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号楼业主专访 | 佘璐芸——我只想做好玩的事情

23号楼 23号楼
2024-08-30



痕迹
脸部皮屑、透明胶带、铜板、油漆






阿佘可能是我认识的所有人里最酷的一个,但阿佘却对此不置可否。

倒不是说她长得酷,而是因为她从不会去做不酷的事情。学校上课时坐不自在了,她两腿一盘灵巧地转着笔,右手托住下巴,眼睛从没有整个睁开过,再吃惊的表情,上眼皮也不会离开眼球的三分之一。

阿佘是个爱走神的人!除非一阵惊雷,不然很难把正在走神的她拖回现实。采访时我问起她的作品,她低着头,思考了很久之后猛地一抬头.

“对不起,我走神了。我们重来好不好?”







学生腔(剧照)
影像


学生腔
影像

模仿当代艺术影像的产物,它看起来煞有其事。







壹玖:在创作中,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佘璐芸:好玩。其实一开始我想要去做艺术,初衷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我感觉挺好玩的。我不想让做艺术给我太大的负担,所以我也不想让我的作品给别人太大的的负担,如果我做的东西很复杂并且看起来高深莫测,想想还是挺累的,自己累,看的人也累。

 

壹玖:在创作中,什么对你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佘璐芸:做无用功吧。比方说我冒出了一个想法,但有人跟我说这件事情谁谁谁做过,或者我自己认真思考之后发现其中的逻辑不成立,我就不想再去做了。

再比方有时候学校老师会说我现在该去尝试模仿什么什么,我就会特别没有干劲,我觉得这也是无用功。在我发给你们的作品集里有一个名叫《学生腔》的影像,内容是在讲模仿当代艺术中影像作品的产物,它看起来煞有其事,其实是我在“行为与身份”这个课程中做的作业,我当时想探讨模仿艺术作品这件事。我们可能不太清楚究竟要怎么去做一个好的作品,但我们很清楚一件艺术作品需要具备什么东西,所以可以模仿出像样的东西来,很多时候的当代艺术仅仅是具备了那些形式就被称之为作品了。我的这个影像就拿来了一些“影像艺术”需要具备的元素组建而成,所以它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影像,而并无我对作品的负责。它作为一个课程作业,一系列行为旨在提出对人们创作中的种种质疑。这个影像作为作业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但实际上我内心非常不认可它,有点可笑。







走神(剧照)
影像


走神

影像


阐释:在看书时,走神可以有无数种方式。这个影像展示了六种在上课时走神的样式,干扰物:教授的夸夸其谈,六首不同的歌曲。








壹玖:作为一个正在学习艺术的学生,你是如何定义作业与作品的?


佘璐芸:这个确实很难定义。就我个人来讲,我不太在意我的作业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高分低分都无所谓。如果我不把作业当作品去做的话,可能就“水”过去了,有时候我做的东西可能不符合当时的作业要求,因为我完全没把它当成作业去做,我就是做我想做的东西,这个东西交给你,你爱怎么评分怎么评分,我按照自己做作品的标准去做作业。

 

壹玖:你在创作中会有强烈的目的性吗?


佘璐芸:会,虽然有时候是玩着玩着发现其中有一些东西可以用来创作,但前提是我很明确我在做什么,而不是误打误撞地做出一个东西,完事之后别人说:“哇,这个好棒”,我回头就说“嗯,我这是个作品”。

 

壹玖:你在生活中会有强烈的目的性吗?


佘璐芸:虽然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的,但我总会在某一些时段去调动自己,使玩乐的想法也去服务于这个目的,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引导我、控制我,这样过的还算自由。

 

壹玖:你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吗?


