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新材料学院院长任职宣布会顺利召开
5月26日上午,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新材料学院院长任职宣布会在H栋214会议室召开。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院士,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教授,常务副院长、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原院长杨震教授,副院长、新材料学院原院长潘锋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陈兴教授,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邹如强教授以及深研院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化生、新材料学院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谭文长主持。
会议现场
谭文长宣读深研院任职文件。根据学科整体布局要求、南北联动协同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聘任陈兴为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聘任邹如强为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院长。
谭文长宣读任职文件
杨震和潘锋就任期内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发言,并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学院的各项工作,希望未来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和新材料学院引吭高歌,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杨震和潘锋发言
陈兴由衷感谢学校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自身责任重大,必将认真严格履职,在深圳这个前沿的城市、在南北联动的策略之下,团结内外、紧抓机遇,自律勤勉,为建设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不懈努力,再创辉煌。
陈兴发言
邹如强向深研院新材料学院的全体开拓者表示敬意与感谢。他将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学校部署;履职尽责,聚焦学院定位,全力推进新工科建设;严谨奉公,以身作则,团结奋斗,不断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向上向前发展。
邹如强发言
张锦代表学校和深研院向杨震教授、潘锋教授作出的贡献致以敬意和感谢,对陈兴教授、邹如强教授的履新表示祝贺。他希望化生学院、新材料学院在新院长的带领下,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布局以问题和市场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用好深圳的创新氛围、产业特色和制度优势,推动原始创新、加快产业转化;提高站位、强化担当,与本部化学院、材料学院一体规划、差异发展,共同建设好北大化学学科、材料学科,成为南北联动的先驱示范,以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最后,张锦表示,深研院将不断提升自身治理效能,深化市校合作,为各院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深研院将续写更多北大在深圳“春天的故事”!
张锦讲话
陈兴简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导师:李亚栋教授),2007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导师:Carolyn Bertozzi教授和Alex Zettl教授),随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Timothy Springer教授)。2010年加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16年晋升为北京大学长聘正教授。获201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201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张树政糖科学杰出成就奖、科学探索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Okeanos-CAPA资深研究员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美国化学会Horace S. Isbell Award、David Gin New Investigator Award、国际糖复合物组织Young Glycoscientist Award等。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交叉领域。以“活细胞和活体上的糖质标记和功能解析”为核心,开发糖质化学标记、成像和组学分析方法,解决糖科学中的重要问题,推进对相关人类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和理解。
邹如强简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负责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现任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北京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National Science Open、Scientific Report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Energychem等期刊编委,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PL Materials客座编辑,中国物理学会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常务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为功能多孔能源材料,近年来开展多尺度孔结构材料的复合设计与应用研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热管理材料与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创新工作。
本期文字:王琳
本期图片:王惠
本期审核:马曦业 王可佳
本期编辑:南燕新闻社 夏星
本期校对:南燕新闻社 Neon
审核发布:王可佳
近
期
发
布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领导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调研
“复阳”“二阳”不要慌,个人防护要记牢
【南燕科研】汤俊卿和赵鹏军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城市极端内涝灾害事件下人群移动韧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