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号楼业主专访 | 孟庆隽——创作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第二件印象颇深的事发生在采访后期,我把整理好的文字发给老孟,2分钟后他发来张图片,里面圈了一个红圈:
“把 ‘在’ 改成 ‘再’”
撤回
“我觉得应该把 ‘在’ 改成 ‘再’,你说呢?”
《脸书——西游记:大鹏、白象、青狮》
2020
综合材料
尺幅可变
孟庆隽:我是孟庆隽,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97年出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大四的学生。
壹玖:介绍一下你最近的创作吧?
孟庆隽:在谈最近的创作之前,我想先聊聊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关于书法的问题。两年前我看过一本荒金大琳写的关于分析书法的书,书中会把字放在一个基本型中去理解,比方说“人”字,就会被理解成一个三角形,这不是在分析画吗?这会让我去思考不同美学理念对于书法被理解方式的导向。
第二个是关于绘画的问题。因为我在附中学习了四年,在那里接触到了中国体制内画家于近十年在绘画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将油画在西方学院派的工作方式中国化,但目前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油画”如何在中国发展下去,而是“绘画”如何在中国发展下去,这个问题不是仅我在思考,而是当下接触绘画的人都在思考,所以我现在有一种去趟这滩“浑水”的想法。
《脸书》这系列创作是将书法笔顺的概念与东方画像相结合,以“左眉-左眼-右眉-右眼-鼻-嘴-耳”的笔顺去从上到下的“书写”,时有笔断但意连,再施以不同的曲直,最终将各个丰富的人物形象“书写”在纸上。
《用现代的书写方式临帖》这系列创作是用现代“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方式代替中国古代“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将张旭的《古诗四帖》横置再临摹。
—用现代的书写方式临帖—
2020 / 尺幅可变
壹玖:我会理解为书法是动作的完成,比方说顿笔就是一种连续动作中的一部分,当连续动作完成了,一个字就写出来了,而一系列的连续动作便构成了一件书法作品,这是一个具有流动性的过程。在你进行这系列创作的过程中是否产生过类似的思考?
孟庆隽:我之前看过一个关于书法家黄简的视频,他将古代书法类的研究性文献进行重新解读,比方说他在里面提到的《永字八法》,我们熟悉的观念是将一个字拆解成笔画去理解,有点像搭积木,把横竖撇捺等笔画拼凑起来,但在他的解读中强调的是一种笔势,“横”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横”不是描述一个图形,而是描述一种动作。
壹玖:你如何定义“观念”在这系列创作中的位置?
孟庆隽:观念在创作中处于源头的位置,任何关于创作本身的思考(包括对材料、媒介等具体问题的思考)都要再回到观念中。
比方说《脸书》这系列创作,我思考更多的是我所书写的特定人物的状态,这就更偏向于概念化。在我书写“孙悟空”时,我想到已经不仅是原版《西游记》中的形象了,其中还掺杂着《大圣归来》等再创作形象的特质,《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给了我一个很城市化的印象,以及一种微笑着打败敌人的更加趋于人的特质,我在书写的时候就会将这些考虑进来;而我书写“猪八戒”的时候,它的眼睛我特意用了一个三角眼,略显奸诈。
就像我刚才说的,在做这个作品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回到对笔顺(观念)的思考,哪怕是像”要不要画耳朵?画几个耳朵?”这样具体的问题。像这样不断的回到源头会加深我对这个观念的理解,观念理解的更透,做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壹玖:周围的朋友如何评价你最近的创作?
孟庆隽:我给好多人看过最近的创作,有个朋友说“想法挺有意思,但是不好看”,我就开始练书法,每天都要练一两个小时,从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开始,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我对于书法的理解逐渐倾向于这是一个我在熟悉笔、笔也在熟悉我的过程,建立二者的关系,所以写出好字其实不止我一个人的事,笔作为我身体的延伸同等重要。
壹玖:我会认为作品和创作的不同在于完整性,对于创作重要的是实验的过程,对于作品重要的是呈现的效果。关于这二者你的思考是什么呢?
孟庆隽:我同意你的说法。创作是我不断试错的过程,是为了找到最满意的表达方式,有点类似爱迪生不断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而作品关乎我的最终呈现,观众不再局限于我自己,完整性必然是重中之重。不过,我倒是很愿意给观众呈现作品的同时,也呈现一下我的实验过程,这能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
壹玖:为什么这次采访想要把创作展示出来?
孟庆隽:我有个很重要的计划。
明年我就本科毕业了,我更想把毕业展作为一个起点,去展示一系列完整的作品,而不是阶段性的创作,过段时间再有新系列的作品呈现出来,逐渐形成一个脉络,我希望在建构脉络的这个过程中能得到反馈,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那都是一种帮助,因为最惨的就是作品没人看,要是观众说我的创作是对书法的亵渎,我都会很开心,总比没声音强。
壹玖:你还记得第一次画画吗?
孟庆隽:我不确定那是不是我第一次画画,但的确是我关于画画最早的印象。三岁左右的时候,我还没上幼儿园,在家里的电视机背景墙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图案,我爸认为是彩虹,但其实我不确定是什么,可能当时我只是想画弧线。
壹玖:那么联系你最近的创作来看,绘画对于你来说是不是动作结果的呈现比叙事内容的呈现更重要?