佘璐芸:不是,但好巧不巧我上大学之后接触过很多有信仰的人,我和他们相处,听他们在旁边念叨,多多少少有一些“二手”的感悟。我没有办法信宗教,但我尊敬那些有信仰的人。








表面出版社
石蜡、综合材料

在对“书”作为其本身符号做思考时,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状,石蜡那粘腻、可软可硬的物理性质符合我想利用的物质状态。于是我在石蜡与书之间尽量探索了两物之间可产生的相对独立表达的可能,并制作出一系列书籍,依据表达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并呈现出书店的状态。
闲暇时,我发现我的书架上有近一半的书并没被我翻阅过,一番自省后,我还痛苦地发现,我还不会仔细观察正在观看的展览中的每个作品,也不会将转存网盘的每个资料都点开查阅。更早的时候,我还不是这样的人,但这并不算是独特的个人现象。在这个信息泛滥,生产力强的时代,我们有限的精力无法去穷尽已产出的产品,可同时还有去了解其的欲望,于是出现了“囤积”。囤积状况下,我们变得只在意那些事物的表面,满足并止步在有限的“模糊认知”时刻。
人创造了文字,书籍是承载文本和信息的经典形式。但是书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是主流的传递信息的载体,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新的存储方式,书已经只是一个框架了,这个存储方式开始失效。“模糊认识”的状况迅速在“书”中发生,但是“书”的形式不会被轻易放弃,它仍然可作为知识的象征,但象征背后,它被像我这样的人轻蔑了。不被提取的信息就像雾里看花,虽美却无法被真切地感知。
我采用了书的外壳,用石蜡封存入我选取的各种现实物件,因其物理特性,书无法被翻阅,能被感知的只有外壳。同时给我制作出的每一本书命名、分类,陈列在书架上(例如:电子时代/出版社墓碑/名人传),每本书都能被分类检索,拿下来观看。模糊的外壳是我对“模糊认知”的隐射,使观者可从自己的感受映射整体的状况。






壹玖:你的作品中常常被大家认为“反叛”,你是如何看待“反叛”的?你接受这个标签吗?


佘璐芸:我接受它是我那个时期的标签。因为大一大二,我对学校的各种制度都是怀疑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在那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所以我做出来的作品也会是“反叛”的。直到最近我做的作品《表面出版社》,它看起来和反叛没有关系。但实际我不希望“反叛”成为我的固定标签,我也不知道我“反叛”的情绪能持续多久。

 

壹玖:在《表面出版社》中,你提到了“囤积”和“模糊认知”,这些是如何激发你创作的?


佘璐芸:一开始都是一些模糊的、细小的感受,因为我不是那种可以围绕着一件事情深入思考几周甚至个把月的人,我有一点爱走神。但是带着问题去生活的时候,慢慢观察一些现象,我会发现哪些思考是可以放进作品里的,然后用什么形式放进去是慢慢生长出来的,我只能模糊地感受它。







勿听勿失勿言
钢网、粘性绷带






2019年底,我参与了一个squat小组,到废弃建筑物中做无人问津的作品,我把天花板掉下的窗在地上重现,创建出时空错位。
(安全帽与气球是另一位女孩儿的作品,我们当时觉得这么摆放有意思,就这样保留了。)






壹玖:你是个敏感的人吗?


佘璐芸:我敏感归敏感,但我不太聪明,我不像聪明人那样可以把感受具体化、清晰化。


壹玖:什么事情能让你有深刻的感受?


佘璐芸:工艺和工业。因为我的家人是从事制造业的,他们开厂子,我从小就浸泡在周围满是各种机器的环境里,听那些机器的声音,和那些比较低级的技术打交道。我对机械的感情还是挺深的,可惜我跟它们只是平平凡凡、不咸不淡地相处,相处了十几年,导致我对它们的感受没有办法很好地呈现出来。

我在《勿听勿视勿言》这个作品和squat小组(由艺术家发起的艺术小组)中有过尝试。《勿听勿视勿言》中作为基础材料的钢网(用于制造电子器材的模板)来自于我父母的工厂中所使用的原材料。

