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怀宁 2018-05-31

作者:曹怀宁

来源 :心情港湾(hxqydyl)

热播的美剧《绝命毒师》中,家境不错的玛丽经常喜欢在商场乘店员不注意时,“顺手牵羊”地将高跟鞋、首饰等据为己有,即使被她的姐姐发现证据后,仍丝毫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剧中也有情节暗示玛丽一直在丈夫的要求下,进行着心理治疗。于是常有朋友问我,玛丽为什么喜欢偷窃?也有聪明的朋友猜测,是为了寻求快感?是为了释放压力?还是婚姻不幸福造成的?

1


东窗事发,无路可走

最近,我的咨询室里也来了一位“玛丽”,但个子高挑,面庞清秀的大学生小丽却哭得像个无助的泪娃娃,因为她已经濒临崩溃。

三天前,她的舍友强行撬开了她锁着的柜门,在里面发现了大家两年来陆陆续续丢的各种东西。小丽的柜子里塞得满满当当,从牙膏、洗面奶到内衣、头绳、手表,简直像个百宝箱。那些东西一点用过的痕迹都没有,不管贵的便宜的都被一股脑儿乱堆在一起。见此情景,小丽的室友们射向她的目光五味杂陈,既有同情、怜悯,更有不解、鄙视。小丽实在忍受不了这难堪的静默,她几乎是发疯一样夺门而出。

在街上失魂落魄走着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走进了那家银饰店。她让店家拿出了一大盒银戒指给她挑,而几乎是本能地,她悄悄将一枚戒指塞进了袖口。但是,这一次并不顺利。当她装作看不满意起身欲走时,店主拦住了她,并开始仔细清点盒中的戒指。她浑身的血液一下子冲上了脸,趁店主不注意,她从袖子里掏出戒指往地上一扔,接着狂奔而出。

在街上一边跑一边哭泣的她,觉得自己已经完了,没救了,她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找到了我:“我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呜呜呜……”我心疼地将纸巾递给已经哭得面色发惨的小丽:这个女孩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2


偷,是为了发泄,还是为了证明自己

“我从小就会偷东西,我爸说我就是一个贼胚子。”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小丽,这句话刚说出口,泪珠又滚落下来。她小时候家里并不穷,但父母却从不给她零花钱,美其名曰不能太娇纵她,不能养成她吃零食的坏习惯。但是,好吃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终于有一天,在别的孩子的怂恿下,她跑回家偷了三五元钱买了一包零食。可能是金额比较小,父母亲并未察觉,而小丽的心情慢慢由忐忑转为惊喜:她发现自己找到了一种既不用被父母唠叨责备,又可以有钱买零食的两全其美的方法!于是,她渐渐养成了从父母那里偷钱的习惯。

当小丽的父亲第一次发现她偷东西时,她简直吓坏了。父亲平时就对她很严厉,说话也容易生气暴躁,小丽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强压着怒火,咬牙切齿训斥她的那张脸。父亲对小丽说:“你想要什么东西,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偷,不能偷!”小丽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内心既内疚又害怕,嘴里拼命道歉:“我知道爸爸很辛苦,知道钱来之不易,我对不起你们,以后不会了……”可是,她还是需要零花钱,可无论她怎么恳求,父母依旧一分不给,而且对她的责备更甚。“我知道自己是错的,可是我真的没办法,真的没别的办法……”小丽现在说起往事,还是一脸羞愧和茫然。

等到偷窃的金额上升至三位数时,父母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于是,每次的循环就变成,父亲发现偷东西就打,皮带、竹条、衣架,只要能顺手抓来的东西都能招呼到小丽身上。母亲在旁边边骂边哭,小丽则是边躲边哭,她常常被打得全身淤青。可是她心里虽然害怕得紧,但另一方面却又慢慢腾起了一股倔强的意念:反正被发现最多也就是一顿打,下次隐蔽点就好

等上到中学时,小丽已不再满足于偷父母的钱,她开始在外行动。她学会了撒谎、装无辜,可以一脸淡定地在超市里快速将衣服、文具、书籍、杂志等各类日常用品装进包里,甚至可以陪着焦急的失主义愤填膺地骂那个小偷。她觉得自己简直成了个精明的演员。可笑的是,父母以为孩子不再偷东西了,反而每周给她两元零花钱作为奖励,每次她拿到那两元钱,心里都会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可笑、愤怒、悲哀,兼而有之

