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军队最终服软的内幕

2016-09-17 战友之歌 战友之歌

有一群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一段情,铁血刚毅却又柔情似水。这群人就是战友,这段情就是战友情。关注我们,一起感悟军人的战友情深!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战友之歌”,再点“置顶公众号”,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加入。 

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当时的领导人黎笋等人没有及时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而是彻底背离了胡志明的路线,对内在南方强制推行过"左"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依仗苏联的支持,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妄图拼凑"印支联邦"。

在这一错误路线指引下,越南一面公开反华,一面加紧对老挝的控制,直至对柬埔寨发动武装入侵。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越南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国际处境空前孤立。


1986年7月,越共总书记黎笋病逝。同年12月,阮文灵在越共六大上当选为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在60年代越南抗美战争时期,是越共南方局领导成员,曾多次秘密访华,对中国态度诚恳友好,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的赏识,认为他是越南很有希望的接班人。

抗美战争结束后,阮文灵不赞成当时领导人错误的内外政策,曾一再遭到排挤。阮文灵出任总书记后,急于纠正前任的一整套错误做法,提出越南要"同所有国家成为朋友"的口号。他认为,对越南来说,当时最为急迫的两件事就是要从柬埔寨撤军和改善对华关系。

但是,由前任总书记的亲信、越共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阮基石把持的外交部,继续按照黎笋的一套思维行事,千方百计干扰和阻挠阮文灵的战略部署。

阮文灵作为新上台的领导人,在中央决策层中尚无深厚根基,他的一些设想也尚未得到更多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是极为棘手和头痛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于中越关系,双方都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没有去翻老账。两国领导人都同意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谱写中越关系的新篇章。会晤结束时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会谈纪要"。1999年2月,中越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了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框架,简要说来就是"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更是火上浇油,使中越边境越来越充满火药味。

1979年1月27日,即邓小平访问美的前一天,塔斯社报道了大批中国军队向中越边境集结,并对此表示关切,其他国际舆论的报道也对此作出种种分析和猜测。


与此同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了《北京对河内发出战争声调》的文章,说有迹象表明,中美关系每发展一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局势就变得更具有危险性。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并没有取消他的访美行程。

抵达美国后,中越问题成了各国记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这些疑问,邓小平是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当问到中国军队向中越边境调动时,邓小平说:“必要的军事调动是有的,这点你们很清楚。”问军队可能采取什么行动,他说:“我们得等着瞧。”最后,邓小平强调说:“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面对邓小平的激烈言论,越南并没有恐慌。2月7日,法新社自河内报道,越南对于邓小平最近连续发出的威胁,保持沉着,表示“决不惊慌”。

2月12日,越南《人民军队报》的社论说:“企图给我们教训的人,应该记取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教训。”此前,当邓小平在美国同卡特谈到“教训越南”的话题时,卡特也曾婉转地谈到美国在越南的“教训”。


尽管邓小平言辞激烈,处处言谈透露着必教训的决心。但事实上那时候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强。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中国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其惨烈程度也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

许多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战友点下面

↓↓↓↓↓↓


Read more
Read more
Pageview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