「勿听」来自2011年,那一年的mp3失去了最后的市场,自此MP3退出微小企业的制造业市场。

「勿视」来自2012年,天网时代即将启程,低端产品,薄利多销,产品老化非常快,现在此类模组已经不被使用了。

「勿言」来自2008年,那时只有200M的U盘还很有市场,如今已难见200M的U盘了。

阻断有效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在勿听勿视勿言之间,我把离我们远去的工业垃圾这样放到你们面前,不过也它们说声再见而已。

squat小组的作品是在废弃建筑中呈现的,作品从我和机械相处的那段成长经历延伸出来。我选择的那栋废弃建筑面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破碎的,和我小时候对于父母的工厂的的记忆蛮像的。 







一场关于秩序的逃亡
影像

“我”在失去光亮后彻底丧失了与秩序和平相处的能力,于是企图推翻秩序。在革命行进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鲁莽愚蠢的,但木已成舟,只得逃亡。在逃亡即将成永恒之际,“我”却又遇见了光亮,并爆发了真正的敌意——嫉妒和自卑。






壹玖:为什么会选择影像这个媒介进行创作?


佘璐芸:影像不是我特地选择的,但如果某个构思用影像去表达会比用其他媒介更好,那我就会选择影像。

高中期间我买过一些专业的设备想要去拍电影,可是连个像样的剧本都没有,像这样为了做什么东西而去做什么东西,下场其实挺糟的,因为我没有规划全局和预设结果。比方说我做装置作品,用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去堆砌它,作品看起来肯定会不伦不类,即便作品碰巧效果还行,但是没有内核。

上大学我开始去创作影像是因为有了拍摄的题材,比方说《一场秩序的逃亡》是我构思的一个故事,再后来《走神》是关于我的精神状态。但实际《一场秩序的逃亡》呈现效果特别遭,虽然内核没问题,但我拍摄得太烂了,这是技术问题。

 

壹玖:糟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呢?


佘璐芸:因为一个老师说:“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我们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学生,不太笨的人都还有点自大,尝试不熟悉的东西结果不太好,可能做着做着就放弃了。你们还奢望改变学校的制度,你们连自己的作品都做不完整,却要求这些要求那些,你们总从外部找原因不从自身找原因。”从那之后我就产生了一种赌气的心态,我做什么事情必须做完整。

再来,其实一个作品做得烂归做得烂,但不代表这件事情不值得去做,只有不断的做才有可能把它做好,等我做得多了,才知道自己能不能掌控它。







利用再回收

一卷透明胶带、《存在于自由》







壹玖:你是“网生一代”吗?互联网对你有什么影响?


佘璐芸:我确实是“网生一代”,小时候我家里床旁就有一台电脑。我爸妈是开工厂的,我不是艺二代,所以从我热爱画画开始,到后来接触当代艺术,和网络都脱不开关系,当我没有渠道去接触一些东西的时候,网络给了我机会。

 

壹玖:聊聊你发在“屏幕间”的作品吧?


佘璐芸:我发在“屏幕间”的作品目的其实是赚钱,多数都是不完整的。《烟蒂》这个作品让我获得了第一次上杂志的机会,其实这只是某个作业的一部分,因为当时做作业的花销太大了,所以想通过它回回本。“屏幕间”里的东西有时候很像是朋友圈里的东西,这只是我用艺术的方式发了个朋圈而已。







紧急狂欢——淡水兔乐队
苏古笃、低胡、大鼓、木鱼、板鼓、木鼓、电吉他、电贝斯、架子鼓

我们采取了两种方式来演奏同样编曲的一首歌,分别在丽江的古乐剧场和北京的地下排练室进行。在最一开始编曲时,我们并未给它预设某种具体的风格或样式,而当在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时,它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感。并且我们试图使这两种形式在传统与现代、正式与非正式中产生某种对仗和呼应。同时我们收集了北京和丽江两处的各类声音采样,与演奏同时播放,由于时长的不匹配,采样与视频之间可能会产生随机的冲突或某种程度的匹配。






壹玖:你之前整理过自己的作品吗?


佘璐芸:没有。

 

壹玖:整理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感觉?


