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优秀毕业生|王哲源:循声南燕,仰望星空,续写燕园
GRADUATION
编者按
绵绵夏荫,嘒嘒蝉鸣,凤凰木的影子被夕阳无限拉长。那些在南燕并肩奔跑的日子,那些伏案学习的日子,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子,那些河畔漫步的日子,都演绎到了离别的终章。意气风发的2024届毕业生们,也即将前往下一个港口,乘风逐浪,扬帆起航。
又是一年毕业季,官微邀请了来自不同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在南燕的心路历程。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书写出南燕园的共同记忆,用不同的人生缩影共绘出南燕园的灿烂画卷。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的感受,见证他们的见证。
GRADUATION
个人介绍
姓名:王哲源
院系: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学生类别: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毕业去向:博士后
GRADUATION
风采展示
王哲源师从杨震教授。担任2019级化生学院硕博党支部书记,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十佳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五月初的北大,恰逢九天长假,这段时光恰似王哲源的博士生涯中最后一段宁静港湾。历经实验的磨砺以及论文的发表,他即将迎来博士答辩的终极考验。此时,他已调整心态,达到一种自然而平静的状态。
清晨的南燕园,沉浸在宁静与和谐之中。微风轻拂,夹带着远处动物园中鸟类清脆的啼鸣,仿佛是大自然的和声,奏响了一天的序曲。白鹭在镜湖上空轻盈掠过,它们优雅而灵动的身姿,宛如自然的精灵,以其曼妙的舞姿唤醒沉睡的校园。五年前,他随着这和谐的旋律,怀揣着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了这片学术的圣地,期待在这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在这里,他有幸遇到了他的导师,杨震教授。自2002年归国后,杨教授便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研发属于中国的新药。从最初的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到学院的建立,再到如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教授作为一位执着的梦想追求者,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对科研的执着与热爱。杨教授谈及梦想时总是目光炽热,这种激情和执着深深触动了他,并激励他不断前进。
读博的日子并非总是风平浪静。有时,它恰如台风过境时的南燕园,实验室外暴雨倾盆,操作台前的内心则狂风呼啸。科研的艰辛往往比想象更难,一个实验的结果可能并不如预期,甚至可能完全相反。这时,挫败感如同暴雨中的洪流,有时会让人几乎无法呼吸。但幸运的是,在这里王哲源有着睿智的师长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陪伴让他不再孤单地面对科研的艰辛和挫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这些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友谊,将成为他读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每当夜幕降临,结束了一整天的实验探索,王哲源都沿着熟悉的小径返回宿舍。镜湖中牛蛙低鸣宛如诗篇,仿佛是南燕园奏响的晚曲。他说,无论自己走到哪里都会铭记这段美好时光和这份宝贵经历,将它们视为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仰望星空,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GRADUATION
寄语
“抬头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在这五年的时光里,南燕园见证了我从一名充满好奇和憧憬的新生,成长为一位即将博士毕业、开始博士后生涯的研究者。南燕园的每一角落,每一缕清晨的阳光,每一场午后的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字编辑:叶子昕
本期排版:南燕新闻社 怡宝
本期校对:南燕新闻社 Milly
审核编辑:刘浩楠
审核发布:王可佳 王琳
近
期
发
布
倒计时2天!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本部宣讲会来了
陈平原教授谈“读书/生活的喜怒哀乐”
跨越大洲和大洋,她在北大用歌声连接世界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