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心语:当个体育校长又何妨?——听毛振明教授体育讲座有感并迎校第五届体育节


 



校长心语



“国培”学习的第二天,课程安排迎来了两场“硬货”,一动一静、文武兼修,上午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关于《好孩子需要好体育,好学校需要好体育,好国家需要好体育》,下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徐勇教授关于《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两场讲座都很精彩,教授向学员们输送了一连串新颖、富有启发、带有学科构建导向的信息,受益匪浅。

两场讲座,第一场毛振明教授关于体育的讲座,给我酣畅淋漓之感,顿觉从象牙塔“苦禅”到校园实践17年,如此把体育讲得贴近人心、所给的一些对比呈现又如此“扎心”、其作为一位老者体育人对体育强身强国的疾呼、以及专业角度探析体育与人生成长的美好与情智商发展等,似乎无二了,可能是自己这方面零距离的讲座听得少了,也可能是自己这个非专业体育人有幸尝到点“正点”顿觉味道不一样,也难怪“国培”端出来的这份餐,大快朵颐,爽哉!

这场课听下来,有以下几点收获,但也再次促发激活我骨子里深处的一些东西:

一:价值导向为先,坚持正确的体育认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意识

体育是否重要?如何之重要?从近现代始,国人对体育重要的认识就从“国穷体弱”的痛感中得到认识。毛泽东青年时代于1917年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体育之研究》,对“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状况深感忧虑,处于救国救民的赴命求索,他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提倡武风、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四大作用,同时提出了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置”的思想。他还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点出了体育教育在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发展中的关键期作用,明确提出“体育之于学习,成绩次要之”,这放在当今就是我们倡导的“小学阶段要更多注重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而不要过早的将学生放逐于疲于奔命学习和聚焦成绩”,本篇距今100余年,文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读起来仍觉得真理犹在,体育之精神、体育之道义、体育之技艺,青年毛泽东以自己的体系思考奠定了体育强国的教育思想,促成了新中国建国后国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政策导向。


时光车轮驶入21世纪的初叶,举国上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心无旁骛、凝聚全力的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做好准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进军。在这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教育永远不缺席,教育也一直被党和国家赋予历史的重任和时代的期望。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本根本问题。我们作为校长,必须开宗明义地知道和实践“为党育才,为国育才”,要认真做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件事。在“六个下功夫”这件事上,特别要做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健康第一”,生命质量至上,这不仅仅是关涉一个公民生存与生活的话题,更是一个关乎到国运强盛与和平、未来国际竞争乃至中华复兴梦真正实现的国家战略。如总书记所说“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总书记不仅这么强调,还一以贯之的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和表达了一位国家领导人对体育运动、全民健康以及体育强国事业的重视:

——2013年8月31日,总书记在沈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他说,“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强调要把身体锻炼好,他说“大家都知道我喜欢足球。其实,我还喜欢着篮球、网球,而且很喜欢武术。希望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在当年,他出访荷兰与荷兰门神聊足球,还强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2015年8月22日,总书记在国家体育场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他说“中国政府推动全民健身的政策措施,对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18年8月,针对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的现象,总书记强调,“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9年2月1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他指出,“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2020年9月,在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座谈会上,当听到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汇报疫情期间全国大规模开展“在线教育”出现了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现象时,总书记非常关切地说,“这段时期孩子们在线学习的时间多了,我前段时间就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作过一个批示。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同时,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他语重心长的要求“让孩子们跑起来!”


党和国家对群众百姓以及青少年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由上述谆谆叮嘱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健康第一”已然作为一个强国举措,我们作为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最基层落实人,首当其中必须解决和落实好“校园里面的体育与劳动”,让孩子们的双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只有心灵又手巧、健脑又强身的健康中国人,才能担起家庭的重任,塑造国家的未来。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体育健康对于一个人“成长为健全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到基础打好胚子,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养成长久的体育健康习惯、学会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的,并在小学阶段及时、完善、有效地发展好该有的身心素养,掌握1-2门能够影响其一生并坚持一生的体育爱好。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体育健康对于一个学校“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重要性,没有健康的人何来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要的是体的发展,通过体的发展带动五育并举,使接班人体格健美、人格完善、具备良好的真善美素养。无数优秀学校成功的办学事例也说明,“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很多学校就是抓住了体育这个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了全校办学格局,让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自信、阳光、大方、和善,家长满意,社区赞肯。

