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臻至纯,永不失色的文化承载——“黄鱼”金
银行人自媒体,传播温暖普惠的金融资讯
“自古黄金贵,犹沽骏与才”,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朝代更替或币制改革,黄金作为保值的特殊通货,依然流传至今。战时,黄金以其特有的贵重能够拯救人于水火之中;盛世,黄金又可作为压箱底的物件祈求家庭富裕。在投资热度日益高涨的今天,黄金的属性已然被财富所绑架,失了几分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不免又让人怀念民国时期的“大小黄鱼”。
“黄金”文化
黄金的历史跟人类一样古老,从古埃及的金权杖到古中国三星堆金面罩,从古巴比伦的黄金神殿到古印度的金身舍利,在人类的早期意念里,黄金承载的是纯洁与神圣的光环;但是当黄金成为战场上的战利品,成为皇帝头上的宝冠,成为寻常百姓随身佩戴的首饰之后,黄金传达的则是人类对权势和财富的渴望。
作为一种财富的有效积累,中国货币史上,金币的流通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属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其重量标度是“爱金”,“爱金”多铸成长方版状,每版重一斤;到了秦统一六国相继统一货币之后,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二十两);西汉初,法定货币也是黄金、铜钱。
由于冶炼技术的限制,白银作为主要币材也是汉武帝之后的事情;而正式将金银称为“元宝”的,则始于元代,为“元朝之宝”的意思,这一富含政治意义的称谓,不知不觉成了人们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统称。
自元朝之后,市面上的黄金多是铸浇成锭来流转的,而金条被大批量的铸造,则是直到兵荒马乱的民国时代才出产的“大小黄鱼”。
民国“黄鱼”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那些出手阔绰的民国壕们明里暗里的买卖都以金条来交换,但这种表面光滑,棱角分明的长方体果真是传说中的“黄鱼”金条吗?其实不然!
“黄鱼”,是民国时期老百姓对金条的俗称,相对于民间金楼银楼制作的金条,民国时中央造币厂铸造的“黄鱼”金条出身更为正统。抗日战争后期,通货膨胀日益加剧,一时间,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门口前,民众疯狂的兑换黄金。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命中央造币厂生产大量的金条,以应付黄金兑现之需。截止1949年3月,中央造币厂共生产各种重量的金条达111万余条,计重153万余市两。时至今日,历经风霜洗礼,这些被收藏界称之为“厂条”的金条已是存世罕见。
厂条很容易区分,其条面上印有孙中山侧面图像或中央造币厂的厂徽以及编号、成色、重量等信息。厂条有五钱、一两、二两、三两、四两、五两、六两、十两等数种规格。旧时上海俗称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十两重的为“大黄鱼”。在建国之前,一根“大黄鱼”差不多能让一家普通百姓生活十年,三根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购买一座小型的四合院。
“福鱼”金条
民国时期的“大小黄鱼”虽不能直接当做货币流通,但可以兑换成银元,以备不时之需。如今,人们热衷于金条的目的更多用于收藏和投资领域,而全球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都储备和流通有自己署名的金条,这其中最有韵味儿的,要数建行的“福鱼”金条。
“福鱼”金条气质古朴,跟民国时老上海的“大黄鱼”金条造型如出一辙。“福鱼”,既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也蕴含了祈求福气的传统,条面上古朴的刻字和纹样,更彰显出上海沉淀的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真可谓是投资收藏两相宜的智慧之选。
[ 建行金 · 馈赠珍品 ]
- 匠心之礼,只为你 -
福鱼金条
规格:58克、88克、188克、588克;
材质:Au9999
年年富裕,年年有余
压箱就要小黄鱼!
经典永恒,值得传承!
雕刻:古朴的刻字和水纹样,灵动大方,彰显出上海沉淀的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造型:正反面造型精致,大气奢华,圆角设计更显豁达圆融的古色古香。
福鱼金条采用旧时金条大黄鱼的古朴造型,社会上层人士每逢过年都有买“小黄鱼”压箱底的习俗。这既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也是祈求福气的传统。
送夫妇,“鱼水情深,白头偕老”;
送长辈,“福寿延绵,年年有鱼”;
送客户,“如鱼得水,财源滚滚”。
往期经典回顾
◆
◆
◆
◆
◆
◆
◆
行业投顾(银行自媒体):普及理财知识,推广财富理念;创造价值,传播温暖普惠的金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