佘璐芸:我挺惊讶的,我竟然还做了点东西出来;但同样也挺难受的,因为像样的作品没多少。我的性格是每个作品完成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讨厌这个作品,不想再看它。这次回头看自己的作品,虽然有些作品挺幼稚的,但我现在看当时自己踏踏实实做了一些事情,还是挺酷的。

 

壹玖:你有什么想对当时的自己说吗?


佘璐芸:拍影像一定要事先把程序都安排好,要有耐心!多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再下手,不要让钱付之东流。不要那么盲目地投身于自己还没准备好的事,虽然大家都急于去成就一些事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拼命往上冲,其实挺惨的。

 

壹玖:你有什么想对以后的自己说吗?


佘璐芸:请继续敏感的生活下去,脚踏实地的面对自己真实的诉求,提防着别落入形式的圈套。







痣相

大卫像、马克笔


大卫,现在你无法战胜哥利亚了。因为我给你点上了克母痣,白虎痣,伤父痣,暴躁痣,妨父痣,灾痣,盲痣,色痣,妨女痣,妨儿痣,厄痣,克女痣,克子痣,损男痣,受骗痣,破财痣,辛苦痣,病痣,暴毙痣,病痣,灾杀痣,苦难痣,害痣,失职痣,伤子痣,少田宅痣,青龙痣,短命痣,克死痣,孤独痣,桃花劫痣,散家痣,嫉妒痣,火险痣,好色痣,官灾痣,事非痣,水险痣,四季不安痣,聚财难痣,贫苦痣,自缢痣,醉死痣,口舌痣,损妻痣,散财痣,客之痣,移居痣,性暴痣,刹痣,小人痣,流泪痣,淫痣,刃死痣,奸窃痣,凶痣,病苦死痣,虚无实痣,不宜出痣,外死痣,饥寒痣,痢疾痣,败痣,肾虚痣。老实点吧。








佘璐芸


1997年生于广东深圳

中央美术学院 在读


微博@神奇大马路


淡水兔乐队/鼓手

乐队微博@淡水兔乐队


群展

屏幕间 ART MOMETS 2019朋友圈艺博会

@艺术节,George V艺术中心,北京,2019









采访 — 壹玖

编辑 — 大志

美术 — 酷酷





(作品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






往期回顾:23号楼艺术家社区 | 首展

















关于23号楼


23号楼是中央美术学院的1~22号楼概念外的独立空间,作为共治性的艺术家社区,为学院内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位于北京的实践空间,致力于发现不同领域的才能在其中共振的可能性。定期呈现展览、分享会及艺术现场等,使“23号楼”成为吸收和释放能量的稳定生态环境








23号楼艺术家社区 | 业主招募




“如果这些希望使那样的人突然出现,他们将以其所有力量、心灵和头脑,以其理解和爱,彼此团结彼此关照,而人类至今尚不可想象的奇迹将会出现,我们将创造新的世界。”

——康德




  艺术家共同承担空间运营费用及工作

费用透明  

 建立独立空间形成艺术家社区           

去中心化  

 呈现艺术家群展                                

资源共享  




 


| 社区制度



· 关于业主

参与空间建设(租金、电费、布展费,布展,空间维护)的艺术家为“23号楼”业主,“23号楼”为业主提供展览及媒体宣传


展览主题由业主会议共同决定;布展工作由展期内业主共同完成






|  关于物业


“23号楼”物业为业主展览提供整理艺术家作品集、展览方案、布展物料采购、媒体宣传策划、展览文案编写及视频拍摄,每场展览费用支出将如实记录并随展呈现。

“23号楼”物业在本次艺术家社区计划中无任何个人收入。






年度展期安排







展期内容







23  楼     艺术家社区

报名方式



请将    作品集 + 业主简历   等资料

发送邮箱至

twentythree23_nose@163.com

标题栏请注明“姓名+23号楼报名”




报名模版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gO2S3bn9AeTwFPv1eibPA  密码:jjtm









23号楼艺术家社区|公众号

微信号 : 23号楼NoseArtProject

新浪微博:@23号楼艺术家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3号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