心情愉悦,为接下来看到燕子舞会做铺垫,而不是为了形成对比 D 通观全文,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近年来燕子生存空间变小、燕子变少、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之情,而不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14.(1)指历史 (2)到,等到 (3)才干 (4)于是 (5)超过

15.(1)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16.甲文画线句是语言描写,乙文画线句是侧面烘托,分别表明吕蒙和傅永通过学习长进很大。

17.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乙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18.略。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道法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青春期是人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头发、脸型的变化③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④性机能的成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刚刚进人青春期的高明,看到其他同学长了胡须,自己没有,于是很苦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应该是一致的②高明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③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④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索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下列对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认识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重视

B.无法克服与缓解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

C.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不需要调控

D.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是可以解决的

4.决定我们是否真正长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年龄的大小     B.外在形象

C,美丽的头发     D.思想和精神状态

5.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下列同学的表现属于创造的是(   )

①我没什么特长,不过我有很多捉弄人的“鬼点子”②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都画出来③数学课上,我总能想出一些新的或简洁的解题方法④在学校艺术节上,我自己编排了舞蹈节目《青春的节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有思想,就意味着作为人用自己的生命开始思考,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世界。这表明(   )

①人的思想使我们强大②人有了思想就拥有了一切③对青少年来说,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④青少年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否定一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2019年3月4日和6日,韩屯中学七年级全体男生、女生分别在教学楼前广场召开“男生大会"与“女生大会”。大会围绕男生女生不同的生理健康需要,正确认识男生女生性格特征,青春期的变化以及对男生女生的期望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同学们纠正青春期错误的观念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变化成长。在社会中,我们对男女性别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平静面欣然地接受②男女都一样,对男女性别的认识

没有什么意义③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男生有男生的优势,女生有女生的特长,差别是不容否定的。下列说法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甲说:男生和女生都是平等的

B.乙说:男生和女生在个性上是各具特点的

C.丙说:男生沉默寡言,女生性格开朗

D.丁说:男生在理科方面比女生反应快,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好

9.下列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成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②性别刻板印象 表明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③性别刻板印象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④性别刻板印象与心理性别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0.心理诊所的“知心姐姐”收到了这样一封信:“自从上初中以来,我觉得自己变了,以前不愿与女生接触。但现在老想和女生说话,爱和女生待在一起,和女生在一起做事效率特别高,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知心姐姐”的下列回答恰当的是(   )

①进人青春期后,与异性交往愿望加强,这是正常的 ②进入青春期后,少男少女们渴望与异性交往的情感不乏纯洁、好奇,需要我们好好地珍惜和保护③在中学里,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情感,是早恋的前兆,是不正常的,需要进行心理诊治④与异性交往的情感,需要我们理智、正确地对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异性效应表现为有异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主要启示我们,男女交往有利于双方(   )

A.解决心理矛盾 B.抵制不良诱感 C.消除个性差别 D.促进身心健康

12.观察漫画《校规》,对漫画中的行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可以彻底杜绝中学生中的不正常交往现象

B.不利于中学生发展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

C.便于学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

D.中学生都不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13.有人说“青春让每一个人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话启示我们(   )

A.青春期的我们都有成长的渴望

B.青春期的我们拥有飞翔的力量

C.美好的未来取决于青春时期的探索和努力

D.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

14.青春似虹,饰丽多姿;青春如风,飘逸自然;青春似水,清激纯洁;青春如火,热情奔放;青春是人生的主旋律,青春是人生最浪漫的诗篇,青春-----充满希望与幻想。 下列四组词语中,与青春密切相关的一组是(   )

A.春天、夕阳、晚霞、落叶

B.果实、春雨、朝阳、枯萎

C.自立、奋斗、昂扬、翱翔

D.灿烂、萌芽、弱小、幸福

15.下列对待青春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华追求个性,故意把头发染成棕色

B.明明觉得自己长大了.开始与女孩“谈恋爱”

