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科学规划引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沈阳实践及解读

赵辉、毛兵 等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2022-04-26

摘要

沈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当前,沈阳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也处在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沈阳在空间规划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先后开展了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多规合一”改革和总规试点等工作。这次“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对沈阳这样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城市尤为重要。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城市转型更需要科学规划的支撑。沈阳市在此次总规编制中,紧密围绕《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三个重点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如何保证好这次规划的科学性,二是如何引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三是如何保障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指南》在工作原则中部分提到三点:一是要贯彻新时代新要求。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塑造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坚持底线思维,探索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时代特征。二是突出公共政策属性。按照“问题-目标-战略-布局-机制”的逻辑,针对性地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政策措施,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更好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开门编规划,践行群众路线,强化城市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规划方案的辅助支撑作用,提升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本文重点阐述沈阳的具体实践做法。



1. 多措并举,提升规划科学性


➣ 1.1 夯实基础调查


除高质量开展“三调”工作外,结合转型面临的短板问题,一是梳理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存量土地、房地产运行等“22笔帐”。二是开展了黑土地侵蚀、土壤沙化、土壤污染、地质灾害、地下空间、低效工业用地、棚户区改造等72项城市基础能力调查。三是充分发挥市人大、市政协作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文化+”专题调研。四是构建统一的标准化地理 “单元网格”,将全市经济、社会、设施信息实现统调统管,目前已完成“四经普”“七普”等重要调查与空间规划互通准备工作。


➣ 1.2 创新组织方式


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十分复杂,沈阳市采用“兵团式”工作组织方式。一是做好衔接,自然资源部门与全市各相关部门形成良好互动,尤其与发改部门“十四五”规划编制保持紧密衔接。二是主要依托属地化编制技术团队,架构起“省-市-县”三级规划信息共享、互为渗透的编制组织模式。三是组建了常态化、高水平、多专业的专家团队。四是坚持问计于民,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多方式、全方位”公众参与工作,大范围开展市民意见调查。


➣ 1.3 探索新技术应用


面对“底盘”巨大的国土空间资源,积极通过新技术手段来加以辅助。一是沈阳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开展多源大数据应用,对人口、交通、各类用地供给等方面规划方案形成直接支撑。二是研发差异图斑比对和处理软件,待相关规则明确后,可批量、高效、全过程留痕开展处理工作。三是着手建设“城市大脑”,开启城市智慧化管理新征程。


➣ 1.4 突出战略引领


规划一方面坚持“自上而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及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承接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使命,重构国土空间发展新秩序。另一方面突出“自下而上”,体现地方特色与创造性,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


2.综合施策,
促进城市、产业、社会“三个转型”


➣ 2.1 守住底线,以“生态+”“文化+” 促进城市转型


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东北地区作出的战略定位。规划坚持底线思维,划定全域“三条控制线”和城市“四线”。通过辽河国家公园创建和“辽浑太”流域治理来破解生态系统缺乏制高点和破碎化问题,同时为振兴和转型发展涵养新优势;通过“文化+”、重大项目搬迁整合等“组合拳”破解老工业城市更新难题,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强区域协调,以近沈交界地区与沈阳一体化发展为突破口,构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强化北国风光、大地景观特征,建设友好型城市,使城市更加有魅力、更加有温度。


➣ 2.2 优化布局,以空间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


通过与“十四五”规划深度协同编制,统一谋划地区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韧性,通过“数字赋能”,解决老工业基地产业“偏硬”的问题;通过严控增量倒逼发展方式转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增存挂钩”、“限定增量空间用途管制”等手段,实现“增量聚焦、存量盘活”,确保有限增量指标用在“刀刃”,重点支持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功能空间;创新“留白”政策,除在开发边界内进行产业空间、功能指标弹性管理外,为城市远期产业发展提前圈定战略预留区。


➣ 2.3 补齐短板,以高品质均等化公共设施促进社会转型


以完善社区基本治理单元为重点,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提升医疗、教育、商业、文体等高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共同缔造”为核心,创新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塑造城市多元主体共同的城市精神,实现人与社会的转型发展。



3. 强化实施
保障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 3.1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系统已于2018年覆盖全域,并全面应用至全市行政审批管理等各项工作,大幅提升营商环境和治理效能。推进“多规合一”走向纵深,在一张蓝图上,协调处理问题和矛盾,解决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冲突,清晰管控交通、市政、安全等空间类专项规划,细化完善控规和村庄规划。


➣ 3.2 构建管控传导体系


实现“目标指标化、指标空间化”,结合行政和经济管理范围,开展规划分区划定工作,构建“指标、控制线、名录”多手段综合管控和传导体系。


➣ 3.3 回归人民城市


好的城市是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是重视全年龄段友好型城市规划建设,通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等工作,有针对性解决北方寒地城市特色、公共空间营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等问题。二是开展幸福沈阳、共同缔造工作,夯实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内容,实现共建共享。


➣ 3.4 强化规划向“项目”转化


规划编制最后要通过项目落地实施。与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城建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空间统筹巨大优势,策划生成一批重大项目包,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为沈阳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文章作者:


赵辉 沈阳市自然资源局


毛兵、张晓云、殷健、张年国 (作者均供职于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将城市设计贯穿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过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解读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思考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和工作原则解读——写在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发布之际

“五大方式”系统构建规划传导体系——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解读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