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宏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帕金森病中血浆ghrelin水平降低机制的研究成果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是1.37%,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近日,基础医学院姜宏教授团队于《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期刊分区1区,IF=17.521)在线发表了题为Ghrelin bridges DMV neuropathology and GI dysfunction in the early stages of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科技厅和泰山学者工程等的资助。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研究生刘一臻、王维维和基础医学院宋宁教授为第一作者;姜宏教授和焦倩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姜宏教授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已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和动物模型中血浆ghrelin水平下降和胃肠功能障碍,但具体机制不明。研究小组在帕金森病转基因小鼠病程的早期阶段,观察到DMV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为证实其与血浆ghrelin水平变化的关系,研究小组利用mu p75-SAP立体定位注射,选择性损伤DMV胆碱能神经元,发现血浆ghrelin水平降低。而应用化学遗传学方法,选择性激活DMV胆碱能神经元可导致血浆ghrelin水平升高。胆碱能神经元受损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大便湿重和干重下降,小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下降,而经微型渗透压泵皮下持续给予外源性ghrelin,可部分改善转基因帕金森病小鼠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利用伪狂犬病毒逆行示踪法,他们发现了存在从胃底到DMV的神经纤维投射。该研究揭示了帕金森病病程早期血浆ghrelin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脑干迷走神经背核(DMV)胆碱能神经元损伤有关,从而将帕金森病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与胃肠道功能障碍联系起来。这项研究表明,血浆ghrelin水平可能作为帕金森病中反映DMV病变的一个外周指标,为最终将ghrelin开发成为一种新型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奠定基础,从而为反映帕金森病中枢病理改变提供简便可行的临床检测手段。


图1 脑肠肽ghrelin建立了帕金森病中枢神经

系统退行性变和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



END


编辑:韩钰露

校对:侯孟孜

责任编辑:刘学 连小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