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失”的PD-1千亿市场

药时代 2021-12-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读懂财经 Author 读懂君

友情提醒



千人盛会下周三、四将在张江博雅酒店隆重召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恭候已报名的嘉宾按时出席,共话《我和我的CMC》!



读懂财经·生物医药组原创/出品作者 | 蔡品件编辑 | 夏益军
“2030年中国的PD-1市场规模将达984亿元”!过去几年,对于这款美国前总统卡特都要点赞的抗癌神药,市场预期极为乐观。
但如今看来,国内PD-1市场的“千亿目标”可能悬了。原因很简单,国内PD-1入局者众,价格战激烈,导致市场规模严重萎缩。
日前,恒瑞医药(SH:600276)的PD-1艾瑞卡,便推出了“全年药费39600元”的第四季度大促销活动。而在此前,算上赠药,艾瑞卡年花费要在12万元左右。
虽然这只是短期促销活动,但考虑到国产PD-1市场竞争激烈,未来艾瑞卡继续以该价格抢占市场,一点也不奇怪。国产PD-1的价格战,远未到白热化阶段。
此前,大家一致认为PD-1人均年费用会超过10万元、甚至达到20万元,这才有了千亿市场的说法。如今PD-1降价幅度超预期,此前过度乐观的投资者必然要失望了。
值得警惕的是,“重磅产品”实际市场规模较预期大幅缩水,PD-1不会是个例。这大概率也是其它“创新药”会发生的故事。


/ 01 /

PD-1市场上演“专利悬崖”


在药品专利保护期届满,层出不穷的仿制药会以更低价格进入并占领市场,导致专利药品的销量下降。这就是所谓的“专利悬崖”。
有趣的是,国内“创新药”领域,也出现了“专利悬崖”现象。自国内产品逐步踏入市场后,抗癌神药PD-1的价格,不断被刷新下限。
去年1月,国内第一个上市的PD-1产品—拓益(君实生物生产),定价结果为7200元/240mg(支)。以该价格计算,患者年治疗费用约18.72万元(以体重60kg计,下同)。
而当时,进口产品K药的年治疗费用约为60.92万元。也就是说,拓益的价格不到K药价格的三分之一。
而在满足赠药的条件下,拓益的年用药费用可以降至9.36万元,同样不到K药的三分之一。
不过,PD-1的赠药有着严格限制,与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近20万元的年用药费用依然不低。但很快,信达生物的出现,让普通家庭患者缓了一口气。
去年11月,信达生物(HK:01801)的PD-1,以降价63%的代价进入医保。降价后,信达生物的PD-1年用药费用降至9.67万元。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即便全部自费,9.67万元已经相对容易承受。
也正因此,有患者将信达生物的PD-1称之为“国药之光”。不过,信达生物要想保住“国药之光”这一称号,可不容易。
向这一称号发起挑战的是恒瑞医药。日前,恒瑞医药用“若PD-1不进医保,就买二送全年,年用药费用只需39600元”的策略,刷新了国产PD-1的价格下限。
固然,这仅是恒瑞医药第四季度的促销措施。但考虑到国产PD-1竞争激烈,即便未来恒瑞继续以该价格“攻城拔寨”,一点也不奇怪。


/ 02 /

难以避免的价格战


国产PD-1市场之所以出现“专利悬崖”现象,核心是因为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
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积累,国内大部分所谓的“创新药”,离真正的创新还有一定距离。国内多数药企,做的都是Fast Follower(快速跟随者),PD-1的繁荣便是如此。
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临床试验的PD-(L)1药企,已经超过50家。也难怪有人说,PD-1以后的产能,都可以用来洗澡了。
与沐浴露类似的是,各家PD-1最大的区别,可能也仅是“品牌”而已。目前,各家药企的PD-1只是分子结构和序列有轻微差异。这些细微的差异,并不足以给某个药企的PD-1,在疗效方面带来显著优势。
即便某个产品披露的临床数据极其亮眼,但在没有进行“头对头”研究的情况下,并不具备疗效最佳的说服力。毕竟不同的患者群体,也会让疗效产生差异。
如果无法通过临床验证相比国外PD1抗体K药、O药有优势,国内诸多PD-1产品更多应被视为一种me too产品,甚至是me worse产品。
对于这类没有明显创新的产品而言,要想在商业化上占到便宜可不容易。市场竞争激励,“性价比”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难怪国产PD-1的价格战会如此激烈了。
可以预见的是,国产PD-1的价格战还未到白热化阶段。目前,进入市场销售的国产PD-1还只有4款,分别来自君实生物(HK:01877)、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HK:06160)。
除此之外,还有2款PD-1已经获批上市,进入临床二期、三期的PD-(L)1更是不在少数。
大部分后来者既没有先发优势,又没有疗效优势,只有靠剑走偏锋才能抢占市场份额,“性价比”可能是进入市场的最优选择。
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PD-1入场,价格战一定会越来越激烈。至于PD-1价格战究竟会激烈到何种程度,只能等时间来回答了。


