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海研究】《边界与海洋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3年第6期目录
英国对云南的扩张与滇缅划界(1886-1941)
作者:胡德坤,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聂向明,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英国占领缅甸时,滇缅边境处于未划界的“无边界”状态,仅有传统习惯分界线,于是英国便制订了通过滇缅边境向中国西南地区扩张渗透的计划,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滇缅边境未划界地区夺取传统习惯分界线外的中方领土。英国先以征服的方式在滇缅边境进行军事盘踞,造成实际占领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再与中国政府进行划界谈判,以双方划界订约的形式将英国占领的传统习惯分界线外的中方领土“合法化”,其实质为割让。中英签订的边界条约看似为合理解决领土划分,但条约精神根本上是迥异的、不平等的,是侵略者对被侵略者的肆意攫取。
关键词:英国;云南;中缅划界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蓝色合作”:进展、挑战与行动方案
作者:倪瑶,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16级博士生。
摘要:2023年10月,中国首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举办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发布“蓝色合作”倡议。“蓝色合作”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开放包容为基调、以创新共享为手段的海洋合作,具有坚实的国际法基础,其内涵也随着国家实践的发展不断清晰化、具体化。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的“蓝色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地缘政治方面的严峻挑战。中国应高举海洋命运共同体旗帜,以“一带一路”十周年为契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不断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蓝色伙伴关系,将“蓝色合作”打造为引领全球海洋治理的有力杠杆。
关键词:一带一路;蓝色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海洋治理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海上威慑实践与中国应对
作者:王雪,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拜登政府以来,美国以“一体化威慑”调整对华海上威慑策略,其目标指向防止地区热战与海上利益的维护,最大化利用美国“非对称”竞争优势,以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最小化中国行动成功的概率以对中国进行风险强加。2021年9月中旬后,美国将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作为实施海上“一体化威慑”的重要抓手。该安全伙伴关系的海上威慑实践主要体现在:增强美国海上拒止能力,推动关键盟友威慑能力一体化以及推动威慑范围的延展。但是,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对华海上集体威慑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比如英国与澳大利亚对美国的追随存在上限,美国战略调动能力与资源的限度,国际与区域规制的约束,以及三国共享核潜艇技术的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针对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海上“一体化威慑”实践给中国周边外交环境、海上利益维护以及地区安全与发展倡议带来的挑战,中国应基于“真正的多边主义”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加强中国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与威慑力,进一步发挥中国与东盟“亚洲式”团结优势以进行有力应对。
关键词:一体化威慑;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印太战略;海上拒止
论南极条约区域上空的法律地位
作者:杨子涵,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南极领土主权历史争议时期,主权声索国曾对南极上空提出领空主张,作为对南极领土主权争议的规则回应,《南极条约》第6条看似并未将“上空”明确列入条约适用的地理范围,但缔约过程中的国家立场和条约嗣后实践表明,南极条约区域是一个涵盖上空的立体结构。同时,依据“地面与上空法律地位一致”原则,《南极条约》第4条的效力及于上空,南极上空的法律地位由此呈现类似而又有别于公海上空的特征。然而,鉴于《南极条约》第4条的语义模糊,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重叠适用于南极海域的现实情形,南极上空法律地位的稳定性可能面临挑战。作为南极事务大国,中国应警惕南极上空成为南极主权纷争的又一场域,尊重南极条约协商方对南极上空的集体管辖权,坚定维护我国在南极上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领空主权;领土争议;南极条约区域;南极条约体系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网络结构分析及中国对策研究
作者:郭辉,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毓莹,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生。
摘要: 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安全合作成效显著,但经济合作依然是短板,多边经济合作推进缓慢。以往研究主要针对上合组织建立自贸区进行前瞻性分析,或者剖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上合组织贸易潜力的影响,缺乏对上合组织各国在上合组织内贸易地位演变及相互贸易联系的研究。2022年上合组织迎来新一轮扩员进程,越来越多国家希望融入上合组织的广阔市场,开辟新的经济合作空间,加强经贸、运输、能源等多领域合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为了探究上合组织成员间贸易联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上合组织贸易网络结构演变,重点探讨中国在上合组织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发现上合组织已形成相互依赖但联系程度较低的网络系统;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发展不平衡;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主导作用不凸显;上合组织的“核心—边缘”格局不平衡且差距较大。因此,上合组织应强化战略协调增强组织凝聚力;中国和俄罗斯应发挥上合组织核心国作用,推进区域贸易合作提升各国参与度;强化各国政策沟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托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资源禀赋与经济结构特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贸易转型升级,提升贸易网络的联通性。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网络;社会网络分析
美国对华舆论的战略叙事机制及中国国际舆论斗争叙事体系探赜
作者:万立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 立足全球信息场,国际舆论博弈是美西方国家对外竞争的起手式,而美国后疫情时期对华挑起的负向叙事正是一种国际舆论博弈的话语表征。文章以战略叙事为视角,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探析美国对华舆论中的战略叙事机制。研究发现,美国对华战略叙事的目标在于通过叙事操控对华不利的国际舆论议程,进而干扰中国发展稳定性。美国对华战略叙事主体以美国政府为主,并以美国媒体和美国知识精英为重,具体战略叙事过程可细分为框定战略话语、凸显战略利益、征召战略主体和扩散战略叙事四个部分,这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固化西方公众对华刻板印象、压缩中国国际传播信息空间和阻碍美国民众对华客观认知的叙事效果。面对国际舆论博弈态势严峻的外部信息环境,中国应构建国际舆论斗争的叙事体系:在叙事主体层面,以复调化形式联动国际舆论斗争力量;在叙事技巧层面,通过拆解对华舆论议题传播中国话语;在叙事渠道层面,聚焦社交媒体与平台媒体的信息触达;在叙事对象层面,重视与中国边海相邻近的地区及国家;在叙事目标层面,立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达成叙事共意。文章研究结论为解析负面叙事纵深化的国际舆论博弈格局提供了新的认知框架,能够助益中国更好地制定国际舆论斗争策略,从而营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
关键词:国际舆论斗争;战略叙事;国际传播;国际话语权;国际叙事体系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安全化: 机制与冲击
作者:李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 随着美国霸权焦虑的加剧和其国内劳资冲突的激化,拜登政府对经济安全风险更加敏感,而其实施贸易政策的市场权力却受到制约。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将经贸问题安全化,以“去风险化”措施扰乱国际经济合作,以“经济安全”口号构建经济战略集团,以“国家安全”理由破坏多边贸易体系。这些政策动摇了大国经济关系的稳定性,导致了国际经济关系的碎片化,并削弱了多边贸易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种安全化转向战略也存在着内在矛盾和多重冲突,不仅凸显出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分歧,而且给美国带来了经济损失和财政问题,并侵蚀了美国霸权的基础。因此,美国贸易政策安全化的施展也受到制约和限制。长期来看,美国贸易政策的安全化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贸易政策;安全化;霸权焦虑;劳资冲突;经济安全
END
排版 | 刘雁翎
审核|屠 酥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