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魑魅魍魉什么鬼|果冻千问003

文sir 闲人不在场
2024-10-01

小朋友在书写阅读敏感期(3.5-5.5岁)和文化敏感期(6-9岁)最感兴趣的东西大体分两类:一是屎尿屁,一是妖魔鬼怪神兽毒虫。果冻最开始知道魑魅魍魉是通过主播“葉神仙”的山海经音频故事,后来在西游记和其他绘本中又得以加强,最近纠结于这几种鬼怪具体长什么样子,故有此文。

一、“妖、魔、鬼、怪”有何区别

1、 妖与怪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妖通常带有不祥的意味。如《左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上天出现不祥之兆叫“灾”,而地上出现不祥之物则为“妖”),即妖是异常现象的统称。

与怪相对,更家常的理解中,“妖”通常指一类超自然现象或生物,多时是美丽或迷人或对凡人有引诱性,即“美的是妖,丑的是怪”。细心的朋友在看《西游记》时可能发现,我们的猴哥,如果看到美一般叫妖精,看到丑的则会叫妖怪。如白骨精、琵琶精、狐狸精、蜘蛛精,而不是白骨怪、狐狸怪,黄袍怪、黑熊怪等等。

除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妖主要是由动物或植物修炼而成,妖怪的始祖是女娲,她也是《山海经》里面的神话人物。而怪属于独立的一类,它们长相奇特,可以是神、可以是仙,只要下凡作乱,都成为怪。

2、魔

在中国神话当中,魔界跟神界对立,它是一片混沌,蚩尤因为属于魔界中人,也属于《山海经》体系,在佛教体系当中,魔就有所提及,欲界六重天的魔王波旬,曾经屡次阻挠过释迦佛成佛。

其实,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最初没有“魔”,只有鬼。“魔”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是随着南北朝佛经译文开始产生的。而在魏晋以前的文献中,并没有“魔”这个字。“魔”字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音译梵语中的这一概念,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字。

3、鬼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人身大头的怪物,本义是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古人认为“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后来把鬼看做人的异化,如屈原《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为赞美之辞。现代汉语的“鬼”常用于指邪恶、恐怖的东西,含贬义。

从分类学视角来看,鬼属于冥界,大体可归集在三大体系,一是远古精灵,二是道教的鬼怪、三是佛教鬼怪,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并没有构成轮回体系,道教为五道轮回: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佛教中的六道增加了修罗道。

二、魑魅魍魉是几种鬼

从上文的分类体系看,魑魅魍魉是典型的鬼系统产物。而即便对于“其为三种还是四种鬼怪”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

几个比较早的出处: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服虔云:“魑魅,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

《山海经·四次四经》:“刚山多神𩳁,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木石之怪也。

《通典·乐典》:“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命吹角作龙吟以御之,余惊慌而退也。”  

《路史·后纪四》:“蚩尤乃驱罔两,以肆志于诸侯。

总体而言,统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说法一:此为三种鬼。

魑:长的像龙不是龙的山鬼。《辞海》中的解释是,“魑”是一种无角的龙。但最早的汉字字典《说文》中说:“魑,若龙而黄。”

魅:长的比较好看,善于迷惑凡人心智。类似于《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小倩。

魍魉:水鬼,短小,能兴风作浪。它模样像小孩,长着一头飘逸的长发,有一对长长的耳朵,眼睛透着红光。它就像一个影子,能学人说话,人却看不到它。当听到它说话,人就变得昏昏欲睡,最后被它吃掉。《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样的描写:“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

说法二:是两种鬼怪。

除了上文提到的《史记·五帝本纪》,在现代人编写的一些著作中,也将“魑魅魍魉”视为两种鬼怪,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国史·传说时代夏商西周》等。

三、神魔一线的基本价值观

哲学一点看待中国古代的神魔价值观,其实是一个很深刻的思辨,包含、萃取了众多流派的思想。国人如王阳明,在《南赣乡约》一文中指出“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其实,心外无物就是其经典概况。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的“路西法效应”,即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所隐喻的善恶转换也与此相关。

再进行抽象提炼,其实善、恶本不存在,是人为定义,在柏拉图眼中:道德哲学善与恶的问题,是从苏格拉底那里才开始的,在他之前,实在是找不到西方哲学家曾谈及这个问题。这又涉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辩证思考。

神、魔一念,就像老子的有无相生,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人心的理解。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闲人不在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