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7008字 13图
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晚上7点半,一场中国新药江湖的“直播带货”活动正点开始。活动由药时代创始人郭劲松博士主持,多位药时代学苑导师于百忙之中倾力惠助。昂阔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商务官富天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资深BD专家陈峻崧博士和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昊律师云集药时代直播间,以聊天的形式和广大朋友们大话创新药BD,既详细解读了2023年前五个月新药出海的趋势,也充满趣味地分析了BD工作中常见的“坑”与“雷”。那是相当的精彩!直播间里笑声不断!~~近千位朋友观看,纷纷好评,更重要的是在直播后的一天左右的时间里,十多位新朋友报名参加6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期创新药BD高阶研讨会。
药时代团队的小伙伴们纷纷感叹到:“原来直播真能带货!李佳琦、罗永浩诚不我欺也!~”直播中,一个数字被反反复复的提及,那就是:据药时代基于公司披露的信息统计,截止2023年5月30日,在150天里,中国药企至少完成了20笔出海交易,总金额(首付款+里程碑付款)远超150多亿美元。谁曾料,直播刚刚结束,短短两天里,即2023年5月31日和6月1日,两笔最新出海交易背靠背公布。这意味着,在2023年的前152天里,22笔出海交易达成,公开的总金额高达152亿美元。
药时代在上一篇解读文章的基础上,对这22笔交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现在和广大业界朋友们分享,希望对大家,尤其时感兴趣出海的企业和BD同药们,有点滴帮助。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参加药时代创新药BD高阶研讨会!两家明星公司“闯入”出海榜单,AI制药得到礼来的背书这22笔出海交易由20家公司完成,其中既有知名大药企,也有知名度正在快速爬坡的明星公司,甚至包括大概率因为一笔出海交易走进业界视野的黑马公司。可谓是:一朝天下闻。在出海方面做的风生水起,在商业模式上拆分出CRO公司诺纳的和铂医药。中国捷足先登,第一个获批PD-1的中国PD-1四小龙之一的君实生物。2014年就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西比曼生物。一年前与美国上市公司Turning Point达成ADC新药独家授权协议的礼新医药。新药研发企业之外,大名鼎鼎的生物药CDMO翘楚药明生物也开门红,完成了2023年的第一笔出海交易。明星公司映恩生物、康诺亚/乐普生物、信诺维、迈威生物、挚盟医药、高光制药、启德医药、赞荣医药和百力司康,不鸣则已,一鸣天下闻!晶泰科技和英派药业,两家明星公司,则在最近这几天,官宣出海好消息。
2023年5月31日,5月31日,以AI+实验机器人驱动药物研发的晶泰科技宣布与美国知名药企Eli Lilly(礼来)签署一项AI小分子新药发现合作,预付款及里程碑总收益可达2.5亿美元。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晶泰科技AI药物研发平台 “干实验室”与自动化机器人“湿实验室”结合的技术优势,为礼来从头设计并交付具有竞争力的候选化合物,赋能礼来开发并向临床推进具有竞争力的新药管线。2023年6月1日,英派药业与Eikon Therapeutics共同宣布双方就IMP1734及其他PARP1选择性抑制剂签订独家授权及合作协议。根据协议,Eikon获得了除大中华区以外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IMP1734是英派药业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PARP1抑制剂,预计将于2023年进入I期临床试验。对这22笔交易进行快速的浏览,新药针对的疾病领域呈现极大的不均匀性。
晶泰科技与礼来的交易未披露针对的疾病领域。余下的21笔交易中18笔均针对肿瘤,不同之处在细分程度,既有“骨髓瘤”、“乳腺癌及脑转移”、“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性结直肠癌”,等等,也有“实体瘤”乃至“肿瘤”一词以概之。这种反差让那3笔非肿瘤相关交易变得分外亮眼,它们是:
3月22日,高光制药凭借与BioHaven的合作而进入高光时刻。交易的主角是高光制药研发的处于临床前阶段的TYK2/JAK1抑制剂TLL-041。首付款包括1000万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000万美元的股票,里程碑付款9.5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新闻稿并未明确披露针对的适应症,药时代团队推测应该是神经系统疾病。2022年12月,挚盟医药与GSK就其自主研发的TLR8激动剂CB06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在挚盟医药成功完成一期临床研究后,该协议将允许GSK开发、生产和商业化CB06。如果获得成功,CB06可以作为联合使用,或与Bepirovirsen进行序贯治疗,有可能为更多乙肝患者提供功能性治愈。2023年1月20日,迈威生物与DISC MEDICINE, INC.就创新药9MW3011达成独家许可协议。9MW3011适应症拟包括多种在全球不同地区被列为罕见病的疾病,如 β-地中海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与铁稳态相关的疾病。目前,相关适应症领域尚无成熟有效的大分子治疗药物,因此,9MW3011 有望在未来获得孤儿药资格,并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调节体内铁稳态的大分子药物。ADC“当红炸子鸡”!AI助力下,小分子老当益壮!在22笔交易中,ADC为标的的交易高达8个,数量上排第一。不得不说,ADC说自己是当下的当红炸子鸡,没有人敢反对。近年来,随着生物类药物,包括单抗、双抗、ADC,以及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优秀表现,关于小分子这面红旗还能够打多久的疑问声音时不时地浮出水面,甚至甚嚣尘上。真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上一期数据表明,20笔交易中,小分子相关的交易达8笔,占比32%。新增加的两笔交易均为小分子,这就意味着:
在22笔交易中,小分子相关的交易达8笔,占比进一步攀升至36%。
所以,如果再有人说小分子新药的“坏话“,您可以把这篇文章请TA好好look look!~~HER2老当益壮!PD-1占两席,曾经的明星靶点PARP也挤了进来!~这禁不住让人感叹:HER2老矣,尚能药否?!答案:能!PD-1相关交易有2个,一个是康方生物/正大天晴与Specialised Therapeutics就安尼可®(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在大洋洲部分国家及东南亚的独家销售权达成的交易;另一个是君实生物与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达成的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在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秘鲁、智利、巴拿马、乌拉圭、印度及南非;可选择将许可范围扩大至涵盖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以及其他9个国家的开发及独占商业化权益。其它靶点包括:TROP2、Claudin 18.2、Nectin-4、GPRC5D、CD19/CD20、CD20、TYK2/JAK1、B7H4-4-1BB、EZH2、TLR8、VEGFR、SOS1、TAA、CD3。晶泰科技与礼来的交易未披露靶点,因为实在太早期了。
简单的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不简单的趋势!产品出海的同时,技术出海也越来越多!我们也分析了许可交易官宣时被许可产品所处的最高阶段,细节如下:因为一个交易可能涉及多个产品,而这些产品可能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而被分开统计,所以以上数字的加和为24+,高于交易的总数22。
可见临床前最低,10个,临床I期排第二,为9个,已上市排第三,为3个,临床II期排第四,为2个,临床III期没有。如果将这些交易按照产品出海和技术出海细分一下的话,那么技术出海的交易有:2023年1月5日,药明生物宣布与葛兰素史克达成许可协议,GSK将获得基于药明生物专利技术平台开发的至多四款TCE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的独家权利。2023年1月5日,映恩生物与Adcendo达成的合作是基于映恩自主研发的DITAC平台,金额未披露。2023年5月31日,晶泰科技与礼来达成的交易将充分发挥晶泰科技AI药物研发平台。“
和过去这些年里出海的新药产品以后期产品居多,更受海外药企的青睐相比,今年中国公司自主研发的早期在研产品以及技术越来越被欧美大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所看好,这意味着中国新药的创新性和背后中国药企的创新能力大幅度地得到海外企业的认可。
”
【世界BD日】之【中国好BD】榜单——首付款、里程碑和总金额Top10每每谈及一个licensing交易,首付款、里程碑和总金额是人们特别关注的三个数字。下面,我们基于已披露的数据(3个交易未披露任何财务信息,4个交易仅披露了总金额,1个交易仅披露了部分信息)从这三个方面对22笔交易进行一下排序,看看Top10都是谁?
首付款的范围从750万美元到4.00亿美元,Top10如下:(1)和黄医药/武田:4.00亿美元(2)西比曼生物/强生:2.45亿美元(3)映恩生物/BioNTech:1.70亿美元(4)赞荣医药/罗氏:7000万美元(5)康诺亚+乐普生物/阿斯利康:6300万美元(6)礼新医药/阿斯利康:5500万美元(7)药明生物/GSK:4000万美元(8)和铂医药/Cullinan Oncology:2500万美元(9)启德医药/Pyramid Biosciences:2000万美元(9)高光制药/Biohaven:2000万美元(现金+股票)(10)恒瑞医药/Treeline Biosciences:1100万美元其中,启德医药/Pyramid Biosciences交易和高光制药/Biohaven交易的首付款都是2000万美元,并列第9。高光制药/Biohaven交易的首付款一半是现金,一半是股票。
里程碑付款的范围从4.02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Top10如下:- 启德医药/Pyramid Biosciences:10亿美元
- 君实生物/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7.183亿美元
- 恒瑞医药/Treeline Biosciences:6.95亿美元
- 石药集团/Corbus Pharmaceuticals:6.85亿美元
总金额的范围从7300万美元到20亿美元,Top10如下:- 启德医药/Pyramid Biosciences:10.20亿美元
- 君实生物/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7.283亿美元
恒瑞医药/Treeline Biosciences:7.06亿美元
以上榜单与我们5月14日发布的文章中的榜单一样,这是因为新增加的两笔交易要么没有披露细节,要么因为是很早期的交易,披露的金额不足以撼动之前的排序。
2023年5月2日,药时代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了【世界BD日】,将举办系列活动,包括结合几年前推出的备受关注的【中国好BD】栏目进行评奖,计划根据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总金额、交易数目等指标评出2023年的【中国好BD】榜单,上榜企业将受邀出席药时代主办的【世界BD日】系列活动。