孟庆隽:不,关于你说的“动作结果的呈现”,是我最近在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绘画经历的过程中主动的反思。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沉迷于画面的叙事性,不过不是主动地去探索,而是别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罢了。我认为二者的重要性是无法比较的,只不过我暂时把努力付出在前者身上。因为之前在学院学习的绘画经历中,我在画面里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还是过于片面,有点类似将人物脸谱化,刻意放大本来体会并不深刻的情感。如果长期用这样的方式去创作,会使我的情感愈加虚假,终究会使作品落到矫揉造作的境地。
壹玖:我看到你之前的油画作品和现在的创作气质很不相同,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你经历了什么?
孟庆隽:之前我的油画作品更多追求的是技术,我会以达·芬奇为榜样,但是在题材上会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内容。
后来我接触当代艺术,起初没有多感兴趣,甚至有一些抵触,形成这样的壁垒有诸多因素,除去我个人的原因,还有成长环境的影响,附中的确是以技术为标准的土壤,到了央美,我呆在油画系,它还是延续附中的传统,以技术为最高标准,所以我的成长环境一直是这个状态。但我在附中的时候,也有一些先锋的同学会讨论到做装置的、做新媒体的艺术家,我有时也会参与他们的讨论。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我的目标是像达·芬奇那样,为此我屏蔽了好多事情,而且是故意屏蔽的,那我为什么不把视野拓宽一下再做考虑?
刚开始我补了一些艺术史,虽然之前也碎片化的了解一些,但还没有系统地串联过,于是我去看了《现代艺术史150年》。 之后我又看一些理论类的书,比方巫鸿老师的一些作品,他的书已经不是单纯的科普知识了,我能看到他是在做研究,我从中受益良多。
再去思考我之前的工作方式,可能只是类似单纯的模仿,简单来讲就是想复制前辈们已经成功的案例。但我就是我,我无法复制任何人。这看似是一条诱人的捷径,实则是死路一条。大量的阅读是为了找到一个自我定位,也就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我有自己的思想核心,也有自己的逻辑系统。
并且我最近这系列创作背后有它本身在表达的东西,那么具体采用什么媒介不是问题,我也尝试过油画,但效果不好,于是换了很多种材料,都一般般,直到有一次和同学讨论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一个游戏,就是将一个字的笔画拆开,按照笔顺横着排列在纸上,并让同学来猜是哪个字,这样的形式导致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密码,启发了我。再因为我特别喜欢浮世绘,创作中的一些人物受到了《北斋漫画》的影响,我从其中提取人物,把它拆开再重组,在做完这个实验之后我的思路就被打开了,之后我去做横着写书法,写完给同学看,他说问我把作品横过来是什么意思,那我就录个像让他明白。所以我并不是要我的作品一定采取某种媒介,只要可以把我想说的话说明白就可以。
壹玖:你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攻的是传统油画,你所学的专业和你现在所做的创作之间有冲突吗?
孟庆隽:工作室的老师都很支持我,我也给他看过我最近的创作。但你问是否有冲突,实际是有的,因为学校作业、工作室的任务还是在一幅画上,但我现在做的东西已经不仅是停留在画面上,会有一些观念需要我去琢磨。虽然在学院里我需要更重视传统绘画的课业,但是并没有人去阻止我做这样的尝试。
孟庆隽:小的计划是考上研究生,练好剑玉。大的计划是能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
—脸书—
2020 / 尺幅可变
《武士、美人》
《童子、老翁》
《长眉道士、胖和尚》
《火男、般若》
《天狗、妖猫》
《西游记:蟒蛇精、灵感大王、金鼻白毛鼠》
《自画像》
孟庆隽
199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中央美术学院 在读
联系方式
微信号:mqj2191506741
群展
@艺术节,George V艺术中心,北京,2019
采访 — 壹玖
编辑 — 大志
美术 — 酷酷
(作品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
23号楼是中央美术学院的1~22号楼概念外的独立空间,作为共治性的艺术家社区,为学院内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位于北京的实践空间,致力于发现不同领域的才能在其中共振的可能性。定期呈现展览、分享会及艺术现场等,使“23号楼”成为吸收和释放能量的稳定生态环境。
23号楼艺术家社区 | 业主招募
“如果这些希望使那样的人突然出现,他们将以其所有力量、心灵和头脑,以其理解和爱,彼此团结彼此关照,而人类至今尚不可想象的奇迹将会出现,我们将创造新的世界。”
——康德
艺术家共同承担空间运营费用及工作
费用透明
建立独立空间形成艺术家社区
去中心化
呈现艺术家群展
资源共享
| 社区制度
· 关于业主
参与空间建设(租金、电费、布展费,布展,空间维护)的艺术家为“23号楼”业主,“23号楼”为业主提供展览及媒体宣传。
展览主题由业主会议共同决定;布展工作由展期内业主共同完成
| 关于物业
“23号楼”物业为业主展览提供整理艺术家作品集、展览方案、布展物料采购、媒体宣传策划、展览文案编写及视频拍摄,每场展览费用支出将如实记录并随展呈现。
“23号楼”物业在本次艺术家社区计划中无任何个人收入。
年度展期安排
展期内容
23 号 楼 艺术家社区
报名方式
请将 作品集 + 简历 等资料
发送邮箱至
twentythree23_nose@163.com
标题栏请注明“姓名+23号楼报名”
报名模版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gO2S3bn9AeTwFPv1eibPA 密码:jjtm
23号楼艺术家社区|公众号
微信号 : 23号楼NoseArtProject
新浪微博:@23号楼艺术家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