C.张惠认为我的青春我做主,任意挥霍

D.东东受到几次打击后,觉得青春有烦恼,但更应有微情与梦想

16.“我劝天公重抖摄,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这些语句中“格”的解读不符的是(   )

A.标准 B.改正 C局势 D.规则

17.大哲学家德谈克利特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已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行已有耻”,就要(   )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感 ,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故纵,我们要知康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下列语句中能体现“知耻”的是(   )

A.着耻之心,义之简也  B.失败乃成功之母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敬人者.人恒敬之

19.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这些规则和界限主要包括(   )

①道德规范②法律法规③纪律④"帮派"约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一次数学考试,小飞同学趁老师没注意抄了别人的一道题,事后,他感到非常后悔,主动向老师讲清楚。这说明小飞(   )

A.在小题大做,装模作样

B.能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而感到羞耻,有知耻之心

C.为了博得老师的好感不择手段

D.太老实了,会吃亏的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7分)青春是美好幸福的,但又充满了矛盾和烦恼。看看下面两位同学关于青春期烦恼的对话。

同学甲:进入中学,父母事事都要过问,我很反感,也经常反驳他们,对妈妈的“唠叨”更是厌烦。我已经长大独立了,真想一个人独自生活,可又没办法照顾好自己,唉。

同学乙:我来自农村,很多断鲜的事物都不知道,班里同学常笑我老土。我很少和刷人来往,话也比以前少了很多。其实,我很渴望和同学们交流,可又害怕他们的嘲笑,这成了我心里难以打开的心.....

(1)请你分析一下同学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烦恼? (5分)


(2)同学甲所说的“我已经长大独立了”反映了青春期的什么心理?同学乙心里形成了一把难以打开的心锁,请你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2分)


22.(10分)

材料一: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特征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材料二:性别角色双性化,直观地讲,打个比方,就是男性拥有女性的温柔,女性拥有男性的独立。所谓“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者最有男性和女性较为优良的品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造应能力。

(1)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5 分)


(2)性别角色“双性化”给了你哪些生活启示? (5分)


23. (13分)

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史稳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

材料二: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速亡”。 此情此景,使这位断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着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科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1)青春的我们需要“行己有耻”吗?为什么? (3分)



(2)知耻之心、“羞恶之心”对青存的我们有哪些作用呢? 4分)



(3)“行已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6 分)


参考答案


1.D2.B 3.D 4.D5.B 6.C7.C 8.B 9.A 10.C 11. D12.B13.C 14.C15.D 16. C17.B18. A 19. A 20.B

21. (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有了强烈的成人感,希望父母把自己当作大人,受到尊重与理解;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经济上不能独立,还需要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或指导。这是反抗与依赖的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2)渴望独立;闭锁心理。

22. (①)①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

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但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②我们在接纳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2)①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已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②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3. (1)需要。①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②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感,不断增强自控力。



微信公众号后台

回复“试卷”

免费获取

中考试题资料

识别二维码关注“中考政治

往期精彩回顾:

时政热点预测: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张玉滚老师

关注 | 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含颁奖词、事迹、视频)

时政热点预测: 教育部明确教师停止用手机微信和QQ 布置作业

时政热点预测:中国“禁令”--珠穆朗玛峰永久关闭!

【干货】2019年中考道法知识点+试卷+时政热点大汇总

时政热点预测:从“唐宁街10号贴春联”看中国文化影响和文化自信

2019春晚中考考点“改革开放”

超出想象的猪年春晚,竟藏着无数初中考点,个个令人惊呆!

2019年春晚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点总结

春晚里的时政考点!!全了!

2019春晚中高考考点超全总结,老师转发给学生!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重大时政热点主观题串烧(一)

2019年中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时政(2018年6月-2019年1月)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速查速记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押题卷

初中政治思维导图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205613175

 

点击原文阅读购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