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体育健康对于一个国家“保家卫国和谐美好”的重要性,地球村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村落,我们倡导“天下一家亲”,但在多元的文化和价值以及国家发展诉求等综合因素下,局部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的纷争还是在所难免、此起波伏,我们甚至国民的幸福生活必须要有一个强盛有力的国家做后盾作保障,作为公民,就要有能力和条件肩扛起“战争时期保家卫国、和平年代奉献建设”的责任,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一代比一代身体羸弱,戴眼镜的“眼睛娃”、“小胖墩”…越来越多,那这样的“国力”是令人堪忧的,在未来全方位格局的国际竞争中是会输掉的。输掉一代人,就是输掉一个时代的机遇和发展,是要用几代人才能赢回来,我们要有这种忧患感、责任担当,每一位校长都这样想、这样去做,把体育当作最真、最要紧、最体现真本事真业绩的事情来干,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时的“老有所养、所依,国有所靠、所信”才值得放心,国家的长远发展才有希望,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才会屹然不动。


二.问题导向为点,坚持看准问题科学破解,有效解决影响“健康第一”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无可否认,我们建国至现在,在体育健康事业发展中是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无论从学科建设还是竞技运动还是全民建设的氛围、设施、保障等多个方面,我们都有目共睹并亲身参与和享受。

但如硬币的两面,作为学校校园环节,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问题,从中也能找到一些可能的原因,如“缺什么补什么”,我们可以暂且来拿拿方子,为当下校园存在的一些现象做一些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因笔者经历所限,这里多谈幼小阶段):

(一)幼儿园“缺体育打基础的认识”

翻阅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部分,“健康首当其中”,其中《纲要》对“健康”的解读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审过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在按此对照《发展指南》其中“动作”部分,作为对《大纲》的具体落实,整个“教育建议”以体验、协调、小运动量项目等为主,没有一处体现“竞技”或者“对抗性”或者“适合幼儿挑战性的”要求,包括“团队”两个字没有出现,由此可想,我们的幼儿园体育开展情况,3-6岁三年下来基本以“玩一玩、乐一乐、耍一耍”等为主,给到孩子们的就是一些滚铁环、坐滑板车、简单拍球、简单钻爬投掷等。再比如“跑”,我们的要求是三年内实现“15米到20米到25米”这样一个阶梯要求,我不知道我们的幼儿教育要求在怕什么?怕孩子跑摔倒么?怕孩子吃不了这个苦么?还是怕孩子跑了出汗咳嗽生病?由此可以想象,那种把幼儿带出园外进行远足,不知道要从安全和防护上做足多大的功夫,才敢做这一步。课堂上,毛教授给我们播放了一则视频,是一个幼儿园的:体育课上,小小的孩子全班就开始练倒立、而且倒立来回走轻松自如;游泳课,幼儿园园长抓起孩子,就像抛自己自己孩子那样,把一个个孩子扔进水里,哪还有考虑什么呛水、被噎着;孩子从校园入校,跟爸爸妈妈道别后头也不回的走进校园,一下扎进操场跑,那光着脚丫、狠劲往前冲的样子,让人看了不仅心爱,更生一种“惊悚”! 我们的幼儿园,是整个有体系的教育的第一步,第一步没有设计和迈好体育,势必对后面的体育工作造成影响。

(二)小学阶段“缺体育正确的样态”

我在学习时边听边思考,罗列了好几个“缺失”,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从“样态”这个角度来分析,能够把几个事说清楚,样态就是样子,小学阶段严格意义上是最正规系统体系化教育的真正开始,如果说前面基础没打好,可能“亡羊补牢还不晚”,我们如果抓住了黄金的6年,正好赶上孩子柔韧、灵敏、平衡、速度、协调、耐力、力量等关键素养的发展期、养成期,那我们还是能够补回一局,但在事实中,我们还是看到以下一些:

