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中考道法《法律教育》19大考点全梳理

中考政治 2021-08-08

相关阅读:

2020年中考道法《道德教育》15大考点全梳理

2020年中考道法《心理健康教育》12大考点全梳理

【战胜疫情】九年级道法下册1-3单元自测卷

【战胜疫情】中考道法易错点、知识点速记

2020届中考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下)册知识点背诵资料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一)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精编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观点集合  

《法津教育》

 

一、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树立宪法意识。 

1.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与发展。(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3.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①立法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4.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为什么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5.我们应该如何规范宪法权力的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④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7.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8.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具体包括方面?

《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标志等。

具体内容:

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宪法的地位如何?

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0.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出谋划策。

思想上:①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学习上:②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动上: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防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1.为什么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或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或为什么要面向宪法庄严宣誓?)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使依法治国做到科学立法。

1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統一的基础?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加强宪法监督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4.各级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15.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制度?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16.为什么要推动宪法的实施?

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宪法的实施,形成尊崇宪法的社会氛围;等等。


二、熟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理解】

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的内容及意义?

(1)内容: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

①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③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④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4.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要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5.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此外还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6.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7.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8.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还包括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施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9.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10.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1.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三、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依据: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①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②政策: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4)集体经济:①地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②政策: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2)我国为什么要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4.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意义)

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8..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性质及其职权。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1)国家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

3.国家行政机关。

1)组成: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行政机关的职权: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如何行政职权?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4.国家司法机关 

1)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4)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五、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六、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什么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

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

硬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法律和法治的内涵。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法治:①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5.我们为什么要与法律同行?(依法办事的必要性)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③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6.怎样做到依法办事?(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

①树立法律意识,明确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依法办事,就是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7.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③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オ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8.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七、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四种特殊保护(四道防线、外在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八、了解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1.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如及时报警、学会请律师、寻求法律援助;

2.在法律的特珠保护下,未成年人应怎样做?

完法和法律赋于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情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3.如果你身边有同学造受家暴,请你出谋划策。

①安慰他,鼓励他坚强起来;②告诉老师,向老师、同学求助;③告诉亲友、向亲朋好友求助;④拿出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面对可能存在的校国安全隐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交通规则。②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③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远离伤害源。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报告。⑥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围观,要远离并及时报警。

5.自我保护的方法:

①遇到骗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进入你无法控制的地方,如偏僻的角落等;

②遇到冒牌公务员:不要跟他们走,并要求找自己的父母;

③遇到暴力抢劫:可以先把钱物如数交出,记住歹徒相貌,如身高、口音、着装等,一旦脱身,立即拨打110报警;

④遇到暴力侵犯:相信正义在你这方,不要害怕,不要自卑和沮丧;寻求父母、朋友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⑤勇敢机智,讲究策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抓获不法分子。

九、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的特征);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性。

3.我国刑罚的种类:①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②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没收财产权利三种。外国人:可以独立使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共同点: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不同点:前者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较轻,而后者危害大,情节严重;前者违反的是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而后者触犯刑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前者应承担民事责任或受行政制裁,后者应受刑罚处罚;后果不同:前者只有行政后果或民事后果,不剥夺受罚人的自由,后者后果严重,要剥夺政治权利及其他权利,剥夺受罚人的自由甚至生命。

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5.怎样避免一般违法行为的发生?(怎样做到遵章守法?)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6.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1)社会:社会保护缺失,普法力度不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

2)学校:学校保护不到位。有的学校重成绩轻德育,管理不到位,教育方法不当。

3)家庭:家庭保护不到位。家长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没有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家庭关系不和谐。

4)自身:法治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等。

7.请你就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治安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2)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家庭:家长要以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行教育影响未成年子女。

8.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杜绝不良行为;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

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9.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依法求助?(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式)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0.未成年人怎样做到“见义智为”?(青少年怎样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做法: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①及时按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12.在法治社会里,青少年应怎样尊法守法?

①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②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③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十、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作为未成年学生,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按时入学,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辍学。②要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③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将来为祖国建功立业。

3.针对我国义务教育现状,向国家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③加大学校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十一、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生命健康权的保护: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我们在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生命健康权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十二、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或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防范校园暴力?

①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②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③不理睬施暴者;④与施暴者机智周旋,以求自救;⑤记住对方的外貌特征,以便报案;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请你就如何遏制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提几点建议。

①社会:要优化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②司法机关:要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严惩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

③学校:建立校园防暴系统;要开展以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十三、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人格尊严包括哪些内容?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十四、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尊重别人的隐私。 

1.隐私权被侵犯时该如何维权?

侵犯隐私权的事时有发生,我们应理性维权:①可以与侵权者协调,要求其停止侵权 ②可以向家长,老师或长辈求助,说明原委,避免进一步受到伤害 ③可能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权。

2.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

①保管好自己含有个人隐私的物品;②不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个人及家庭的隐私;③尊重他人的隐私;④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

十五、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理解】

1.财产所有权: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法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②意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劳动权:①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与义务。

②意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物质帮助权:①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意义: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十六、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消费者的保护神。市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与消费者应当遵循的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2.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哪些权利?

人身、财产安全权、和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3.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日。

4.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①与径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消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如果你在网购时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应该怎样做?)

①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炼就一双“慧眼”。②要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③如果发生侵权行为,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不法经营者受到惩治。④消费者要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

十七、了解依法治国的本质,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主体是:人民群众。

十八、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意义,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1.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

①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①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思想上: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②学习上: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③行动上: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④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同一切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

7.法治政府

1)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

2)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政府的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8.依法行政

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9.建设法治政府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1)政府: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2)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0.厉行法治,我们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3)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正、正义。

4)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11.如何发挥法律和道德的共同作用,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十九、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同,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我们如何行使监督权?(途径)

①可通过人大代表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2.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应当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③不要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市等方法。

 

相关阅读:

2020春晚中出现了哪些中高考考点?超全总结已出,老师们熬夜整理,神速

(划重点)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

道德与法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总结(请耐心看完,对你一定会有帮助)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汇总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确诊9720例, 死亡213人! 延迟开学, 不是延迟学习! 寒假秘籍来了! 请自救

今年高考是否推迟? 2020届考生最受影响?官方回应来了!

 重磅考点 | 最不寻常的春晚,九科名师连夜整理高考考点,让高中生安心在家学习!

深扒央视春晚每个节目的中考考点! 终于补全了, 无数人已收藏!

鼠年春晚20大中考考点揭晓! 第一个就惊呆了! 初中各科名师连夜整理, 速转!

【经典卷】2019年新版八下道法期末6份+核心提纲 

 


文章来源网络|侵删

 

 

2020年中考政史群

欢迎各位家长、学生积极交流

入群后必须修改群备注

“地区+学生年级”

加因材教育微信:18205613175

邀请进中考群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205613175

七八九上下道法精品课件、教案、学案、课课练、单元期中期末试卷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邮箱、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立即发您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