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消费主义收编的“女子力”

别的女孩 Her小号 2022-04-07



C.

前段时间,某时尚杂志释出了由欧阳娜娜和文琪拍摄的秋季刊封面,主题是 Girl Power(女孩力量)。
封面故事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她们年少成名,一个 15 岁便登上了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大提琴独奏会,一个年仅 14 岁就在大银幕崭露锋芒。欧阳娜娜与文琪,古灵精怪与灵气逼人的少女特质在她们身上淋漓展现,与此同时又有超出同龄人的独立和沉稳。青春正当时,她们用属于自己的独特演算法,真实而自由地享受当下。
再往下翻,当季必备的时尚单品、闺蜜衣橱物语、非正式美容八卦会,金裕贞与我们分享她的美容心得……我翻完了一本陷入了困惑,Girl Power 在哪?

 什么是 Girl Power?

GIRL + POWER,意味着 “女性气质” 与 “赋权” 不再是反义词:女孩可以自己做决定,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可以有攻击性,同时保留女性化的一面。也就是说,女孩可以做她们想做的任何事,成为她们想成为的任何人。
上世纪 90 年代,Girl Power 作为 Riot Grrrl 运动的一部分登上历史舞台。这场运动鼓励女性避开主流、男性主导的消费,转而独立制作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DIY(do-it-yourself),包括组建女子朋克和新浪潮乐队、自制爱好者杂志等(当时比较有名的两本是 Jigsaw 和 Girl Germs)。

Riot Grrrl 的一些自制出版物

Riot Grrrls 反叛、有攻击性,她们借用社会对于女性气质的期待,并且通过混搭来颠覆它们。“反差产生于 Riot Grrrls 的装扮中 —— 蕾丝彼得潘领的公主裙配以黑色马丁靴、超短发以及猫眼眼镜。” 学者 Lyn Mikel Brown 说道。当时,这些活动并不为人所知。
Riot Grrrl 回潮:瑞士的12位女孩在2018年录制了一张专辑,叫 Riot Grrl Sessions,整个项目过程中一位顺性别男性都没有 | 摄影:Anna Ledin Wirén | 来源:She Shreds 网站
Girl Power 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词语是在 90 年代末,那时维多利亚 · 贝克汉姆所在的辣妹组合(Spice Girls)正如日中天,她们穿着超短裙、低领胸衣和彩色中筒靴,唱着 “I’ll tell you what I want, what I really, really want”(Wannabe, 1996)。
五位女郎把 Girl Power 的口号叫得理直气壮,她们快乐、有趣、性感、甚至有点疯癫 —— 这个女团并不是为了服务男性的感官愉悦而存在,而是勇敢地反凝视,甚至玩弄男性的目光。她们把这些看作是对女性气质的肯定,以及 “谈论女权主义的 90 种方式”。无数粉丝铭记着辣妹组合积极、充满活力的歌词,和她们突出、强烈的个性。

颁奖典礼上的辣妹组合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总会想要回溯过去。2018 年,Lauren Bravo 出版新书《辣妹组合会怎么做?》(What Would the Spice Girls Do?,讲述了辣妹组合成为一代少女偶像的历程,以及她们给年轻群体带来了怎样的希望与可能。很多关于 Girl Power 的内容至今看来仍有借鉴意义:我们需要乐趣、无所畏惧,我们需要可以实现的平权,以及那种 zig-a-zig-ah —— 享受自我的精神(唱出来了吧?)。

《辣妹组合会怎么做?》
Girl Power 的风靡改变了社会对女性气质的固有看法,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美和外貌对于女孩来说变得更加重要,她们得纤瘦、体态优美、有力量、有曲线,加上时髦的服装配饰、闪耀的头发以及与众不同的妆容,才好意思说出 Girl Power 的口号。
事情变得有点麻烦。

