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千里归“兔”,喜迎团圆 | 大数据带你看兔年春运
2023年
春运预测报告
过年,是每位游子的心心念念;团聚,是每个家人的亲情暖暖。2023年春节,如期而至。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全国人民对于2023年春节回家过年的热情达到了近几年的高峰。
北京大学和联通智慧足迹(人类活动与区域治理大数据实验室)继2021年、2022年春运预测后,对新形势下2023年为期40天(1月7日-2月15日)的春运开展高精度模拟预测。本次采用连续多年全国尺度的出行时空大数据,预测春运人群流动的总量与时空分布。
2023年的春节回家,有着相同的乡思,却有着不同的表达:
1.总量预测:2023年春运期间到发总量预计为23.43亿人次,较2022年大幅增长(增长12.83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29.81亿人次)78.6%
2.出行意愿:春运前已度过感染高峰的城市,客流显著增长,已超疫情前水平;尚未度过疫情感染高峰的城市,客流出行意愿相对较低
3.老龄人群:全国部分城市老年人风险暴露指数较高,需加强防范
4.出行目的:2023年春节假期以非返乡为目的的休闲度假类出行量正在恢复中
5.出行方式:春运客流航铁平均出行距离较去年均呈现增长态势
6.交通流量:四大经济圈为客流热点地区,六条交通主轴流量占比过半
01
春运客流大幅复苏,恢复至疫情前同期近八成水平
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到发总量预计为23.43亿人次,较过去疫情三年都呈现了大幅增长,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29.81亿人次)的78.6%。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全国各城市在春运前陆续出现感染高峰,在春运开始后,随着阳性患者逐步恢复健康,疫情对于人口流动的抑制性作用逐步减弱。(注:2019-2022年为交通运输部春运到发总量数据,主要基于客运票务数据计算。2023年数据为联通智慧足迹预测春运到发总量数据,主要基于手机信令时空大数据进行计算。)
02
春运前已度过感染高峰的城市,客流超疫情前水平
针对各城市春运客流量预测与疫情公开数据,分析发现春运前已度过疫情高峰的城市,将会在春运期间迎来客流复苏高峰,客流出行意愿明显反弹,已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29.4%;对于疫情感染还在蔓延的城市,客流出行受疫情不确定性担忧影响,春运出行意愿仍然受到抑制。
03
部分城市老年人风险暴露指数较高,需加强防范
依据全国各城市春运除夕前人口流入客流量及全国人口普查公开数据,综合城市流动强度与老龄化率因子,构建城市老年人风险暴露指数[1]。结果发现,广东(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贵州(西部内陆外出务工地区)、海南(输入型老龄化地区)及河套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年人风险暴露指数较高。
[1] 老年人风险暴露指数:老年人指6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风险暴露指数=输入风险*本地风险。其中,输入风险=流动强度=春运期间前15天人口总流入量/该城市常住人口量;本地风险=老龄化程度=老年人总量/该城市常住人口量。
04
春节假期休闲度假类出行客流正在恢复中
预测2023年春运客流高峰出现在腊月廿七返乡高峰,正月初六和正月十六的返工高峰。受交通运力结构影响,腊月廿七波峰较缓。预测今年春运客流潮汐变化与2021、2022年趋势相似,但客流强度呈现小幅稳步增长。春节假期跨城探亲、旅游等休闲度假类出行正在恢复中。
05
春运客流航铁出行距离较去年均呈增长态势
基于历史数据分析,春运期间高铁客流平均出行距离为377.70km,高于日常的356.39km;春运期间民航客流平均出行距离日常为1436.16km,高于日常的1421.09km。春运返乡和返城成为主要出行目的,出行距离高于日常。相较于2022年,无论是在日常还是春运期间,高铁、民航客流的平均距离均有所增长。在客流量方面,预计2023年春运民航和高铁日均客流量分别会上涨至平日的约1.32倍和1.42倍。(此处铁路仅包括高铁,不含普通铁路)
06
四大经济圈为客流热点地区,六条交通主轴流量占比过半
人口流动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并且呈区域集中趋势,以城市群为单位形成热点地区。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经济圈是春运期间人口流动的高强度重点区域,其两两连线形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中的六条主轴,这与北京大学提出的国家综合运输通道“钻石战略”相契合。
六条主轴上的节点城市总流量达到12.07亿人次,占比为51.5%。每条主轴的春运总流量均超过1.5亿人次,其中京津冀-粤港澳主轴流量最大(3.27亿人次),占全国总流量的14.0%。
不同城市的流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春运预测结果,从流量方向与流量强度两个维度,将全国城市分为9种流动类型。第一个维度是节前各城市的净流出量,根据其数值将城市划分为流出型、流入型和均衡型;第二个维度是节前各城市的流出总量,根据其数值将城市划分为强、中、弱人口流动城市。
与去年相比,相同的是北上广深与佛山、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仍是强流出型城市。强流出型城市中,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占比高达81.3%。其中,广州、深圳、东莞为排名前三的强流出型城市,流出量依次为5404万人次、4648万人次、4176万人次。劳务输出地为仍为最强流入地(如咸阳、赣州、开封、信阳等)。较去年,今年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量大幅上升,人们返乡出行意愿增强,流出型城市数量大幅增长,增长了76.8%。
人口流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纲”与“魂”。春运是人口流动经典的时空折射。春运有温度,连接着他乡与故乡的亲情;有角度,映射着经济增长与恢复;有厚度,表达着发展向未来的潜能与动力。我们深耕其中并持续成长迭代,进而提供更有温度、有角度和有厚度的人口流动研究成果!
1
预测思路
1. 基于往年同期春运数据、城市职住人口规模、地理空间关系、城市医疗资源等,构建预测城市间人口移动的广义重力模型
2. 使用今年真实流量数据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估计,用于预测春运期间城市之间的流量
3. 预测模型R-square介于0.81~0.90之间,预测精度CPC介于0.81~0.85之间
2
数据来源
智慧足迹2019-2022年春运期间、春运前一个月、五一、十一长假的全国人流量数据及出行方式数据、人口普查公开数据、疫情公开数据。
3
人类活动与区域治理大数据实验室简介
人类活动与区域治理大数据实验室由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与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于2020年11月20日成立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验室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指导,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导向,通过“感知、模拟、预测、决策”的研究方法,结合大数据平台,针对区域治理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并服务于经济与社会治理实践决策。
本次报告参与人员: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赵鹏军、庞亮、王浩、余玲、廖雨琪、黄著诚、江世雄
智慧足迹:海晓东、闫嘉、冯永恒、柴尼斯、屈永慧、梁洁、郭晓平、卢倩
来源: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本期编辑:南燕新闻社 向菀
本期校对:南燕新闻社 吕斯
审核编辑:王惠
审核发布:王可佳
近
期
发
布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园建设与环境运行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回顾2022 | 南燕十大新闻盘点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2年度总结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