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回家啦! 新出现的两册《永乐大典》趣闻
拍卖图录中的图片
法国拍卖(卷2268-2269)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2264-2265)
“湖”字册现存卷目表
序号 | 卷序号 | 韵部 | 门类 | 收藏单位 |
1 | 2260-2261 | 六模 | 湖 | 越南河内远东学院 |
2 | 2262-2263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3 | 2264-2265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4 | 2266-2267 | 六模 | 湖 | 越南河内远东学院 |
5 | 2268-2269 | 六模 | 湖 | 法国拍卖 |
6 | 2270-2271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7 | 2272-2274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8 | 2275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9 | 2276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0 | 2277-2278 | 六模 | 湖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1 | 2279-2281 | 六模 | 湖 |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
12 | 2282-2283 | 六模 | 湖 | 日本东洋文库 |
法国拍卖(卷7391-7392)
大英图书馆藏(卷7389-7390)
“丧”字册现存卷目表
序号 | 卷序号 | 韵部 | 门类 | 收藏单位 |
1 | 7378-7379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
2 | 7385-7386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3 | 7387-7388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4 | 7389-7390 | 十八阳 | 丧 | 英国大英图书馆 |
5 | 7391-7392 | 十八阳 | 丧 | 法国拍卖 |
6 | 7393-7394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7 | 7449-7450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8 | 7453-7454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
9 | 7455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0 | 7456-7457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1 | 7458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2 | 7459-7460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3 | 7461-7462 | 十八阳 | 丧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首先,《永乐大典》采用“包背装”,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外用黄绢,封面书签和方签(亦称卷签)的位置、比例是固定的,且为两层。书签先是一层蓝绢,其上为小一号的黄绢,上题“永乐大典”四字,下注卷数。封面右上为方签(亦称卷签)亦是蓝黄两层,上题某韵,次行题隶属该韵的本册次第。观察两册书的具体情况,卷7391-7392的方签不是原签,看细节,颜色材质都不同,但不是今人所粘,这算是书的一点瑕疵。方签旁边破损的粘纸上应该写的便是相关内容。
方签(卷签)
其次,《永乐大典》开本宏大,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版框高约35.5厘米、宽23.5厘米,四周双边,大红口,红鱼尾,朱丝栏,皆系手绘。手绘这么多版框,如何能保证速度和质量呢?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版框四周等处皆有针眼,当是一叠纸张按尺寸扎眼固定后再手绘。
第三,《永乐大典》全书约3.7亿字,用朱、墨两种颜色写成的。除标题首字用多种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清代称“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抄写过程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有些采用挖补,但技术极高,需透光或看纸背方可鉴别;另有避讳等原因则是用“贴黄”的方式。
第四,《永乐大典》的副叶或护叶,有被裁切的现象。另每册《大典》末叶均为嘉靖时重录官的署名叶(衔名叶),此叶没有行格,署名共占六行。现存《大典》本最后署名叶(除后来补录的以外)均有被裁切的痕迹。据乾隆年间内府档案所载,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而此过程中乾隆命人将“余纸”裁切以赐诸臣,翁方纲作《永乐大典余纸歌并序》有详述。又根据内府档案记载,部分被裁切的“余纸”用作重新抄造,现摘录数条如下:
乾隆四十年十月十三日(记事录)载:“十三日,库掌五德、福庆来说,太监胡世杰送到画金龙黄笺四十张,随样燬造高丽纸四十张,并用旧宣纸做得仿藏经大纸样二张,《永乐大典》旧纸燬造仿藏经纸二张,持进呈览。”
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四日(活计档)载:“初四日,库掌大达色,催长舒兴金江来说,太监鄂里鲁交《永乐大典》双页纸二千零五十三张,单页纸三千三百九十七张,传旨:交杭州织造盛住燬造藏经纸送来。钦此。”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2264-2265)
法国拍卖(卷7391-7392)
大英图书馆藏(卷7389-7390)
法国拍卖
据上述几种现象,如栏线、版框、鱼尾连线之针眼;书笺、方签(卷签)的制式与粘贴;每书卷段前护叶、后叶被剪裁的痕迹;以及文中提到的挖补“贴黄”等,并从是书的字体、纸张、内容、装潢等要素分析,确定为明嘉靖《永乐大典》写本零种,为新出现国內外各馆无藏,这几个现象也是鉴定明内府写绘本的重要方法。又向拍卖公司询问出处,藏家讲这两册《永乐大典》乃家传,他们祖上有一位法国海军,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与一些官员相交颇深,获赠了很多东西,其中便包括这两册《永乐大典》,基本确定来源还是有一定可信度。但拍卖行要求先付定金,拍后短期必须付款。因疫情去不了法国,看不见实物,隔山买牛着实难办,但此物乃古籍中之白眉,收藏家梦寐以求,经眼手触都深感荣幸,定要争取回国,遂与著名藏家金先生联系。因先生资金雄厚且对古籍至爱,又乐于公事,曾捐宋版于浙图、敦煌卷子于栖霞寺,另有捐复旦、国图之计划已定实施中,真乃可信、可靠、可交之人。电话与先生沟通后他欣然接受并开始筹备,万事俱备只看运气了。这期间国内机构和同行也来咨询和商议,但都讲不要对外宣传,我心知肚明,也不敢讲与朋友,信誉还是重要的。到临拍几天了与朋友略谈此事,就是想参拍再运作也来不及了,我看是书百分之百是明嘉靖原本,跟外人讲因没看实物基本问题不大,谁要买去看实物为好,大几千万的东西不看实物又是机构,买错了谁也负不起责任,而且由于疫情申请报告也需要时间。私人买家就不同了,可进可退运作自由,如成,往大了讲能为古籍保护、古籍回流尽力,功德无量;往小了说也乃人生一大幸事,也称书林一大趣闻。当时也讲如果没有办成但尽心尽力了,贤者云:“经我眼即我有”,我参与我释然,收藏者应如此。但愿好事成真、回家就好!
祝贺祝贺!截至发稿时,好事成真,国宝回家啦!小编可以放心吃饭去啦!!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