1.体育课“缺钙”,缺体育精神的教育引导

我们体育课40分钟,常见的就是把学生整齐带到操场,简单的清点、热身之后,就直入主题,一节课下来,就是老实讲和示范然后学生练、然后又纠错强化再练、然后再设计一些辅助练习或游玩,一节课就这样了。整堂课看似很有体育味道,而且有的设计好的课,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心率等还不错,那这样的课算好课么?应该算!但是如果长期的体育课都这样,日复一日,那这样的体育课就不能算为“好课”了,这样的体育课缺一点东西——那就是体育精神!我们的体育课,首先要给到孩子的就是一种激昂向上、团结拼搏、只争第一、勇往直前、不怕苦痛等,就是要告诉孩子们体育的真谛在于“坚持与疼痛”,没有这些体验,体育的味道就少了。另外,体育为什么能在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因为体育竞技蕴含一些道德道义,那种一项运动为什么能够存在并流传至今的魅力,还有就是运动项目背后的东西以及这项运动的历史由来等,这些东西是“静”的,可能在体育老师看来不能登堂入室体育,恰恰是这些我们应该如精神佐料给到孩子,让孩子的骨头“有钙”,让他们从骨子里头去领悟到体育及其运动项目的内涵与美。我在想,最理想的体育是:我们的孩子通过上体育课,不仅自己动起来了,还能对所熟知或喜欢的体育项目能够说上个一二三,对该项目的体育运动历史能够娓娓道来,对这些体育运动背后所衍生的故事、神话或者赛事能够如数家珍,对于这些体育项目的竞技规则能门清,至少不要“门外汉看赛”只看热闹。


2.体育课“缺团队”,缺团队竞技的合作与比拼

如果我们随机走访一些校园,可能就会看到一节体育课基本的一些形态“走、跑、跳、投”,在参与的人员上,要不集体练习、要么单独,少有那种集体项目的教授运用。个体的体育,会让人看到自己,团队的体育,会让人看到他人和众人;个体的体育,输导的是个体的获得和体验,团队的体育,输导的却可能是自己的放弃和牺牲进而迎来团队的成功和飞跃!不是说我们的体育课完全缺团队项目,我们常见的校区联盟等展开的体育教学展示,一些项目就非常好(如叠罗汉、万众一心、排山蹈海),包括篮球足球等常见的教学,适当的放置于“比赛”的氛围来练一练,总比单调的强调一些动作、技法、规范等,可能在孩子看来更有趣或喜欢得多。关于团队项目,还有“柔”和“钢”的问题,我们国内的体育不乏“柔性”,因而使得团队体育变得阴柔,缺乏阳刚和血气,乃至略少微露的“杀气”和霸气、争强好胜,这可能跟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强调“和”有关。

3.体育课“缺专业”,缺对体育项目的专业认识和讲解

这次学习我要感谢认识一位体育出身的同窗,我们在一次闲谈中,出身体工队的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因为这批老师专业学习及体育技能掌握的原因,他们缺乏对体育项目运动的“技法”认识,就比如一个连续的奔跑和跳跃,专业的体育会从动作分解以及每个阶段的力量发生、着力点、弯曲度、安全隐患等进行系列的认识和防范,而置于“体育教育”背景下的体育老师则更多的是从整体上认识和完成,虽然也有动作讲解,也有规范强调,但这个与专业的竞技训练来,还是差一大截。我想这个观点应该是点到了“痛穴”但也不能绝对的来否定现有的庞大的体育队伍,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起对这个话题的重视和意识觉醒,“如果正确就补齐这一课”,只要我们的体育老师不懈怠、不偏执,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当然,这里的“缺专业”还可以理解为“一些体育老师的专业不对位”,全科体育教育的啥都会但是可能啥都不精,某项专业的老师专业内熟练可能其他就很弱,有的弱到可能连体育基本功和规范都要从头学起,可想而知如果这样的老师不抓紧补齐这些,他(她)所带出来的孩子,肯定就是飘飘飘燃了,蜻蜓点水的体育课了。

(三)校园体育“缺坚持和传承”

每一个校长都知道“传承创新”而长挂嘴边,但是实施起来很可能标新立异领走一套,一些开展体育活动很好的项目和特色,因为校长的更换被替换、或者弱化、或者沦为个别老师的“坚持”。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在“一校一品”建设上,一些选体育为特色突破的,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喜好,而且很愿意将这个特色做到最大化、全面化和极显眼,做好了那真的是特色带动全面,做得不好还真的就成为所谓“一俊遮百丑”了。要知道一个项目的酝酿,好比文化,它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生长、一种接受和认可、以及最终的落地和执行、开花的,它不是一种强行的植入,也不能断然的“截肢”或砍掉,这样做导致的就是具体从事的团队身心疲乏,找不到发力点,对教师个体和体育团队的自我实现价值体验也会降低。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成熟的一定要好好坚持,在好的基础上投入更多做得更好,不太成熟的或者还处于犹豫的项目则可以在集体商议酝酿的基础上适当专项,尽量减少“人为个人决策喜好”多带来的负效应。不管是“一级一能”还是“全面+特色”,校长一定要有定力,要有胸怀和设计感。

(四)校园体育“缺赛事联盟”