 消费才有 Girl Power 

性别进步在发生,与女性地位提高对应的,是女性的可支配财富显著增加。商家当然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它们选择披上性别平等的外衣,宣扬更加有活力、自信的 “新女性” 形象,从而将 “女孩” 这个身份转变为可获利的消费主体。这在流行音乐、时尚杂志、电影电视以及广告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知名运动品牌 Nike 释出了名为 Dream Crazier 的广告片,聚焦世界顶级女性运动员,以及那些开辟道路的先驱者,其中包括 Kathrine Switzer。1967 年,她以姓名简称 K. S. 报名只准许男性参加的波士顿马拉松(当时全世界的长跑赛均拒绝女性参加)。跑到 6 公里时,比赛工作人员 Jock Semple 怒气冲冲地跑过来,说:“我们只准男性出赛!” 随后,她被取消了参赛资格,甚至遭到业余运动者协会除名。

马拉松工作人员阻拦 Kathrine Switzer 继续比赛

这支 Nike 广告片旨在打破 "疯女人" 的刻板偏见,从拍摄到剪辑一气呵成轻车熟路。旁白是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的声音,说着让人难以不热血沸腾头皮发麻的 speech:

……只要我们一生气,那就是歇斯底里、无理取闹,或者就是「疯了」—— 反正女生跑马拉松就是疯了,女生打拳击也是疯了,女生扣篮、执教 NBA 球队,高难度完美落地,或是赢下 23 座大满贯;生完孩子,再重回赛场成为史上最佳,太疯了。他们老是这么说你?没事儿,那让他们看看你能疯出什么名堂来。

点击观看 Nike 广告片 Dream Crazier

Nike 此片大获成功,甚至入选本年度十佳广告案例。但仔细想想,将女性与 “要强”、“极限” 联系起来,将女性在运动上取得的成就渲染为 “更疯一些”,并且庆祝它,本质不就是要卖货吗?只不过这种商业操作显得更有社会责任感和所谓的 “情怀”。

很多广告商打着 Girl Power 的旗号,其实更在意的是 girls' wallet power —— 女孩包里的钱。他们甚至还制造出了一种幻象,即女孩可以通过购买,将自己打造为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并且获得群体性的身份认同 —— 你看看人家西方女明星,前两年 Dior 的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的 T-shirt 得人手一件吧,只可惜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这句话的来源;我们的女明星不敢直接说 the F word,但也可以走 power diva 路线,以演绎把男人踩在脚下的狠 girl (阿密特《母系社会》)或者 “勇敢做自己” 的明白 girl(蔡依林《我呸》)收获 “女性力量“ 代言人的地位。

无论如何,”女孩“ 成为了消费主义最理想的收割对象。

google 都被整懵逼了,内容是书的介绍,图还是显示的 T-shirt

消费式 Girl Power 还有一个变形:女孩可以成为任何人 —— 只要她够漂亮。Susan Douglas 这样形容当下 Girl Power 的悖论,“女孩被要求独立、自信、有所成就,同时还要优雅、有吸引力、体重不过百,并且不要冒犯到男性。

两边得端平了,这真是门艺术。

8 月 31 日,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拿下了亚洲人第一个 UFC 世界冠军。42 秒的拳王加冕时刻,让她成为国内外媒体追逐的焦点。在央视新闻的采访中,张伟丽说:“他们(大众)不会去关注你的专业,不会关注你打的这个技术有多好,或者怎么样。他们都会去关注,你这还能找到对象吗,你不会家暴吧?一说找过一个练过的女朋友,会说哇塞你这挺厉害,你这不怕挨打吗?我觉得真的这些人,我不知道咋想的,我觉得可能还是对女性的这种格斗有一些偏见。“

张伟丽拿下 UFC 世界冠军

格斗一直是男性竞技的场域,那些参加格斗比赛的女孩则被看作是反常的,常常与 “家境贫穷”、“有色人种” 这些标签联系在一起。早在 70 年前,西蒙 ·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就在《第二性》中写到了格斗,不过受时代所限,还是把格斗看作是男性运动。她强调,对于男性来说,感到愤怒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将其发泄出来,这是一种超越(transcendence)。

对男人来说,动用拳头来感受他的自我肯定意愿,这可以使他对他的主权感到放心。面对任何侮辱、任何把他贬到客体地位的企图,男性都会求助于拳头,从而使自己面临被殴打的危险:他不允许自己被他人超越,他本人就处在他能动性的中心。