上面的这些分析大多是从中国企业或者转让方、卖方的角度开展的。如果从受让方或乙方的角度去梳理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海外跨国药企与biotech公司“争奇斗艳”,可谓是“平分秋色”。22笔交易中,MNC大概有9个交易,其余的则被海外biotech公司拿下。
这9个MNC相关的交易中,葛兰素史克(GSK)和阿斯利康各有两个。2023年1月5日,药明生物宣布与葛兰素史克达成许可协议,GSK将获得基于药明生物专利技术平台开发的至多四款TCE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的独家权利。2月2日,很低调的挚盟医药将TLR8激动剂CB06的全球权益给了葛兰素史克。双方都保持谨慎,对财务数据未作披露。2023年2月23日,阿斯利康与康诺亚和乐普生物的关联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KYM Biosciences Inc.就潜在世界首创靶向Claudin 18.2的ADC新药CMG90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2023年5月12日,礼新医药宣布已与阿斯利康就临床前阶段的GPRC5D靶向ADC新药LM-305项目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我们要夸夸这些企业,尤其是连续出手的GSK和AZ!2023年BD交易能否超越2022年?是否有传说中的金9银10呢?根据康橙投资数据,2019年以来,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金额和数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发生了44笔,披露的交易金额达到275.50亿美元,相比2021年交易总额翻倍。交易数量基本稳定,交易总金额却成倍增长,这也意味着,中国创新药出海的质量正在提升。单笔交易方面,2022年12月22日,科伦药业与默沙东就7款ADC产品达成了总金额94.75亿美元的合作。16天前,12月6日,康方生物宣布与Summit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协议,授予后者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开发和商业化依沃西(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的独家许可权。首付款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有望高达50亿美元。而今,2023年已步入6月份,披露的22笔交易的总金额达152亿美元,单笔交易最高达20亿美元。药时代学苑导师分析,很有可能新药BD市场也有“金九银十”之现象,也就是说更多的、更大宗的交易有望在9月、10月出现。2023年BD交易能否超越2022年的卓越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药时代非常重视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将对中国新药出海成绩单进行持续的更新和分析,帮助大家了解最新进展和动态,帮助BD同药们制定合理的报价,进而顺利完成交易。我们目前列出了22个问题,将持续更新这个BD问题清单。(1)US biotech 和 MNC在买项目时出资上有大的区别吗?
(2)IND阶段的项目和PCC阶段的项目,在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等方面差了多少倍?(3)Binding TS和Non-binding TS在概念上和具体内容上的差别都有哪些?(4)同一份TS等BD文件,买方和卖方观察的角度会有很大不同吗?(5)中国权益和全球权益(包括中国)之比 1:10?大家对于全球权益的理解可能不一致,全球权益=海外权益;(6)卖方在什么阶段透露化合物结构、序列给感兴趣的买方?(专利布局到位;尽调,信得过;保密条款完善);找一个第三方律师?(7)早期BD项目(Lead阶段、PCC阶段、IND-enabling及ready阶段)的首付款、里程碑、销售提成范围(8)上市后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临床I期、II期、III期)BD项目的首付款、里程碑、销售提成范围(9)首付款选择现金、股票或二者组合,背后的考量是怎样的呢?(10)跨国药企选择中国药企和产品时主要考虑的角度和要素都有哪些呢?(11)许可和转让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12)项目买卖、投融资、M&A,相关各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有很大差别吗?(13)中国出海的项目价格合理吗?还是偏低?(14)PCC和IND阶段的BD交易是否越来越多呢?(15)当下媒体如此发达,search & evaluation工作方面有哪些新技术、新方式?如何更高效地寻找有潜力的好项目?(16)如今线上交流的工具日益丰富和完善,如何助力BD工作呢?(17)如何界定“保密资料”呢?(18)首付款真的要不回来吗?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要回来?(19)如何制定里程碑及相关付款?(20)如何界定销售分成而避免双方理解上的潜在不一致?(21)同样的开发阶段,ADC交易比小分子交易的金额更高?
(22)拥挤的赛道,扎堆的靶点,为啥交易不断?
如果您对这些及更多BD问题感兴趣,希望了解背后的答案,欢迎关注6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期创新药BD高阶研讨会,与谢雨礼博士、富天博士、赵昊律师和陈峻崧教授一起切磋探讨!- 今年累计交易额已超50亿美元!本土新药加速“出海”进行时
关注药时代,共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