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用手机APP查个人征信报告!
上期文章中我们说到
个人信息泄露后可能会被坏人利用
文中建议大家定时查看个人信用报告
也列出了官方查询渠道
但是有的宝宝说了
小编 很多APP就能查啊
小编听了也是冒了一身冷汗
赶紧码字
说说为啥不建议用各路APP查征信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截图)
有图有真相
人行征信中心官网首页
明确指出
未授权任何第三方APP
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APP查询方便?有风险!
在手机应用市场里随便一搜,发现提供个人信用查询的APP多达十几款。下载后,用户完成注册、输入个人信息、回答问题等一系列操作后,APP页面立即发出提示:“系统将会在24小时内,将申请查询的验证码发到您预留的手机上。”通常几个小时后,用户会收到验证码,即可开始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有人觉得,用手机就能完成查询,十分方便。小编想说的是,用APP查个人信用报告风险极大,因为您的个人信息在查询的过程中,很可能被保留在商业APP的服务器上了,面临泄露的风险!
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的App大同小异,都是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后台系统链接到央行征信中心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这些App根据客户提供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查询请求,用回答问题的方式验证客户身份,获取并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简单来说,这些App可以视为央行征信中心与用户间的桥梁,非法截获用户信用信息。
个人信息被“倒卖”
其实仔细想一想,作为一款商业产品,此类APP提供免费查询服务,该如何盈利呢?这背后的“生意经”可就不那么光鲜了。
一是盗卖个人信息。据了解,现金贷行业内用户信息视内容多少、“新旧”等程度,价格在0.1-1.5元/条不等。再加上能够成功查询信用报告的个人信息准确度都非常高,因此一旦用户信息泄露、不小心卷入相关贷款纠纷,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为现金贷平台引流。有些APP在用户没有通过身份验证、未获得央行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时,仍可以给出授信估值,且提示诱导“关联更多数据可提升估值”,以获得其他授权,随后推荐用户选择该APP合作的现金贷平台进行申请,甚至有APP的名字起得就简单直白,包含“征信”、“借钱”、“借贷”等字样。
不作为业务办理依据
有些APP查到的个人信用报告和人行征信中心查询到的关键内容一样,有的宝宝可能问了,这种查询结果,能作为办理贷款等业务的依据吗?当然不能!
银行在进行信用卡、贷款等审批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流程规范,采取正规途径进行信息查询。用户通过手机APP查询得到的个人信用报告,最多只是供个人了解自身情况,在实际业务办理中,并无多大用处。
牢记正规查询渠道
小编再重申一次!
一定要认准官方查询途径!
现场查询:全国2000多个查询点提供柜台或自助终端查询,即查即得,具体地址咨询可拨打4008108866
网上查询:提交申请后次日可得,网址www.pbccrc.org.cn
在网站首页点击
“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点击“马上开始”
随后按照提示完成注册、验证就可以啦!
其他渠道:商业银行柜台及网银委托查询正在试点。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银数观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