女孩从来是被排除在 “超越“ 之外的,她们无法通过拳头来确认自身的主体性,导致了某种胆怯的性格 —— ”她不相信自己身体里有她从未体验过的力量;她不敢进取、反抗和发明;她注定是温顺的、听从的,只能在社会上占有已为她准备好的位置。“

在这样一篇文章里,西蒙 · 波伏娃和《第二性》肯定要出镜的

张伟丽暂时抛开了女儿、妻子和母亲这些社会为她准备好的位置,选择格斗这种拳拳到肉的竞技来彰显存在,她说:“我参加比赛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人物。“

这时候 Girl Power 的论调显得近乎贫乏。尽管越来越多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出现(内核还是消费),但如果这些内容只伴随着亮晶晶的时尚、服装、美妆广告出现,如果它本质上是对种族、阶级、性取向等交叉性议题的忽视,如果女孩成了自恋、只关注自我愉悦,独立却没有安全感的主体(比如身体焦虑、需要男性或外界肯定等),那这能不能算得上进步都很难说。

 Girl Power 到底是什么 power? 

最后,就说到了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m)。

后女性主义与流行文化相伴而生,主张女孩/女性都过得很好,女权主义毫无必要,这场反叛运动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大众媒体挪用 Girl Power 的话语声称女孩的自由已经到来 —— 或者说,在来的路上 —— 好像她们已经得到了她们想要的权力和力量,应该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感到满足。

Jane 杂志主编 Jane Pratt 就曾这样形容,“Girl Power 不同于女性主义的表达,它意味着寻找属于女孩的强项 —— 比如女孩间的窃窃私语,或是她们对于美妆产品的爱好。最重要的,它意味着女孩/女人要相互支持,不要把男人放在第一位。” 流行媒体中的 Girl Power 的确不(再)是女权主义的,因为她被描述为极为个人主义的:权力来自于个人选择,而不是社会系统的支持。

不久前,一篇名为《祝中国女孩早日实现穿衣自由》的文章引发热议,起因是演员热依扎身着黄色低领吊带现身机场,被网友嘲讽为 “没有作品只能露胸”。这篇文章是在为热依扎辩护,声讨社会对于女性穿衣的种种限制,结尾却落得无关痛痒:

尽管在 3 号厅,“女性穿衣打扮是为了取悦自己” 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了,但我还是希望每一个女孩都能学会欣赏自己的美。在这个问题上不需要顾忌那么多,除了你自己,没有人有权利、有资格 judge 你。

这种片面强调 “女性自主” 的观点,本质上是对不平等社会结构的遮掩。说得好像个人层面的努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到头来只会加强女性的自我审视与苛责。1980 年,Iris Marion Young 发表论文《像女孩一样扔球》(Throwing Like a Girl),从现象学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女孩在扔球时身体活动幅度小、僵直,为什么女孩会 “像女孩一样”。结论是,女孩的能动性被包裹在她作为 “物” 的被动性之内,时刻受到周围世界、自己,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 “社会意识” 的凝视和规训 —— 她们无法有效地调动身体。

男孩和女孩在做投掷动作时的差别:而在低年龄组,以及没被西方社会常规完全规训的原住民群体中,性别差异相对更小

这不是一句 “做自己” 可以解决的问题。

更危险的是,很多女孩会把自己拥有的结构性特权看作理所当然,“你惨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的评语张嘴就来。

Girl Power 或许为女孩们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鼓励她们进入传统男性主导的领域,因为她们可以和男孩做得一样好;它教会了一些女孩不要把男性放在第一位,要欣赏自己的美……但这远远不够,很多女孩仍然徘徊在社会边缘,消费话语还在主导者女性气质和审美。女孩需要的真正力量,很遗憾,时尚杂志给不了。

但读书、运动、创作,这些可以。有点讽刺,我们想要 Girl Power,要做的可能正是离一切贩卖 Girl Power 的消费诱惑远一点。

//编辑:Alexwoo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