真正的体育是要靠“对打”的,是要把孩子拉到赛场上去比一比的。虽然我们现在的很多校园有体育节,但是在笔者看来那仅仅是两三天的热闹和体育赶集,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放松,他们感兴趣的是体育赛场外的那种不一样。校园体育赛事缺乏原因很多:一则可能孩子们精力有限;二则一所校园的课程设计是全天连贯涉及,孩子参赛就有可能出现学习的很大空档;三则也跟我们的应试思维有关,学校赛事能否搞起来,得看家长眼色和心态,家长担心娃子玩皮了、玩野了,学习成绩受到耽搁;四则跟赛事安全有关,比赛难免有磕磕碰碰和损伤,我们现在的孩子家长都当个宝,一旦受个伤,不通情达理的家长非要闹一场不可,导致学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认为,我们的校园和学校体育,还是应该如活水一样“动起来”,学校可以结合上下学期,适时开展某项目的校内联赛,以年级为单位或者多年级为单位,可以利用周末等场地的资源适时的组织一些家长参与的亲子赛或者家长比赛,或者为班级赛尽可能提供五天外的支持。作为区域,要在联盟和区域上花功夫,联盟争霸、逐级晋级,片区与片区之间比赛,看看花魁落谁家,而且这样的班比赛要坚持成为一项传统,成为孩子们发奋要去争取的荣誉和向往。区域之间也要由业务部门来联动,让校园赛事成为最能留住爸爸妈妈时间和陪伴的盛会。很多事,就是做着做着就慢慢认识和认可了,我们家长对“健康第一”观念的真正落实,我看也还是需要引入家长,做着做着就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三.目标导向为引,坚持规划引领和传承创新,丰润校园“健康第一”的全面落地

写这篇心语,有点完成自己内心呐喊的味道,想把这几年自己对教育和体育工作的思考给自己定下神。有一些犹豫,总有患得患失,但且“简单才是真”,并受毛教授此次讲座的刺激,我想大声的说:

“我想当一名体育校长!”

——我想当体育校长,不是不务正业,我是看到了体育的魅力,而且自己也是有参与体育长达几年的切身感受,内心有一种感受到但又不能明确表达的感觉,那是一种力量,一种不断在滋生的生长,是一种发自内心对“什么是好教育”的思考;

——我想当体育校长,不是心血来潮,我是想尽自己之力,按照专家的指导,在小学阶段给我的学生真正打好一个胚子,一个强健体魄、内心阳光自信的胚子,我想让我的学生因为体育发生神奇的改变,让他们变得有光;

——我想当体育校长,不是乱喊喊,我是想通过体育创新赋能,为我这所校园的温度、人文和幸福增添上看得见、摸得着的“手感”,体育发展起来,我的孩子体质数据好了,特殊体质的孩子少了,优良率合格率满意了,还有我们的老师因为身体好了不经常生病请假看病,不因为工作的抗压累到,不觉得校园生活鼓噪无味、教工活动单调,校园成为师生“欢喜的存在和乐意呆的地方”。

为此,我们为这个梦想来一起设计,我们一起来大胆的做一场梦吧!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全面导向,落实到学校规划

学校第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展开,导向和定位很重要,如打靶的定向。将“健康第一”全面落实到校园文化、课程理念和体系设置、教师成长、以及内部的优化管理和外部环境和资源的融合。有效将“健康第一”体现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五大方面60小点”。

(二)完善“赋能未来”校训,明确“健康生命”的地位

我们欣赏赋能,我们注重未来,因为我们是一所一出生就具未来感、创客打底的未来学校,我们希望我们未来走得更好、更稳健、更丰富和可评估、标准化,但是好的未来一定是基于出发的个体和基础点的,我们要看到“谁的未来”、“谁在出发”“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出发、在朝向未来”,所以我希望“赋能未来”的前置应该有“健康生命”,这个“健康”是动词意义的,是要“做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我希望将“健康生命,赋能未来”写入校训之中。

(三)营造“注重健康”氛围,感受泛在学习的智趣魔力

校园文化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隐性的深置于内心更有力量,但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需要显性的文化来支撑。有品位的设计校园健康文化,以课程和“一园一品”的思维设计校园角落、墙壁、廊道,适时建设体育相关的“博物馆廊”,让校园成为一个健康文化、尊重生命的泛在学习乐园、探究园和主题园。

(四)设计“品序体育”课程,培养孩子适宜的体育素养

“品”即品质、优质,在专家指导下结合校园条件,确定一品有特色、能落地、动静结合的体育项目;“序”及秩序、分布,让孩子6年逐级体验、学习、享受体育百科学习,提升体育课堂的专业和品质,补上传统体育课不足的养分和“钙”,确保毕业多年后孩子因为享受健康而感恩感怀小学阶段多培养给他的兴趣、习惯和坚持。注重片区内幼小衔接的体育对接。科学设计不同年段的优势素养训练项目,不留成长遗憾。


