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金现 2018-05-31

作者:王金现

来源 :心情港湾(hxqydyl)


存在和参照

弗洛伊德老先生揭开了性压抑的面纱,让人们看到了处于潜意识当中的性本能和性驱力。一百多年来,尽管反对弗老爷子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反对者在标榜自己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弗老爷子的理论,总是把弗氏理论作为一种参照或镜子。离开了弗老爷子的理论这一参照体系,反对者即便如何正确,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点哪。

码上面这些文字,并不是想要美化弗老爷子什么。而是想要发表些我个人做心理咨询的一些思考和体验。我在想,人生在世,拿什么作为自己存在的参照体系呢?如果说,性真的是一种本能,那么这种性本能的释放,就是一种存在吗?那是不是要在性爱当中寻找存在感呢?如果性是一种驱力动力,那么有了这种驱动力,这种驱动力要把人带向哪里呢?亲爱的,你是如何体验自己的存在呢?

呵呵,亲爱的,不要为上面复杂而深奥问题而苦恼吧,折磨你,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我的本意,是想要探索:男孩在性的问题上的苦恼,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哈,也许这篇文章也适合女孩看的,只不过我想以男孩为背景发表我的理解。)

性事中的苦恼

在我的文章《频繁手淫,为的只是性么?》当中,我阐述一种现象,一些男孩为了安抚自己的挫败感,常常用手淫的方式。用强烈的感官刺激,来唤醒自己活着的感觉,或者说用来对抗被淹没的感觉。因为,现实中巨大的挫败,让他感觉自己快要死掉了。于是,挫败、无助,然后手淫、唤醒,这成为一种模式、习惯。这是让小A倍感苦恼的一种模式和习惯。

还有小AA。小AA经常在自己情绪低落或者对自己感觉很不好的时候,去要寻找性的满足。小AA在一阵疯狂之后总感觉到沮丧。因为在短暂的兴奋刺激过程中,他似乎感觉到自己是跟一个人连接的,但同时似乎又是被嘲弄的。他很清醒地知道自己行为是不好的。那似乎是一种沦丧的连接感、存在感。

还有小AAA。他已经拥有过多次性爱关系经历。他说,就是想跟多个女人性交,占有女人。他说,性的完成,能让他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那是一种征服者的自豪,英雄般的感觉。但是一旦女友热情度不高或者配合不够好,他就会垂头丧气,严重被挫败。英雄般的自我存在感;挫败后的懊丧、焦虑。这似乎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冲突:用进攻或者说性占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同时遇到排斥时又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任,担心甚至害怕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种种迹象表明:很多男孩,在用性欲化的方式,来防御内在的焦虑。小A用手淫来防御内在的挫败感;小AA用沦丧的方式来寻找跟人连接的存在感;小AAA用进攻的方式去占有女人,用性冲动来感受自己英雄感。但事实上,他把现实中的恐惧、痛苦或者其它难以接受的感觉,转化成为了性兴奋。他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

男孩,这种性事上的苦恼的事实,鲜亮地表明:他们并没有通过性活动而有效解决根本问题。换句话讲,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或者人际关系中遭受挫败,失去了存在感,然后企图从性的活动中找到自己活着的感觉。而这种方式,好像有点饮鸩止渴的味道

问题是,他们为何会是这样呢?

认同父母

父亲、母亲、孩子。这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同时也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孩子正是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体验自己,寻找自己的存在感的。那么父母亲,则是他的一面很好的镜子和榜样。

小AAA描述了他在跟父母亲的三角关系中的感觉。他认为父亲的男性魅力不足,对成功的渴望很低,他有些不屑;母亲比较强势,爱控制,让他感到难以被接纳。他对父亲感到失望的同时,对自己感到无力;想要被母亲接纳,或者说想要征服母亲,却同时感到害怕、无助。如果这个理论能够成立,就可以更好地解释男孩的性行为:只想进攻占有女人,却时刻挥之不去的内心的无助。

小AA的母亲,即亲近又耻辱他。

小A的母亲,常常让他感到挫败。

而他们的父亲,常常很少在他们的记忆中出现。换句话讲,父亲的缺位,无法让男孩找到自己征服世界的榜样和力量。那么,在外面的世界遭受到挫败的时候,为了寻找到自我存在感,自然就会回到母亲那里去。

母亲跟男孩之间的关系,奠定一种生命的格调、和背景。母子互动带来的体验,是他体验自己的最初版本。男孩在母子关系中对自己的体验,成为他们自身存在感的一种基础,变成了一种潜意识。

用性防御挫败

用性的活动,来防御现实世界中遭受到的挫败感。这不能说是健康的性。

在现实中遭受到挫败后,寻找自我存在感,退行到性欲的活动中,却又在性的体验中,重新上演了早年母子互动的体验,母亲的影子总是如影随形啊。

回到文章开始的部分,不仅要问:男孩,你拿什么作为参照体系,来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感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

王金现

微信号:tdxLyy


临床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对个人生命的体验,即是最好的治疗”。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临床应用治疗师,天地之中心理营养工作室首席咨询师。河南中医学院应用心理特聘讲师。擅长综合认知疗法、心理动力学、萨提亚模式等,系统性、体验性、正向性地解决亲子、个人成长问题。

关注心情港湾,阅读更多原创经典!

频繁手淫,为的只是性么?

《爱情中屡屡受伤的“草莓族”,如何活出自我?》

《生活在一个自恋的时代,是更好还是更坏?》

《陷入“恐惧症”的你,明白自己真正恐惧什么吗?》

《孩子,冲父母发火是你的权力》

《亲密关系,是自我成长的一面镜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