/ 03 /

千亿市场悬了


国产PD-1降价超预期,不少企业和投资者必然会很失望。
作为癌症治疗的新兴免疫疗法,目前PD-(L)1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尽管药效不算突出,但凭借不用手术、不用化疗等诸多优势,PD-1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
2014年,国外医药巨头施贵宝、默沙东推出PD-1。2015年,两家公司PD-1产品的收入合计达15亿美元,2017年更是达到87亿美元!
对于医药公司而言,中国将会是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一方面,我国肿瘤患者数量规模较大。据中泰证券2018年测算,我国适用PD-1单抗的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人;另一方面,PD-1疗法的年用药费用较高,当时相对便宜的O药年用药费用也要接近40万元。
2018年,君实生物便在其港股招股书中表示,到2030年国内PD-1市场预计会达到984亿元:预计国内接受PD-(L)1治疗的患者数量约为85.4万人,而国产药品年用药费用大概在11万元,进口药品年用药费用约为13万元。
当时来看,该测算建立在人均用药10万元左右的基础上并不夸张。个别极度乐观主义者,甚至认为年用药费用会接近20万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国内企业扎堆PD-1研发。彼时,K、O药暂未在国内获批上市。从进度来看,国产PD-1并没有落后太多。从这一点来说,国产PD-1的确值得期待。
现在回过头来看,国内PD-1市场确实如预期般充满潜力。2020年上半年,中国PD-1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元。而国产PD-1上市后,普遍大卖。
但唯一不足的是,人均用药费用要比预期低不少。在仅有4款国产PD-1上市的情况下,年用药费用已经跌破10万元。随着更多的PD-1产品上市,用药价格势必会进一步下探,国内PD-1市场规模也会继续缩水。
在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国内PD-1市场距离预期的千亿越来越远。相应的,国内产品能够分到的蛋糕,也会少许多。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即便是PD-1降至当下的价格,依然能有不错的利润率。只不过,并不会出现预期的夸张局面罢了。


/ 04 /

来自PD-1的启示


化学药受一致性评价影响,首仿药的价格优势没了,再来个集采大幅降价……在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整个医药行业被动进军“创新药”领域。
剔除部分讲故事的企业,更多药企必然是希望借助“创新药”,来拯救不断下滑的收入和利润。但只能说,愿景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在创新浪潮之下,用“一窝蜂而上”来形容国内企业的“创新”最合适不过。不仅是PD-1,各类热门药物的研发都是“拥挤不堪”。
比如贝伐珠单抗等重磅生物类似药,国内获批药企都不在少数。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卖不出“高价”,相应的商业化前景自然也要打折扣。眼下的PD-1市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END -


免责声明

内容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版权归作者。衷心感谢!

本文为转载,药时代持中立态度,请理性阅读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取自网络,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药时代专访 | 不用病毒?定点整合?CRISPR加持下的新CART背后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大型药企收购、AMR行动基金成立等行动能否帮助抗生素研发管线摆脱窘境,填补空白?

FoundationOne CDX测试获FDA批准,NTRK融合肿瘤患者将精准受益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看好中国,布局全球,中美冠科将落户中山!

罗氏又一笔AI合作交易完成,致力打造“AI+药物研发”模式


点击直达,每月2万多朋友到过这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