有一次,在拿到父母给的零用钱后,她转头就去超市疯狂地偷了一通,可是这一次被老板发现了。老板让同学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又通知了家长。父母把她领回了家,刚进大院,父亲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出墙边的扫帚抽向了她的脊背。她虽然一下子哭出了声,但却发现心里却萌生了越来越大的欢喜,她第一次意识到:父母拿自己没办法了。

是的,父母已经拿她没办法了。甚至于到后来,她再偷东西被发现,父母已经不打她了,只是拿一种绝望而又嫌弃的目光看她。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是我父母没有和我恩断义绝的唯一原因”,她自嘲地说到,但弟弟出生后,她和父母基本没有了沟通交流,生活中发生的事几乎都由她自己处理。

可她发现,面对困难和挫折,她似乎只有一种发泄方式,那就是偷东西。考试考不好,偷;在学校和同学有矛盾,偷;在家里和弟弟发生争执,还是偷。就这样,她一路偷过了高中,偷上了大学,直到今天,把自己“偷”进了咨询室。

3


偷窃癖背后的真相

小丽告诉我,她以自己得了“偷窃癖”为由求得了舍友们的原谅,并用无数的眼泪换来了她们的同情。但是,她内心一直不确定,这次之后她能够消停了吗?她吸取教训了吗?这次她真的害怕了,她怕自己会这样一直偷下去,怕别人发现她表面活泼开朗的背后,是虚伪肮脏的内心。她自己都感到恶心,而当她无法控制自己时,她感到更加恶心。

“我想要控制住自己,我绝不能让自己再偷东西了!我要怎么做才行?”望着小丽渴求的眼神,我避而不答她的问题,反而缓缓地说:“小丽,当你得手的那一瞬间,是不是内心一下子有一种笃定、安稳的快乐感觉,一种‘我掌握了一切’的胜利感?那一刻,无论之前有多大的压力,都会感到全身轻松自在?”小丽一愣,但眼里闪过的是被理解的光芒。我凝视着她的眼神,告诉她:“偷窃癖只是表面的行为和现象,我们必须找到令你在偷窃后产生极度满足的原因,才可能令你有所改变。

通过咨询,小丽慢慢理解了当年父母亲暴躁漠然的教育模式对她究竟意味着什么。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内心深深感到无助、被抛弃和恐惧。这种恐惧和被控制的痛苦慢慢积压在心中,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急需一个出口发泄,正好此时又有物质上的需要,于是就催生出偷窃的行为。

她一开始是更多的为了满足物质需要,但后来,因为遭到父母的惩罚,渐渐地这一行为就主要转向满足内心的需要。她被发现时没有后悔,只想着下次怎么更隐蔽些,这已经直接表明了她的根本目的是反抗并赢过父母。她的潜意识认为,只要她继续偷并且成功得手,就是赢过了父母,比他们强,成功反抗了他们

这种自我满足的模式后来渐渐泛化,变成只要有压力想要释放,她就会本能地采用这种方式去寻找刺激满足自己。这时,偷窃这一行为对她来说,已经和网瘾之类的属同一性质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纯地去克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内心这种自我满足的机制依旧在运转,再严密的防守都会漏出空隙。正视自己的过去,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找到合适的发泄情绪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价值立足点,这才是自我救赎的有效途径。

人生的路,很长。如果之前已经匆匆做错很多,那么,当下与未来,请真正善待自己,静静拥抱内心的那个孩子,告诉他:“别急,我陪着你,我们一起,慢慢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

曹怀宁

微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五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

关注心情港湾,阅读更多原创经典!

《陷入阴暗狭长的隧道,何处是出口——给一位抑郁来访者的回信》

《如果我的世界不是我创造出来的,我还存在吗?》

《走在出轨的边缘,爱还是不爱》

《亲密关系修通那么难,不“跑掉”又怎么办?》

《只有放下“应该”的观念,你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打孩子的父母是想从孩子那里获得欣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