(五)重视“体育名师”培养,引领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好的学校需要好的校长,同样好的体育需要好的体育老师。明确“体育名师”的成长导向,不忘初心,坚持专业,还能善学善用,不做“惰师”、不做“负能量队员”,让体育教师成为校园最靓丽的行走。打通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的体育名师培养机制,引入好课程,输送新思维,扩大体育老师视野,赋能其专业成长,让每一位老师不仅有专长和绝活,还能优质的保底保量的体现课程规范。结成一批体育联盟友谊校,互相学习。

(六)对标“省18条”规范,成就每一节体育好课堂

认真组织和全面践行《广东省中小学体育课堂基本要求》,对标18条,研究18条,落实18条。继续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开齐开足体育课,全力保障体育设备和器材,引入“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七)办好“每届体育节”盛会,留住最美好的记忆给师生

教育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孩子记住记忆和怀念。精心设计每届体育节,引入PBL项目式学习,把体育节当作课程资源来设计开发,一年一个主题,届届有精彩和亮点,让学生成为体育节最奔走呼号和欢呼的主角。把体育节办成展示办学成果、检验家校关系和锻炼学生队伍的舞台。让每届体育节看得到科技的种子和生长力量。


(八)点燃“校内赛事”引擎,盘活资源服务体育活动

针对1-6年级设计不同序列和主题的体育赛事,尝试开展每学期都有有体育节。联动校内外资源参与、服务赛事。打造1-2项师生家长认可和可持续的赛事品牌。抓好“班级联赛”,重视全员参与,将体育竞技与赛事娱乐有效融合在一起。让校内赛事明星VIP成为校园一景,成为孩子们羡慕学习的偶像。校园NO.1激发体育热情与梦想,挖掘潜能,让全校每一位孩子都拥有一个NO.1记录。结合体育节举行体育类NO.1争霸竞技赛。

(九)建立“健康档案”资源库,监测并研究体育长短板项

关心教师体质健康,引入教工体测和建档,结合工会及相关评定,有效建立“健康第一”的工作导向,减少压力式的任务清单。高标准组织检测体质,专业分析研究。引入视力健康矫正的“星光行动”,学生每年视力健康优良率逐年上升。减少师生肥胖率。一年建档、三年回看、五年规划评估再完善。

(十)讲好“我与体育”故事,筑梦每一位孩子成长和未来决胜

讲好校园体育故事,让立志、励志深植学生内心。以体育带动全校德育和“五小中队”建设,激发德育潜能,成就一批星光微团队、体育星光班级。讲好体育主题的“灯塔讲坛”,让热爱体育的家长,加入“萤火虫计划”中,家长看见孩子,孩子也看见家长。

——内心感悟

 体育改革创新应势而生,今天刚“雄鸡天下白”(10月15日),《人民教育》微信一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成为点亮体艺工作新时代新思考、新行动、新举措的最大引擎,《意见》非常明确指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做好体育这项工作,认识到“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从《意见》看到,文件从“体育课课时、课程与教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强化体育教学训练,以及完善体育师资、充足体育器材和创新体育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指引,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工作的春天,秋衣的中国,一场关注国运和全民体质持续科学发展的新革命已然箭在弦上,未来可期可盼!

  结束语:

未来,我们的孩子,每一个学生都将成长为社会的中坚、行业的主体、家庭的脊梁,我们以为基层校长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梦想和兴趣,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和尊重特长,尽力去维护好一片小天地。如果这片小天地,孩子声声悦耳,师生面带笑容,行走带风,我想这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样子,不管它追逐什么、定位什么,孩子长好了、家长满意可,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每所校园都具备成为优质校园的潜能,我们的老师、家长应该成为一起开发这个潜能的主动者,不做旁观人,视为己任,哪怕今天可能还有些个别“缺憾”、还有一些无法破局的地方、还有一些影响整体设计的短板,只要我们敢于做梦,心有梦想,不放弃、敢坚持,“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坚持“健康第一”,体育节即将启幕,我愿花满校园!

再次感谢毛教授的知识传授和启发!得一课,益一生!



校风

崇德尚美

精进创新


教风

激趣启思

培养能力


学风

乐学善问

实践创新


 爱   的   港   湾  

 梦   想   起   航  





文稿  \  蒋和勇


美编  \  张晓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