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致敬江湖,今天的时代会更好吗——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

2016-12-19 萃大叔 剑客会



那个快意恩仇、有情有义的江湖逝去了。它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注视着我们,注视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刀,映照着今天的世道人心。


文|萃大叔



这几天不少文章都在批《长城》,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批倒批臭一部烂片,还得先花钱忍受这部烂片,这正中了某些人的奸计。此外,我看一些批判文章矛头直指景甜的演技,这也是非常浪费表情和文字能力的。就《长城》而言,不必看它的女主角是谁,只需要知道它的导演是张艺谋,就大致可以判断片子有多烂。张艺谋古装片的质量低劣程度与女主角是谁无关,巩俐或章子怡来了也一样,这方面的恶例罄竹难书。那些想捧红景甜的人请张艺谋做导演,可谓“目光如炬”。


我的意思是,人生苦短,我们终日操劳而又命如蝼蚁,一张电影票就得花掉半天工资,为什么不将宝贵的闲暇时光用来欣赏几部真正的好电影呢?譬如去看《罗曼蒂克消亡史》。




很多人走出电影院,表示没太看懂这部片子。以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在所有所谓非线性、碎片化叙事风格电影中,这部片子的剧情已经相当明白晓畅。老外(不包括日本人)看这部电影可能有一定文化隔阂,中国人观之则应有“如鱼得水”、“心领神会”的击节之感。此外,如果知道一点民国时期上海帮会掌故,当有助于理解剧情,但这两年关于杜月笙的传奇在网上已经是一个被反复翻炒的话题,所以,对历史背景的把握,以及人物、故事原型的对号入座,都不足以成为观影障碍。


觉得“看不懂”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很多人看了片名,原本以为是一部浪漫爱情片,没成想却是一部“暴力黑帮”片,与心中愿望不符。其实片名说得很清楚了——“罗曼蒂克消亡史”。重要的不是“罗曼蒂克”,而是“消亡”。


我甚至觉得,导演心中的“罗曼蒂克”并不是爱情,而是另有所指。具体而言,“罗曼蒂克”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这个时代可以是“民国”,更准确地说,是“江湖”。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也可以叫做“民国江湖消亡史”。




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江湖”时代。


整个民国时期都是“小政府”,执掌中央政府的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政治军事势力,对全国的掌控能力较之于民国之前的历朝历代都相去甚远,相比民国之后的朝代更是望尘莫及。政府力有不逮的地方,自然由江湖接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国民党、共产党,还是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其他政治势力,想在上海搞事,譬如鼓动学生游行、镇压工人罢工、筹集兵源粮饷、购买武器药品等,都需要寻求帮会支持;很多行业特别是底层社会,都是靠帮会来维持基本秩序和利益平衡。加之中国适逢乱世,“共和”虽建,根基未稳;中原鹿肥,天下共逐;强敌在侧,群狼环伺——这些因缘聚合,赋予了帮会势力、江湖人物走上历史前台一试身手的良机,也是最后的机会。


电影写江湖人,讲江湖事,最终成功营造出一种贯穿全剧的“江湖气质”。概而言之,片中的江湖,看似血雨腥风,实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世界。




先说“义”字。江湖上立足,首要是讲信义,所谓“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帮会中人行事说话,言出必行,重义轻生,若江湖中人坏了规矩,做了有违江湖道义、天理良心之事,必定要血债血偿。就如片中的帮会老二张先生,他替日本人做事,还残害帮中兄弟,无论年深月久,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必遭千里追杀。这就是“义”。


江湖中人未必懂政治,但做人有原则。工人罢工背后有何政治诉求我不管,但你不能抓我的人、乱我的市;你收了我的钱,就得替我办事,此乃天经地义;要活命大家各退一步,谁也别把谁逼到墙角;我先礼后兵,给你留下道儿,不到最后一刻不会痛下杀手……这些也是“义”。


男一号帮会大佬,葛优饰演的陆先生,看似心狠手辣,但从不行“不义”之事。有事大家好商量,有钱兄弟一起赚,“非法”勾当估计也干了不少,但宁可家破人亡,也不替日本人卖命,不做出卖国家利益之事,这是最大的“义”。陆先生一生,堪称“义人”。




江湖之“义”,就是规矩,就是原则,就是信用,就是睚眦必报。以今人眼光看,陆先生之“义”,或许有违“文明”、“法治”,尤其电影结尾处,陆先生下令枪杀日本人渡部未成年儿子,实为牵连无辜,但以“江湖道义”视之,则这个孩子“必死”——渡部作恶太多,其个人万死亦不足以抵其罪,必须让他在死前得到比死亡更加严重的惩罚,这才符合“以血还血”的江湖规则;并且,这个孩子还是陆先生的亲外甥,杀他也是大义灭亲。此处虽然残忍、残酷、阴狠、阴暗,但同样符合“义”的逻辑。


