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朝鲜、日本;20世纪中叶起,全球先后掀起针灸热、中药热。未病先防、天人相应、阴阳调和等理念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方向。这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动力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将国学经典引进课堂,让传统美德逐渐走进师生心灵,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成效显著。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①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②能够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提高青少年自身修养
③有助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中人文积淀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④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成语典故不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程门立雪 B.守株待免
C.立木为信 D.负荆请罪
4.201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追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全军悬挂英模画像
①有利于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④有利于继承革命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B.有了民族精神就有了国家的富强和繁荣
C.民族精神是始终如一、永恒不变的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6.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这要求我们
①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③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增强民族精神的情怀和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国学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①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
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③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成绩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每赴各地考察调研,几乎都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和明确要求,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启发我们
A.经济发展了,环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B.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C.先抓好经济建设,再治理环境污染
D.解决环境生态问题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0.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要求。发扬五四精神有利于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坚定文化自信,抵制外来文化
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近几年全国两会会场的矿泉水瓶上,都印着中英文的“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的标签。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开幕, ***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 ***的讲话告诉我们
①要树立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
②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③与世界分享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世界
④实施生态文明中国方案,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10分)观察下列两幅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漫画二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6分)
14.(14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所有地区开始投入使用。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幅度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请你谈谈新编教材大幅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必要性。(8分)
(2)传承中华文化,阅读中华经典。请你仿照范例,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书,并写出推荐理由。(6分)
好书推荐卡
推荐:
推荐理由:
好书推荐卡 |
推荐: |
推荐理由:
|
15.(12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
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l)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6分)
(2)如何才能坚定文化自信?(6分)
16.(14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2月19日晚,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故宫近百年来的首次“灯会”,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问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故宫博物院成为京城“最亮”景点。
(1)请你谈谈“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意义。(6分)
“紫禁城上元之夜”的元宵节灯会活动信息发布后,引发民众持续关注和抢票热潮,元宵节当晚的灯会活动预约票几乎是“秒光”。
(2)一场元宵灯会为什么能点燃民众如此巨大的参与热情?(4分)
一年10亿元的销售额、近亿元的利润,设计研发文创产品,线下线上卖场,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购买需求。“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故宫博物院却创造了惊人的盈利能力。
(3)“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故宫博物院却创造了惊人的盈利能力。其“盈利能力”源自什么?
(4分)
17.(14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4月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都会身体力行,拿起铁铁与群众一起参与植树。
***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1)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体现了我国坚持的什么发展理念?(4分)
(2)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有何意义?(4分)
一铁土,种下的是树苗,也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一桶水,浇灌的是土壤,也是美丽中国的梦想。
(3)说说你心中美丽中国的特征。(2分)
***一边劳动,一边向身边的少先队员询问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情况,叮嘱他们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4)说说我们青少年“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具有行动。(4分)
参考答案
一、1.A 2.D 3.B 4.C 5.D 6.A 7.B 8.A 9.B 10.B 11.A 12.D
二、13.(1)漫画一:资源枯竭;漫画二:大气污染。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
14.(1)①这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②这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需要。③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符合题意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要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经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的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6.(1)通过元宵灯会,使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有利于更好地宜传,宏扬优秀传统文化;②通过元宵灯会,运用创新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有利于增强良族自或豪感和自信心;③元宵灯会激发了人们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崇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2)故宫元宵灯会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出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3)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②在文创产品研发中,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创额新,体现工匠精神。
17.(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等等。
(2)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有利于满足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等。
(4)绿色出行;一水多用;随手关灯;使用无磷洗衣粉;不燃放烟花爆竹;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