即便是片中黑帮大老板的姨太太,章子怡饰演的“小六”,十里洋场的交际花,一个可以和很多男人上床的“花痴”,也称得上是一个“义女”。她的水性杨花也是有原则的,就是得自己喜欢,正如《驴得水》中的张一曼。她不幸沦为日本人的性奴,但心中从未熄灭复仇的火焰,这正是江湖儿女的本色。她是片中最“淫荡”的角色,却也是最光彩照人的女性。




再说“情”。很多人评价这部电影很血腥,而我感受到最多的却是温情。这里的温情主要不是男欢女爱,而是乱世中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


电影明星吴小姐有困难求到陆先生,陆先生决定帮助他,见面第一句话“我是您的影迷”,仿佛有机会帮助吴小姐是明星对粉丝的恩赐。这一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细腻而微妙的温情。


帮会火并中,年轻的“非处男”为“处男”挡了子弹,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兄弟温情。


暗娼为幸存的“童子鸡”擦干满身血迹,这是一个风尘女子对涉世未深的少年的温情。


影片中最令人感动的温情,是倪大红饰演的黑帮大老板对屡次背叛他的“小六”的放手。他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杀了她,却坦承杀人不过是为了面子。他惩罚“小六”的方式,是送了“小六”一大笔钱,让“小六”和她的情人远走高飞,从此不要再回上海。


你让我戴了绿帽子,但你跟了我几年,我不杀你;我不仅不杀你,还要照顾你的后半生。这就是一个黑帮大佬的温情。




江湖中的温情,不是相濡以沫,而是倾力相助之后,相忘于江湖。


江湖也有败类,帮中兄弟杀人不眨眼,但多数江湖中人是体面的。包括黑帮大佬的管家王妈,当日本人的子弹打进她的胸膛,也要挣扎着回座位上,交出钥匙方才平静地死去。这让我想起了两千多年前,孔子门徒子路战死疆场时的“正衣冠”。


这就是江湖气质,这就是江湖儿女。江湖中有刀光剑影,更有万千柔情;有阴谋与罪恶,但公道自在人心。还有比这更“罗曼蒂克”的吗?


我分明感觉到,导演兼编剧程耳,是在以影像的方式,向逝去的江湖时代、江湖中人致敬。


那个时代离今天并不遥远,却仿佛相隔了好几个世纪。


今天的时代,会比“江湖”更好吗?




我看到一篇最奇葩的影评,主要观点是“对民国的幻想”,“不值一提”,而结论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不错,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世道人心呢?


江湖儿女也重情,却不会对背叛感情者赶尽杀绝。今天的男权主义者,却要将“出轨”女性置之死地而后快,再无半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江湖中人做事,从来留有余地,给别人活路,就是给自己生路,再大的矛盾冲突,都是先礼后兵。今日强权拆迁,却是说一不二,有我没你,直到把对方和自己都逼上绝路。


江湖中人爱财,却是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就叫“体面”。今天的某些公权力掌控者,恨不能聚天下财富填一己私欲,要么收钱乱办事,要么收钱不办事,人性堕落到无以复加。


所谓礼崩乐坏,莫此为甚。




以“政治正确”的眼光看,这部电影有严重缺陷,甚至没有一个称得上“正面”的人物形象。导演把那些人性中不多的光彩,都赋予了曾经被我们所批判的黑帮人物、风尘女子、街头瘪三……


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尽管故事本身是虚构的。


那个快意恩仇、有情有义的江湖逝去了。它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注视着我们,注视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刀,映照着今天的世道人心。


罗曼蒂克消亡史,失落的江湖和江湖道义,我们很久不曾回眸的集体记忆。失去的会永远失去吗?


和《驴得水》一样,这是2016年为数不多的一部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艺术、也对得起这个时代的好电影。尽管它和片中的众多角色一样,远远称不上完美,但它的光芒,足以照亮2016年这个雾霾重重的冬季。


- END -



PS:电影叙事风格是我所喜欢的,画面很精致,音乐也极好。关于这些已有多篇专业文章讨论,恕不赘述。片中有若干暴力及强奸镜头,儿童绝对不宜。此外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尺度还是深度,内心还是宝宝的巨婴理解起来都有难度,在恶补历史以及扶正三观之前不建议观看。


本文经公众号萃萃LOOK授权转载

剑客会丨ijiankehui

原三剑客

有温度的思想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